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历史人物素材.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072876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人物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人物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人物素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人物素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人物素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 ,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 飞宝鸭衬香腮” 的风情万种 ,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的孤独惆怅, 走过“ 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 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

2、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 愁”字了得 ?

3、!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 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2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 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

4、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李白的泪水 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 怅望江天的姿势。 “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滑落到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 ”,“誓取楼兰 ”,“杀敌报国”,他苦笑,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 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 “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

5、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恨!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这愁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 视着我。 “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涤清,没想到蒙于我身的耻辱尚未被冗长的岁月消逝。我本是以飞燕之轻比杨玉环,她实在3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语?”说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驻在空旷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剑,将要穷透时间与空间,把李隆基的心剖开来,看一看,他为何不相信他的话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杨玉环的话,而以 为你只是狡辩之辞,你恨他吗?” “如果一个人从荣 华的峰 巅一下跌到了谷

6、地,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你难道不恨吗?可毕竟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夫妇,夫妇之亲有如天地,一个人的判断有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感情上的亲疏,他信了杨玉环,而认为我不忠, 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我静静地伫立在河边。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谄言中的每个忠臣。感情的亲疏使昏君们相信近臣的花言, 爱妃的巧语,而每一个如此的君王无不蹈覆国的命运。而对于我们, 难道没有一些可以借鉴之处吗? 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 吊屈原赋-高考满分作文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

7、不 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 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 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 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相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汨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 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4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 终招患祸,身死国 灭 ,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

8、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谬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 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 终使怀王之魂留他 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 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流笑柄于青史矣。 君沉汨罗,去今两千余载矣,夫两千余 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

9、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 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1. 孔 子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向被尊称为“圣人”。 这位饱学之士,却发出了“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焉”的感慨。孔子曾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虽然郯子之徒,其学问不及孔子,但孔子虚心求学的态度却令人钦佩。在孔子看来,众人的才识和智

10、慧,其中一定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52. 庄 子(1)生有所息是一种超脱一种自然,这不仅仅是休息,更是灵魂的自由与憩息,正如那平原上的大河,是遍历风尘的安详地徜徉。那槁首黄馘的庄周, 汉水垂钓的庄周,在夕阳西下中隐去了的他的身影。我看见他的心有如秋日的湖水一般的清澈,在那悠悠的岁月深处,远方的大哲用一生换取山林川泽中灵性的解脱。于是我开始懂得,生有所息,不是简单的休整上路,而是一种无上的境界。(2)“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进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 浑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

11、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 享受”着逍遥的人生。庄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他面对一池澄清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同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 洁净。他超然的心 态注定他与仕途无缘,但正是他“出入”和谐的心态,才成就了他逍遥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 “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汪洋恣肆的篇章。3. 勾 践他站在田里,举起锄头, 奋力耕耘着,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额头流过他俊美的脸庞,滴落在田地里。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他是勾践。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还要亲自做夫差的马前卒。回到会稽他就亲自耕种,做到非其 亲种则不食,非其妻所织

12、则不穿。吃着粗陋的饭食,还要舔 尝苦胆;躺在柴草铺上休息时,还在思考着招揽八方的人才。他一刻也不懈怠。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呢?国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隐居,可以平静地 终老一生,然而他没有!因为他没有忘记国君的责任,没有忘记亡国的耻辱!在他的6心底,铭记着他向夫差俯首称臣那一刻的心痛, 铭记着他的子民迎他回到会稽时满眼的泪水!这铭记,使他可以忍受苦胆之苦,柴薪之硬!4. 屈 原(1)“路曼曼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 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

13、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 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 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2)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 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3)“众人皆醉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 ”,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

14、,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4)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 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7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 “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 圣人不凝滞于物 ”呢?5. 项 羽(1)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 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

15、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 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2)“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

16、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6.苏 武生无所息,是一份坚忍一份执着。 奋发图强,乐 以忘忧,或许有些无奈,煮灯黄卷,宵衣旰食,或许有些寂寥,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或许有些孤独。但是,我们的追求,是治国平天下。于是我看见苏武,比大漠还要古老的汉使,守望着他的高原,大漠的风雕刻出手掌的龟裂,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草原上的 树8孤独地守望着自由,鹰群年复一年地画出亘古的弧线,我听不见他的哀叹,只看见光滑而秃的汉节,是的,它在诉说着尊严、自由与气节,于是我懂得,生无所息不仅是生活态度,更是

17、生命流淌的血液。7.司马迁(1)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阴湿的牢狱里,等着最后的决断。你,一个小小史官,没有多少家产,面对这样的牢狱之灾,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选择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滚动的痛苦和无奈,有谁能体会到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和泪水?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躯体,铸就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魂魄屈辱非但没有消灭一个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伟大!(2)司马迁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刑罚,面 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他依旧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刚正不阿,留作正气 满乾坤;幽怨忧愤

18、,著成信史照尘寰。正是太史公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微笑的脸,自信而刚强,柔和而不屈,以不变应 万变的从容潇洒。怪不得,一部“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终于成就了你,那位以一张永葆微笑的脸化屈辱为力量、化鄙薄为斗志,“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 伟人。极刑之下 见勇夫,因为史记,你留给了世人一笔最大的财富;因为微笑的脸,你留给了我们永远的崇敬。(4)曾经身处那样险恶的环境,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内心的痛苦,太史公却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来书写历史,书写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于9是,他的名字便与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载入史册,

19、那 张悬着两滴清泪的脸也与他的精神一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后人对他的光辉评价: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8. 刘 禅他坐在那里开心地笑着。耳边响着美妙的音乐,嘴里品着美味佳肴, 怀里抱着美女佳丽。丝竹琴韵里,听不到大臣们讨论争执的吵闹;酒香芬芳里,嗅不到 战火烧过城池的刺鼻的呛味;美女的流波眼光里,感受不到剑阁栈道凄凉的冷月。他已经忘却了他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国君!他真的觉得这样很好,没有政务缠身,却有荣华享乐。父辈暴霜露, 斩荆棘,才有尺寸之地。子龙在乱军中拼死冲杀的目的,父皇在追兵前不弃百姓的良苦用心,孔明在出师表中的耿耿忠心,他刘禅全忘了!如此富庶的天府之

20、地,他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实在令人寒心。9.诸葛亮(1)柏树茂盛繁密,我飞上树梢,在清明的空气中, 闻到了英雄的气息。他是卧龙,身居山林之间,也很清高。但是后来他离开了,去了战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很快乐,因为他帮助了朋友,帮助了那个三 顾茅庐以真情把他请出了山的人。他在战争之中,感到自己活得很充 实,终 于留下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的美名。位置的正确与他的 坚守位置,让他在阳光中感受到快乐。(2)五丈原的军帐内,一盏油灯映照着他诸葛孔明憔悴的面庞。蜡黄的脸上显露着他的不甘,口中喃喃道出的是对后世的无尽牵挂。帐内四周站立的官员早已热泪盈眶。终于,一阵秋风袭过,那

21、盏油灯即刻熄 灭。五丈原内哭声响彻一10片。又何止是五丈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多少后人为这位旷世英才潸然泪下。尽管蜀汉依然只能偏居一方,遥望中原;尽管,人们对汉业的光复仍然只能去期望;尽管,孔明还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未完成。但是这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 们只记得他的忠心为主;人们只记得他为了三分天下而鞠躬尽瘁;人们只记得他为无处容身的汉业打下了基石。人们早已将孔明奉为神明,而孔明,也成了中 华民族智慧的化身。10.陶渊明(1)“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 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

22、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 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 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 “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3)陶潜伴着“ 庄生晓梦迷蝴蝶 ”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 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

23、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11(4)是那个“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 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 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 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

24、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 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 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 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 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11. 王 维我看到王维从深林中缓缓走来,带着微笑, 带着禅意,轻轻吟

25、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顿时,一轮明月由心中升起,照亮了人生幽暗的道路,一股清泉由心底涌出,洗去了我尘世中的烦躁。走在 这条禅意的道路上,我用深情的宁12静俯视它,用恬淡去亲吻它,用真诚去抚摸它,因 为 ,我足下的路平淡,幽远。12.李 白(1)李白道“行路 难” ,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 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 ;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 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 行路难” ,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

26、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 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 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 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

27、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 “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 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 。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 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 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13(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 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 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

28、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 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6)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 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 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

29、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 御用文人” !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14(7)“不事权贵 ”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 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 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

30、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 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 ,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8)“长风破浪会有 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 报效国家, 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 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

31、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 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13.杜 甫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让我感受一下这神奇的手。这手写下了多少千古鸿文!多少名诗在这手下诞生!笔底波澜,民间疾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这不正是你的写照吗那句话我已烂熟于胸。“安得广厦千万 间,大庇天下寒士具倶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无数人感动

32、、折服。这是一15个怎样宽广的胸怀啊?这是一颗怎样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让我握住你的手吧,让我摸摸那青绿色的血管。14. 张 继如果我们面对问题是理性的,而不因心情感情影响,那么你一定会成功的。有这样一首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是中唐诗人张继所作。当时的张继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学子,他受到家里的支持和朋友帮助学有所成进京赶考,想以此成功实现心申的理想和报答家人朋友。可天公就是不做美,张继的第三次科考又一次落榜。在回家的途中,张继路过苏州,夜宿江边。看着窗外火红的枫叶,听着远处的钟声,张继伤感得失眠了。他想到自己苦读多年的艰辛,想到自己朋

33、友、家人的期望,可自己又一次的失败了。于情于理他真想放弃,可如果就这样放弃又怎么对得起家人、朋友呢经过漫长的思考他最终理性地选择了放弃科考,去发展自己的另一片天地。于是他提起笔写下了这千古绝唱。一千九百多年过去了,当时的状元呢?当时的状元街谈巷议,穿红戴绿,可如今人 们却把他忘了。人们记住的是这不朽的诗篇。正是张继理性地对待了自己的现状,而没有受到感情的拖累,才造就了 张继最后的成功。15.苏 轼(1)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 萧索,可苦 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 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16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

34、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2)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 ”,心胸豁达可见一斑。(3)东坡披发仰天大呼“ 大江 东去” ,他面 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 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4)是那个“拣 尽寒枝不肯栖 ”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 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

35、个被宋神宗称赞为“ 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 “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 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 东去” 。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的旷达与豪迈 ?(5)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 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

36、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17(6)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 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 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 见风在山顶呼啸, 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 结的块垒, 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16. 岳 飞(1)当风波亭上的月华失去了光泽,当你用含泪的眼看着一旁的儿子,也看着即将离别的山河,你,一个失去了士兵的将军,面对一杯毒酒,你选择了吞咽!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涌动

37、的情感,有谁知道你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的悲痛心情?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对你说:你,岳 飞将军,虽然你死于一场政治斗争,可是你早已成了民族魂!为了收复失地,你写下了“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誓言,谁能忘记你背上刻着“精忠报国”的字样啊!你的死,对忠奸二字做了最淋漓尽致地注解,在忠与奸之间筑起了一道分明的墙!(2)“壮士饥餐胡 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凌云壮志却被昏庸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英雄难以再倾力保家卫国。 纵然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惆怅哀痛令人心酸,也敌不过朝野中奸佞小人的蜚言流语,最终只能背负着“ 莫须有”的罪名饮恨长辞。但那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8、”的豪言壮语激情四射,永 远震荡人们的心灵,回响在大地河山之间纪念岳飞,让我懂得了何谓“ 精忠报国”的铁骨铮铮,澎湃着我爱国的血液17.辛其疾(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犹见你这个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18登临意。” 南宋小朝廷的苟安让你有如共工撞击不周山一般,在一次次地奋力抗争中遍体鳞伤。你悲愤,你无奈,你拍胸,你哭号,你的震天长啸只换来同僚的白眼和朝廷的鄙弃。你累了,醉了,俯在酒案上高吟“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然而,稼轩,你是否看见,千百年来,有一位书生同样意气方遒,要与你同饮杜康,销汝块垒。稼轩,你不是孤独的,你的金石之容,豪气贯虹,将永载青史,千秋万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