收藏 分享(赏)

会计课程改革总结.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074518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课程改革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会计课程改革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会计课程改革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会计课程改革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会计课程改革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推进职教课程改革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会计专业课改总结一、理念先行,引领课程改革学校积极贯彻实施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者为中心,改革课程模式、结构和内容,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为转变教师观念,推进课改,学校专门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来学校作学术报告,帮助教师树立现代职教理念;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先后选派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湖南、云南等国内外考察或培训;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参加江苏省“四新”培训和下企业实践;积极开展课程改革与开发等

2、方面的课题研究、论文评选和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出台骨干教师考核方案 、 教师绩效考核方案 ,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学校现有省级“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1 个,市级“十一五”规划重点立项和立项课题3 个。教师在 CN 或 ISSN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共计 40 余篇,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达 29 人次。二、健全制度,保障课程改革1组织机构为了保障课改的顺利实施,建立了由分管校长负责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各专业课程开发小组及专家咨询组。校领导在规划与协调、政策激励、课程实施的条件等方面提供了课改保证;由省、市课改专家、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主要提

3、供课程开发的技术指导和行业行业发展信息;专业负责人具体负责本专业课改调研、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本教材编写、课改试点等组织指导工作;专业教师是项目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实践者,课堂教学策略或教学模式的实施者,是课改的主要力量。2经费支持学校设立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专项经费每年不少于 10 万元,支持课程改革研究与开发,支持课程改革试点,奖励课程改革优秀个人等,能满足市场调研,聘请专家、培训学习,会议研讨,劳务。购买资料等课改需要。学校设立“课程改革专项经费”账户资金,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将课改经费用到实处。3制度建设为促进和保障我校各专业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校制定了相应的与课

4、程改革有关的管理制度。学校、教研组层面的总体方案及实施办法。学校“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列入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交流、检查、评估制度,根据各专业课程改革的实施进度、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分为立项、中期评估、总结三个阶段进行检查评估,并发放相应的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学校制定了绩效考核方案 、 骨干教师考核方案等,还逐步修改并完善了工作量考核条例 ,这些制度的出台与完善有力推进了课程改革的步伐。4基地建设学校一直把实训基地的建设摆在内涵建设的重要位置。近几年学校不仅建设了证券投资实训室、纳税申报实训室、电算化实训室、模拟银行、模拟财务公司等各类校内实训场所。学校坚持学历教

5、育与培训并重,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资源,承担了无锡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定点培训机构,每年还承担了会计专业技术辅导和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辅导的定点机构,年培训人次近万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校外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重要依托,学校先后与红豆集团、无锡博信咨询财务有限公司、无锡市方正税务师事务所等 18 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校企共赢的校外实训基地。5专业文化建设会计专业十分重视专业文化环境建设,多年来致力于形成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文化。(1)学校实训大楼与现代企业场景接近,创设了一种模拟的工作环境,有浓厚企业文化氛围。各会计实习场所创设一种仿真的工作环境,将会计职业道德、会计

6、核算流程图、电算化核算图示等置于墙面;在一些实训场所还设置了学生作品展示台,并且随时更新;凭证、账簿、图章等办公用品均采用真实的,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2)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地请企业专业人士到校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发展的讲座;各会计班级制定有会计专业文化活动方案,利用学习园地、黑板报、会计角、学校网站等形式宣传会计专业文化,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并与税务局开展了合作关系,为学生了解企业、认识税务创造了机会,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热情。 (3)每年新生入学都要接受由专业系部组织的专业认识教育,让学生从了解专业、认识专业

7、开始,培养专业意识,从而热爱自己的专业。三、积极探索,实践课程改革(一)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及时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听取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建议,及时修订完善专业教学计划,以更好地服务本地区经济建设。专业办组织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对专业所对应行业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人才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分析,准确把握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及任职要求,形成翔实的专业调研报告,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五个一”工程,即要求学生“练一副好口才、写一手好字、通一本精账、会熟练操作一套财务软件、做一个诚信人”

8、。围绕“五个一”的培养目标,及时调整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方案,全面打造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点之一,我校认真参与财会中心组的活动,并积极承担任务,组织编写了财会技能技术课程标准 ,努力按照项目课程的要求组织实施,以此促进课程改革。(二)融通技能考证、职业资格考证与专业课程。以会计专业为例,每学年根据社会需求及学生学习现状修订技能要求,将技能证书考核融入教学计划,实现了双证融通。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多次进行社会调研,及时引进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手段(如引进用友财务软件等),改善技能训练方式,调整、增加技能等级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如在原来单一的会计

9、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基础上,又引入了单证员或跟单员资格考试等),并且不断优化其结构,与文化、专业教学相融合实现了技能教学考核的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三)创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新型课程模式。根据学校专业的特点,创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新型的课程模式。对会计专业采用“职业实践活动导向”课程模式组织教学,将就业导向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内涵。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创设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从而产生的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即在教师精心设计下引导组织学生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自行完成学习任务,自行进行反馈

10、和评价,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学习效果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学习能力同步提高。在专业教师多次到企业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企业一定数量真实的数据资料,按照“职业实践活动导向”课程模式的内涵,即以真实的企业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现实的企业活动进程为教学程序编写的,教学中实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职业素质模块作为基础课程在财经类专业同时开设,其中设计了职业生涯规划和面试礼仪等课程项目,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学生非技能的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采用情景模拟,讨论角色体验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认识了这门全新的课程,100的学生独立完成了自己的职

11、业设计方案。通过该模式的构建,一方面,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和实务水平,而且还提高了教师主动到企业实习锻炼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实务课程的学习,技能水平提高,学会编凭证、登账、能看懂原始凭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自信心大增,许多学生由过去的内向、自卑变得开朗、自信,在日记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本专业曾有某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我越来越庆幸自己的选择,我觉得学习技能真好,如今的课程都很接近实际,比会背几个公式更有用、更实际的多!” “我原来成绩一直不好,觉得总是抬不起头来,但这次活动和这些课程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四)重视职业素养在课程内容中的渗透。学校坚

12、持以德育为首,以育人为根本,创设了“环境情景实践”的德育模式,将企业管理要求引进各班级的常规管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实践活动,做到重教育、严管理、勤考核,将规范文明的行为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文艺社团的作用,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创建和谐文明校园为抓手,开展“人寿杯”学生形象大赛系列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以“文明班级” 、 “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及“公益劳动”为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进一步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学校积极开展“三创”教育与专项活动,创设真实情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真实

13、情景中感受就业氛围;在校内召开就业双选会,落实学生下企业见习、实习的要求,锻炼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自主创业的学生逐年增多,一批优秀学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五)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改革。我校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实验、实习、实训三个关键环节。1、推进项目教学研究,以学生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线,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反馈矫正为手段,明确操作原理和程序。2、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应在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都应保证其实施酌可行性:(1)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的一体性,以保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指导作用的有效性;(2)理论与实践教学环境的一致性,即学

14、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实训楼各室。(3)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技能时间的统一性,在这个教学时间里学生根据实际内容进行理论学习或实践活动。(4)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对学生在项目完成的各个方面都有过程性的评价。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我校评价制度作了改革:1、改革实训课程学习成绩评价办法。将平时学生的工作态度、劳动纪律和技能考核成绩一并纳入成绩计算的范围。2、将寒暑假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制管理范畴,对于假期中参加本专业的或相关专业的社会实践予以学分的认可。会计专业的“职业实践活动导向”课程改革主要是通过三类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任务。即“情境达标”教学模式(课题引领)、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如基础

15、会计 、 成本会计 、 会计实务等课程教学中采用)、 “工作任务法”教学模式(财务会计教学中尝试实施)。(六)课程改革物化成果丰富。围绕课程建设,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 基础会计课程在 07 年评为无锡市优秀课程的基础上,于 08 年又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 (2)编写校本讲义、校本教材 10 余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现实”为原则,发挥德育课程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调整丰富德育课程的内容。坚持大德育观念,做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我校政治教研组开发了公益劳动 、 就业理论与职业生涯规划等校本辅助教材。语文教研组开发了应用文 、 面试礼仪等辅助

16、教材,这些辅助读本的开发和使用受到学生欢迎,教育效果显著。我校各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程序或工作项目,编写与职业岗位实际相一致的校本教材。课程实施过程中,由教师边探索边实践,教师按课改理念编写项目课程的讲义用于教学,并逐步积累形成校本教材。财经类专业教师自主开发与实施的课程目前已经形成了校本教材、讲义。如:基础会计 、 基础会计综合练习 、 会计基本技能训练 、点钞基本技能 、 出纳实务 、 会计实务等。 (3)近三年教师在 CN 或ISSN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共计 40 多篇。(4)近三年与围绕课程改革的各类研究课题较多,学校现有省级“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1 个,市级“十一五”规划重点立项和立项课题 3 个。(5)由于学校重视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在今年无锡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我校成绩喜人,获奖总数在全市范围名列前茅,其中教师组获得第一名,学生还代表无锡市参加了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三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