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俗语义概念转喻的认知理据摘要: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即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认知是语义形成的重要因素,以认知的方法对国俗语义进行阐释,可拓宽国俗语义研究的视野。国俗语义存在于基于认知模式而形成的概念系统中,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附加了民族文化色彩。国俗语义的概念形成和意义编码是有理据,可论证的。认知语义学中转喻是国俗语义编码和推导的重要思维方式,认知机制在同一个概念模式的框架内用概念映射把国俗语义的始源意义和目标意义间架起桥梁。转喻生成机制的模式不因语义喻体的差异产生不同。认知语义学中国俗语义的转喻生成对于文化的依赖是绝对的,即文化是国俗语义转喻的认
2、知基础。关键词:国俗语义、概念转喻、认知机制、邻近性Analysis on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Conceptual Metonymy of National Culture-loaded ConnotationAbstract: National Culture-loaded Connotation is a manifest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semantic feature in the language, i.e. it is a linguistic unit on the basis of conceptual mean
3、ing attached with addit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such as history, habits and customs. Cognition is the key mechanism of semantic formation. With the methodology of cognition, the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loaded connotation can be broadened. The whole national culture-loaded
4、connotation exists in its national conceptual system formed by cognitive model and is reflected with national cultural features. Therefore, the formation of concepts and encoding of meaning of national culture-loaded connotation can be motivated and analyzed. In cognitive semantics, metonymy is the
5、important way of thinking towards the encoding and deducing of culture-loaded connotation. The generative mechanism mode of metonymy does not differ because of metaphor objects. Cultural concept is the cognitive basis of metonymy of national culture-loaded connotation.Key words: National Culture-loa
6、ded Connotation, conceptual metonymy, cognitive mechanism, contiguity一、引言“国俗语言学” ()是前苏联学者依据对外俄语教学的经验和需要提出的概念,旨在研究民族文化在民族语言中的反映。上世纪 80 年代王德春教授首次把这一概念引入我国 1,并依据国外语言学由句法向语义重点转移的语言学发展趋势,倡导从国俗语义的角度研究“语言国俗学” ,提出在国内建立一门新的语言学分科“国俗语义学” 。他认为,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1论词典的类型载辞书研究1980 年 1 期;词汇学研究第 271-2
7、72 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苏联语言学十年情况的两点补充载语言学动态1987 年 5 期;。2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即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 1 ,也就是 Sapir 认为的“语言背后的东西” 。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国俗语义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通过对西方文化人类学、文化语言学派研究成果的译介,开展国俗语义学的理论研究,如 Edward Sapir, Ellward, Humboldt, Katz, Fillmore, Leech, Lyons, Kempsom, Palmer 等,属于译介阶段;二,具体化对比汉语国俗语义与其他语言如英语、俄语的民族色
8、彩差异,属于对比语言学范畴;三,汉语国俗语英译的策略、技巧与态度研究,如归化、异化、补偿、等值转换等,属于翻译实践领域研究;四,探讨跨文化交际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属于跨文化交际领域与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经过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对国俗语义的研究倾向把国俗语置于整个文化多元系统考虑,通过对比研究关注汉语国俗语与异国国俗语的“能动交流” ,从实践使用上争取让汉语国俗语在世界范围内永葆青春(翻译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二语习得研究、教学研究等) ,但缺少对国俗语义本质性、普遍性和适用性的研究探索 1。作为长期社会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国俗语义的架构是建立在非常规的综合性认知基础上,本文将从认知语
9、义学的角度探索国俗语义的概念系统、认知机制和语义理据的关系模式,从语言本体角度 2积极评价概念转喻对国俗语义认知机制的阐释依据,从而拓宽国俗语义研究的新视野。二、认知语义学中转喻的认知阐释现代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文体学上的修辞,也是一种人类联系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上世纪 90 年代,随着学者们对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研究狂热,对转喻的研究也逐渐予以重视,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一种概念性的(conceptual)认知机制 2,对话语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Lakoff 认为,转喻以同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式(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为前提,依据两者“邻近关系” (cont
10、iguity) ,表述 “部分和整体”关系的认知过程 3。语义框架下“认知模式”的本质是一个储存在人类大脑中以知识结构为系统的意义认知域,它以人类对日常经验的理解、储备和思考为认知基础。在同一个认知范畴中,知识信息的“交融与碰撞”是转喻发生和交际展开的前提条件。转喻的认知过程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凸显物替代另一物体的概念映射(conceptual mapping)实现,即用某一范畴易感知、易辨认、易理解部分去激活另一范畴相关整体或整体其他部分。 “邻近关系”发生在1 尽管国内有如贾彦德先生用国外现代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汉语语义的系统、特点与历史演变(贾彦德, 汉语语义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
11、99 年 9 月第二版) ,但有关国俗语义的认知系统研究尚属空白。2 G. Leech 在语义学 (李瑞华、王彤福、杨自俭、穆国豪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7(8):12)中,提到研究意义最好的方法是把它看作语言本身的一种现象。3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 4,这种关系是实体间客观存在的联系,如部分和整体、功能和物体、特征和物体等,而不是隐喻范畴中的“相似性” ,不要求认知读者去联想概念化的“第三者” ,即始源域和目标域间相似特征。例如:汉语成语“一帆风顺”中“帆”与所替代的“挂着满帆的船”的关系;华兹华斯的诗
12、咏水仙和莎士比亚的诗冬之歌中,daffodils(黄水仙)与所描写替代的整个美好的春天的关系;法语中“la goutte de lait point lhorizon de l”(一滴乳白在地平线上浮生)中“la goutte de lait”(一滴乳白)与所表达的拂晓时分刚露脸的太阳的关系。三、国俗语义概念转喻生成机制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考察国俗语义,是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国俗语形式与藏匿于语言背后文化因素的关系,是用认知的方法联系意义与人的体验知识。我们发现国俗语义的形成机制是有理据,可分析的。转喻认知模式对国俗语义的生成运作很有解释力。在概念转喻认知思维过程中,国俗语作为一个概念实体即“转喻体
13、” ,作为认知参照,通过有关联的凸显物实现概念映射,建立某种“邻近“的替代关系,为感知主体提供可被认知的国俗语义,即“目标体”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感知主体人的一方大脑中需依据经验或教育储藏相应的信息知识,使认知模式的运作发生可能,如汉语中形容经验丰富的人可用“老手”来凸显,因为在汉语国俗语义中“老手”和“经验丰富的人”具有邻近关系,而无此国俗语义储备的英国人无法识解这一邻近概念关系,从而无法获得本国相同语义的国俗语词“old dog”的认知,导致交际失败。但来源不同民族国俗语的“邻近关系”也可能相似,如英语和汉语都有“驼背” (hunchback man)的转喻用法。值得注意的是,国俗语义的
14、认知模式是以民族化的命题和意象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本民族的经验和民族知识与异民族的经验和知识是相互割裂的。也就是说,国俗语义的转喻生产具有民族独立性,在转喻的认知过程中为始源域提供参照现象的只有本民族的语义信息,而各民族间转喻机制以及国俗语义根本差异可以由 Humboldt 的“内蕴语言形式” 5(inner linguistic form)观来解释,即各民族语言之间的差别(形式与内容)源自世界观的差异。国俗语义的常见转喻生成方式有两种:部分转喻整体和整体转喻部分。以具体事物替代具有该事物特征的抽象概念是部分转喻整体的典型模式。如法语中“de rouler le tapis rouge”(铺上红
15、地毯)替代为客人整个隆重的接待;英语俚语 “far from court, far from care”(远离权力,远离忧愁);“a good Jack makes good Jill”(良夫育贤妻);我国古代诗4人用杨柳、燕子代表春天,而尽管英语中的“willow ”不可替代杨柳,但英语的“spring”和法语的“printemps ”都可以表示青年时代,这是属于概念范畴宽泛化的实践结果,用春天的特征实物杨柳和燕子来指代春天的到来,再通过隐喻,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年四季,而春季指代人一生中的青春年华。在这一转喻模式中,相关联的事物“杨柳”和“燕子”对“春天”进行了概念的替代化,而“spring”
16、和“printemps”有对人一生的盛年进行了概念的替代化。这不仅仅是词汇的替代现象,而是人们从概念间的邻近关系寻找到了一种思维认知,予以肯定。Lakoff在讨论认知转喻时指出,一个范畴的成员可以表示整个范畴而使其具有原型效果(prototype effect) 6。汉语的“西风”在毛泽东笔下替代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列强;现代社会西方指代流行、开放和向往追求的趋势;马致远笔下“古道西风瘦马”中的“西风”替代一种萧瑟和悲凉;雪莱笔下的“west wind”指代狂烈的革命激情,是新世界取代旧世界的决心。生活中人们也经常用整体来转喻部分,即范畴化认知过程中上位范畴词(broad-ordinate-
17、level)取代下位范畴词(narrow-ordinate-level),如英语国俗语中谈及性行为的委婉语转喻 “connubial rites”(夫妇仪式) 、 “act of marriage”(婚姻行为)、 “amorous congress”(爱的聚合) 、 “conversation”(交往)等,希腊语用aphrodisia,拉丁语用libido;法语“ventiler”本意是通风换气,常在医学中用来表示供氧;汉语日常对话中常说A君与B君“发生了关系”来替代“性关系”。认知语义学中国俗语义转喻生成机制的选择根据交际经验和体验需要的不同,自主选择强化还是弱化邻近关系的一方,从而实现语义
18、概念特征的凸显。语义转喻凸显的原因是该事物更容易识别、引起注意和记忆。同时日常对话中考虑实际的认知语境,即转喻的语境功能,而各民族语言和文化差异会使国俗语义的转喻目标发生不同。以概念转喻为基础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是国俗语义识解的一种阐释机制。在这个模式中,概念转喻作为人的认知方式,借事物实体或概念实体与国俗语义的概念网络发生关联关系,即邻近的单项替代关系。Lakoff(1980)把这个邻近关系解释为 A 是 B 的部分或与 B 紧密相关,A 代替 B 并且决定 B。也就是说,人们在对国俗语义的概念实体的认知过程,其转喻思维的运作时基于概念实体间邻近关系实现的。在始源域与目标域单项映射的过程中,始源
19、域被用来作为词形,而它所映射的目标域便成了词义 7。四、概念转喻对国俗语义构建的价值评价5语言是由人的认知、社会文化及其语用因素促动的符号系统 8,作为语言一部分,国俗语亦是如此。国俗语义在概念模式的框架内运作,反映了国俗语义不是任意产生的,而是受认知经验、生活环境和认知能力的约束,也就是有理据、可论证的。语义区域的“邻近性”扩大了国俗语义在不同民族的投射范围,使相同目标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发生联系,创造出新的概念。国俗语义的编码依赖文化特殊性,这在认知语义范畴中决定了转喻在表达概念时的特殊性。同样的概念因不同文化语境生成不同的认知方式来表达,就会产生不同的国俗语义概念。语境分两种,一种是传统语
20、境,国俗语义在传统语境中的认知过程是基于时间性和空间性差异编译的结果,例如同样替代皇室、贵族或代表显赫的地位,汉语用“黄袍” ,英语用“purple” (紫色) ,因为在中国“龙袍”的颜色是金色(黄色) ,而西方帝王或主教都有穿紫袍的传统。中西方都向始源域借用相同的“皇室”或“贵族”的语义,却因为不同的传统语境向具有语义场而无国俗语表达形式的空域认知投射,而“皇室”或“贵族”在民族语境下与“purple”和“金色”相结合才是完整国俗语义的生成。另一种是临时语境,转喻的语义能够建构出与当时情景更加贴切的认知语境,即短时情景相匹配的认知模式,属语用范畴。杨信彰认为,在话语中,语境能激活框架和知识基
21、块,诱导说话人选择视角和前景化,生成和理解语篇 9。例如英语中可用“a world of”形容极多或极大, “a world of difference”表示天渊之别,是说话者用来扩大语用范围,用夸张的方式凸显言语的语义;现实生活中我们把富有的单身汉成为“钻石王老五” ;法语中用“croqueur”(狼吞虎咽)的人扩大概念可表示“挥金如土的人” ;我国古代皇帝被称为是“真龙天子” ,如果说“真龙”是一种隐喻的认知机制,那“天子”则属于下位范畴词替代上位范畴词的认知方式。这种转喻的思维方式可理解是君臣在古时最高统治者面前的“奉承式”语用表达,概念的“正向” (positive)扩展是为了寻求“迎
22、合” 。不同民族临时语境中转喻机制的生成和实现印证了认知语义学中转喻也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不同民族的语言中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俗语经过概念转喻的认知模式扩展到一个抽象概念,心(heart)爱(情) ,头(head)情绪、思维或智力;眼睛( eyes)视野或观点;手(hand)权利或援助;背部或脊柱(back)依靠或支持等等。因此,不同语言的国俗语义表现形式的差异不能否认其内容的一致性,语义结构的感知、分析和理解是有基础依据的。国俗语义认知的激活需要传统语境的编译或临时语境的诱导,国俗语义才具有指向性,这是国俗语义内因和外因,文化和心理,历时和共时等机制的融合操作。认知语义学中国俗语义生成或编码
23、的非任意性可以用 Fillmore 的语义框架理论6(semantic frame)来阐释。Fillmore 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是一种与经常重复发生的情景有关的知识和观念 10。要理解国俗框架内的知识,需要在此文化场景中多联系,多学习,多体验,相关的概念系统才能被激活。国俗语义框架为国俗语义存在与使用提供了背景和动因。如无此相同范畴的框架,无论从始源域到目标域,还是目标域到始源域的双向认知都无法实现,这也证明了国俗语义的民族独立性。Fillmore 强调语义框架内语言和经验的联系,凸显(highlight)在意义的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语义的民族化凸显实为国俗信息的概念化编码与替
24、代。比如希腊人喜欢用“猫头鹰”( )看作智慧的象征。因为猫头鹰是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象征。战争中如果有猫头鹰飞过头顶,则预示胜利在望。Koch认为,转喻映现以邻近性为基础 11。解释转喻映现需以认知语义学的“框架”概念为认知基础 12。语义区域的“邻近性”扩大了国俗语义在不同民族的投射范围,但这种扩大式的应用并非完全任意,目标域和始源域必须有“概念重合” ,甚至至少有“藕断丝连”的联系,才能产生替代效果。依据上文的论述,这种语义之间的关系可以是部分和整体、特征或功能与实物见得关系,即交集或并集的关系。两集或两域重合的部分是认知语义学中中转喻发生的前提,重合不是以“消逝”一方为代价,而
25、是“凸显”的理由。也就是说,基于概念转喻的国俗语义构建不是一种融合,而是激发目的域意义的替代关系,强调的是一种概念性。从语言意义角度来说,国俗语义从始源域与目标域的联络过程是意义在本族语义场的“编码”过程,也就是说,异族人对具体国俗语义的感知不是简单的认知推理产生,而需要同一概念范畴的国俗信息储备,即文化历史经验和知识。没有相同的认知域,国俗语义不可能被完全理解。国俗语通过本族的文化背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占领”一定的目的域,构成俗称意义,就像中国用“中南海”代表国家领导人办公所在地;美国用白宫(white house) ;英国用唐宁街十号(10 Downing Street) ;法国用爱丽舍宫
26、(Elyse) ;俄罗斯用克里姆林宫( ) ;韩国用青瓦台()等等。因此,即使源于同一个语义,用不同的文化去浇灌,产生的国俗语义是有差别的。我们认为,各民族语义差别本身就是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概念转喻的“邻近性”为国俗语义生成的普遍性创造了可能,也为各民族在目标域范围的国俗语义差别带来了许多语料事实。五、结语国俗语是语言民族化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世界观在语言中的反映。国俗语义的概念形7成和意义编码是有理据,可论证的。本文认为认知语义学中转喻是国俗语义编码和推导的重要思维方式,认知机制在同一个概念模式的框架内用概念映射把国俗语义的始源意义和目标意义间架起桥梁。尽管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存在差异
27、,但转喻生成机制的模式不因语义喻体的差异产生不同。认知语义学中国俗语义的转喻生成对于文化的依赖是绝对的,即文化是国俗语义转喻的认知基础。国俗语义概念转喻的认知研究有助于获取国俗语义的认知生成机制,增强国俗语义学与其他领域的跨学科交流以及来自不同民族国俗语义的文化交流.不仅可以拓宽转喻研究的语料和视野,增强转喻研究的实践性,同时通过对语言语义民族化认知的普遍阐释使各民族语言研究更加丰富,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播。参考文献1王德春, 汉语国俗词典代序.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 年 10 月.2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
28、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36-38.3Lakoff, G & M.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104-106.4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7: 100.5Humboldt, W. On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xiv-xv.6L
29、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47-52.7杨成虎,赵颖. 认知语义学中语义变化机制研究中概念转喻取向 J.天津大学学报:2009(2):158-161.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7.9杨信彰,话语中的识解因素与语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2):97- 101.10Fillmore, C. 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Frame SemanticsC Seoul: Hanshin Publishing Co.,1982: 111- 127.11Koch, P. Frame and Contiguity. On the Cognitive Basis of Metonymy and Certain Types of Word Formation C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9: 139- 167.12李勇忠,语义压制的转喻理据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4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