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oc

上传人:dwy79026 文档编号:7057277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BP1 与 CyclinD1 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作者:王曦琳单位:462500 河南舞钢市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本研究拟观察 BP1 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 CyclinD1 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 2000年 1 月2008 年 7 月共 51 例行子宫内膜癌手术切除标本和同期门诊刮宫的 22 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P1 蛋白和 CyclinD1 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 BP1 蛋白差异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例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BP1、CyclinD1 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低表达,而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表达

2、 90%(P 0.05)。BP1 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 0.05);BP1 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及年龄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BP1 高表达可能参与调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并进而影响其生物学特点及预后。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BP1 基因 免疫组化资料与方法2000 年 1 月2008 年 7 月舞钢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子宫内膜癌组织蜡块 51 例,患者年龄 2872 岁,平均 53 岁。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 41 例,透明细胞癌 3 例,鳞腺癌 3 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4 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者 19 例;肌层浸润深度1/2 者

3、 23 例。手术病理分期及病理分级分别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2000 年和 WHO 分级标准,其中期 21 例,期 12例,期 18 例。病理分级:G1 22 例, G2 19 例,G3 10 例。选取同期在门诊行刮宫术证实为正常子宫内膜的组织蜡块 22 例作为对照组,年龄 3657 岁,平均 48 岁;其中增殖期内膜 13例,分泌期内膜 7 例,萎缩性内膜 2 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病历资料均完整。试剂与方法:免疫组化方法:石蜡包埋切片 5um 连续切片,裱于经多聚赖氨酸处理的载玻片上,56烤片 3 小时后,37恒温箱过夜,置于-20冰箱中待用。免疫组化染色采用

4、 SP 法,鼠抗人 BP1-抗试剂盒购自上海史瑞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购自珠海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切片脱蜡、脱水均采用微波,切片浸入 0.01mol/L,pH6.0枸橼酸钠缓冲液中 15 分钟,抗原热修复;PBS 冲洗,加 5%正常小牛血清 10 分钟后加入 bmi-1 单抗过夜,PBS 冲洗 3 次,再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室温下孵育 30 分钟,用二氨基联苯胺DAB 显色,苏木精复染,中性树脂封片后光镜下观察。以 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采用乳腺组织的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判定方法:结果判定采用盲法,即由两位病理医师在分组未知情况下对免疫组化结果进

5、行评价。以出现黄色或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根据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和染色深浅分级:阳性细胞百分率:0 为无细胞显色,1 为25%细胞显色,2 为 25%50%显色,3 为50%显色。显色深浅:0 为不显色或显色不清,1 为浅黄色,2 为黄色,3 为棕黄色。结果判定:二项乘积 0 分为阴性(-),1、2 分为弱阳性(),3、4分为阳性(+),6 分为中度阳性(+),9 分为强阳性(+)。统计方法:分析方法采用秩和检验和 X2 检验,检验水准取 0.05。结 果BP1 蛋白与 cyclineD1 蛋白在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由表 1 中可看出,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P0.05。见表 1

6、。表 1 BP1 蛋白与 CyclinD1 蛋白在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讨 论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 20%30%,高发年龄为 5861 岁。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已接近甚至超过与子宫颈癌收治率。BP1 是新近发现的同源盒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它是作为人类珠蛋白的抑制基因被发现的。Haga 等研究发现,BP1通过抑制珠蛋白基因的启动子而抑制珠蛋白的表达,序列分析表明 BP1 是一种同源盒基因,属于 DLX 家族,定位于 17q21-22,近邻 HoxB5 簇,cDNA 全长 1251bp1。研究证明,BP1 可能参与早期造血调控并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

7、有关2,可能是一种癌基因。Fu 等利用 RT-PCR 方法证实了 46 例乳腺癌中 BP1 的表达率达 80%3,并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呈负相关,还可引起乳腺癌细胞的克隆生长。CyclinD1 是细胞周期素家族中最重要成员,是 1991 年由Motokura 等在研究甲状旁腺时首先分离,对细胞周期起正向调控作用,为目前公认的癌基因。CyclineD1 作为候选癌基因已被证实与多种实体瘤的分子病理机制。国外已有学者研究认为BP1 可能通过作用于 CyclinD1 引起肿瘤的发生。我们的试验证实在子宫内膜癌中 BP1 和 CyclinD1 均为高表达且呈正相关,二者的表达与内膜癌的分期、分级有

8、密切关系。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 BP1 与其他同源盒基因一样通过调控 CyclinD1 起作用,但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基因芯片等技术来验证 BP1 是如何作用于 CyclinD1 从而发挥癌基因作用的。【参考文献】1 Haga SB,Fu S,Karp JE,et al.BP1 a new homeobox gene is frequently expressed in acute leukemias.J.Leukemia,2000,14(11):1867-1875. 2 Haga SB,Fu S,Karp JE,et al.BP1,a new homeobox gene,is frequently expressed in acute leukemias.Leukemia,2000,14(11):1867-75. 3 FuS W,Schwartz A,Stevenson H,et al.Correlation of expression of BP1 a homeobox gene with estrogen receptor status in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2003,5(4):R82-87.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