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魁奈《经济表》的诠释及其评介.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7062359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魁奈《经济表》的诠释及其评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魁奈《经济表》的诠释及其评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魁奈《经济表》的诠释及其评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魁奈《经济表》的诠释及其评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魁奈《经济表》的诠释及其评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魁奈经济表的诠释及其评介凡论及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人们自然会提及魁奈的经济表 。这个曾被恩格斯称为经济学说中的“司芬克斯之谜”的学术谜因,现已广为人所知。但人们对经济表的认识和评介,大都基于马克思对经济表的精密研究和评述。由于客观条件和资料的限制,马克思的研究和评述仅限于魁奈在经济表的分析一文中论及的均衡图式表。由此不可能对魁奈的经济表予以全面的了解和评价。本文力图综合经济表的各类版本和模式作较为全面的诠释,并对其蕴含的闪光的经济思想进行整合评介,算是对魁奈经济思想研究的补阙。一、魁奈及其经济表11 魁奈生平简介弗朗斯瓦 魁奈(Francois Quesnay 1694-1774) ,

2、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脑,18 世纪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由于他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所作出的开拓性贡献第一次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而被马克思誉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他的代表作有医学论文:“放血效果观察” (1730) “动物经济论”(1736) ;经济学论文与著作:“租地农场主” (1756) 、 “谷物论” (1757) 、 经济表(1758)、 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1758)、 经济表的分析(1766)、 人口论 、 赋税论 。魁奈出身于律师之家,成年后到当时法国医学界重视,不久被聘为巴黎外科医学会常务秘书。最关键的经历是他在五十五岁时进入凡尔赛

3、宫,先做蓬帕杜侯爵夫人的侍医,由于医术精湛,继而成为国王路易十五的御医。从此魁奈逐渐与朝廷内外众多人士有了密切接触,有机会对国情做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魁奈绝非单纯的医生,他对国运民情极为关注,学问遍及哲学、政治、法律和经济等。他不仅好学,而且富有独立思考精神,每每发表自己不同于世俗的见解,他所倡导的“重农”观点尤其引人注目。魁奈同当时许多名人时有过从,热衷议论时政,又得到蓬帕杜夫人的庇护,遂在魁奈周围逐渐聚拢起一批志同道合者。十八世纪法国悲惨的社会经济状况是魁奈对经济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原因。由于路易十四国王对外连年征战和大肆挥霍,到他 1715 年死去为止,王国已负债34.6

4、亿法郎;战乱使法国人口急剧下降,加上对异教徒的迫害,致使法国人口自 1660 年到1715 年减少了四百万(也有说六百万) 。农产品产量自路易十四以来减少了三分之一,人民的负担加重了。路易十四的继任者摄政王奥尔良公爵和路易十五继承了祸国殃民的重商主义的政策,社会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出于无奈,也为救急, “病急乱投医” ,主政者竟企图借“苏格兰狂人”约翰罗的制度设计挽救危局,梦想以金融证券投机致富,结果更加重了经济的混乱和困难,约翰罗制度也以惨败告终。人们看到的情景是,皇宫富丽堂皇而乡村荒芜萧条,大批青壮年为谋生而逃离乡村,流入城市,社会财富愈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沉重的赋税却落到广大民众、尤其是

5、农民头上。加上谷物价格低落,对外贸易被禁止,使农民收入 80以上被剥夺。魁奈时期的法国确已到了国家贫穷,民不聊生的地步。这就是促使魁奈在其著作中不惜花费大量笔墨,痛砭时弊的背景和动力。他于 1756 年和 1757年为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写了农民论和谷物论 ,这也是魁奈最早发表的两篇经济著作。此后,他又相继为百科全书写了人类论 租税论和利息论 。在这些理论中,魁奈提出也纯产品说,社会结构理论,资本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等,而正是这些理论,为魁奈经济表的出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石,而这些里论中的纯产品,三个阶级的划分更是直接构成了经济表的理论基轴,贯穿着经济表的始终,同是也是经济表的理论前提和重

6、要假设。正是在以上所提到的背景下,魁奈开始第一次试图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于是魁奈的经济表于 1758 年产生了,而这也是他关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的学说和对经济体系的全面总结。12 魁奈的理论学说121 魁奈重农思想述评魁奈经济学说把人类社会分为两种不同的秩序,一是“自然秩序” ,这是上帝为了人类幸福而制定的秩序,是永恒不变的;二是“人为秩序”(即 “积极的秩序”), 这是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状态。在魁奈看来,流通领域经常为动荡混乱的市场所干扰,而生产领域最不受市场干扰。因此,为了找出“自然秩序” ,魁奈把研究的视野由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从而最早系统地研究了

7、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现代科学只有当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魁奈认为,符合“自然秩序”的生产部门是农业。他指出,生产就是财富的生产,生产部门就是能使财富数量真正增加的部门。只有农业部门才会使财富本身增加,而其他经济部门只不过是把各种已经存在的物质因素结合起来,并没有创造新的财富。比如工业把木材变成桌椅,这只是改变了木材的形式,而没有增加财富。再比如商业中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运往另一个地方,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存放地点而没有增加商品的数量。因此,他认为,真正的财富是手工业、商业都无能为力的,只有农业才能办得到。由于魁奈把农业看作是唯一的生产部门,因此,他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把

8、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一再强调, “君主和人民决不要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才能使财富增加。 ”“一切利益的本源是农业,正是农业供给原材料,给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收入,发展商业,增加人口,从而维持国家的繁荣。 ”魁奈认清了重商主义给法国社会经济生活,尤其是对农业造成的极其严重的危害;力主实行重农主义方针政策,特别是主张推广“大农经营”即新生的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以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财富,增加人口,促使法国重新走上繁荣富强之路,是贯穿魁奈经济著作的主题和中心线索。122 “纯产品”学说魁奈重新解释了财富和货币的本质及作用,提出了“纯产品”学说。他认为只有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9、同时又具有交换价值的物品才是商品,也才是财富;他指出货币只是一种交换的工具和流通媒介,而不是财富本身。这种观点在批判重商主义的背景下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他显然走过了头轻视和低估了货币的作用;他强调农业是财富的源泉,而且是惟一的源泉,因为他认为农业实现了财富的“增加” ;同时他否认手工业和商业的生产性,因为他认为这里发生的只是财富的“相加” 。这种看法的不合情理似乎不言而喻,但同样不言而喻的是这种看法在当时的法国居然是一种创意,因为重商主义连农业的生产性也是否认的。“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经济理论的核心,因为在他看来国富民强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农业中创造出更多的纯产品。所谓纯产品(net pro

10、duct) 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即每年收获农产品中,除去种子、肥料、人力、农具等各项支出之后的余额。表示为:农业总产品= 生产资料+ 工资+ “纯产品” ;实际上,纯产品= 剩余或净收入,即,弥补生产成本后的剩余。纯产品的多少显示了农业生产率的高低,也决定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兴衰,因为在魁奈看来,作为纯产品的获得者的“所有者阶级”如何支出(花费)这种纯产品,是“生产地”使用还是“不生产地”使用,直接左右着社会经济的规模。经济表的分析是以“纯产品”学说为基础把整个社会划分成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不生产阶级。生产阶级是指从事农业的阶级,包括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是唯一

11、的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及从属人员、国王和官吏,以及以什一税占有者身份出现的教会,其特点是从农业阶级取得“纯产品” ;不生产阶级包括工商业中资本家和工人,不创造“纯产品”,所以是不生产阶级。魁奈利用图表分析了社会产品在各个阶级之间的分配、分析了简单再生产的基础,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表现为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把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一个要素” 。在该表所表现的再生产过程中,包括社会各阶级的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之间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的消费,对于科学的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是富有启发作用的。 经济表所要说明的问题是农业是唯一创造价值的部门(即创

12、造”纯产品”的部门),以及一国每年的全部产品,怎样在各个阶级之间流通,怎样使每年的简单再生产能够周而复始地进行。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农业国管理的一般原则。魁奈把农业视为财富的惟一源泉的观点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他将纯产品的源泉仅仅归结为上述余额却具有经济合理性和科学性。他还根据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经营的实践,以及法国北部几个先进省份的经验,大力肯定“大农经营”的优越性,这集中体现了魁奈追求崭新农业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眼光和创新精神。所谓“大农经营”是指由农场主使用马拉犁所进行的资本主义经营,这种经营的“原预付”和“年预付” (大体相当于农业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充足, “纯产品率” (农业生产率)高;

13、与其相对的是所谓“小农经营” ,其特征是资金不足,通常只能使用牛拉犁,纯产品率较低。针对法国当时社会经济政策的弊端,魁奈强调,自由放任的对外贸易,国内谷物的高价格,以及减轻对农场主的赋税(只应当对纯产品收税) ,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三个必要条件。如果离开上述国富民强的主题,离开法国社会当时的背景,强制地以今人的某种理论和方法去品评它,就不可能理解它应有的历史内涵和科学光辉,也不可能对魁奈经济学说真正的缺陷和不足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二、 经济表内容及其诠释在魁奈的经济思想中,最有影响、最闪光,也是最诱学人注目的,就是其代表作经济表(Tableau Economique 1758 年)在这部重农学派的

14、集大成著作 (crowning achievement)中,他分析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全面阐述了重农学派理论。马克思曾指出:在魁奈经济表中, “无数单个的流通行为,从一开始就被综合成为它们的具有社会特征的大量运动,几个巨大的、职能上确定的、经济的社会阶级之间的流通” 从而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作了最初的科学说明。虽然经济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魁奈最重要著作,但实际上经济表是魁奈创造的用来分析社会收入或支出分配的状况的图表,严格意义讲它是一种经济分析方法或最早的经济模型。21 版本与模式作为医生出身的魁奈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都存在一种不以人勿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自然秩序,这种自然秩序无论

15、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都处于统治地位。因此,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可运用同一方法,即要从事物现象的观察出发,运用理性分析,去发现事物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去寻找自然秩序。根据这一认识,魁奈提倡研究经济学要用抽象法。而他的经济表正是在这一个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产生的。经济表最先创著于 1758 年底,并被魁奈历经 8 年时间加以改进和完善。据已发现的材料看,魁奈亲手绘制的经济表至少有 12 个版本。根据各种版本绘制的时间先后和形式的繁简程度,经济表可分为“原表” 、略表和图式。 经济表前三个版本都属于原表。在农村哲学第七章中出现的 4 幅图表均属于略表。在经济表的分析 、 第一个经济问题、 第二个经济问

16、题中出现的 5 幅表都属于图式。根据经济表中收入或支出的流量均衡状况划分,经济表又可区分为均衡模式和非均衡模式。其中均衡模式有 7 表,非均衡模式有 5 表。经济表基本上有两个模式,前后是个演变的过程。在第一,二,三版和见于米拉波 1790 年的人类之友中的经济表济表所采取的是一个曲折连接线的模式,即之字形模式。在魁奈和米拉波合著的农村哲学中,复杂的模式开始让位于提要的模式。而在魁奈的经济表分析中,提要的模式最后发展为经济表算学范式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成了经济表的基本模式。还有一种就是算术图式(如图 1) 。图 122 分析的前提和假定条件前提:经济自由、实行自由竞争的“自然秩序”假定:(1)

17、认为社会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租地农业经济,而小农经济则忽略不计;(2) 把社会划分为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三个主要阶级。三个阶级间无数买卖行为都合成一次总的交换,货币只在三个阶级之间流通,各阶级内部的流通则舍掉,即只考虑三个阶级之间的商品流通;(3) 社会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4) 商品价格保持不变;(5) 对国外市场略而不谈,即不考虑对外贸易因素。23 分析的目的经济表旨在说明:(1)全部农产品在三大阶级中如何分配才能使再生产正常进行;(2 在产品分配中,各经济部门如何相互联系并构成有机整体;(3)农业如何因“纯产品”而成为经济活动和发展的基础。24 分析过程魁奈经济表的出发点是

18、总的收成,是农业在上一年所生产的总产品。也就是说流通是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才开始的,是从生产的成果或者说是收获出发,而其基础就是商资本的循环。241 流通开始前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在流通开始前,三个阶级的情况是这样的:(一)生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最初原预付为 100 亿里弗尔,每年再投入价值 20 亿的“年预付” 。魁奈假定“原预付”的资本可用十年,每年损耗为 10 亿。投入的资本每年可创造出价值 50 亿里弗尔的年总产品。从实物构成上来说,在这 50 亿里弗尔的总产品中,40 亿为粮食,10 亿为工业原料。而就价值构成来说,这价值 50 亿的总产品分别包括以利息形式补偿“原预付”的耗损或折旧的价值

19、,补偿“年预付”价值和“纯产物” ,也就是剩余产品的价值;它们分别为:10 亿里弗尔,两个 20 亿里弗尔。此外,在流通前,生产阶级不掌握着在上一年度流通中收回的 20 亿里弗尔,并交给地主(土地所有者阶级)作为地租。(二)土地所有者阶级在流通开始时,有生产阶级交给他们的地租,20 亿里弗尔。这20 亿里弗尔是国内流通所需的货币总额,在即将开始的流通中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三)不生产阶级在流通开始前,已有加工制造出来的工业品价值 20 亿里弗尔。这有一半是生活用品,另一半则是生产用品。从价值形态上说,也就是有 10 亿为经营资本,10亿为不生产阶级在生产期间所必需的生活费用。242 流通过程魁

20、奈在经济表中把整个流通过程归结为包括商品和货币流通的五次交换行为,每次均流通 10 亿里弗尔产品,共 50 亿里弗尔产品,其中工业制造品 20 亿,农业 30 亿。具体过程如下:1、土地所有者用生产阶级交付的 20 亿地租中的 10 亿来和生产阶级交换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2、土地所有者用剩下的 10 亿地租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3、不生产阶级用出售工业品给土地所有者所得的 10 亿里弗尔向生产阶级购买生活资料。4、生产阶级为了生产向不生产阶级购买价值 10 亿里弗尔的工业品(生产资料) 。5、不生产阶级又以向生产阶级出售工业品所得的 10 亿里弗尔向他们购置农产品以作为工业原料。243 流

21、通结果经过上面五次交换,即整个流通后形成了这样的结果:(1)土地所者用他们在流通前所取得的 20 亿里弗尔货币地租,换取了 10 亿的生活资料和 10 亿的工业品,得到了他们所“应得”的“纯产品” 。 (2)不生产阶级得到了 10 亿的生活资料确保生存需要和 10 亿的农产品(工业原料) ,保证合并再生产的继续。 (3)生产阶级以上一年度生产中的价值 30 亿的农产品(20 亿的生活资料,10 亿的工业原料)换得价值 10 亿的生产资料和 20 亿的货币。除了这 30 亿进入流通外,生产阶级还有价值 20 亿里弗尔的农产品保留在他们手中,作为种子和本阶级的生活资料,不参加流通。这样整个运动于是

22、完成。在本年度,简单的再生产可以再进行,而在本年度生产结束后,同样的流通又可以再进行。这就是魁奈经济表所阐述的主要内容,也是魁奈在经济学说史上的一个杰出的贡献。三、对经济表的评价(一) 有价值的创见在经济学尚处于初创阶段,在法国当时重商轻农的重商主义氛围下,魁奈的经济表可算得上是一个富有创见的卓越尝试,是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分析的第一次天才探索。马克思曾在很多著作中提到重农学派和魁奈时,给予魁奈的经济表以极高的评价。马克思依据魁奈经济表的算学范式分别详尽地分析了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流通,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流通,租地农场主和工业家之间的流通,以及经济表上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及

23、表现等。马克思总结说:“实际上,这是一种尝试: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表现为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把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一个要素;同时,把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收入之间的交换、再生产消费对最终消费的关系都包括到这个再生产过程中,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实际上是资本和收入之间)的流通包括到资本流通中;最后,把生产劳动的两大部门原料生产和工业之间的流通表现为这个再生产过程的要素,而且把这一切总结在一张表上,这张表实际上只有五条线,联结着六个出发点或归宿点。这个尝试是在十八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政治经济学幼年时期做出的,这是一个极有天才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

24、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一分册,366 页) 。英国人夏尔季德和夏尔利基特对经济表也给于了很高的评价:“重农学派的分配方案中最值得注意的东西,不是他们所作的论证,而是他们强调财富的流通事实上总是遵循着某些规律,经及各阶级的收入怎样取决于这种流转的过程。 ”魁奈的经济表的重要意义还体现为以下几点:1、经济表中运用了抽象法,抽象掉了考察和探索中不必要的因素,而对本质问题进行科学和集中的分析研究,从而使阐述的主要问题得出明晰清楚的结论。这种分析方法给后人以极大的启示。像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的分析和列昂节夫的投入产业表的经济计量分析,都受到魁奈经济表的启发和影响。

25、2、经济表以每年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即一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实际上已正确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的基础。3、 经济表把各阶级的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消费,以及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这些在当时,无疑都是几乎天才般的认识,对后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4、 经济表所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作是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的,受生产制约的,从而总结了重商主义政策把国家致富之路放在流通领域的教训,重新提出以生产领域作为富国的根基。5、 经济表

26、再次论证了土地所有者阶级是不事生产、不劳而获的阶级,因而可以就此引出了十分重要的结论:土地所有者阶级终日游手好闲,却以收地租的方式占有了纯产品,那末他们就应该担负国家的全部税收。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则应被免除纳税的义务,以便更好地维持再生产过程。不仅如此,国家还应该取消对他们的干预政策,放弃工业法规,废除行会制度,倡导自由竞争和自由进行对外贸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曾指出,重农学派名为重农,其实是为资本主义工商业鸣锣开道的。魁奈的主张明显地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反封建特点。他提出的不干预工商业的理论,就是经济自由原则。这正是当时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追求的理想。(二) 历史的局限性魁奈作为十八世

27、纪古典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私有制的积极维护者,这就决定了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因此在他的重农主义思想体系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非正确非科学乃至庸俗的成份。如他否定工业和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反对农业人口的流动,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大农业,维护私有制等。魁奈把农业视为财富的惟一源泉的观点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按照魁奈的观点,产品比投入有更大的价值,这种净产值,完全来自农民,所以他称农民为“生产阶级“ 。手艺人虽然也生产有用的物品,但他们是依赖农民的净产值而生存的。所以,他称手艺人为“无创阶级“ 。这种关于生产和无创阶级的令人吃惊的划分,只有想

28、到魁奈是生活在国王的宫廷中,而他的读者都是土地占有者,我们才能理解。他们的生活完全依靠农民提供的粮食。魁奈所说的净产值,实际上只不过是大地主们的收入,从这方面讲,魁奈的分析是受到时代偏见的限制的。他本人就是一个大地主,财产高达 118000 镑之多。 (三)缺陷1.经济表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生产,流通,分配的有规律的运行过程的简明图示说明,这对经济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贡献。但魁奈把生产的资产阶级形式,看作生产的自然形式,因而把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看成是生产的一种永恒的自然形式,把支配社会的特定的历史阶段的规律,即支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看作支配一切社会生产方式的规律,却又犯了很大的错

29、误。马克思对此曾指出魁奈的错误只在于, “他把社会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物质规律看成同样支配着一切社会形式的抽象规律。 ”2. 魁奈片面地把农业视为唯一的生产部门,把地租作为剩余价值的唯一形态。3 经济表中,只把资本划分为“原预付”与“年预付” ,没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因此,不能正确地分析剩余价值的来源,不能从 C+V+M 价值构成的形式上进行分析,不能科学的论证“纯产品”的真正来源。4 经济表没有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类,而是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这样的区分虽有一定价值,但它不能真正理解社会资本的特性,也不可能正确区别社会资本和收入的概念,最终也就

30、不可能从理论上解决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问题。5魁奈把工业不视为生产部门,在工业生产中只有“年预付”而没有“原预付” ,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社会总产品仅限于 50 亿里弗尔农产品,没有把 20 亿里弗尔的工业品列入社会总产品中,因此,在整个流通过程结束时,没有留下工业品满足本阶级的神产消费和生活需要,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是错误的。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第 1 册,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366 页。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奥地利)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 1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 (法)魁奈.经济表的说明A

31、.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 (英)夏尔季德、夏尔利基特.经济学说史 ,商务印书馆 1986 后版。6 马涛 编著, 经济思想史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 月 7 陈岱孙 主编, 政治经济学史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2 月8 亨利威廉 斯皮格尔著经济思想的成长 ,第 147-173 页。9 晏智杰著:亚当 斯密以前的经济学, 第 337-451 页。10(英)米克.重农主义经济学M.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63.11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 1 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 晏智杰主编: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 ,第 81-99 页。13 Lionel Robbins, A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95-10314 Mark Blaug,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24-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