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O 自动加压钢板加拉力螺丝钉治疗长骨粉碎性骨折2009-10-18 陈卫刚 马川 罗章全 笔者自 1994 年 7 月1998 年 10 月间采用 AO 自动加压钢板结合拉力 螺钉内固定治疗长管状骨粉碎性骨折 36 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 例,男 26 例,女 10 例;年龄 1665 岁,平均年龄 30.5 岁。骨折部 位: 股骨中段 3 例,股骨中下 1/3 段 9 例,胫骨中、下段各 6 例,肱骨中下段 12 例,其中开放性骨折 11 例。手术时间:伤后 2 小时2 周。上述均经 X 线证实为粉碎性骨折。 2 手术方法 麻醉方式:上肢选用臂丛,下
2、肢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切口:胫骨采用胫前外 侧切口, 肱骨采用外侧纵切口,股骨采用外侧切口,后外侧间隙入路,以避免损伤股中间肌,造成膝 关节粘连。开放性骨折经清创后,将原伤口扩大,显露骨折端,清除血肿,清理骨折断端及 骨折块,尽量保护骨碎块的血循环。若开放性伤口不能很好显露,可清创后选上述切口进入 。将骨折端及碎骨块准确解剖复位,用固定钳维持复位,将钢板置于张力侧,能贴附于钢板 下的骨碎块,穿过钢板先钻滑动孔,再于折线最近处远近端各钻偏心孔,分别拧入螺钉产生 轴向加压,再于骨碎块上钻攻丝孔, 拧入拉力螺钉,若有碎骨块,均可按同法拧入拉力螺钉。如不能满意,可于钢板孔 外打入。可在一块碎骨片上拧入两
3、枚拉力螺钉,固定其余螺钉。检查复位、内固定满意 后,彻底止血、冲洗伤口、置放引流。 3 术后处理 术后不需石膏等辅助外固定,术后 X 线片证实所有骨折皆解剖复位。术后 2 周 内行肢体肌肉舒缩活动,2 周后行床上患肢关节功能锻炼,6 周后在保护下使用患肢。 4 结果 X 线片显示 1 个月左右骨折部有少量骨痂生长,3 个月后有大量骨痂生长,6 个月 后折线 模糊,1 年后拆除内固定。经过 6 个月2 年的随访,无延迟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折断,骨 折畸形愈合导致并发症发生;其中 5 例病员钢板螺钉取出后,经 6 个月以上随访,未发生再 骨折等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讨论 1 AO 自动加压钢
4、板的加压原理 AO 自动加压钢板是通过椭圆形钉板孔与螺钉的失偶作用后 偏心移动,使其完成一个轴向加压的作用,它不需要特殊加压器即能完成,螺钉也可在任何 方向改变角度。在中和位上螺钉的拧入可使骨产生 0.1mm 的位移,在偏心位上螺钉拧入可产 生 1mm 的位移,骨折断端间可产生 5080kPa 的轴向加压1 。骨折需解剖复位才能 使骨折间有良好的加压作用。自动加压钢板的钢度优于普通钢板,因此它能达到稳固 的内固定效果。 2 自动加压钢板置放位置 为了恢复骨折在偏心负荷下的载荷能力和减少内固定装置承受 的力,吸收张力,弯曲力矩和转化它们成压力是必要的,因此钢板应置放于骨的张力侧,尤 其是股骨,其
5、力量相当大,钢板必须置于张力侧。对胫骨,钢板应置于外侧方,因自动加压 钢 板厚,胫骨内侧方皮下较薄,放置后易出现伤口裂开、钢板外露,本组中曾有 1 例胫骨下段 粉碎性骨折术中将钢板置于胫骨内侧,出现钢板外露,但未影响骨痂生长,如期愈合。1 年 后拆除钢板,伤口愈合。其余胫骨粉碎性骨折病例术中将钢板置于胫骨外侧,未出现上述 情况。因此作者仍主张将钢板置于胫骨外侧。 3 拉力螺钉的应用 同以往的钢丝捆绑相比,拉力螺钉的应用可以维持粉碎性骨折复位后 的解剖位置,且可使骨块间有很强的拉力作用,同时也产生轴向加压,有效地阻止骨碎片及 骨折块间的分离、旋转。在使用拉力螺钉时须注意应于近螺钉头侧钻滑动孔,于
6、远侧钻攻丝 孔,才具有强力加压作用,而用一般性钻孔,将削弱加压作用,甚至产生分离作用,使骨折 块间有接触面而无应力作用。同时还须注意拉力螺钉应尽量与折线相垂直,以获取最大稳定 性。 4 联合应用 AO 自动加压钢板加拉力螺钉的优点 笔者在使用 AO 自动加压接骨板加拉力螺钉 治疗长管状骨粉碎性骨折后,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坚强,不需外固定,病员能早期进行关 节功能锻炼和负重活动,骨痂生长快,有效地防止了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骨折 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员住院时间,提高了骨折的治愈率。 作者单位:陈卫刚(646400 四川,四川省叙永县人民医院骨科) 马川(646400 四川,四川省叙永县人民医院骨科) 罗章全(646400 四川,四川省叙永县人民医院骨科) 参 考 文 献 1.荣国威,瞿桂化,刘沂,等.骨科内固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63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