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试论述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上的主要特点:1.郡县制推行,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城市体系,即首都 郡城县城 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 3.众多商业中心城兴起,并以商业贸易为联系纽带,形成了若干城市经济领域 4.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 5.城市建设方面,城区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并且占据了城市很大空间。二、试论述秦咸阳建设布局主要特点; 1.主要以咸阳宫为主,限于渭水之北,并加以多宫制,宫殿布局松散 2.有了集中的工商业区 3.有为宫廷服务的宫府手工业作坊三、试论西汉长安城规划建设的特点: 1.它改变了战国时都城两城相依的旧章,也不同于秦咸阳松散状布局,而将宫
2、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同一大城之内 2.总的形制和布局多少有些附会周礼考工记的规制 3.长安城在规划建设方面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宫殿占据了城市很大空间四、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并说明各特点原因: 1.发展分布的中心南移 发展上呈“南升北降”的态势,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见端倪 3.东南沿海港市兴起 4.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镇五、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建设特点、主要原因:1.中轴线由局部发展到全城,形成纵贯全城严谨对称布局的空间形态 2.宫城由多宫制演变为单
3、一的宫城,并且位置北依居中,形成了由宫城、皇城、外郭成组成的三重环套结构形态 3.道路网由简单的、不慎严格的方格状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状结构, “坊”的排列也随之从不规整发展为整齐划一的形态 4.市场位置从城北迁至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置格局 5.城市物质要素中,寺庙建筑尤其佛寺建筑增加六、绘图说明唐长安的规划布局特点:中轴线对称,宫城、皇城、外城三城相套,宫城居中;棋盘式道路、规整坊里。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由于完全是新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的更为明显,而且有所发展。它的这种方正宏大、宫城居中、对称严谨、分区明确、街道整齐、坊里匀称的规划布局,把我国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
4、推到十分典型的阶段,不仅影响到当时国内其他城市的建设布局,对当时日本、朝鲜等都城建设也发生很大影响。七、我国五代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建设有哪些主要特点:1.南方城市继续发展,数量增多,而北方城市仍在减少,城市发展和分布“南升北降”态势尤在延续 2.兴起了许多大的商业都会和许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市镇 3.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兴起既多且盛 4.以省会为中心的省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这一特点主要是对元朝而言 5.核心城市(郡城)在地理位置上转移比较频繁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封闭的“坊” “市”制度解体,开放型空间结构开始形成。八、我国从宋代开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试述
5、这一变化的主要表现和主要原因: 封闭的坊、市制度解体,开放型空间结构开始形成。 1.商品经济增多,商品数量增多,从商人员增多,商业活动不再在特定地点集中设市,而是工商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营业需要来选择特定的地点,而形成了商业可以随街布置,店主可昼夜营业的局面 2.坊里知道打破,变成了由街道划分的街巷制,坊里只作为地名标志,已设有坊墙坊门。为适合这种新的变化形式,宋王朝开始在城市坊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营理机制,设立“厢”级的管理机制。九、和唐宋城相比,南宋临安城在规划布局上有何特点,和哪些因素有关:南宋临安规划布局特点:首先,城市形状一改过去的方形或长方形,而是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的宽带形,状若腰
6、鼓,俗称“腰鼓城” 。其次,城内只有宫城和大城,而无皇城和内城,与北宋开封城具有三套城墙、三道护城河截然不同。宫城布局位置也不同,不是位于城北正中或是城市中心,而是偏于城市南端,外形也不规整等。 因素:临安地形复杂,城市完全配合地形,城市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官署多利用原有建筑分散各处。十、元大都城规划建设成功之处和特点: 1.从宋代开始崩溃的坊、市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2.从城市的规划和营造上,又有一个明显的向封建社会前期城市传统的礼制观念和风格复归的举动,再现周礼 3.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即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 4.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
7、合 5.完善的上、下水道 6.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周密十一、清明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特点,阐明小城镇得到兴起的原因: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特点: 1.城市数量和类型增多 2.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3.众多小城镇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蓬勃兴起 4.沿江、沿运城市发展轴线进一步增强 5.边陲地区的城镇分布地域有了较大扩展 6.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停滞与衰落,地方小港口城镇兴起与发展 7.北京最终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地位。 城市建设特点:1.城市主体结构上礼制规划手法仍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 2.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与人口增加,在城门外形成关厢的现象比较普遍,城市中商业会馆建筑显著增多 3.城
8、市普遍用砖修筑城垣,城市军事防御设施体系更加坚固与完善 4.园林建设在一些城市中大量增加并达到相当水平。 小城镇得到兴起的原因:一是 因为当时东南沿海各地商品货币经济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又善于航海,很多人以此为生计,在政府实行海禁时,由于正常的贸易途径已不可能,许多海商便转而从事非法的走私贸易,他们一般不在大港口停泊,多在僻静的小港口交易;二是清朝设立四大海关时,在各个海关管辖范围内,其下又设有许多小口岸,这样就使很多小港口在合法条件下得到发展,从而促成众多的地方小型港口城镇兴起十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特点: 1.政治、军事因素是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但后期城市的功能趋于多元化 2.城市的发展
9、受到社会周期性危机演化的影响,呈波浪形曲线向前发展的轨迹 3.城市分布和发展极不平衡,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逐渐分离 4.城市数量众多,规模宏大 5.大一统体系中城市的有限变化十三、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因素 :1.早期的耕作制度(“井田制”变成网格状布局) 2.传统的营建技法 3.特有的文化观念(天圆地方说和天人感应的思想;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相土、形胜与风水说) 4.封建政治制度(特别强调“辨正方位” ) 5.社会经济形态十四、我国古代城市建设模式可以分为哪几类?各举一个城市为例加以说明: 城市建设模式可分为规范型、次规范型、非规范型三大类。 1.规范型城市:城郭方正,街衢井然,轴线清晰,
10、礼制建筑居中等,沿河成十字形的集镇南翔镇 2.次规范型城市:基本模式中追求方正的传统一直贯彻其中,如圆形城镇上海嘉定,江苏盐城 3.非规范型城市:沿河城镇江西戈阳十五、和古代城市相比,中国近代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1.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 2.工业、矿业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 3.铁路、公路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极化发展 5.城市地域分布上沿海与内地不平衡发展加剧 6.城市物质要素增多,功能结构复杂化(工业区和交通站场的出现;公共设施(以前叫公共建筑)内容增多;市政公用设施发展;资本主义商业街区和新的市中心出现) 7.城市空间
11、结构由过去的“开”而不“放”型向开放型转变,大多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特有的“多区拼贴”的空间结构特征 8.城市型行政区得以诞生和确立,城市行政管理由过去的城乡合治到城乡分治 十六、我国近代城市在职能、功能结构方面、地域空间结构方面的变化 :1.职能方面: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绝大部分是地主封建统治阶级以及一些商人,手工业者的聚居地。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实例的不断侵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了租借城市,越开商埠城市 2.功能结构方面:城市物质要素增多,功能结构复杂化,出现工业区和交通站场公共设施的数目增多市政公共设施有了发展,D;资本主义商业街和新的市中心出现
12、3.地域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由过去的开而不放开始向开放型转变,大多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有的“多区拼贴”的空间结构特征。十七、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发展的特征是什么1.19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末叶:这一时期出现了租借城市,同时,封建统治阶级的“洋务派”采用资本主义的技术,这些对城市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2.19 世纪末叶至 20 世纪 20 年代:帝国主义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日战争及气候不久的八国联军侵略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扩大侵略,划分势力范围,建立侵略基地,接着产生一些帝国主义独占的城市,如青岛,大连,旅顺等;这一时期,沿海沿江大部分城市也都开为商埠,
13、有的还设租借,如万县,宜昌,沙市等;而 1911 年的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性质却早晨了租借的畸形繁荣 3.20世纪 20 年代前后:一战的前几年,中国的民族资本开始有了较大发展,上海在这一时期由于民族工业的发展,租借及非租借地区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商业贸易业有了较大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市区也有所扩大 4.20 世纪 20 年至抗日战争以前:1927 年的“四一二”时间以后,建立了国民党政权;1931 年“九一八”时间以后,很多城市变成了典型的殖民地城市,如长春,沈阳,哈尔滨等 5.抗日战争期间至全国解放前夕 ;937 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迅速侵华,不少城市受到严重破坏,
14、国民党政府向内地撤退,将沿海部分工业内迁;军事工业及资源的开发,也使一些城市扩建或新建;由于军事的需要,修建了西北西南两地区之间的公路,一些城市的新发展区多在车站附近;而抗战胜利后有些城市又衰落了十八、南京“首都规划”分几功能区?中央政治区和商业选址因素: 中 央 政 治 区 、 市 行 政 区 、 工 业 区 、 商 业 区 、 文 教 区 及住 宅 区 。 以 中央政治区为 重 点 , 计 划 设 在 中 山 门 外 , 紫 金 山南 麓 , 其 理 由 是 : “该 区 处 紫 金 山 南 麓 山 谷 之 间 , 在 二 陵 之南 , 北 峻 而 南 广 , 有 顺 序 开 展 之 观
15、, 形 势 天 然 , 是 神 圣 尊 严之 象 ”, “因 查 世 界 新 建 之 国 都 多 在 城 外 荒 郊 之 处 ”, “于 国民 思 想 都 有 除 旧 更 新 之 影 响 , 有 鼎 新 革 故 之 意 ”。 军 事 上 的理 由 : “形 势 险 要 , 关 系 军 事 至 巨 , 一 建 炮 台 实 具 优 势 , 军用 机 械 厂 、 机 场 实 在 其 南 , 兵 营 又 相 接 近 , 调 遣 灵 活 ”。 商业区拟 设 在 明 故 宫 旧 址 , 理 由 是 位 于 中 央 政 治 区 与 住 宅 区 之间 , 交 通 方 便 ; 实 际 上 更 重 要 的 是 企
16、 图 土 地 投 机 , 计 划 中 明确 地 说 明 : “该 地 现 价 甚 低 , 大 半 是 属 官 有 , 一 成 为 商 业 区域 , 地 价 必 倍 增 加 , 政 府 收 入 因 亦 大 增 。 “十九、近代社会北京城的变化: 1.教 会 建 筑 群 与 使 馆 区 的 出 现 2.城 市 功 能 与 结 构 的 变 化 : 整 个 城 市 的 封 建 社 会 生 产 方 式 的功 能 结 构 被 新 兴 的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方 式 的 工 业 、 交 通 的 发 展 突破 3.封 建 帝 王 禁 地 的 开 放 及 新 类 型 建 筑 的 出 现 4.近代 市 政 工
17、 程 及 公 用 设 施 的 出 现二十、阐述外国独占城市的特征: 1.城市规划与建设体现了明确的意图 2.城市建设中的隔离和差异 3.引进外国的建筑形式 4.表现出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的特征 5.规划图的分析,这些规划图多表现为西方古典的形式主义及早期资本主义规划特征,与中国传统的规划手法完全不同。早期多为表现形式主义的沟构图,后期则多注意功能及交通问题。二十一、举例说明租界城市: 租 界 是 指 两 个 国 家 议 订 租 地 或 租界 章 程 后 , 在 其 中 一 国 的 领 土 上 为 拥 有 行 政 自 治 权 和 治 外 法权 ( 领 事 裁 判 权 ) 的 另 一 国 设 立 的
18、合 法 的 外 国 人 居 住 地 。租界城市:上海、天津、汉口、广州、厦门、福州、杭州、苏州、镇江、九江、沙市 。租界城市原来都是中国较大工商业及交通中心,经帝国主义侵占和经营后,一方面使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另一方面使旧城区和新辟的租界区之间呈现出强烈的对比,同时各租界区之间也均森严壁垒,道路与管线互不联系,房屋建筑形式和风格互不统一,整个城市形成极不协调的画面。二十二、简述近代对外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1.铁 路 对 城 市 布 局 的 影 响 : 先修建铁路后出现城市 先在城郊修建铁路,城市发展后,铁路穿越及分割或包围市区 由于人为原因,铁路修建得不合理,造成市区的混乱 铁路插入旧城
19、区内铁路在城郊通过,在站场与旧城区之间发展了新区,或使紧靠车站部分的城区繁荣起来 2.港 口 对 城 市 的影 响 : 港口城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理位置好,港湾条件优越,由于帝国注意的侵略,在这里建立现在化港口,发展成为新城市。另一类是历史上的港口城市 3.远 程 公 路 对 城 市 的影 响 : 公路大多紧靠市区或在城郊通过,因而在公路汽车站附近,发展成一块为公路客货运服务的新区,接近公路车站的旧城街道也新建许多为客运服务的建筑 4.飞 机 场 对 城 市 的 影响 : 机场的设置对城市生活影响甚微,有的机场就在城市旁,会对居民有噪声干扰。二十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在哪些方面有了新
20、进展,其总体特征有哪几方面: 1.由技术型规划逐步走向综合型规划 2.由单个城市规划视角逐步走向区域规划视角 3.由终极蓝图逐步走向动态规划 4.由计划型刚性规划逐步走向市场型弹性规划 5.由精英型规划逐步走向社会性规划 二十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 是 我 国 古 代 政 治 、 经 济 、文 化 的 中 心 , 或 者 是 近 代 革 命 运 动 和 发 生 重 大 历 史 事 件 的 重要 城 市 。 在 这 些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的 地 面 和 地 下 , 保 存 了 大 量 历史 文 物 与 革 命 文 物 。类 型 : 古 都 类 型 、 传 统 城 市 风 貌 类 型
21、、 风 景 名 胜 类 型 、 民 族文 化 及 地 方 特 色 类 型 、 近 代 史 迹 类 型 、 特 殊 职 能 类 型 、 一 般古 迹 类 型 。特 点 : 国 外 没 有 与 中 国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相 对 应 的 概 念 。 中 国历 史 文 化 名 城 的 数 量 之 多 、 范 围 之 广 、 规 模 之 大 、 内 涵 之 深 、保 护 之 复 杂 、 是 独 一 无 二 的 在 保 护 内 容 上 , 除 保 护 文 物古 迹 、 历 史 街 区 外 , 还 强 调 保 存 整 体 风 貌 格 局 以 及 传 统 文 化 ,涉 及 到 自 然 环 境 、 城 市
22、 形 态 、 建 筑 实 体 等 城 市 历 史 文 化 的 物质 层 面 以 及 语 言 、 文 字 、 生 活 方 式 、 文 化 观 念 等 城 市 历 史 文化 的 非 物 质 层 面 实 施 从 整 体 上 全 面 保 护 的 方 法 , 具 有 其先 进 性 ; 中 国 的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是 一 个 与 行 政 范 围 有 关 的 政策 概 念 , 她 既 赋 予 名 城 荣 誉 , 也 赋 予 保 护 名 城 的 责 任 。二十六、阐述改革开放后新兴城市深圳的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深圳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不断摸索建立适应市场的新机制;致力于建立合理的城市结构
23、,引导城市的持续发展;不断地提高规划目标标准,保持适度超前,满足了不同时期经济建设的需求;规划与建设注重目标策略的研究,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城市质量确定了长远的战略目标与对策。二十七、阐述外国古代各城市的建设成就及典型代表城市布局特点:1.古 埃 及 城 市 建设成就: 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高地,水源 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如阿玛纳城 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 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卡 洪 城 城 市 布 局 : 十二王朝时期于公元前 2000 多年建成的平面为长方形,边长 380*260 米,有砖砌城墙,又用厚死墙将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城门贯
24、穿该区;东部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贵族区,路南侧为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级居住所。 2.两 河 流 域 和 波 斯 的 城 市 建设成就:地方特色建筑形式和城市布局形式(乌尔城) 建筑的全方位防御 主权和神权的统一,城市公共中心的出现 城市建设中体现宇宙的观念,城市与宇宙观的结合 能够建造大型的建筑群, (综合性,大体量) 。新 巴 比 伦 国 城 市 布 局 : 一个方正的平面,厚重的二重城墙,幼发拉底河穿城而过,宫中花园位于北部,最宽道路 7.5米,王和民的对比,大量应用土和砖石造拱,彩色硫璃装饰。 3.古 印 度 与 古 代 美 洲 的 城 市 建设成就:起重技术 城市空间的有序
25、组织 高超的供水技术 印加人的道路建设。特 奥蒂 瓦 坎 城 : 特奥蒂瓦坎城建在墨西哥盆地边沿的山前平地上,有规整的棋盘状布局,显示出当时已有事先设计的城市建设规划。城中心是一条南北向的大道,道中央路东建太阳金字塔,道北端有月亮金字塔,南端是有城堡之称的羽蟒神魁扎尔科亚特尔的神庙,附近还有众多的金字塔式台庙和宫殿、神祠等 二十八、阐述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是古罗马建设辉煌的历史总结。提出“实用、坚固、美观”的原则,在城市建设上,对城址选择、城市形态、城市布局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绘制的理想城市方案,其平面为八角形,城墙塔楼间距不大于箭射距离,使防守者易于从各个方面阻击攻城者。城市路网为放射环
26、形系统。市中心广场有神庙居中。为避强风,放射形道路可不直接对向城门。二十九、希波丹姆及成就: 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街坊面积一般较小。他还根据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与城市公共生活要求,把城市分为 3 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分为 3种住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三十、阐述西欧封建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征: 1.城 市基础:第一种是要塞型;第二种是城堡型;第三种是商业交通型 2.城 市 选 址 : 一般都选址于水源
27、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地形高爽地区,四周以坚固的城墙包围起来 3.城 市 形 态 : 城市中心:以教堂为中心;以市政厅、教堂、广场为中心。 城市是自发形成的以方格网布局;以老城区为主的是环状如放射状布局。 中世纪城市具有良好的城市景观:城市选址好;城市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城市轮廓线(以教堂为视觉中心) ;城市内建筑材质、形体、线条、形式上都很丰富,公建(教堂)和平民建筑形成良好的对比效果,充分利用城市制高点、河湖水面和自然景色。具有鲜明的特色。 三十一、阐述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方案:阿尔伯蒂的论建筑: 从城镇环境、地形地貌、水源、气候饿土壤着手,对合理选择城址机器街道在军事上的最佳形
28、式进行了探讨。街道从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形平面。中心点设置教堂宫殿或城堡。整个城市由几何形体进行组合。 费 拉 锐特 的 理 想 城 市 : 城市由中心建筑、广场和八角形外缘组成,从中心向外辐射出十六条街道,其中一条带有高架水道墙,城市内还有一条环形街道,沿环形道路散布着市场、教堂和其它职能机构。城市中心是大教堂、宫殿和广场,广场也作为城市商人的交易市场。这种安排很接近古罗马时代公共集会的广场,但是更具有内聚力。费拉锐特的理想城市设计导致欧洲出现星状外形、设置外凸棱堡防御城墙的城市,这种棱堡防御城墙可以从侧面射击攻城的敌人,提高了自十五世纪以来,因攻坚火器的广泛使用,城墙在防
29、御方面需要加强的能力。 斯 卡 莫 齐的 理 想 城 市 :城市中心为建有宫殿的市民集会广场,两侧为两个正方形的商业广场。南北分别为交易所及市政广场,主要广场的南侧有运河横穿。三十二、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城市改建特点:1.拓宽调直道路,改善公共设施与卫生条件 2.城市建设突破中世纪城市以宗教建筑为中心的束缚,大型的世俗性公共建筑取代教堂构成城市的主体,如:市政厅、行会建筑及其前面的城市广场占据了城市中心,成为主要景观 3.城市的防务任然是着重被强调的,在扩展的城市外缘普遍模仿费拉锐特的理想城市设计建造结构复杂的棱堡式的城墙 4.强调运动感和景深(用轴线串联) 。三十三、阐述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特点
30、: 1.早期广场周围建筑布置比较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多在广场的一侧,如佛罗伦萨的西格诺利亚广场 2.盛期与晚期的广场比较严整,并常采用柱廊形式,空间较开敞,雕像往往放在广场中央三十四、阐述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1.代表人物:托马斯摩尔、欧文、傅立叶;2 . 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源自于摩尔的“乌托邦”的概念。 欧文和傅立叶等通过著书立说来宣传和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信念,并通过实践来推广和实践这些理想:欧文于 1871 年提出“新协和村”方案,并用自己 45 的财产,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购买了 12000 公顷土地建设他的协和村。傅立叶 1829 年提出以“法郎吉”为单位建设由15002000
31、人组成的社区,废除家庭小生产,以社会大生产替代。把 400 个家庭(1620 人)集中在一个巨大的建筑中,名为“法兰斯泰尔” 。三十五、绘图说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特 点 : 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在 3 万人,超过了必须另建一个新城;每个田园城市的城区用地占总用地的六分之一,若干城市围绕着中心城市;田园城市的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是一个公园,有 6 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了6 个扇形地区 2.贡 献 : 不在于重新塑造了城市的物质形式,而在于发展了这种形式下内在的城市发展概念。把动态平衡和有机平衡的生物标准引用到城市中
32、来,建立城市内部各种各样的功能平衡,尤其是通过限制面积、人口数目、居住密度等积极措施来控制发展。 田园城市是城市和乡村结合的产物,其空间模型是空间布局模式和形体规划的一个里程碑。 根据社会发展愿望,带有理想主义城市形态设想的概念性规划的先驱。 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对其后的城市分散主义,新城建设运动和卫星城理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推动城市规划学科和实践的发展。三十六、简述夏涅的工业城市理论: 基 本 思 路 : 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他们各得其所,这些基本要素(工厂、城镇、医院)都互相分隔以便于日后各自的扩建。答:他把“工业城市”各功能要素进行了明确功能划分,中
33、央为市中心,有集会厅、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院等。城市生活居住区是长条形的,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向阳面,工业区位于居住区的东南。各区间有绿带隔离。火车站设于工业区附近,铁路干线通过一段铁道深入城市内部。城市交通是先进的,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发动的试验场地。住宅街坊宽 30 米、长 150 米,各配备相应的绿化,组成各种设有小学和服务设施的邻里单位。三十七、马塔德带型城市理论:基 本 思 路 : 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方面的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城市结构就是城市中的人从一个地区到其他任何地点在路程上耗费的时间最少,城市呈线状就是为能够做到安全、高效和经济;城市平面应当呈现规则的几何形
34、状,在具体布置时要保证结构对称,街坊呈矩形或梯形,建筑用地至多占五分之一,要有发展余地,要公正地分配土地等原则。理 论 : 城市应有一条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城市长度可以无限。沿脊椎可布置一条或多条电气铁路运输线,可铺设供水供电的各种地下工程管线。最理想的方案是沿道路两边建设,城市宽度 500 米,城市长度无限。三十八、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何书中,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以及影响: 最早的建设制度出现于周代,记载于周礼考工记中。主要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图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史朝一夫。具体含义: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每边长
35、九里,每边开三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市与朝各方百步,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影响:这种城制对古代城市的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三十九、试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城建设的特点 :1.城市数量激增,分布地域扩大 2.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数量殷实 3.工商业繁荣发达,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市民生活也丰富多样 4.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理论 5.列国都城一般都由大小两城组成,并呈现多种组合城市四十、盖迪斯的贡献: 1.盖迪斯的进化中的城市一书牢固的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显示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关系,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 2
36、.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使他成为西方城市科学走向综合的奠基人。首次提出以人文地理学提供规划的基础;提出组合城市概念,从而提出城市规划即城市地区的规划,把城市和乡村规划纳入进来,既包括若干城镇和他们四周的影响范围区域规划。四十一、有机疏散论: 芬兰建筑师伊里尔萨里宁提出有机疏散论 1.符合人类工作与交往的要求,又不脱离自然,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城市和乡村优点兼备的环境中,郊区的卫星城,应该创造居住与就业的平衡,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交通负担,更会降低市民的生活成本 2.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的内部秩序一致的,不能听其自然地凝成一大块,而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
37、地域上去 3.重工业不应该安排在中心城市的位置上,轻工业也应疏散出去,这些腾出来的大面积用地应用以开辟绿地 4.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可作集中地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则做分散的布置,简言之,从城市主体人的行为入手将其日常行为组织成“在活动中相互关联的功能性的集中点” ,以使目前密集的城市得以必要和健康的疏散,是所谓“有机疏散”论的基本内容。 目 标 : 1.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2.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适宜的用途 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4.把大城市目前的那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四十二、柯布西耶的城市
38、集中主义: “城市集中主义”其中心思想包含在明日的城市和阳光城两部重要著作中。观点主要有四:1 .城市中心地区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2.提高建筑密度解决拥挤问题 3.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和就业密度 4.建立一个新型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铁路和人车分离的高架道路。四十三、卫星城市理论: 卫星城市系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它往往是城市集聚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四十四、邻里单位: ( 1) 美国建筑师佩里;( 2) 概念:一个邻里单位应该按一个小学所服务的面积来组成。从任何方向的距离都不超过 0
39、.81.2 公里,包括大约 1000 个用户、相当5000 居民左右。四界为主要交通道路,不使儿童穿越。邻里单位内设置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商业服务设施,并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及充分的绿地。建筑自由布置,各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四十五、雅典宪章:雅典宪章最突出的内容: 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它依据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对城市中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的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雅典宪章是城市规划的一次革命:( 1) 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 2) 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进行重大改革( 3) 突破了过去城市规划追求图面效果的局限性( 4) 突破了过去城市
40、规划的空间气氛的局限( 5) 引导了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行发展 作 用 : 宪章在思想上认识到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在内容上也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体做法,但很显然宪章的思想方法是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上,它的实质在于通过对物质空间质量 的控制,就会形成良好的环境,从而自动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发展和进步,这是宪章提出的功能分区及其机械联系的思想基础。现代城市规划从一开始就继承了传统规划对理想状况进行描述的思想,并受建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支配,认为城市规划就是描绘城市未来的蓝图。
41、从宪章可以看到,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制定规划方案,而他的内容都是关于功能分区的平衡状态和建立合适的关系。它鼓励的是对城市发展终极状态下各类用地关系的描述并指定法律以实现。而功能分区思想对当时的工业、居住混杂的问题起到缓解改善作用,而它本身也是一种革命,他依据城市活动对使用用地进行划分,对传统城市规划的思想和方法作了很大变革,突破了过去城市规划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雅 典 宪 章 缺 点 : 城市规划中过于死板的功能分区,功能区之间绿化带分隔的措施,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使复杂丰富的城市走向单一化,简单化,与人类的心理需要背道而驰,绝对的分区使居地远离工
42、作地点,扩大了城市城市的交通量,使极为拥挤的城市交通随着交通工具的革命而日益恶化:宪章中关于居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人口密度的划分无法适应原有的社会结构,忽略了城市地方性的特征与变化,导致了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国际风格”的盛行,雅典宪章明显带有柯布西耶“光辉城市”的理论倾向。四十六、广亩城市: 1) 代表人物:赖特;( 2) 内 容 : 实质是对城市的否定。 建议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城市。每户周围都有一英亩土地(4047 平米) ,足够生产粮食蔬菜。居住区之间以超级公路连接,提供便捷的汽车交通。沿着这些公路,规划路旁的公共设施、加油站,并将其自然的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
43、这是一个把集中地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格上的方案; 他的这种新的、分散的文明形式,是建立在小汽车大量普及的前提下的; 是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四十七、英国新城建设: 英国自 1946 年通过新城法后,就开始建设新城,到 1950 年共规划了 14 个新城,一般称为第一代新城。50 年代英国总结了第一代新城的一些缺点例如密度低、人口规模小、不足提供文娱或其它服务设施以及新城中心不够繁华、缺乏生气和活力等,乃于 1955 年决定建设第二代新城坎伯诺尔德 1.建 设 目 的 : 吸收格拉斯哥的人口和工业 2.规 划 思想 : 集中紧凑,密度比哈罗、
44、斯蒂文乃奇等为高,改变了过去邻里单位的结构形式并努力使新城大部分人口集中在靠近新城中心地带,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较为紧凑的新城 3.布 局 :新城有一个繁荣的市中心,设有为全市居民服务的购物中心以及其它服务设施。市中心外围的山坡上布置住宅区。主要工业区在城市南北两端,城市周围有开阔绿地。四十八、50 年代出现了哪两大城市集聚区: 荷兰兰斯塔德和联邦德国莱茵-鲁尔是欧洲两个最大的城市集聚区,亦即多中心城市地区。 “多中心”性质是荷 兰 兰 斯 塔 德 突出特点,为控制城市模式,采用线形辐射方式发展,并建立“绿心”和缓冲带,通过积极地规划政策引导而形成一种特殊布局形式,对控制大城市规模等是一种有效
45、措施。联 邦 德 国 莱 茵 -鲁 尔 是联邦德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也是欧洲工业的重心。1920 年,德国政府通过鲁尔区煤管区开发协会的工作,把风景绿化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放在重要位置,以纵横条形林带,把工业区和城镇居民区分开,使工业点和城镇群掩映在森林之中。四十九、场所的定义及与空间差异: 场所指由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特定部分 特 征 : 场所的占有性:即人对场所的占有; 场所的非空间性:场所研究的是人的活动与事件的环境的关系,不涉及固定的空间几何形态,具有非空间性; 场所的随机性:不同的人或事物对场所的占有,从而使同一地点的场所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意义。 与空间的差异:空间是一个物体同感
46、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形成的,具有抽象的概念。场所则强调物体或人对环境特定部分的占有,已满足人对场所的社会使用要求五十、马丘比宪章的内容并与雅典宪章作比较其先进性:内 容 : 城市与区域,城市增长,分区概念,住房问题,城市运输,城市土地使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与保护,工业技术,设计与实践,城市与建筑设计。先 进 性 : 比雅典宪章更能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刻不容缓的更有效的使用现有人才和自然资源,批判了雅典宪章提出的城市规划的目的,而认为在今天,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在交通运输方面,否定了雅的私人汽车看做交通决定因素,而认为公共交通才是城市
47、发展规划的基本要素,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作为对雅典宪章的补充和修正,他还认为城市与建筑设计中还需加上空间的连续性和建筑、城市与园林绿化的统一。五十一、阐述 CAIM 第十小组的新思想: 这是第十小组关于流动、生长、变化思想的综合体现。簇群城市是以线型中心为骨干而多触角地蔓延扩展。它们把线型的中心称为“干茎” 。干茎既为居民提供联系的通道,也包括为居民服务的各种设施,如文化、教育、商业、娱乐以及步行道、车行道、公用管线等。干茎的使用周期较住宅长,但它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活动的改变而不断更新。 。五十二、阐述国外居住区概念的演变:50 年代:二战后,欧洲各国为解决房荒,需要大规模高速度地进
48、行建设。欧洲各国相继采用邻里单位或新村的形式组织居住区。50 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各国在建筑工业化基础上,结合各自国情,在邻里单位规划内容与手法上做了相应的补充。1958 年苏联明确规定将小区作为构成城市生活居住区的基本单位。6 0 年 代 : 1 居住和工作分离产生的单纯居住区,产生与世隔绝的寂寞,希望将“居住”回到城市综合体中来 2 工作居住综合区-60 年代后期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生产和科研试制中采用封闭系统,工业污染已得到基本控制,产生了工作与居住建在一起的综合体。3 整体式居住小区-现代居住小区将住宅与公共建筑在平面上和空间上集中起来,组成整体式居住小区,可有效地利用土地以提高建筑面积
49、密度,方便居民与公共设施的联系,增加户外活动场地,并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它 的组 成 模 式 : 1) 住宅连续布置配置以相应的公共设施组成整体式小区 2) 住宅、公共建筑综合楼组成的整体式小区 3) 住宅坐落在公共设施上组成整体平台式小区 4) 整块用地建满综合性建筑的整体式小区 5) 一栋楼组成一个整体式小区。五十三、阐述城市连绵区的概念及具体实例:它是一般呈带状的、规模很大的城镇集聚区。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对美国东北部的带状城镇集聚区进行了研究,于 1961 年把这种结构命名为大城市连绵区。美国已形成 3 个大城市连绵区:波士顿华盛顿大城市连绵区:芝加哥匹兹堡大城市连绵区:圣地亚哥旧金山大城市连绵区。 其它国家的大城市连绵区有英国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和曼彻斯特连绵区;日本以东京、名古屋、大阪为核心,包括横滨、京都和神户等特大城市的东海道连绵区等。五十四、举例说明英国新城建设:郎 科 恩 新 城 的 规划结构与基底起伏的山脊浅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