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4 页分析教学内容的方法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分析教学内容是为了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教学内容各部分的联系,回答“学什么”的问题。分析教学内容的基本方法有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和使用卡片法等。1归类分析法 归类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点。例如:一个国家的省市名称可按地理区域的划分来归类,人体外表各部位的名称可由上向下,按头、颈、躯于、上肢、下肢分类等。确定分类方法后,或用图示、或列提纲,把实现教学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
2、教学内容的范围。请参看下面的实例。是一则归类分析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从形式上看,该示意图与后面将讨论的层级分析图相似,但在归类分析中,各知识点之间本质上不存在难度的层级关系(参看后面的层级分析) 。2.图解分析法 图解分析法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教学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用于对认知教学内容的分析。图解分析的结果是一种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地从内容和逻辑上高度概括教学内容的一套图表或符号。如历史教学中,可以用几条带箭头的线段及简洁的数字、符号来剖析一次著名战役的全过程,其起因、时间、地点、参战各方人数、结果等都被反映在图解之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分析者容易觉察内容的残缺或多余部分以及
3、相互联系中的割裂现象。第 2 页 共 24 页3.层级分析法 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这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即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考虑:要求学习者获得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他们必须具有哪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而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又需具备哪些再次一级的从属能力?依次类推。可见,在层级分析中,各层次的知识点具有不同的难度等级-愈是在底层的知识点,难度等级愈低(愈容易) ,愈是在上层的难度愈大;而在归类分析中则无此差别。 下面是对“整数减法”教学内容进行层级分析的实例:第 3 页 共 24 页由图 1.7 可见,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11)的学习以
4、(7)、(8)、(9) 和(10)四项从属技能的学习为先决条件,该层级分析一直继续到最后一级的子目标(简单减法)为止。 层级分析的原则虽较简单,但具体做起来却不容易。它要求参加教学设计的学科专家、学科教师和教学设计者熟悉学科内容,了解教学对象的原有能力基础,并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4.信息加工分析法 信息加工分析法由加涅提出,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这种心理操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构成教学内容。例如求算术平均数的解题过程即反映了这种信息加工过程(见实例 1) 。第 4 页 共 24 页在许多教学内容中,完成任务的操作步骤不是按“123n”的线性程序进行的。当
5、某一步骤结束后,需根据出现的结果判断下一步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使用流程图表现该操作过程。流程图除直观地表现出整个操作过程及各步骤以外,还表现出其中一系列决策点及可供选择的不同行动路线。 信息加工分析不仅能将内隐的心理操作过程显示出来,也适用于描述或记录外显的动作技能的操作过程。 (见实例 2) 刻纸拓印过程为 一. 画稿-用单线画出稿样轮廓。二. 复印-将画稿分别印在图画纸上。三. 剪形-将所印的图样逐个剪下。四. 刻纹-用刻刀按印稿将结构刻出。五. 衬贴-将剪下的图样分别贴在底板纸上。六. 印刷-用滚筒等用具使底板吃足油墨,然后把印纸覆上,压印成画。5使用卡片的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的工作
6、细致复杂,常有必要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改,补充或删除一些内容。因此,需掌握一种计划技巧,较有效的计划技巧是使用卡片。具体方法是,将教学目标和各项内容要点分别写在各张卡片上,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安排,经讨论修改后,再转抄到纸上。使用卡片的主要特点是灵活,便于修改及调整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另一特点是形象直观,便于讨论时交流思想。下面是使用卡片时的一些具体技巧: 1. 每张卡片写一个要点(如一个单元目标或一项从属技能) ,便于增删内容、调整位置。2. 使用彩色卡片,同一层次或同类的内容用相同色彩的卡片,这有助于分类。例如,概念用白色、规则用黄色等。3. 制作一种专用的展示板,用于辅助分析并展示分析结果,使参
7、加讨论者对教学内容分析的结果一目了然。磁性白板就是一种有用的展示工具。4. 建立一套卡片编号系统,便于理顺各张卡片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分析结果定稿后的记录整理。例如:第 5 页 共 24 页6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分析法)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ral Modelling Method 简称 ISM分析法)是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零乱关系分解成清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当我们分析的各级教学目标不具有简单的分类学特征,或者其中的概念从属关系不太明确,也不属于某个操作过程或某个问题求解过程时,要想通过上面所述的几种方
8、法直接求出各级教学目标之间的形成关系是很困难的,这时就要使用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操作步骤: 第一,抽取知识元素确定教学子目标。 第二、确定各个子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作出目标矩阵。 第三、利用目标矩阵求出教学目标形成关系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是有关沉浮的内容,主要研讨的是物体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前几节探讨了物体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的关系,这节课主要探讨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性质的关系。通过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
9、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密度),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本课将展开对另一个变量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联系本单元第 1 课,继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第 6 页 共 24 页本课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课分四个部分,分别是“马铃薯的沉浮”“观察比较两种液体”“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和“阅读资料”。第一部分:马铃薯的沉浮为调动起大
10、家的好奇心,我先讲了“死海不死”的故事。把学生引入对海水的思索、探究中。然后进行了马铃薯的沉浮的试验: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装有盐水和清水的水杯中,结果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放入另一杯液体中的马铃薯浮。启发学生猜测、讨论,结果引向液体的不同可能引起浮力的变化,与前面所学内容联系起来。第二部分:观察比较两种液体学生虽已知道液体不同,但肉眼观察差别不大,不知名的液体不能尝。为了解开孩子心中的迷,安排了“液体加热”的观察试验。加热后白粒的出现,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很自然的进入第三环节。第三部分: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学生发现液体中含有溶解的物质后,
11、肯定会想到,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我们就调制一杯盐水试试看。这样学生就卷入到了推测和验证活动中了。经过试验得出:当食盐溶解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随后又调制了一杯糖水试试看。试验成功后,学生会反思得出:原来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液体发生了变化。液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思索待下节探索。这试验为下节做了铺垫。第四部分:阅读资料开始引用“四海不死”的资料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最后又让学生阅读能更好的为马铃薯的沉浮提高理论依据。第 7 页 共 24 页纵观全课,学生经历的是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
12、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过程与方法: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四、教学重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五、教学准备:每组一个马铃薯、一个水槽、两个大烧杯、酒精灯或生日蜡烛、木夹子、小铁片、浓盐水、1 袋食盐、1 袋白糖、一根筷子。六、教学流程图设疑导入 探究新知 拓展延伸 总结七、教学过程设计:(一)
13、、设疑导入第 8 页 共 24 页1、讲:“死海不死”的故事2、出示一个马铃薯请学生谈谈平时观察到的马铃薯在水中的情况。问:如果把它放入水槽的液体中你们猜猜它是沉的还是浮的呢?(学生猜测)3、分组进行实验并汇报结果。4、马铃薯的沉浮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出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研究马铃薯沉与浮现象。(学生观察教师演示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沉浮的情况)2、猜测不同现象的原因。提问: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水槽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3、继续观察比较两种液体。(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
14、分别滴在铁片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分组实验)(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什么液体?4、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分组实验)(1)提问:是不是盐水真的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我们来试试好吗?(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 100 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第 9 页 共 24 页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这里不希望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入杯中,如果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
15、(3)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5、用同样的方法调制一杯糖水进行试验,观察并记录。(三)、拓展延伸:观看有关死海的录像资料片。学生谈感受(四)、总结:1、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2、教师总结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液体的浓度如果改变了,也会改变放入它里面物体的沉浮状况,那有关沉浮的秘密还有很多,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八:教学评价设计1、学生能积极参与实验,主动参与意识强。2、学生能在实验中共同合作,齐动手共探讨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探究、推测、分析得出结论。4、能根据课内外占有的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观点。九: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
16、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课堂气氛一直很活跃。在学生进行马铃薯沉浮的分组实验时,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引起了我的深思。有一个组拿的是水槽,盛的水多,准备的盐水放完了马铃薯也未能浮起来,这一组的同学一个个急得抓耳挠第 10 页 共 24 页腮、唉声叹气,在其他组的帮助下实验才得以顺利进行;还有一组的同学准备的马铃薯太大,烧杯小,放不进去,急中生智与另一组准备进行了调换。这些现象我们始料未及,最终在同学们的合作协调中都得到了解决。看到同学们取得成功时的欢愉、得到帮助时的感激。我心里升起了无限感慨:只有在合作中才更快成长,只有参与才得出结论。 1 4 分 子一、教学内容分析:由于分子是一种客观存在
17、的微粒,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非常抽象,现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抽象思维有限,这给教学活动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带来不便。如果教师只是空洞地、机械地讲解,即使十分注意听讲的学生也不可能完全从简单的言语中掌握其中的精髓,而且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难以让学生透彻地领悟实验内容,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习原子的基础,只有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建立起来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学习有关原子的知识。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的学习,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几乎没有认识,学生不具备相关理性认识的知识,但是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所体会,对日常
18、生活中这些现象又非常好奇,有探究其中奥秘的强烈欲望。三、指导理论和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知识出发,努力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运用简单的实验启发学生领悟微观的粒子。教师要多联系一些生活实际、多运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手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力求在学生脑海里建立分子观,运用分子的特征,辨析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的事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如果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了分子的内涵和特征,对
19、学习原子有一定的帮助,能较简单地建立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深入到物质内部,对物质的构成有较深入的理解。四、知识归纳:第 11 页 共 24 页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的特征,进一步理解分子的定义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能独立操作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学习观察和描述实验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习归纳和概括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学习运用实验、类比、图片等方式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分析、归纳等方法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严谨的研究态度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
20、的品德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的辩证主义认识观六、教学重点: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七、认知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八、教学方法: 实验学习法、课堂讨论法、情境会话式教学法、经验中学习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氨分子扩散实验、加热固体碘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实验1.体积小、质量轻2.分子不断运动3.分子之间有空隙1. 用分子观理解日常生活现象2. 用分子观理解物质的变化3. 用分子观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特征 应用定 义第 12
21、页 共 24 页十、教学用具:仪器:烧杯、药匙、试管、镊子、橡皮塞、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药品:酚酞试液、浓氨水、碘球、水、酒精。其它:棉花、滤纸条、火柴、滤纸、多媒体设备。十一、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教师的归纳、完善,引出学习内容引出教学内容-分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设问】香水芬芳,臭豆腐臭味逼人,你们知道原因吗?湿衣服晒在太阳底下干得快,白糖放在水里一会儿就没了,而水却有了甜味,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引入】这是因为这些物质都是由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的。可以闻到气味,是因为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扩散到空气中
22、,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因而使人嗅到气味;湿衣服晾干,是由于构成水的微粒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空气中;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蔗糖的微粒扩散到水的微粒中间去了,才使水有了甜味。【讲述】所谓微粒就是微观粒子的简称。今天,我们就要研究一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板书】14 分子【讲述】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思考、讨论、回答领会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记笔记观看大屏幕,体会某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展示课题展示图片第 13 页 共 24 页通过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使学生体验分子很小,但有体积有质量,体验分子的真实存在。 【设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那你们知道一滴水中大约有多少个水分子吗?【板书】一、分
23、子的特征:1分子真实存在,体积小,质量轻。通过数据感受分子真实存在展示数据。设计意图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说明酚酞遇氨水显红色通过实验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得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使学生从事实上体会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与讨论利用小故事分析对学生进行教育【设疑】分子是不是固定不动的?让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实验】教师先演示酚酞试液遇氨水酚酞变红的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设疑】此实验中,酚酞试液与氨水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也显红色【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氨分子遇上了酚酞试液,就发生了变色反应。【板书】2分子在不
24、断运动【实验】加热固体碘。【板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预测】先让学生推断混合后的体积【实验】50ml 的无水酒精与 50ml 的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的体积与原酒精和水的体积有何关系。【板书】V 总 V 1 V 2讲小和尚学艺的故事,分析原因。观看、体会、分析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的本质讨论、思考、回答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的本质先预测混合后液体体积的变化情况观察实验、分析原因、得出结论记笔记展示板书展示板书讲小和尚学艺的第 14 页 共 24 页得出结论:分子间有间隔引导学生分析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的本质 使学生明确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的本质【板书】3.分子之间有空隙。【
25、设疑】物质为何有三态之间的变化?【讲解】物质有“三态”的变化,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不同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在不同的条件下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讲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变化引起的。思考、讨论倾听、思考、理解 故事展示板书设计意图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使学生能够从分子的角度分析物理变化引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通过演示课件,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改变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不同变化情况及不同本质【板书】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变化。【设疑】那
26、么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会发生改变?【实验】观看电解水的课件-宏观的课件,微观的课件。电解水的示意图: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讲解】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这与物理变化有很大的差别。【板书】二、分子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的不同情况1、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观看课件思考、讨论、得出结论观看图示、思考根据课件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播放电解水实验播放电解水的原理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用几何画板打开)展示板书展示板书第 15 页 共 24 页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分子的定义讨论物质的化学性
27、质与分子的关系生成了新的分子。【板书】三、分子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讨论】从几方面理解分子的定义?【设疑】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不同种物质又如何?【板书】2、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倾听、理解分子的定义思考、讨论、回答根据分子的定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展示分子定义的涵义的分析层次设计意图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回忆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分子角度出发,分析纯净物与混合物 小结知识,明确重点和难点【提问】我们刚才实验将酒精与水混合,得到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说出你的理由。合 而
28、 成 。混 合 物 : 由 多 种 物 质 混 组 成 。纯 净 物 : 只 由 一 种 物 质【设疑】从分子角度出发,你们知道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吗?【板书】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是纯净物,而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是混合物。【小结】让学生小结这节课的内容该如何掌握,最后教师再小结。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思考、回答记笔记学生总结展示板书展示小结十二、板书设计 14 分子一、分子的特征:1分子真实存在,体积小,质量轻2分子在不断运动 3. 分子之间有空隙 V 总 V 1 V 2(一般情况下)二、分子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的不同情况:物理变化中,分子
29、本身没有发生变第 16 页 共 24 页化,只是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三、分子:1、 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是纯净物,而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是混合物第 17 页 共 24 页十三附:小和尚学艺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随师学艺三载,他自认为学艺圆满想下山,师父让他完成一项功课-想办法装满一个大钵。他把装满石块的钵交给师父,师父随手抓起碎石放入钵中,老和尚问满了吗?小和尚自信地认为装满了,老和尚又抓起一把沙土放入钵中,
30、大家说这回钵满了吗? 十四、配套练习:14 分子 单元习题: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气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液氧 B.水 C.氢气 D. 氧化镁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 A.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B.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 D.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液态氧 C.澄清的石灰水 D.食盐水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 石灰水 B.冰水共存物 C.红磷 D.镁 6氧气变为液氧主要是因为 ( ) A.分子本
31、身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运动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7水结成冰说,其结果是 ( ) A.水分子的大小改变了 B.水分子的间隔增大了 C.水分子的间隔减小了 D.水分子的组成改变了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属于混合物的是( ) 冰水共存物; 氧化铜;食盐水;空气;水银(汞) ;第 18 页 共 24 页白酒(白酒内含水) ;二氧化硫;自来水;矿泉水;液氮; 十五、课后反思:通过这次教学设计,本人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不是学生学不会,而是学生不会学。如果按照传统模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解,势必会限制学生的思考,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创造
32、力。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分组试验实验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演示文稿和实验动画将生动、有趣、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将他们带进了一个美好的情境。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事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节约了教师和学生双方宝贵的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可能。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是创造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不仅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工具,而更应该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激励工具。信息技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新型协作平台,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大
33、有裨益。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将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带给学生一个实实在在的知识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On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and Its Utilization for the Chemistr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支架式教学法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张炳林 1 宁 攀 2(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2静宁华源中学 甘肃
34、 静宁 743400)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全面的革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从“面向结果”到“面向过程” ,各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方法都在促进着教学实践的发展。本文从几个层面对当前盛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策略中的支架式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依据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用具体的案例加阐释。以求更多的人了解、应用支架式教学。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最邻近发展区;高中化学;教学运用第 19 页 共 24 页一、支架式教学的相关概述定义“支架” (Scaffold)原是建筑行业的术语,又译作“脚手架 ”,是建筑楼房时施予的暂时性支持。当楼房建好后,这种支持就撤掉
35、了。根据这个建筑隐喻,伍德(Wood ,Bruner&Ross ,1976)最先借用了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支持 1。普利斯里(Pressly, Hogan,Wharton-McDonald,Mistretta,Ettenberger,1996)等人为“支架”所下的定义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 2。某种程度上这种形象的比喻迎合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发展成为今天的“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式教学法的定义也很多。目前,比较有影响、流行的定义源自于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
36、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3”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显然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支架式教学法的间接理论基础:JPiaget 的结构与建构观,LVygotsky 的心理发展理论
37、和 JBruner 的认知学习理论。支架式教学法的最直接理论基础源至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1978)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 。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 )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 (第二个发展水平) 之间的距离。可见,第一水平也就是不需要任何帮助学生就可以独立完成的已有的知识水平;第二水平就是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教师或他人的合理帮助下可以达到的发展水
38、平;第二水平以外区域则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也不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完全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这里的合理的帮助就是指教学中在最邻近发展区所做的工作搭建恰当的支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示为图(1):第 20 页 共 24 页图 1支架式教学的组成环节支架式教学法主要有搭脚手架、进入情景、探索认知和效果评价四个部分组成:支架常见的类型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常见的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二、支架式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准确把握支架的内涵在支架式教学法的运用中,对支架的含义的理解不够全面或不够深入都会造成对支架的误解。主要体现在对支架认识的泛化或缩小。有的人看什么都是支
39、架,这是不对的。不是说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随便的给上一个图表、一组问题或一组建议等都可以称得上教学支架的。举例说,当一个人在攀岩时,面对一个不能完成的高度,手足无措,只有在这个时候给以的一定的引导帮助使其达到相应的目标,这个“扶手”在教学中才叫支架。另外,提供的帮助也必须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这是支架的“放置”的地点问题。也就是说支架的出现不但要把握时机,还要设置恰到好处。这里还要把支架与学习过程设计中的助学区分开来。助学中的问题、建议、图表和工具不一定是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但支架一定会起到助学的作用。相反,另外一种错误的理解就是看什么都不是支架!其实支架并没有有的人想象的那么高深,不一定
40、非要是一个复杂难懂的理论或工具,有时仅仅就是一个暗示、一段话或一个简单的表格,只要我们设计得当。理解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中的第一水平、第二水平是指图中椭圆的边界,而不是整个最邻近发展区现有发展区 潜在发展区第一水平 第二水平搭脚手架学习能力分析学习任务分析提供教学支架进入情景探索认知效果评价自组学习能力小组贡献知识的意义建构第 21 页 共 24 页区域(见图 1) 。水平指的是某一知识的高度,绝非所有的内容。内部两个椭圆之间的区域才是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我们在支架式教学中,支架的搭建要以第一椭圆区域出发点,基于最邻近发展区,目标是第二水平。实际应用中并不要求一定要达到理想的第
41、二水平,但是教学希望在最邻近发展区走得更远。灵活的应用教学策略之间、支架类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在教学运用中,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补充各有所长。有时甚至一个问题解决中都会用到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创造性地综合运用,目的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不能为了支架而支架,刻意的追求教学方法的运用。三、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举例那么到底在实践中该怎样具体运用支架式教学法呢?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支架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分别用案例加以阐述。范例支架范例即举例子,它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成果(或阶段性成果) ,往往含纳了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探究步骤或最典型的成
42、果形式。如教师在要求学生通过制作某种电子文档来完成学习任务时,他可以展示前届学生的作品范例。也可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制作范例来展示。好的范例在技术和主题上会对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同时避免拖沓冗长或含糊不清的解释,帮助学生较为便捷地达到学习目标。范例并不一定总是电子文档等有形的实体,还可以是老师操作的技巧和过程。教师在展示这种非实体的范例时,可以边操作边用语言指示说明,对重要的方面和步骤进行强调。运用案例: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环境保护。本节教学重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如今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借此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以增强其环保意识,培养其主
43、人翁责任感。教师把班内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小组选出一名负责人。各组的任务是收集个与生活中的化学污染有关的故事。并要求以故事的形式讲给班上的同学并进行讨论。首先由教师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化学污染的故事女儿国之谜 5西游记中描写了唐僧一行西去取经路过女儿国的故事。众人不相信真有其事,如果真如此,那么怎能繁衍后代?岂不是种族灭绝,国之不存了吗?曾在广东某一山区的村寨里,数年前连续出生的尽是女孩,人们急了,照此下去,这个地区岂不也变成女儿国了吗?有的人求神拜佛,也无济于事。有位风水先生开言道:“地质队在后龙山寻矿,把龙脉破坏了,这是坏了风水的报应啊!”于是,迷信的村民,千方百计找到了原来在此地探矿的地
44、质队,闹着要他们陪“风水” 。地质队又回到了这个山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在探矿的时候,钻机把地下含铍的泉水引了出来,扩散了铍的污染,使饮用水的铍含量大为升高,长时间饮用这种水,而导致了生女不生男。后经治理,情况得到好转,在“女儿国”里又出生男孩了。这一教学设计中,老师所讲的故事就是一个范例支架。学生一目了然就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收集哪方面的材料?怎样去汇报自己的成果?问题支架所谓问题是指在一定情景中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或完成某一目标所面临的未知状态。 它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相对“框架问题”而言,支架问题的系统性较弱,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应机
45、地提供此类支架。同时,在特定主题的学习中, “支架问题”往往比“框架问题”更具结构性,更加关注细节与可操作性。当教师第 22 页 共 24 页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运用案例:摩尔质量是高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以后的很多计算。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对原子量及摩尔的定义。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摩尔质量,建构摩尔质量的概念,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这一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下面一组问题的解决来探索其中的规律。相对原子量定义是什么?摩尔又是怎样定义的?mol 32S 原子和 m
46、ol12C 原子的数量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它们的质量之比怎么样?mol 的 12C 的质量应该是多少?mol 32S 的质量是多少?用上述方法计算mol Zn、mol Fe 的质量是多少?molH 2O、mol SO2- 、mol 蔗糖呢?通过计算你得到了什么结论,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显然这是逐层深入的一组问题,引导学生从一个台阶走向另一个台阶,最终得出摩尔质量的相关结论。除此之外,问题支架的设计还可以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知识点的施问。例如:学习卤族元素的性质时,可以分别从卤素与氢气的反应、与水的反应及卤素单质间的置
47、换反应等反应的现象设计问题来说明卤族元素的性质。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就是学习的建构概念、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建议支架当学生在独立探究或合作学习遇到困境时,教师提出恰当的建议,以便于学习顺利进行。当问题支架的设问语句改成陈述语句时, “问题”支架就成为了“建议”支架。与问题支架相比,建议支架的建议少了一些系统性和整体的逻辑性。但它更直白,往往能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运用案例: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中,学生往往配制的溶液浓度会有偏差(偏高或偏低) ,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在实验中没能注意到某些细节问题。尤其是学生初次配制溶液,很难把握这些关键,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此我
48、们分析了该实验中的 10 个操作步骤,总结出了哪些步骤会引起溶液浓度的偏差,在学生做实验时列出相应指导建议:称量药品:左物右码,反之浓度偏(高、低) 。恢复至室温:高于室温浓度偏(高、低) ;低于室温浓度偏(高、低) 。转移:玻璃棒末端与刻度线的位置。洗涤:是否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视线、视角。通过这些提示的指导,学生不但可以轻易避开配液过程中的误区,还可以掌握错误的操作所带来的溶液浓度的变化。工具支架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实施,而提供的认知、会话、协作、展示平台、共享平台等都可以算是工具支架,如知识库、语义网络、专家系统、概念图、BBS、电子白板、新闻组、 PPT 等。高中化学学习中往往涉及到一些微观世界的粒子。比如,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很难触及到的一些微观粒子,我们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加以展示。当然这仅仅是支架式教学中工具支架的一种形式,工具支架的形式是多样的。第 23 页 共 24 页运用案例:化学键教学的重点:离子键、共价键图 2图 3教学中教师很难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