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06252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凯 里 麻 江 城 市 总 体 规 划(2009-2030)文 本图 纸贵 州 省 城 乡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凯里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年) 文本2文 本图 纸凯里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年) 文本4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第一节 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2第二节 生产力布局 .3第三节 人口与城镇化 .4第四节 城镇体系结构与组织规划 .4第五节 空间管制规划 .5第六节 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6第七节 主要城镇给水排水规划 .7第八节 电力电信规划 .7第九节 能源结构规划 .9第十节 环境保护规划 .9第十一节 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保障 .9

2、第十二节 城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0第十三节 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 .11第三章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1第一节 城市性质及规模 .11第二节 规划策略与发展目标 .12第三节 城市发展方向 .12第四节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13第五节 总体布局 .14第六节 综合交通规划 .20第七节 空间管制规划 .28第八节 绿地系统规划 .31第九节 给水排水规划 .33第十节 电力电信规划 .34第十一节 环保环卫规划 .36第十二节 燃气工程规划 .36第十三节 重要基础设施布局 .37第十四节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37第十五节 住房建设规划 .38第十六节 旧城改造规划 .38第十七节 城市形象

3、设计及景观规划 .39第十八节 综合防灾规划 .40第四章 开发时序分析.42第五章 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42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文本1第一章 总 则第 1 条 编制目的为适应凯里-麻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管理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推进凯里-麻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特编制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年)(以下简称本规划)。第 2 条 规划指导思想体现“科学发展观”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

4、抓机遇,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科学系统的观点,敢于解放思想、放开思路,对城市的定位、城市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拓展、用地布局、交通组织、城市形象特色等方向作深入的研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推进扩容进程,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注重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的凯里-麻江城市。第 3 条 规划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凯里-麻江城市丰厚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为基础,立足于城市建设和扩容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区域内居民提供享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第 4 条 规划主要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5、地管理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四)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五)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六)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年)(七)黔东南州域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 年) (待批稿)(八)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九)黔东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凯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规范、政策(十二)凯里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十三)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第 5 条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9-2030 年,共 21 年;其中:2009-2015 年为近期,6 年;2016-2

6、030 年为远期,15 年。第 6 条 规划层次本规划按二个层次进行:(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工作是明确规划设计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凯里-麻江城市各级城镇的分工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配置,确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原则,明确空间管制范围,提出空间管制原则。(二)城区总体布局:主要工作是确定凯里-麻江城市的性质、职能、合理的城市规模和发展目标,研究城市合理的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型态及功能划分,明确城市特色,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合理布局交通及基础设施,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第 7 条 规划范围为合理引导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规划范

7、围为三个层次。(一)市域规划区:包括凯里市和麻江县的全部行政辖区范围,分别是 1222.2km2和1305.9km2,总共为 2528.1km2。(二)城市规划区:城市总体规划重点控制地区,其中凯里市范围包括城西、大十字、西门、洗马河、湾溪办事处和鸭塘、舟溪、三棵树镇、凯里经济开发区以及炉山镇,面积约为 712.3 km2;麻江县范围包括麻江县城杏山镇和下司、宣威镇以及龙山、碧波乡,面积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文本2约为 797.9km2,至此,凯里-麻江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 1510.2km2。(三)中心城区范围:中心城区包括,即凯里市城区范围和麻江县城区范围,面积分别为

8、377.0km2和 415.4km2,总面积为 792.4km2。凯里市城区范围为以现状凯里老城区为主开发发展的区域,包括凯里老城区、开怀片区、开发区、巴拉河片区以及炉山片区;麻江范围包括麻江县城及碧波片区、龙山-宣威片区和下司片区。1、凯里范围:范围包括城西、大十字、西门、洗马河、湾溪街道办事处及开怀、蒿支坪、九寨、 (岩脚) 、清新、马鞍、翁堤村、凯里经济开发区(西区)及炉山镇局部地域,总面积 377.0km2(其中涉及到凯里经济开发区面积为 65.4 km2,炉山镇面积约为 74.4km2)。2、麻江范围:范围包括麻江县城杏山镇及下司镇、宣威镇、碧波乡和龙山乡局部地域,总面积 415.4

9、km2(其中涉及到麻江县城杏山镇 66.5 km2,下司镇面积约为 82.7km2,宣威镇面积约为 117.3km2,碧波乡面积约为 60.7km2,龙山乡面积约为 88.2km2)。第二章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一节 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第 8 条 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到 2030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同期国内中等水平,形成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谐的生态环境和协调的社会发展体系,实现市民素质、生活质量、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2、经济发展目标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新型工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繁荣,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

10、收入持续增加,人均 GDP 达到国内旅游城市前列,城乡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规划近期 2015 年生产总值达 170 亿元,人均 GDP 超过 20000 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20 亿元。规划远期 2030 年生产总值达到 1140 亿元, 人均 GDP 超过 40000 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100 亿元。3、社会人文目标形成拥有良好精神文明的社会风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融;挖掘和传播优秀的苗侗民族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主要社会人文指标逐步达到国内城市平均水平。建立均衡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差距进

11、一步缩小,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大量提升,社会和谐、繁荣、稳定、文明。4、城市建设目标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建设具国际水平的旅游接待设施,拥有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保持优秀的城市生态环境。2030 年人均居住面积达 27m2,人均道路面积达 15 m2,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 12m2。通过 20 年时间的努力,将凯里麻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旅游接待能力和苗侗文化特色鲜明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人口规模达到 160 万。5、环境发展和资源利用目标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森林植被、自然地貌、水源地、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合理保护,形成功能合理、科学布局的生态绿地网

12、络。工矿企业得到全面整治,污水、废弃物、烟尘等污染物达标排放,居民生活环境安全,全市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土地、水、矿产和能源等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集约使用。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节水技术得到全面推广,节能减排得到有效控制,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得到全社会的倡导和有效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环境达到和谐共融。第 9 条 城乡发展指标体系(强制性内容)(1)规划采用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共 4 大类、15 中类、36 项指标进行引导和控制,其中各项规划指标详见附表 1“凯里麻江城市发展指标体系汇总表”。(2)

13、指标体系中引导性指标 9 项,是各阶段评估和检查总体规划实施完成情况的重要参数。(3)指标体系中控制性指标 27 项,是保障城乡资源得到科学集约利用、环境得到合理持续保护、确保社会公平、保护城乡弱势群体公共利益的刚性指标,应严格执行。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文本3第 10 条 区域协调策略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和泛三角经济区的竞争与合作,承接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链地延伸,吸引区域流动要素进入优势、特色产业,进入交通、能源、市政、环保旅游开发等领域。凯里麻江城市发展成为一个 160 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成为贵州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州域“四圈一区”区域战略分工,谋求凯里城市经济圈

14、与州域其余经济单元的错位发展,推进州域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凯里麻江城市整合发展,争取行政区划调整,统筹城市分区功能和市政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与雷山、台江、黄平、丹寨在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共建共享。第 11 条 凯里城市经济圈城镇协调到 2030 年,在凯里城市经济圈范围内形成如下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一级城镇:凯里麻江中心城市。包含凯里老城区、开怀城区、下司城区、杏山碧波城区、龙山宣威城区、炉山城区在内,人口规模为 160 万人。二级城镇:卫星城。以雷山、丹寨、台江县城为卫星城。人口规模达到 6-10 万人。分布在该级城镇的城镇人口总量为 22 万人。三级城镇:重点镇

15、。以旁海、革一、施洞、西江、永乐、兴仁、谷硐为重点镇。各重点镇人口规模达到 1.0 万人左右。分布在该级城镇的城镇人口总量在 7 万人左右。四级城镇:一般镇。其余城镇为一般镇,共 27 个,各一般镇人口规模达到 0.5-1.0 万人。分布在该级城镇的城镇人口总量在 18 万人左右。到 2030 年,凯里城市经济圈内城镇人口总量达到 210 万人。第 12 条 城乡统筹策略树立城乡空间规划和建设上的整体生长观,合理配置资源,按照生态优先、整体最优、集聚发展、机会均等的原则,加强城乡空间整合,促进城乡空间协调、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健全城乡产业体系,建立城乡产业关联。积极促进产业

16、聚集发展,引导发展多元化农业,不断提高城镇和乡村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活力。城乡公共资源统筹。合理配置社会教育、卫生、科技等公共资源,实现城乡统筹安排,消除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资源匮乏的局面。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结构体系,形成层次清晰、体系完整、健康运转、集约利用的公共服务系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城乡制度公平。打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障碍,建立推进城乡社会公平的制度体系。城乡财税统筹,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平税赋,实行以工补农;城乡就业统筹,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的用工制度和统一的劳动保障;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管理(体制)统筹,积极稳妥地推

17、进户籍制度改革。第二节 生产力布局第 13 条 生产力布局1、产业选择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化学工业、绿色轻工业;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新型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模化的特色种植及养殖业。2、产业发展布局建立“一心两区两带”产业重点发展区域。一心(中心城区):近期发展以商贸流通、房地产、餐饮服务、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文化娱乐、大中型专业批发贸易市场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中远期发展总部经济区及中央商务区等。两区(两个工业聚集区):建设凯里经济开发区和碧波炉山工业

18、聚集区。其中,凯里经济开发区重点布局发展民族制药、特色食品、加工制造、现代物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碧波炉山工业聚集区布局发展现代物流、加工制造、建材等相关产业。两带(特色旅游经济带、休闲旅游经济带):以凯里市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重点规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文本4划布局三棵树巴拉河舟溪龙山特色旅游经济带及清水江下司河休闲旅游带,大力开发以特色民族文化业。第三节 人口与城镇化第 14 条 总人口控制目标2015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0以内,总人口控制在 85 万人;203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5以内,总人口控制在 190

19、万人。第 15 条 城镇人口发展目标2015 年城镇人口达到 59 万人;2030 年城镇人口达到 170 万人。第 16 条 城镇化目标2015 年城镇化水平达到 69%;2030 年城镇化水平达到 89%。第 17 条 城镇化战略(1)有序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保障城乡可持续发展。(2)促成凯里地级市,极化带动全州城镇化发展。(3)加快凯里中心城市职能优化与调整;优化麻江县城、炉山、宣威等城区职能。(4)适度超前建设城市,扩大基础设施承载能力。(5)以推动“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促进乡村城镇化进程。第四节 城镇体系结构与组织规划第 18 条 城镇空间结构总体布局在凯里

20、麻江范围内形成“一心二轴”的城镇空间基本框架。即以凯里麻江城市中心城区、沿沪昆高速城镇聚合轴和凯里都匀城市空间聚合轴构成区域城镇空间主体结构。凯里麻江中心城区由主城区、炉山城区、杏山碧波城区、龙山宣威城区组成,是市域城镇空间的极核,也是黔东南州城镇体系的一级中心。沿沪昆高速城镇聚合轴依托沪昆高速公路联系下司、开发区、主城区、三棵树组成,实现和麻江、台江的联动发展。凯里都匀城市空间聚合轴依托凯里至都匀城市快速干道,以宣威城区为重要的节点,与都匀市联动发展。第 19 条 城镇空间结构实现对策1、片区空间组合在凯里麻江市域范围内分 5 个功能区进行组织:即中心重点发展区、西北部矿藏富集区、东北部沿清

21、水江片区、南部巴拉河禾里水库生态控制区、西部沿贵新高速公路片区。2、中心镇协调组织选择现状基础较好、交通相对便利的旁海、谷硐作为市域范围内次一级的发展极核,整合所在区域的资源,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有选择地分担中心城区转移出来的部分功能。3、基础设施引导按照禁止建设区保障生存条件、控制建设区限制发展条件和优先建设区创造积聚条件为原则引导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4、制度推进 跨越现有乡镇行政界限,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共建、产业联合开发等方面广泛进行乡镇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逐步推行乡镇财税改革,对因为生态优先而发展受到限制的区域进行必要的转移支付支持。5、凯里城市经济圈协同发展凯里城市经济圈范围内组织实施

22、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框架。推动中心城区的极化发展,增强中心集聚能力;注重和凯里市紧密区域内的麻江、黄平、台江、雷山、丹寨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整合区域资源,注重区域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 “以心聚群;以群强心” 。第 20 条 城镇体系功能结构凯里麻江城镇功能结构规划一览表序列 等级序列 城镇名称 城镇职能一 中心城区 由主城区(含凯里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苗族文化中心城市和侗族文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文本5老城、开怀片区、开发区、下司片区) 、炉山城区、杏山碧波城区、龙山宣威城区组成化传承地;贵州东部重要的旅游服务中心和新型工业化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黔东南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

23、 发 展 新 型 工 业 和 旅游 服 务 业 为 主 导 的 综 合 型 城 市 。旁 海 东北部中心镇,以发展特色民族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产业服务的农贸型城镇。二 中心镇谷 硐 西部中心镇,以发展矿产品加工和建材工业为主的工业型城镇。舟 溪 发展旅游服务业为主的城郊镇。万 潮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城郊型工业为主的城郊镇。龙 场 发展城郊型工业、旅游服务业为主的工贸型小城镇。湾 水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特色产品加工为主的农贸型小城镇。大 风 洞 发展矿产采掘加工为主的矿源型小城镇。凯 棠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贸型小城镇。贤 昌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贸型小城镇。景 阳 市域西部重要

24、的交通节点,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小城镇。三 一般镇坝 芒 发展矿产采掘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小城镇。第 21 条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凯里麻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规划一览表(2030 年)规模等级 城镇名称及组成 规模(万人) 数量(个)凯里麻江中心城区 160凯里老城区 35开怀片区 15开发区 30一其中 主城区下司片区 15951炉山城区 10杏山-碧波城区 20龙山-宣威城区 35二 旁海、谷硐 1-2 2三 舟溪、万潮、龙场、湾水、大风洞、凯棠贤昌、景阳、坝芒 0.5-1 7第 22 条 城镇建设用地分类指导城镇人均建设用地视现状用地情况确定,并可在以下规定允许调整的幅度内有所增减。现状人均建设

25、用地指标(m 2/人)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级别 允许调整幅度(m 2/人)50 一、二 应增 5-20.050.1-60.0 一、二 可增 0-15.060.1-80.0 二、三 可增 0-10.080.1-100.0 二、三、四 可增、减 0-10.0100.1-120.0 三、四 可减 0-15.0120.1-150.0 四、五 可减 0-20.0150 五 应减至 150.0 以内第 23 条 村庄建设分类指导 扩建型村庄:妥善处理旧区、新区的改建、保护和开发、建设关系,沿续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统筹安排新、旧区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有序建设新村;村庄改造应重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26、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村庄新扩建要与原有村庄在社会网络、道路系统、空间形态等方面良好衔接,在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有机协调,尽量形成组团状紧凑布局,避免无序蔓延。新建型村庄:应考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浓郁乡风民情特色和时代特征;集约、节约用地;合理配套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制定新村环境建设要求和实施措施。保护型村庄:坚持保护第一、保护与科学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划定严格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严格保护好历史文化古村的整体风格;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文本6掘地方文化内涵,保护地方特色的延续;在保护好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可

27、以对传统住宅进行内部装修,进行改水、改厨、改厕,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在村庄保护的环境影响范围内,严禁新建影响保护风格的建设项目;制定实施保护、利用的步骤和措施。控制型村庄:对现状居民点以整治为主,严格控制新建居民点;村民新建住宅,必须向新规划的居民点集中。撤迁型村庄:除危房加固维修外,不得进行任何建设活动(包括危房改造);其建设活动应纳入所并入的村庄进行规划建设,确保该类村庄逐步拆迁撤销。第 24 条 村庄建设规模与标准提高乡村地区建设密度,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应控制在 120m2 以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按每千人 10002000m 2建筑面积计算,农村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文化、教育、行政管

28、理、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优先发展。第五节 空间管制规划第 25 条 空间管制分区为有效的保护土地和水资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加强指导和监督,结合资源现状,规划将凯里麻江城市区域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控制建设区。第 26 条 分区范围(强制性内容)1、禁止建设区:禁止安排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区。包括基本农田、水源地、重要地下矿茂蕴藏地。其中水源地主要指里禾水库及各乡镇水源地。2、适宜建设区:规划确定的可以进行项目建设的地区。包括城市(镇)规划建设区、工矿区、农村居民点,以及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3、控制建设区:有条件许可项目建设的地区。市

29、域内除禁止建设区,适宜建设区的其他区域,包括文物保护区,生态恢复区等。第 27 条 管制依据及措施(强制性内容)1、禁止建设区:主要依据土地法 、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 水法 、 环境保护法 、森林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管制,该区应强化管理,严禁开展任何破坏性建设。国家重点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应按程序报批。2、适宜建设区:主要依据城市规划法 、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 土地法及城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等进行管制、该区应严格执行“一书两证”或“一书一证”制度,规范管理、有序建设,严禁违章建设。3、控制建设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铁路、公路等相关规划,协调城镇规划、风景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进行

30、管治,该区应加强管理,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大型项目和污染类项目应严格执行“项目建设选址意见书”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项目建设前还应先进行文物调查和用地预审制度。第六节 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第 28 条 铁路规划(强制性内容)积极配合“长昆”快速客运专线铁路和拟建都匀至德江铁路在境内段的建设工作,在开发区设置凯里快铁车站,同时做好与贵广快速铁路的衔接工作。做好湘黔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使年流通能力达到 2000 万吨左右;抓紧沿线的桐木寨火车站、凯里火车站的改造工作。建议结合炉山工业区建设,由株六铁路复线引出铁路支线至炉山。第 29 条 公路网规划(强制性内容)1、规划建设目标构建区域快速交通系统,连接周边县市的主干出境公路全部改造成为二级及以上公路。通住各城镇区的公路运输网全部建成三级及以上油路,其中到中心镇公路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实现村村通公路,有条件的村通等级公路。完善各城镇的场、站建设。2、高速公路协调规划积极配合沪昆高速、贵新高速公路在凯里、麻江境内的管理维护工作;积极配合余庆安龙高速公路及至雷山支线高速在凯里境内的选址和建设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