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授之以法,激之以趣谈中考语文复习江苏省兴化市中堡镇中心校 赵中梁随着 09 中考日益临近,各位老师开始了紧张忙碌有序的复习备考。客观的说,学生的中考成绩并不是由复习决定的,但毋庸置疑,中考前的复习对学生的中考成绩有着较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能不能复习得好,决定着能不能考得好。所以,搞好考前复习至关重要,轻视不得。如何才能使复习切实可行、富有成效,并且轻松愉悦、趣味盎然呢?我认为:首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其次要注意兴趣的激发。一、方法的指导语文中考最终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基本技能及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生成及基本技能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功在平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提升的,这
2、里不作阐述。基础知识只要抓到实处,抓到细微处,也没有太多的方法技巧可言。这里所说的方法指导,指的是引导学生针对不同题型,寻找其中的规律,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甚至是答题公式。策略越简单,越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学生越容易接受,越有效。下面以散文阅读为例作一个简单的阐述。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的过程,无非就是“阅读文本” 、 “阅读试题” 、“解答试题”这三部曲,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可以进行相应的方法指导。阅读文本,首先引导学生用心抓住散文“形散神聚”这一文体2特征,从整体上准确把握写了那些看似东拉西扯、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这些似乎零碎的内容又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主旨) 。如阅读生命的化妆一文,应明确文中的
3、化妆师由化妆的几重境界谈及写文章的几重境界,从而使“我”感悟到:“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其次引导学生通过抓标题、中心句、关键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如标题“生命的化妆”和一般意义上的“化妆”不同,不是指通过某些手段美丽容颜,而是指通过阅读文学、欣赏艺术、思考生活、关爱他人来改变气质,美丽生命。中心句往往是文中抒情议论性的文字,可能是开头的总起句,文中的过渡句,但更多的是结尾的总结句, “卒章显其志” 。 生命的化妆一文中体现为文末的“我”的感悟。关键句指的是体现行文思路、情感变化、认识深化过程的句子。如明天不封阳台中的“明天要封阳台” 、 “明天还封阳台
4、吗?” 、 “明天先不封阳台” 。阅读试题,先要引导学生明确散文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比如:内容的把握,中心的理解,情感的认识,以及对语言、表现手法的赏析等。然后让学生揣摩具体题目的命题意图,如理解标题“生命的化妆”即是考查对主旨的理解, “我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考查的是对情感的认识。最后还应让学生明确答题的信息区。几乎所有试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文中得出答案或答题依据,题目当中的“结合 xx 段” 、 “联系全文” 、 “文章第 x 段”等,其实就是命题人为考生提供的答题范围。3解答试题,常见的方法有三种:寻找、变通、概括。寻找,即从原文中直接寻找相应答案。如信念的力量的相关练习题
5、:“是什么让伊拉克足球队书写了亚洲杯足球赛的一个神话?”准确地找到文中的相关信息区,就可以直接得到答案:“原来这群男人心中只有一个梦想,一个信念:将快乐带给自己的亲人,带给水深火热中的伊拉克人民。 ”变通,语段中虽可以直接找到某些问题的答案,但照搬照抄并不合适,需要适当调整、变通。如雨的四季问及春雨的特点,我们可以找到关键句子,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 ,这里可以适当变通为:春雨娇媚而美好。概括,更多时候,我们不能直接地从语段中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这时只有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了。如生命的化妆中的一题“后来我为什么会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
6、惭愧?”读懂原文,就能理解与化妆师的一番话相关,就可以概括出:化妆师的话充满了智慧,改变了我最初对化妆的看法。 只要将各类题型的特点研究透彻,并授以相应的科学应对方法,我们给予的,就是有用的,学生需要的,喜欢的,就能够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二、兴趣的激发中考复习过程当中,无论哪一门学科,都会进行大量的配套练习、模拟考试,有如军事演习中的“轮番轰炸” ,学生疲于应付,头昏脑胀,自然趣味索然。我们的语文复习,应努力给学生的这段4“灰暗”日子涂上一抹亮色,要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复习是轻松愉悦的,和语文老师一起是和谐灵动的。学生信心满怀、情绪饱满地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复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的
7、兴趣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一 )、精选试题提及试题,训练,很多人就会痛苦:这不是应试吗?还谈何趣味、快乐呢?但既然是考试,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就必不可少。我们反对的只是机械的、重复的、劳而无功的“题海战术” 。教师应努力研读近几年江苏乃至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找出试题自身的规律特点,把握命题的动向。在浩如烟海的试题中,精心选择典型、新颖的试题,供学生练习。所谓典型,就是具代表性的,考查某一知识点的常见题型,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谓新颖,就是设计精巧的,甚至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灵活实用的题型。练习这样的试题,学生不至感到单调乏味。(二 )、丰富形式复
8、习课之所以让人感觉面目可憎,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形式的单一,总是离不开知识梳理、配套练习、试卷评讲,千篇一律。教师如果精心准备,丰富课堂形式,复习课一样可以生动鲜活。如设计课件,不但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而且文字配以图片、音乐,能够使学生身心放松,精神振奋。创设情境,如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开怀一笑之后,自然清楚了怎样将话说5得得体、明白。展开竞赛,每一板块复习完毕,可以让学生展开相关知识竞赛,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评判者,同样能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三 )、关注热点当前,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语文复习如果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
9、,展开调查、交流、辩论,既体现了人文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如:春晚过后,小沈阳以其独树一帜的表演迅速蹿红,成为“草根文化”的典型代表。有人热捧,全民娱乐的年代,娱乐至上;有人不屑,快餐泡沫式的文化,低俗。学生亦可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草根文化”的见解。再如: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影响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可引导学生展开社会调查,并且由现象思考成因,研究对策。(四 )、美文速递紧张复习、埋头题海之际,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心灵的滋补,让课外阅读成为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应身先士卒,定期向学生推荐朗诵一些文质兼美的散文精品。学生每周从课外至少选一篇精美的文章,利用板报、佳作欣赏课推荐、交流,谈理解、感悟、启示。这样,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不至钝化。当然,更为主要的是教师应努力营造平等宽松的复习氛围,如果“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自然“教人活泼不得”。复习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偶尔幽默一下。复习之余,一起和学生聊聊天,打打球,听听音乐,都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6放松神经,苦中作乐。以上所谈,仅是我在复习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或许很多地方不规范、不科学甚至存在错误,恳请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加以补充、完善,并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