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 超引导下宫腔造影提高子宫疾病诊断的观察【摘要】目的探讨 B 超引导下注入生理盐水、双氧水子宫腔造影方法对子宫内膜、宫腔宫壁的观察。方法超声引导下先将生理盐水 510 ml 注入宫腔,然后注入 3%双氧水造影剂 1520 ml,观察子宫内膜、宫腔宫壁情况。结果本组 274 次生理盐水、双氧水子宫腔造影结果如下:(1)子宫内膜正常 238 例;(2)子宫内膜炎 12 例;(3)子宫肌瘤 10 例;(4)子宫内膜息肉 5 例;(5)子宫内膜结核 1 例;(6)内膜增厚 8 例。结论超声引导和监视整个宫腔造影的过程,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宫腔、宫壁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超声诊断子宫疾病的临床价值。 【
2、关键词】 子宫疾病;生理盐水;双氧水子宫腔超声造影 我科 19962006 年对 274 例用生理盐水、3%双氧水声学造影剂进行子宫、输卵管观察。本组资料重点回顾分析了宫腔造影的观察结果,旨在探讨生理盐水、3%双氧水宫腔造影对提高子宫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全部为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的不孕患者,年龄 2045 岁,结婚(或同居)两年以上,最长不孕史20 年。绝大多数有慢性盆腔炎史,经临床及 B 超诊断,并接受过一定的治疗。1.2 仪器 用 Partrer AU3 及 Aloka 620 B 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3.55.0MHz。1.3 方法 患者在正常
3、月经干净后 25 天,膀胱适度充盈条件下,常规取仰卧位,经下腹部于耻骨联合上缘行纵向、横向、斜向和多角度扫查,常规观察子宫大小、形态、位置、光点回声及宫腔线位置,观察子宫两侧的附件区域有无附件增粗及盆腔包块,如有严重炎症表现,先治疗后再进行宫腔造影。通液时取截石位,妇科医生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用窥阴器扩张阴道,暴露子宫颈,消毒后在超声引导下用探条探查子宫腔,然后插入宫腔导管,先向宫腔缓慢注入生理盐水 510 ml,然后再注入 3%双氧水 1520 ml 。全部过程均在超声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超声检查者不断观察探条、导管在子宫内的位置和深度等情况,观察和记录注入液体时子宫内膜及宫腔内的情况、气泡的光
4、点回声变化情况。同时观察记录注入液体时受到的阻力、注入液体的数量、液体回流情况及受检者的反应。2 结果2.1 探查结果 274 例受检者中(1)子宫内膜正常 238 例;(2)子宫内膜炎 12 例;(3)子宫肌瘤 10 例;(4)子宫内膜息肉 5 例;(5)子宫内膜结核 1 例;(6)内膜增厚 8 例。2.2 子宫内膜超声表现 (1)正常子宫内膜超声表现(238 例):子宫内膜厚5 mm,注入生理盐水后宫腔长轴呈长管状,短轴呈三角形状无回声暗区,子宫内膜呈白色线状回声,黏膜层表面光滑,肌层呈光点细均匀回声,与黏膜层分界清晰。再注入3%双氧水后,宫腔呈白色强回声,黏膜层反而观察不清。 (2)子宫
5、内膜炎(12 例):注入生理盐水显示子宫内膜增厚,表面不光滑,层次不清。再注入 3%双氧水后,黏膜层反而观察不清。有 2 例有粘连现象,注入生理盐水 5 ml,患者感到下腹胀痛,操作者感到阻力增大。 (3)子宫肌瘤(10 例):本组病例造影前常规腹部 B 超均未发现有明显肌瘤,宫腔注入生理盐水后,前壁或后壁可见类圆形均匀或稍欠均匀实质性占位病变。6 例为黏膜下子宫肌瘤,最大为 33 mm34 mm,最小为 16 mm15 mm,其中 4 例为低回声,2 例为中等回声,边界清晰,表面光滑,突向宫腔,宫腔黏膜清晰光滑,不厚,肌瘤较大时,宫腔内液性暗区呈新月状包绕肌瘤,再注入 3%双氧水后,可显示充
6、盈缺损。另 4 例为肌壁间肌瘤,最大为 20 mm18 mm,最小为 16 mm16 mm,均为低回声,注入生理盐水后边界可见,宫腔线移位,无局部突起;再注入3%双氧水后反而观察不清。 (4)子宫内膜息肉(5 例):造影前常规腹部 B 超未能诊断。注入生理盐水后可显示黏膜层呈白色细线状回声,表面光滑,局部见稍强回声、中等回声或低回声区突向宫腔内;再注入 3%双氧水后使造影剂强回声中出现低回声充盈缺损,可显示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和数量。此 5例经活检证实。 (5)子宫内膜结核(1 例):宫腔造影前见内膜不规则增厚 10 mm,回声强弱不均。注入生理盐水后见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黏膜表面不光滑,内
7、膜与肌层分界线不清,可见宫腔粘连。当时诊断为子宫内膜炎,经诊刮证实为子宫内膜结核。 (6)内膜增厚 8 例:宫腔造影前内膜厚 510 mm,回声增强。宫腔造影后显示宫腔形态正常,黏膜表面光滑,内膜厚度基本均匀,无局部突起,再注入 3%双氧水后反而观察不清。8 例经诊刮证实。3 讨论子宫内膜疾病过去主要靠宫腔镜及诊刮诊断,宫腔镜目前在基层医院并未普及,诊刮创伤大。在超声引导下监视宫腔生理盐水、双氧水声学造影整个过程,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及宫腔宫壁情况,有目的地进行诊刮及活检,可避免盲目性13 。在生理盐水、双氧水声学造影观察发现:注入生理盐水时,子宫内膜及宫腔显示清晰、直观,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
8、厚度、光滑度、有无占位病变及肌层回声情况。双氧水为强氧化剂,经氧化分解可产生气泡,再注入双氧水时,内膜显像反而不清,小的占位易被双氧水气泡遮盖,但对于稍大的子宫内膜占位可显示充盈缺损,可提高子宫疾病诊断的质量4,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理盐水、双氧水宫腔声学造影清晰、直观,准确性高,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器械,无严重并发症,临床可推广应用。生理盐水、双氧水声学造影还应该可以对子宫纵隔、节育环嵌顿、流产后组织残留情况、宫腔异物等作出更明确诊断,但本组病例并未涉及。对有严重炎症表现、疑有子宫内膜癌病例,不宜做宫腔声学造影。对输卵管阻塞病例,造影时患者有腹痛,操作者感到阻力较大时,应停止注入液体减压。【参考文献】1 王忠义,孙德伟.子宫息肉的切面超声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0,6(4):267-268.2 曾美琴,伍启杨,韩晓玲.双氧水子宫输卵管造影 136 例 B 超观察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0,6(4):267.3 王玲,刘晓军.宫腔生理盐水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10(3):47-48.4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 3 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418.5 乐杰.妇产科学,第 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12-413.作者:刘碧玉作者单位:526040 广东肇庆,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 B 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