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 超技术对 300 例药物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对应用米非司酮配素类药物终止妊娠,停经在 3580 d 的300 例患者于服药前后行超声检查,以指导临床是否选择药物流产并观察临床效果1 。一旦流产失败或不全流产以指导清宫术或药物治疗或继续观察。B 超技术对药物流产起着疗效观察的指导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1990 年2000 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年龄 2040 岁,所有患者均身体健康,要求药流,血、尿及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正常,未应用其他药物及宫内节育器,无前列腺素和米非司酮禁忌证。1.2 方法患者于门诊口服药物前及流产后行 B 超检查。停经 3540 d者 100 例,4160
2、 d 者 150 例,6180 d 者 50 例。口服米非司酮 25 mg,每 12 h1 次,共 3 d,第 4 天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 600 g(每片 200 g),之后记录阴道流血及宫缩开始时间、胎儿排出时间、流产后阴道流血量。使用 HS3000 型日本福田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3.5 MHz。在排除了宫外孕和其他药物流产禁忌证后,对妊娠 50 d者,主要观察妊囊的大小、形态、位置、有无胚芽及心管搏动,测量妊囊的平均内径及胎芽长度;对 6080 d 者主要测量妊囊大小及胎儿头臀径。服米索前列醇后即流产者,B 超观察妊囊是否排出及宫腔残留物情况。1.3 效果评定标准完全流产:声像图显示,
3、子宫大小正常、轮廓清晰、子宫肌层回声光点均匀、内膜线回声稍强、宫腔内回声均匀,临床证实胚胎组织完整排出者;不全流产:声像图显示子宫稍大或正常,内膜线消失或模糊,宫腔内有较强点、片或线状回声、或强弱不均的回声团块状影,位于宫腔内或宫颈内口等处;或见有不规则的妊娠囊,临床上胚胎有的已排出;有的未见排出。流产失败:B 超显示宫腔内有妊娠囊,或继续发育或停滞发育。2 结 果300 例早孕药物流产者中,经 B 超证实,妊囊大小的不同与流产效果有直接关系(见表 1)。表 1 表明孕囊太小或太大,完全流产率降低,尤其是孕囊较大者,宫腔残留或失败的几率较大。药物流产不全者或失败者,可在 B 超监视下用药物催产
4、术、生化汤丸等或采用清宫术终止妊娠。表 1 孕囊直径和流产效果比较3 讨 论近年来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不断上升,对妊娠的判断只靠停经的天数来确定用药与否是不可靠的。B 超作为对于能否用药的疗效观察的重要手段,药物流产前后做 B 超的临床意义在于:能准确判断是否为宫内孕,对宫外孕者不宜进行药物流产;筛查药物流产的禁忌证;准确测出妊囊的大小、胎龄,以指导临床医师正确使用药物流产;对药物流产后超过 15 d 者常规行 B超检查,以确定是否为宫内残留,残留多少,指导医师是否给予清宫处理或药物治疗;对服药后未见妊囊排出者,须经 B 超检查证实2 。这样不仅有效地制止出血,减轻患者的痛苦,也是防止继续妊娠的重要手段。总之,B 超是药物流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检查手段,并促进了药物流产的临床实施。作者:王红玲作者单位: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山西 太原03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