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外設計史一、填空题1. 石器工具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开始。2 中石器时代后,钻孔和磨光技术逐渐出现并被使用。3.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以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4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不再局限于直接利用已有的自然材料,而是通过提炼和改变材质,创造出全新的物质,这意味着人在设计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5.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的造型手法有手捏法 磨制法 泥条盘筑法 轮制法6 编织技术使人类拥有了比兽皮更加可靠、适用的衣料,穿衣服的人从此与赤身裸体的动物分道扬镳。7.以功能需求带动造型设计的变化成为新石器时代器物设计的基本原则。8.
2、把实用与审美结合起来,赋予设计物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意义,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基本特点。9 人类自意识的觉醒是设计活动产生的根本前提。10.新石器时期,人类对来自自身所属群体的认同和标记图腾标记以区别于自然物的单纯描绘成为一种特殊的装饰图形并得以广泛应用。11.史前陶器的装饰工艺,主要有彩绘、刻划和堆贴等手法,其中堆贴手法可以增强装饰的立体感;此时龙山文化的黑陶已经出现镂空装饰。12.河姆渡干阑式建筑的特点是柱、梁、枋、板等木构件之间的连接,普遍采用榫卯结构。1.公元前 1 世纪末,古罗马艺术开始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居于主导地位。2 铜器工具的使用和推广是促使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的重要因素,铁器工具的使
3、用和推广又为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3.古希腊文明的成就建立在爱琴文明的基础上。 4.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服饰的功能由最初的保护作用,逐渐发生变化融入了伦理观念、风俗习惯、文化修养、等多重功能意义,表现出人类所特有的复杂的个体性格和心理情感特征。5. 万神殿是罗马马尔斯建筑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始建于公元前 27 年,由奥古斯都皇帝的女婿维阿格里帕在广场兴建。6.古埃及早王国时期,陵墓的基本样式为一种名为马斯塔巴的台式石椁墓。7.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由伊蒙霍特普为乔塞尔王设计的梯形金字塔应运而生,此后又有折角金字塔,然后才发展到正尖锥形金字塔。8.古埃及乔塞尔王金字塔的众多
4、附属建筑已采用修饰整体的大理石块构建,并采用了几种不同样式的扶墙石壁,这开启了埃及承柱式建筑体系的先河。9.承柱式建筑体系是古埃及建筑的主要造型结构,其典型的代表建筑有卡尔纳克神庙 和卢克索尔神庙。10.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 4000 年,在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建立了君主制 国家,后被阿卡德人所灭。11. 石膏石是亚述王宫中采用的主要雕塑材料,其材质松软细腻,十分适于雕刻。12.成书于我国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中有“金有六齐”的说法,记载的就是用于铸造不同器物时的铜、锡配置比例。13.春秋中后期以后,青铜器的成型开始广泛采用分模分范法,除此之外还有失蜡 法。14.最早发现的漆器是在距
5、今 7000 多年前河姆渡第三文化层发掘出的一只朱漆小碗。15.克里特陶器设计进入巅峰时期的标志是卡马雷斯陶器。 16.古希腊最初的神庙是从迈锡尼建筑演变过来的端柱式,从公元前 7 世纪开始,四周全部用柱廊围成的围柱式成为希腊建筑的主导形式。 17.古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是卫城山门的设计,依据山势的起伏而建,包括帕特农神庙、 伊瑞克忒翁神殿、尼凯神庙 18.繁盛时期的希腊彩陶根据装饰手法和色彩的不同,前后经历了黑绘、红绘、彩绘1.中世纪的教堂设计以 神学 的原则作为设计的宗旨。2.公元六世纪以后,东罗马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即 拜占庭文化 。3.12 世纪兴起的 哥特式 教堂建筑,其建筑
6、样式的起源是法国巴黎附近的圣德尼修道院。4. 5 世纪初的拜占庭出现了最早的带有精美插图的宗教书籍。 5.欧洲中世纪时期最突出的宗教用品设计是 圣经 的装帧设计艺术,其装帧的重点主要在 书函装饰 、字体、 插图设计 三个方面。6.从生产组织方面, 家庭 作为社会的细胞,在手工业时期即是生活的中心,也是生产的中心。 7.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人类设计文明体现在设计观念方面便是强调设计物的功能价值和 内在品质 的有机结合,以求达到高度完善的 实用 与 审美 的统一。 8.基督教的宗教势力不断扩大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公元 313 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 米兰 敕令 宣告了基督教的合法性, 公元 380
7、年,狄奥多西大帝宣布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 998 年的 罗斯受洗 ,使基督教成为整个欧洲的宗教信仰;在这样的基础上基督教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不断扩大,使欧洲中世纪的手工艺设计具有鲜明的 宗教色彩 。 9.拜占庭文化在建筑方面最为杰出的代表是 圣索菲亚教堂 。 10.清真寺的建筑材料是以阿拉伯半岛充足的你聊制成的泥砖,通常由围合的拱形列柱 廊殿 、 正殿 、举行净身仪式的 水池和一座或者几座 高塔 四部分组成。 11.中国封建时代的设计历史,按照造物设计的演进规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秦汉 ,第二个阶段是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两宋,第三个阶段是 元、明、清三代 。12.17 世纪
8、,巴洛克风格在陶瓷设计上的代表是荷兰的 德尔福特陶器 。 13.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围合式院落、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圆形群居宅院等,不同的形式样式生动地传达出 自然条件 的差异变化,从而构成了丰富的设计风格。 14.罗马式教堂在采用典型罗马时代的 拱券结构 的基础上,大厅的穹顶有正方形的 交叉拱 连贯而成。 15.以人为主体的手工劳动常常由于主体的个性和技术差异而呈现出 个性化 、 多样化 的设计特征。 16. 1706 年,德国化学家贝特格在迈森发现了高岭土,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终于在欧洲出现。 17.明清时期,刺绣的地域特点鲜明,清代出现了 苏绣 、 粤绣 、 蜀绣 、 湘绣 “四
9、大名绣” ,并且按照功用的不同分为 欣赏品 和 日用品 两大类。一、填空题(1*15)1.工艺美术运动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1851 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展品引起人们关于工业产品设计的思考。2.德国建筑学家泽姆佩尔在他的作品科学、工艺和艺术 、 工艺与工业美术的式样中,提出美术必须与 技术 结合,认为美学标准的普遍降低是由于工业与 艺术 的分离,设计的危机就是使用了大规模的 机械生产 ,他还第一次提出了 工业设计 这一专有名词。3.工艺美术运动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加以结合的评论者,以 威廉莫里斯最为著名。4.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从东海岸的纽约发起,传到西海岸,在建筑领域陆续发展出 曲折型现代主义 和
10、两种风格。 5.作为新艺术运动的发起国, 巴黎 和 南锡 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中心。6.凯姆斯哥特出版公司在 1896 年出版的 乔叟集 被印刷界认为是书籍装帧史上最杰出的版本之一。7.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代表威尔德在设计理论方面提出了著名的设计三原则,即 设计结构合理 、材料运用准确 、 工作程序明晰 。8. 1908 年,德意志制造同盟在慕尼黑成立。1.现代主义运动首先是从芝加哥学派领域的革命开始的,19 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建筑是这场建筑革命的先声。 2.1917 年,勒柯布希埃与画家阿梅蒂奥尚方一起创立了“纯粹主义”绘画,主张清晰性、客观性是纯粹主义的宗旨。3.1972 年,由日本设
11、计师山崎实设计的普鲁帝艾戈公寓被拆毁,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结束。 4.国际主义与现代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在设计风格上,都具有反装饰传统、形式简洁、注重功能、理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5.1966 年;罗伯特温图利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最早宣言。6. 包豪斯从创立、发展到结束,其办学历程分为三个时期:魏玛包豪斯、德昭包豪斯、柏林包豪斯。7.绿色设计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三个“R” ,即 Reduce 、Reuse 、Recycling 。这体现了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师 社会责任心 的回归。8.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于 1957 年成立。1.现代主义运动首先是从 建筑 领域的
12、革命开始的,19 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芝加哥学派是这场建筑革命的先声。2.温图利 是奠定建筑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基础的第一人。 3.在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中,1930 年竣工的克莱斯勒大厦的设计者是威廉凡阿纶 。4. 自意识 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开始。 5.中石器时代 后,钻孔和磨光技术逐渐出现并被使用。6.比较突出的高科技建筑设计作品,有英国建筑家理查罗杰斯在法国巴黎设计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7. 古希腊文明的成就建立在 以克里特一迈锡尼文明为代表的爱琴文明的基础上。8.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的造型手法有手捏法、泥条盘筑法、模制法、轮制法 9. 把实用性与审美性
13、结合起来,赋予设计物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意义,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基本特点。10.万神殿是罗马建筑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始建于公元前 27 年,由奥古斯都皇帝的女婿维阿格里帕在马尔斯广场兴建。11. 公元六世纪以后,东罗马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即 拜占庭文化。12. 12 世纪兴起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其建筑样式的起源是法国巴黎附近的圣德尼修道院。13. 中国封建时代的设计历史,按照造物设计的演进规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秦汉 ,第二个阶段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两宋 ,第三个阶段是元、明、清三代 。14. 凯姆斯哥特出版公司在 1896 年出版的乔叟集被印刷界认为是书籍装帧史上最杰出
14、的版本之一。15. 现代主义运动首先是从建筑领域的革命开始的,19 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芝加哥学派 是这场建筑革命的先声。二、名词解释1.青铜时代又称青铜器时代、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是青铜器制造和生产最繁荣的时代,青铜冶铸业成为衡量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在文化发达的一些地区,青铜时代与奴隶制社会形态相适应,如爱琴海地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国家和地区。2.雅典卫城希腊雅典卫城修建于公元前 5 世纪,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作为古希腊建筑的的代表作,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建设的主要
15、目的是:赞美雅典;供奉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把卫城建设成为全希腊的最重要的圣地。依据山势的起伏而建,包括卫城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忒翁神殿、尼凯神庙,其中帕特农神庙是卫城中的核心建筑。1.“青春风格”派:新艺术在德国的一种称呼,指以青春杂志为核心的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作品风格,主要成就表现在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这一派的设计风格不再一味追求蜿蜒的曲线造型,逐步变成了集合因素的形式构图。其代表人物是贝伦斯。2.维也纳分离派:1897 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 ”。
16、 在设计方面,其重视功能的思想、几何形式与有机形式相结合的造型和装饰设计,表现出与欧美各国的新艺术运动相一致的时代特征而又独具特色。但其反对新艺术运动对花形图案的过度使用,更强调运用几何形状,特别是正方形和矩形。其 代 表 人 物 是 建 筑 家 和 设 计 师 瓦 格 纳 、 霍 夫 曼 等 。3. 威廉莫里斯:将理论与实践加以结合的评论者,以威廉莫里斯最为著名,他 17 岁时参观了博览会,对展品的反感与他日后投身反抗粗制滥造的工业制品有密切关系,影响到他以后的设计活动和设计思想。1.当代设计:当代设计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概念,它是从时间概念上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设计发展所作的界
17、定。设计风格上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多元化设计风格的并存和融合。在世纪之交的节点上,设计力图以更为符合“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创造未来世界和人的生活。2.未来主义:现代文艺思潮之一,由意大利诗人马利维蒂发起的,主张艺术应当反映现代机器文明,反映速度、力量和竞争,是狂热的反传统的激进派。在建筑领域,未来主义强调建筑艺术必须使人类自由地、无拘无束地与他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也就是说,使物质世界成为精神世界的直接反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安东尼奥圣埃利亚。3. 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十月革命前夕在俄国流行的主要前卫艺术流派。它赞美工业文明,崇拜机械结构中的构成方式和现代工业材料,并力图广泛地运用于造型艺术和设
18、计中,目标是要透过结合不同的元素以构筑新的现实。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埃尔李切斯基。1.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 20 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2.风格派国 际 风 格 派 , 简 称 风 格 派 , 是 伴 随 着 现 代 建 筑 中 的 功 能 主 义 及 其 机 器 美 学 理 论 应 运 而 生 的 , 这 个 流 派 反 对
19、 虚 伪 的 装 饰 , 强 调 形 式 服 务 于 功能 , 追 求 室 内 空 间 开 敞 、 内 外 通 透 , 设 计 自 由 , 不 受 承 重 墙 限 制 , 被 称 为 流 动 的 空 间 。 室 内 的 墙 面 、 地 面 、 天 花 板 、 家 具 、 陈 设 乃 至 灯 具 、器 皿 等 , 均 以 简 洁 的 造 型 , 光 洁 的 质 地 , 精 细 的 工 艺 为 主 要 特 征 。 国 际 风 格 派 起 始 于 20 世 纪 20 年 代 的 荷 兰 , 以 画 家 蒙 德 里 安(PMondrian)等 为 代 表 的 艺 术 流 派 。 风 格 派 强 调 “
20、纯 造 型 的 表 现 ”, “要 从 传 统 及 个 性 崇 拜 的 约 束 下 解 放 艺 术 ”。 风 格 派 认 为 “把 生 活 环境 抽 象 化 , 这 对 人 们 的 生 活 就 是 一 种 真 实 ”。 风 格 派 对 室 内 装 饰 和 家 具 经 常 采 用 几 何 形 体 以 及 红 、 黄 、 蓝 三 原 色 , 间 或 以 黑 、 灰 、 白 等色 彩 相 配 置 。 风 格 派 的 室 内 设 计 , 在 色 彩 及 造 型 方 面 都 具 有 极 为 鲜 明 的 特 征 与 个 性 。 建 筑 与 室 内 常 以 几 何 方 块 造 型 为 基 础 , 对 建 筑
21、 室 内 外采 用 内 部 空 间 与 外 部 空 间 穿 插 构 成 为 一 体 的 手 法 , 并 以 屋 顶 、 墙 面 的 凹 凸 和 强 烈 的 色 彩 对 块 体 进 行 强 调 。3.芝加哥学派19 世纪 70 年代美国建筑界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设计流派,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 1883 年1893 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 ,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
22、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4.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的诞生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唐 代 是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的 鼎 盛 时 期 , 经 济 上繁 荣 兴 盛 , 文 化 艺 术 上 群 芳 争 艳 , 三 彩 釉 陶 始 于 南 北 朝 盛 于 唐 , 它 以 造 型 生 动 逼 真 、 色 泽 艳 丽 和 富 有 生 活 气 息 而 著 称 , 因 为 常 用 三
23、种 基 本色 , 又 在 唐 代 形 成 特 点 , 所 以 被 后 人 称 为 “唐 三 彩 ”。二、简答题1.简述后工业社会设计环境的特征。后工业社会的消费主体是刚刚成长起来的“战后婴儿“,受现代哲学和现代文化环境的影响,这一代人得消费观念和审美情趣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个性化、畸形化和多元化,这促使设计风格的演变跟区域人性化和风格化,甚至还出现了追求古怪的反理性主义倾向。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的合理性、功能的适用性在设计中已很容易实现。设计作品艺术上的趣味、风格重新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工业制品被要求具备文化的品格,并且在人文环境中产生审美的感情效应。随着电脑的出现及普及,设计步入以电脑为主要
24、媒介的新时代,产品外观更新速度加快、品种增多、为多样化、人性化、非标准化的设计需求提供了有效地工具和手段。2.简述德意志制造同盟的主要设计理论。德意志制造联盟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艺术家,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把批量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现代工业设计必须建立在大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而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必然要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及风格和趣味问题,是一种现代主义设计。3. 简述古代中国青铜工艺的功用及其装饰特点。功用:青铜主要被用于工具、兵器、乐器、饮食器的制作,饮食器安装功能划分主要有饮器、食器、饮食器等。夏
25、商周青铜器在功能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最初的实用器很多逐渐演变为礼器,因此在设计上更加强调其为宗教和礼治服务的精神功能。装饰特点:青铜器的装饰、最初多的是制作时直接将纹饰雕在范模上,形成装饰。商代晚期开始在模壁上附加泥片进行雕刻,使装饰在器表产生具有浅浮雕效果的凹凸变化。春秋战国时期,受制作工艺一模多范法德影响,在纹样装饰上也改用模印纹法。装饰效果具有极强的整体感。战国后期,冶铁技术迅速发展,坚韧锐利的铁工具可以直接在铸好的青铜器上进行刻、划、产生流畅、细如发丝的线条装饰;新装饰工艺的采用,增加了青铜表面的色彩和材质变红,丰富了青铜装饰的视觉效果。在装饰纹样的特点方面,商代时期的青铜器纹样以动物
26、纹,尤其是带有审议色彩的神兽纹为主。周代的青铜器装饰风格从追求神异化向强调秩序化的风格发展。4.简述“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l20 世纪 50 、60 年代,为满足商业需要而采用的样式主义设计策略在汽车设计领域表现得最为突出,并有意识地推行一种制度: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时,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间不断更换部分设计,使汽车最少每 2 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 3 -4 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即“计划废止制” 。 l“计划废止制”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功能性废止,即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替代老产品。 2、款式性废止,即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
27、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消费者丢弃。 3、质量性废止,即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再使用。 l 总之,其目的在于以人为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促使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的产品。 l“计划废止制”导致了一种极其有害的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上产生了一种只讲式样、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设计的恶习,偏离了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的轨道,但是,它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而且对当今的设计界也有巨大的影响。5. 简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起因。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的应该重要的转折点,人类的生产方式从手
28、工劳作发展为机械化大生产,生产方式的转变随即也带来了思想状态,生活方式等的改变。曾经在农业社会的手工也生产中承担设计与生产两项重任的手工艺人无法再胜任工业生产,曾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技术与艺术因为工业大生产和社会分工而分离,技术工人从事生产,艺术家只关心艺术,对生产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品位严重下降,缺乏艺术性和文化性,消费者面对的往往是些粗制滥造,不伦不类的产品。这一问题在 1851 年的世界博览会上集中暴露出来,并引起消费者和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的不满。由于不满而引起的理性思考成为了现代设计生产的理论源泉,为解决艺术与技术的分离问题而进行的不懈探索则成为现代设计生产的最初
29、动力,也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1.简述语言在史前设计萌生过程中的作用。群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必需的,人类最初依靠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随着人体相应器官的发育,产生了语言。可以说,语言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伟大跳板,依靠口语交流,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发现等直接传达给对方,进而相互协调行动,巩固和发展了群体组织,提高了在自然界中的生存能力;通过语言的交流,人们自身未曾经历过的而被其他人用言语告知的外界信息和经验,大量进入人脑,使人类的思维能力相应提高。在这个过程中,群体的协调组织、个体间的交流沟通为设计萌生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同时,形成并加强的群体所必然带来的习俗
30、、信仰的呢个观念性的内容,也成为影响设计形态的一个重要因素。2.举例阐述定居生活以及地域特点对史前建筑设计的影响。新石器时代,部分地域的定居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定居生活使人们更加迫切需要坚固耐久的住所,这种需要下,人们开始因地制宜地设计建造符合自己居住地域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资源条件的建筑,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建筑方式和形态。例如,中国黄河流域是广阔而丰富的黄土层,土质均匀且壁立不易倒塌,人们根据具体特点设计了在竖穴上覆盖草顶的建筑样式。而在长江流域,人们为了隔离潮气和动物对人的侵袭,设计了干阑式建筑样式。3.简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造型手法。(1)手捏法,多运用于小型器物和仿生
31、形态的器物造型。(2)泥条盘筑法,利用泥条一圈一圈地盘旋上升,并借助手向内、向外的变化,使器物形体产生不同的变化。(3)模制法,器物借助模具成形。(4)轮制法,借助陶轮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泥块直接拉坯成形,制成的器物造型规整、器壁匀薄。1.简述古埃及设计的环境特征及其设计特点。埃及文明是一个依附于尼罗河而存在的文明,尼罗河流域为红海和沙漠所环绕的位置,为古埃及人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可以免受外敌入侵之苦,保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稳定性。尼罗河定期泛滥,所带来的肥沃泥土保证了古埃及的粮食生产,其可预见性也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并且尼罗河水年复一年的降而复涨,使埃及人相信人的生命和尼罗河水一样,是无限延
32、续的,所以古埃及设计的一个大特点是对不朽的追求和为来世服务,这使得古埃及的设计中对具有强烈精神性、象征性的装饰因素的关注超过了对实用功能的重视。同时,作为一个被法老统治长达数千年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古埃及法老为了强调和维护自己的权威,将自己与宗教相结合,赋予法老以神威,所以古埃及设计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服务于神权和王权。2.简述古埃及的主要设计形态,并分析其中一种设计形态的主要特征。古埃及的主要设计形态有建筑设计、金属工艺设计、陶器与玻璃器设计。以建筑设计为例,古埃及的代表性建筑设计是神庙和陵墓。早王国时期,陵墓的基本样式为一种名为“马斯塔巴”的台式石椁墓;古王国时期,开始
33、设计梯形金字塔,之后开始设计折角金字塔,进而开始设计正尖锥形金字塔。其中,乔塞尔王金字塔的众多附属建筑已采用修饰争气的大理石块构建,并采用了几种不同样式的扶墙石壁,嵌在墙体内,这也是埃及“承柱式”建筑体系的先河。在新王国时期,神庙作为祭祀法老的保护神的场所,在设计上十分注重神秘的宗教氛围营造,通常采用有利于营造室内神秘气氛的柱廊设计。由于大量修造柱廊,石柱的造型风格多样,其设计主要是从自然获取设计灵感,有纸草花式、莲花式、棕叶式等。3.简述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工艺品“黄金面具”的设计特征。黄金面具采用高纯度的厚金板锤击打制而成,造型上忠实再现了法老的外形,人物面部结构表现写实,前额装饰有象征生命
34、和王权的眼镜蛇和鹰,眼睛外轮廓与眉毛以青金石镶嵌,眼白、瞳孔以石英镶嵌,不同材料的组合使用在材质、色泽上形成强烈对比,极具装饰效果。4.简述古代两河流域设计的环境特征。与古埃及人所拥有的优越的自然环境不同,底格里斯河合幼发拉底河每年不定期的泛滥,使这一地区的人们感到深深地恐惧,人们通过信奉各种各样的神灵来缓解内心的不安,这种泛神崇拜,使得设计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并且带有很强的世俗性特点,并且由于这一地区地势开阔,四周没有什么可以提供防御的天然屏障,经常受外敌入侵,帝国更迭十分频繁,设计因此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作为城市文明代表的美索不达米亚,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最终取决于农田的收成,这使得两
35、河流域的设计艺术较之于古埃及服务于军权和神权,而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世俗特征。5.简述古代中国青铜工艺的技术发展及其特点。.青铜是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就其特点而言,在熔铸时可以通过配料比例的不同来控制其硬度,从而使其既具有石器的硬度,又具有类似陶器一样的可塑性。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与它的造型设计史相辅相成的。中国青铜的冶铸工艺较多使用的范模法,一模做一范,一范铸一器。西周出现了“一模多范法”的发明和焊接技术的使用。春秋中期后,青铜器的成型开始广泛采用分模分范法铸造青铜器的陶模不是做铸件的整体,而是根据铸件的形制和纹饰分若干组,陶模制作其中的一组,然后反复印制在范上,合成整器的陶范。制造青铜器,除
36、了有陶范法外,还出现了失蜡法。失蜡法德使用,可以铸造更为精密细致的铸件以及层次丰富、光滑清晰地镂空装饰,从而大大丰富了青铜器的设计表现。6.简述古代中国青铜工艺的装饰特点。青铜器的装饰、最初多的是制作时直接将纹饰雕在范模上,形成装饰。商代晚期开始在模壁上附加泥片进行雕刻,使装饰在器表产生具有浅浮雕效果的凹凸变化。春秋战国时期,受制作工艺一模多范法德影响,在纹样装饰上也改用模印纹法。装饰效果具有极强的整体感。战国后期,冶铁技术迅速发展,坚韧锐利的铁工具可以直接在铸好的青铜器上进行刻、划、产生流畅、细如发丝的线条装饰;新装饰工艺的采用,增加了青铜表面的色彩和材质变红,丰富了青铜装饰的视觉效果。在装
37、饰纹样的特点方面,商代时期的青铜器纹样以动物纹,尤其是带有审议色彩的神兽纹为主。周代的青铜器装饰风格从追求神异化向强调秩序化的风格发展。1.简述欧洲中世纪的设计环境特征。中世纪史一般史学家认为是封建社会时期,封建制度的分封制度使封建庄园成为社会基层组织形式和基本经济单元,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许多新兴行业能脱离农业而独立存在,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手工匠人可以依靠出售自己的产品来换取生活资料。生产同一产品的作坊和工匠们之间的竞争,增强了对产品研究、改进设计的重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聚集在城市的手工业作坊、行业和工匠越来越多,他们为了捍卫自身的利益,往往按行业组成自己的行业组织,通常称为“
38、行会” 。它的出现,对于促进工艺设计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简述封建时期伊斯兰国家的主要设计形态,并分析其中一种设计形态的特征。p617 世纪后期,伊斯兰设计伴随这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由于阿拉伯帝国广阔的疆域和阿拉伯半岛本身在处在欧亚之间交通枢纽的位置,使其能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并通过与中国、印度、西亚、埃及、古希腊罗马五大文明体系的交流,加上阿拉伯世界政教合一的社会结构,使得伊斯兰设计在设计风格和设计观念上表现出鲜明的宗教色彩和地域特征。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世界,其设计活动深受伊斯兰教规、教义的限制和影响,带有鲜明的宗教性质,伊斯兰设计中为宗教服务的门类都得到了
39、重点发展。伊斯兰教规严格禁止偶像崇拜,因此其装饰题材和装饰风格均注重抽象性表现。陶瓷工艺在伊斯兰国家也得到繁荣。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古埃及、古西亚的制陶传统,另一方面汲取来自中国的影响。伊斯兰国家自唐代开始与中国频繁交往,最早见到的精美的中国瓷器是在阿巴斯王朝时期由商队带来的,在交流借鉴的基础之上,伊斯兰陶瓷设计制作完成了技术与风格上的创新。伊斯兰陶瓷和其他伊斯兰手工艺一样,都十分重视装饰,他们创造出了很多华美艳丽的作品,多姿多彩的彩绘陶器以及用于清真寺外表面装饰的彩色釉砖,充分体现了伊斯兰陶瓷工艺的卓越成就,并对此后的西方陶瓷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3.简述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前的设计形态,并分析其中
40、一种设计形态的主要特征。14 世纪在意大利等地,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富有的商人和作坊主的财富积累,新兴市民阶层世俗精神的局部胜利,艺术已经很大程度上从中世纪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文艺复兴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的人文主义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由于教会已不再是艺术家们的唯一赞助者,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传统设计题材以外的事物,在艺术设计领域开始了从“为神的设计”向“为人的设计”的转变。推动西方近代文明进程一个关键因素是科技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科学家们已不再受古代大师们的威名所累,开始依据观察和实验所建立起来的新的模式来解释自然界,并把着
41、眼点放在如何将科学应用于实践。这也导致了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的艺术大师同时也是科学家和工艺巨匠。如“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就是一位集工程师、画家、设计家于一身的杰出人才。在工程、机械设计方面,他关于飞机、坦克、火炮的设计草图,很多都在现代付诸实现。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相信人的力量可以征服、改造自然,正是大师们开创性设计的思想源泉。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前的金属工艺设计:为了满足宫廷贵族和新型资产阶级炫耀财富的需要,材质高贵的金银器皿也是这一时期设计的重点。文艺复兴时期,直接为了宫廷工作的金匠可以不受繁缛的行会规章约束,在创作上享有更大的自由,并且相比其他手工艺人,技艺娴熟的工匠还可以以此为跳板
42、,成为一名艺术家。如当时意大利最著名的金匠是切利尼,主要为上层社会产生金属器物,最初是按照别人的设计进行加工,后来转为自己设计,并以独立的设计者身份自称。其代表作是“维也纳盐瓶” ,作品精致华丽,与中世纪贵金属风格。而当时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也投身到金工产品的设计中去,如当时的画家丢勒、建筑家勃鲁涅列斯柯等,都曾留下过优秀的金属制品。物极必反,当欧洲设计艺术在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达到追求浮华装饰的顶峰是,一种心的追求宏大、庄重、崇高的审美情趣开始在欧洲各国的建筑和装饰姐流行,这就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它是伴随着 1789 年法国大革命推翻路易王朝的统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宫廷贵族们确立的设计程式,通过
43、设计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而出现。4.简述手工业时代鼎盛期的设计观念和设计风格的特点。设计观念与设计风格体现在设计观念方面,便是以强调设计物的功能价值和内在品质的有机结合以达到高度完善的使用与审美的统一,并运用所创造的古典美学原则完善设计对象加工和制造,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宗教和阶级观念规范着设计的功能意义和审美原则。宫廷风格和民间风格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风格类型体现了当时特殊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要求。宫廷风格或称贵族风格,是占据统治地位的少数贵族阶层设计观念的体现,并以此作为表现权势、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因此,手工业时期,宫廷风格往往以代表性形象主导着整个设计风格的形成,它促进了技艺的长足提高和古典美学原则
44、的完善发展,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双重矛盾因素中的不协调关系所形成的畸形的不健康的设计观念,对当时乃至后人认识和理解设计的真正意义造成了错误的引导。民间风格也称平民风格,是相对于宫廷风格,而属于大多数被统治阶层的设计风格,实用性强,外观质朴简练,材料普及,加工便利是它的主要特色。5.举例说明建筑设计中拜占庭设计风格。拜占庭风格的代表是圣索菲亚教堂。它有一个直径 32.6 米,高 1.5 米的大穹顶,沿穹顶一圈开了个窗子,透入内部的光线使穹顶如同漂浮在天上。拜占庭风格的主要特征为方基圆顶的结构和几何形的马赛克镶嵌。追求宏伟、豪华和庄严。室内装饰一般是在墙上贴彩色大理石板、马赛克或粉画,色彩富丽。6.
45、简述哥特式建筑设计的风格特点。12 世纪兴起的哥特式教堂具有轻巧、高耸的特点,教堂建造的很高、很细,有很多用彩色玻璃画装饰的细长窗户,使得室内光线瑰丽神秘。哥特风格的花式窗棂是用铅锡合金做成嵌条,在窗户上构架成各种美丽图画的粗细轮廓线,然后用各种形状的彩色玻璃镶入其中,组成以黑色轮廓线为骨架的色彩缤纷的画面,非常精致。7.简述巴洛克建筑设计的风格特点。巴洛克风格脱胎于文艺复兴风格,却与文艺复兴的理性不同,是建立在浪漫主义积极热烈的精神之上的。巴洛克风格的室内空间广大,装饰奢华,墙面多采用大理石、石膏灰泥或雕刻墙板制成,饰以华丽多彩的织物或油画,地面铺以华贵的地毯。家具造型巨大而优美,强调“S”
46、型曲线。椅背、扶手和椅腿部分均采用涡纹雕饰,接以优美的弯腿,座位和椅背饰以豪华的织锦垫,垫子多为酒红、翠绿、宝蓝,浓艳的色彩与室内背景的大理石和金铜色交相辉映,制造出豪华景象。8.简述洛可可建筑设计的风格特点。洛可可风格在室内排除一切直线的东西,矩形的房间抹大圆角,墙壁上装满了色彩艳丽、细薄的枝蔓形薄浮雕,墙上大量镶镜子,镜子前是雕饰着各种精细花纹的烛台,蓝色的天花上吊挂晶体玻璃的吊灯,家具是嫩绿、粉红、猩红的娇艳颜色,曲线的形体上雕着花纹,镀着铜饰。总之,洛可可风格花了大量的精力用于表面的浮饰和夸耀,显得过度繁缛、琐碎、矫饰。1.简述法国装饰艺术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P95表现在:一、法国装饰
47、艺术风格体现在家具和室内设计上,主要受到两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一种是东方风格的影响,另一种风格主要受到现代主义影响,注重钢管等新材料的应用。二、表现出对东方装饰的迷恋,集中体现在陶瓷的漆器设计上。来自中国的釉彩就对陶瓷设计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漆器设计领域采用磨漆手法制作屏风,家具等,使之具有细腻、光滑的表现特征。2.简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起因。 (p85)工艺美术运动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1851 年的伦敦3.简述芝加哥学派在建筑设计中的设计风格。芝加哥学派是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
48、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路易斯沙利文。1.简述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中建筑设计的特征。答:国际主义设计首先起源于建筑领域。1927 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市近郊举办的维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的很多展品呈现出一种单纯、理性、冷漠、机械式的风格,美国建筑家飞利浦约翰逊认为这种风格将会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建筑风格,因此称之为“国际主义风格” 。2.简述现代设计出现的原因。答:现代设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动力。现代工业与科学进步,许多新产品的问世本身就要遇到设计问题。这些产品的外形受到
49、技术条件和功能的限制,传统产品式样很难被套用,这就为现代主义所主张的创造新的形式,反对袭用传统的样式和附加的装饰,进而突破历史主义和折衷主义的框框,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开辟了道路。其次,20 世纪新崛起的各种现代艺术,特别是比较强调形式理性结构表现的一些画派,也给予现代设计以很大的启发。直接影响到现代主义的重要流派是 1910 年之后在欧洲兴起的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主义、和构成主义,它们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在影响过程中出现的融合趋向,充分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包容力和生命力。3.简述新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答:第一,突出的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是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和效率。第二,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如在建筑上通过六面形的造型来达到重空间,而不是单纯重体积的目的;通过建立标准化,来改变建筑施工,提高建筑的效率、速度,通过摒弃装饰和使用中性色彩降低成本来为大众服务等。第三,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基本上反对在图版、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模型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