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古代汉语.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054960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古代汉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古代汉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古代汉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古代汉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古代汉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三、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主要包括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隶变、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简繁字、本字、借字、本义、借义、通假字、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1.六书是 指 汉 字 的 造 字 方 法 , 即 “象 形 、 指 事 、 会 意 、 形 声 、 转 注 、 假 借 ”。2.象 形 属 于 “独 体 造 字 法 ”。 用 文 字 的 线 条 或 笔 画 , 把 要 表 达 物 体 的 外 形 特 征 , 具 体 地 勾 画 出 来 。 例 如“月 ”字 像 一 弯 明 月 的 形 状 。3.指 事 属 于 “独 体 造 字 法 ”。 与 象 形 的

2、主 要 分 别 , 是 指 事 字 含 有 绘 画 较 抽 像 中 的 东 西 。 例 如 “刃 ”字 是 在“刀 ”的 锋 利 处 加 上 一 点 , 以 作 标 示 。4.形 声 属 于 “合 体 造 字 法 ”。 形 声 字 由 两 部 份 组 成 : 形 旁 和 声 旁 。 形 旁 是 指 示 字 的 意 思 或 类 属 , 声 旁 则 表示 字 的 相 同 或 相 近 发 音 。 例 如 “樱 ”字 , 形 旁 是 “木 ”, 表 示 它 是 一 种 树 木 , 声 旁 是 “婴 ”, 表 示 它 的 发 音 与“婴 ”字 一 样 。5.会 意 属 于 “合 体 造 字 法 ”。 会

3、 意 字 由 两 个 或 多 个 独 体 字 组 成 , 以 所 组 成 的 字 形 或 字 义 , 合 并 起 来 , 表 达此 字 的 意 思 。 例 如 “酒 ”字 , 以 酿 酒 的 瓦 瓶 “酉 ”和 液 体 “水 ”合 起 来 , 表 达 字 义 。6.假 借 : 许 慎 : “本 无 其 字 , 依 声 托 事 ”。 有 些 词 原 先 没 有 为 它 造 过 专 用 字 , 只 是 从 现 成 的 字 中 选 取 一 个读 音 相 同 或 相 近 的 字 来 代 替 , 后 来 习 惯 了 , 这 个 字 也 就 归 它 使 用 了 。 如 : 莫 。7.转 注 : 许 慎 :

4、 “建 类 一 首 , 同 意 相 受 。 ”即 两 个 字 的 部 首 相 同 、 两 个 字 的 意 义 有 引 申 关 系 。 如 : 考 、 老 。8.隶变,汉 字 由 篆 书 演 变 为 隶 书 的 过 程 。 字 型 变 圆 形 为 方 形 , 线 条 变 弧 线 为 直 线 , 笔 画 变 繁 杂 为 简 省 。隶 变 是 古 今 汉 字 的 分 水 岭 , 是 汉 字 发 展 史 上 最 重 要 的 一 次 变 革 。9.古 今 字 , 古 今 字 指 的 是 这 样 一 种 文 字 现 象 : 同 一 个 词 、 同 一 个 概 念 , 在 不 同 的 时 代 , 用 不 同

5、 的 字 形 来记 录 ; 产 生 在 前 的 那 个 字 , 叫 古 字 , 产 生 在 后 的 那 个 字 则 叫 今 字 。10.异 体 字 , 狭 义 的 异 体 字 是 跟 规 定 的 正 体 字 同 音 同 义 而 写 法 不 同 的 字 。 广 义 的 异 体 字 是 读 音 、 意 义相 同 , 但 写 法 不 同 的 汉 字 。11.假 借 字 ,用 “假 借 ”这 种 方 法 所 造 出 来 的 汉 字 , 称 “假 借 字 ”。12.简繁字,同 一 个 字 , 字 形 笔 划 多 、 写 法 复 杂 的 , 叫 繁 体 字 ; 字 形 笔 划 少 、 写 法 简 单 的

6、, 叫 简 体 字 或简 化 字 ; 二 者 合 称 繁 简 字 。13.本 字 , 一 个 字 通 行 的 写 法 与 原 来 的 写 法 不 同 ,原 来 的 写 法 就 称 为 本 字 ,如 “燃 ”的 本 字 是 “然 ”。 14.借 字 , 指 古 书 中 与 本 字 读 音 相 同 或 相 近 而 被 借 来 代 替 本 字 的 字 。15.本 义 , 一 般 指 词 的 原 始 意 义 或 较 早 的 意 义 , 从 字 面 上 讲 , 也 就 是 本 来 的 意 思 。 如 “年 ”字 , 它 本 来是 指 谷 子 熟 了 , 后 来 才 引 变 成 为 计 时 的 单 位 。

7、 有 的 时 候 也 指 词 的 基 本 ( 常 用 ) 意 义 。 “16.借 义17.通 假 字 , 通 假 字 是 中 国 古 书 的 用 字 现 象 之 一 , “通 假 ”就 是 “通 用 、 借 代 ”, 即 用 读 音 相 同 或 者 相 近 的字 代 替 本 字 。 由 于 种 种 原 因 , 书 写 者 没 有 使 用 本 字 , 而 临 时 借 用 了 音 同 或 音 近 的 字 来 替 代 , 有 人 认 为 部 分通 假 字 就 是 古 人 所 写 的 白字( 别字) 。18.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它是与引申义相对而言的。它是造字时代的词义,是指与

8、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19.引申义,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20.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二)1.字形结构与汉字本义的关系;2.隶书产生的原因和时代;隶书是人们在繁忙地抄录公文狱事时,在经常急促地不规则的草书篆体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大抵这种“草篆”起初主要由狱吏用之于徒隶,故名隶书。汉书艺文志说:“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

9、,施之于徒隶也。”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和采用,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连上述秦始皇关于统一度量衡的诏版,使用的也是“草篆”或“古隶”。而包括秦律和重要文书语书在内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更是“全为墨书隶体”了。秦代文字的统一,隶书的通用,有2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此,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3.古今字形成的原因;(1)古今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正征”“ 队坠”“或域”。(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责债”“ 益溢”“景影”。(3)古字用于表

10、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字。如“解懈”“ 家嫁”“支肢”“ 道导”。(4)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字。如“辟避”“ 厌餍”“与欤”。4.繁简字的对应关系;(1)、一对一(笔画减少):賣-卖;遲-迟;處-处;竈-灶;隸-隶;罷-罢;長-长;禮-礼; (2)、几对一(既减笔画,又减字数):1)几个意义上有联系的繁体字简化后成了一个字:復(往来、再)-复; 2)几个意义上没有联系的繁体字简化后成了一个字:后(君主、帝王)、後(走在后面)-后; 5.古代汉语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6.无定代词“或” “莫”的语法功能和意义;见第(三)部分 15 题7.宾语前置的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见第(

11、三)部分 13 题8.判断句、被动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见第(三)部分9.否定句、疑问句的特点及构成等。表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一般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句法。(一)疑问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疑问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如; 大王来何操? (三)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一般也放在介词前面。如: 君谁与守? 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也偶尔有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的:如 子张曰:“子夏云何?”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在古代汉语中,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这也是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

12、(一)动词前面有“不”、“未”、“毋”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二)以否定性无定代词(莫)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如: 莫我知也夫! (三) 在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也有放在动词后面的。如: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三)考试内容要点1、了解汉语的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概念。古 代 汉 语 是 与 现 代 汉 语 相 对 而 言 的 , 它 是 古 代 汉 族 的 群 众 语 言 。 广 义 的 古 代 汉 语 的 书 面 语 有 两 个 系统 : 一

13、个 是 先 秦 口 语 为 基 础 而 形 成 的 上 古 汉 语 书 面 语 及 其 后 人 用 这 种 书 面 语 写 成 的 作 品 , 也 就 是 我 们所 说 的 文 言 ; 另 一 个 是 六 朝 以 后 在 北 方 方 言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的 古 代 白 话 。 狭 义 的 的 古 代 汉 语 书 面 语 就 是指 文 言 。2、了解汉字(词)典排列汉字的主要方法,熟练掌握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画排列两种方法。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3、了解汉语字(词)典在古代的几种注音方法。掌握现代的拼音字母注音法。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14、。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3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 呼”的声母 h 和“ 报”的韵母 ao 声调()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4、理解字典辞书的几种主要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5、了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掌握“

15、六书”的概念及其造字、用字方法。 (见第一部分名词解释)(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同表音文字有本质的区别。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由若干音素、音节组成的 语音系统和由语素、词构成的词汇系统,四者都可以用符号记录它。记录音素、音节的缴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可称为表音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二)汉字的特点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汉字和汉语相适应,主要是汉字的单音节形式和汉语的语素的单音节形式比较一致,用汉字

16、记录汉语语素往往有一种对应的关系。汉字和汉语基本上相适应。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因为汉字所记录的是语素,而语素是音义的统一体,每个语素既有声音又有意义,加上汉字的形体,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一个汉字,它可能代表好几个语素,可能表示好几个音节,但是独立地看,每个汉字必定是表示一个音节的,必定是表示一个语素的,而且必定是有形的,所以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三者之间密不可分。汉字有较强超时空性。汉字的超时空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古今一致性比较强,二是具有沟通方言的特殊作用。汉字字数繁多,结构复杂,缺少完备的表音系统。汉字系统的字数,数量之多是非常惊人的。国家公布的现代汉

17、语通用字表收录汉字 7 千个,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录汉字 3 千 5 百个。6、能用“六书”理论分析常见字,尤其是对形声字经行结构分析。A.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 1)左形右声。如:松、理、越。 (2)右形左声。如雕、期、鸿、救。(3)上形下声。如茅、空、简。 (4)下形上声。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如园、闾、街。 (6)内形外声。如辩、闻、雠。B.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如“ 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 “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 “闺、阁 ”是外形内声, “孟”是上形下声, “笃、筑、竺”是下形上声。C.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1)

18、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 (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 (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 (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D.省形和省声: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如:釜,从金省,父声。雷,从雨,田省声。7、理 解 掌 握 古 今 字 、 异 体 字 、 繁 简 字 、 通 假 字 的 相 关 知 识 , 并 能 在 读 古 文 时 辨 认 、 归 纳 。一 、 古 今 字 : 同 一 个 词 在 不 同 的 时 代 用 不 同 的 字 来 表 示 , 就 形

19、成 古 今 字 , 在 前 的 叫 古 字 , 在 后 的叫 今 字 。 如 “莫 暮 ”。古 今 字 的 形 体 : ( 1) 古 字 +形 符 今 字 。 如 “其 箕 ”“取 娶 ”“昏 婚 ”。 ( 2) 古 字 改 变 形 符 今字 。 如 “说 悦 ”“振 赈 ”“没 殁 ”“张 胀 ”。 ( 3) 古 字 略 加 变 形 今 字 。 如 “大 太 ”“闲 间 ”“陈 阵 ”。( 4) 也 有 些 由 通 假 造 成 的 古 今 字 , 形 体 上 可 能 无 关 。 如 “亡 无 ”“伯 霸 ”。二 、 异 体 字 : ( 1) 狭 义 的 异 体 字 指 读 音 相 同 , 意

20、 义 相 同 , 而 形 体 不 同 的 文 字 。 ( 2) 广 义 的 异 体字 除 包 括 狭 义 异 体 字 外 , 还 包 括 文 献 中 通 用 的 假 借 字 和 古 今 字 。 本 教 材 讨 论 的 是 前 者 。异 体 字 的 形 体 类 别 : ( 1) 文 字 结 构 类 型 的 不 同 。 ( 2) 同 是 会 意 字 , 而 构 成 成 分 不 同 。 ( 3) 同是 形 声 字 而 成 份 或 位 置 不 同 。 ( 4) 隶 变 不 同 或 文 字 讹 变 。 5) 为 了 书 写 方 便 而 形 成 的 俗 字 。 ( 6) 还有 一 些 是 古 体 字 。异

21、 体 字 的 辨 识 : ( 1) 同 出 一 源 , 分 化 后 分 工 明 确 。 如 “乌 ”和 “於 ”原 先 是 同 一 个 字 , 春 秋 后 才 逐 渐分 化 为 不 同 形 体 , 二 字 分 工 明 确 , 意 义 不 同 。 因 此 它 们 曾 经 是 异 体 字 , 现 在 却 不 算 了 。 ( 2) 虽 然 通4用 , 但 有 一 个 义 项 不 通 用 。 如 “修 ”和 “”是 通 假 关 系 , 而 不 是 异 体 关 系 。三 、 繁 简 字 : 简 化 字 与 被 简 化 的 繁 体 字 合 称 为 繁 简 字 。 ( 1) 简 化 字 : 特 指 1956

22、 年 国 务 院 公 布 的 汉 字 简 化 方 案 所 颁 布 的 简 化 字 , 不 一 定 笔 画 少 就 是 简 体 字 。 ( 2) 繁 体 字 : 特 指 与 简 化 字 相 应 的繁 写 楷 书 字 体 。必 须 注 意 的 几 个 问 题 : ( 1) 同 形 字 : 有 些 简 化 定 与 古 书 中 的 某 些 字 字 形 完 全 相 同 , 但 实 际 上 是 读音 和 意 义 都 不 相 同 的 两 个 字 , 形 体 相 同 纯 属 于 巧 合 。 ( 2) 同 音 替 代 字 : 简 化 字 中 有 一 些 来 源 于 原 先 意义 不 同 的 同 音 ( 或 音

23、近 ) 字 ”。 ( 3) 两 字 共 简 为 一 形 , 必 须 注 意 判 别 它 代 表 的 到 底 是 哪 一 个 字 。 如“钟 ”是 “锺 ”和 “”的 简 化 字 。8、了解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及古今词义的发展和变化。词义异同的情况:1)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如山、水、雪、母、弟、心、耳等。2)古用今废词。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如“觥”等。3)古今义绝对不同。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而古义与今义却迥然不同。如“ 斋” 本来是动词,指古代祭祀或典礼前的清心洁身,以示虔诚。魏晋时期有了居室、房舍的意义。4)大多数词古今义有联系有区别。造成旧词消亡的原因:1)它们随着所

24、表示的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如“喽腊”的“喽”,是古代楚地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祭祀这种形式消亡了,“喽”这个词也就不用了。2)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消逝。如“祲”。3)被别的词语所替代,也就是说旧词所反映的事物、观念等仍是后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但后代改变了说法。如“倡优”现在用“ 艺人、演员 ”来代替,旧词“倡优”也就死亡了。古今词义的差别:1)意义的多少不同。一个词有本义,有引申义,一个词的古今意义的多少,往往会产生变化,有的旧义消亡了,有的新义产生了。如“池”在古代意义是 a 护城河 b 池塘。现代意义是 a 池塘 b 旁边高中间洼下的地方。古今相比,“池”的意义一增一减。另外还有:国、防

25、、家等。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售”,古义侧重行为的结果,指把商品卖掉,今义侧重行为的本身,是卖。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一些词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如“恨”的古义轻,是遗憾、不满,今义重,是仇恨、忿恨。“怨”的古义重,是恨的意思,今义轻,是埋怨和不满。还有一些词在发展中褒贬意义发生了变化。如“谣言”古义是中性的,今义是贬义。另外“下流” 古中今贬,“ 吹嘘”古褒今贬,“谤议”古中今贬,“爪牙”古褒今贬,“锻炼”古贬今褒。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如“布”古指麻布、葛布。今指棉布。“坐”古指两膝着席或床榻,臀部压在脚后根上,今指臀着席位上。词义变化的类型:从古今词义的范围着眼

26、,可以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的缩小、词义的扩大、词义的转移三类。词义的缩小: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如“坟”古义是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是埋尸体的土堆。“臭”古义是气味,今义是难闻的气味。另外还有“亲戚”“ 宫”“禽”“ 丈夫”“丈人”等。词义的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焚”古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今义泛指一切焚烧。另外有:“响”“色”“ 河 ”“江”“裁” 等。词义的转移: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封”古义指积土成堆,今义指封闭。另外还有“走、脚、狱、诛、货”等。9、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的概念,学习掌握词的本义

27、的方法和分析词的引申义的方法。词的本义:多义词的几个意义,其中一个意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我们所讲的本义是指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词的引申义: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如何探求本义:探求本义,既不能脱离文字形体,也不能脱离文献用例。若撇开字形,仅从文献用例追溯词义的源头,是无法或难以办到的。如诛;若仅根据字形而脱离文献语言,探求本义也是不大可能的。如高。分析词的引申义的方法:第一、要了解词义引申的途径。(1)从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的特性(包括性质、形状、颜色、味道、用途等)来引申。(2)用比喻的方法引申。这种引申途径

28、是由于修辞上的比喻(隐喻和换喻)而导致的词义的引申。古代汉语中,常以“肺腑 ”喻至亲关系,“ 鱼肉”喻被宰割凌辱,“根本”喻根源,“心腹”喻亲信,“手足”喻兄弟,“草芥”喻微不足道之物,“ 坎坷” 喻不得其志,“ 咽喉”喻要害之处, “弹丸”喻偏小之地,“风霜”喻阅历世故。用比喻的方法引申与修辞上的比喻不同。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用来打比方的一种方法,而用比喻的方法产生的引申义却成了词的一种固有意义。两者有联系,但又有区别。(3)用借代的方法引申。这种引申途径是用修辞上的借代方法所产生的引申义。古代汉语中,常以“干戈”代“战争”,“骨 ”代“逝者” 。第二、要了解词义引申的方式。了解词义引申的方式

29、,有助于分析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从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看,词义引申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并列式,一类是串联式。5(1)并列式。以本义为中心,直接而并列地引申出几个词义。例如:“兵”,小篆作硷, 表示斧子, 表示双手,是个会意字。双手持斧,本义是兵器。这类引申又称为“直接引申”、“辐射式引申”。引申的方式很灵活,同一个本义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联想,因而就有各种不同的引申义。(2)串联式。由本义产生一个引申义,再由这个引申产生另一个引申义,接连引申,成为连锁形式。例如:“朝”,说文:“ 旦也。”本义是“早晨”。这类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有人称为 “间接引申”、“链条式的引申”,由甲义引申为乙

30、义。又由乙义引申为丙义,一个个引申下去,引申义与本义的距离愈来愈远。(3)混合式。词义的发展是复杂的。许多词的引申并非单一方式,而是两种方式都有。彼此交错。例如:“习”的本义与鸟有关。说文:“ 习,数飞也。” 即“ 屡次飞”、“反复飞”。礼记月令:“鹰乃学习。”第三、要了解词义引申的规律。古汉语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实词到虚词。(1)由具体意义引申为抽象意义。例如:“网”的本义只是指捕鱼鳖鸟兽的工具。后来引申出“广泛搜求”。(2)从个别事物引申到一般事物。例如:“涉”的本义是指“趟水过河”。后来引申为“ 渡河”。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3)由实词到虚词,

31、即实词虚化。“和”的本义是指“ 应和 ”。老子:“ 音声相和。”后来引申为“连带”。又由“连带”引申为“ 与”、“同” 等。10、了解同义词之间的差别,掌握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同义词间的差别:1)范围广狭不同。如“人”和“ 民”,“民”的外延比“人”的小。它的范围是“人”当中被认为愚昧无知的部分。“问、询、访” 三个词中“ 访”的适用范围比较小,通常指君长就重大问题向臣下征求意见。2)性状情态不同。如“坐、跪、跽。”3)程度深浅轻重不同。如“饥”是一般的饿,想吃东西。“ 饿”是严重的饿,指的是长时间未进食,受到死亡的威胁。另外,一般的病叫“疾”,病重叫“病”。一般了解叫“ 知”,深刻了解叫“识”

32、。4)侧重的方面不同。如“恭、敬”“恭”侧重外貌,“ 敬”侧重内心。5)感情色彩不同。如“诛、杀、弑”“ 杀”是中性,“诛”表示杀死有罪者,含罪有应得的肯定意味。“ 弑”用于下杀上,含犯上违礼、应予贬责的意味。6)语法功能不同。如“耻、辱” 中“ 耻”作动词时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之为耻”。“辱”作动词时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之蒙受耻辱”。辨析同义词的根据和方法:1)考察词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2)借助训诂书中的词义训释。3)探索词义的引申派生关系。4)察看各自的反义词。11、掌握判断句的特点和基本形式,了解其表达功能。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来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

33、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形式:1)“主+谓+也”,如:此王业也。2)“主+者+谓+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3)“主+者+ 谓”,如:兵者,凶器。4)“主+谓”,如:兵,凶器。5)“主+副+谓+(也)”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 长铗归来者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6 ) “主+为+宾”,如:“余为伯倏。”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两种基本表达功能,主谓语除了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外,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关系:1)表示

34、类属关系。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表示等同关系。如:梁父即楚将项燕。另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1)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2)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3)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12、理解被动句的概念和类型,掌握“于”字句、 “为”字句、 “见”字句、 “被”字句和“为所”句的句式特点。被动句: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A 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 有句法标志的

35、被动句:(1 )“于”字句。a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 省略“于”字,“ 动+ 施事者 ”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c “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d “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 于”同。(2 )“为”字句。a “为+ 施事者+ 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 b “为+ 及物动词”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6(3 )“见”字句。a “见+ 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b “见+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c 南北朝后,“见+ 动词(主动句)” 表示“对我怎样

36、” ,如“慈父见背”(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句)(4 )“为所”句。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东汉后,“ 为 之所”“ 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4 )“为所” 句。a “为+ 施事 +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东汉后,“为之所”“ 为所见” 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5 )“被字句” 。a “被+ 施事者 + 及物动词”如:臣被尚书召问。b 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 复盖、遭受、蒙受”,如:光被四

37、表。c 汉代后,至今,“ 被+ 及物动词” 。如:杯子被打破了。13、了解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掌握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掌握动量表示法和句子成分省略的几种情况。A .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B. 宾语前置的种类:(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a 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b 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需要注意的是:a 个别用“为” 字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如“子为谁?”b “如何”是“ 如之何”的紧缩,意思是“对之怎么样”, “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受疑问代词作

38、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c “何如”语义同 “如何”,译为“怎么样” ,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d “奈何”“若何” 情况同“ 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2 )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臣未之闻也。”。有两种不能前置的情况: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如“吾不能早用子。”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如:莫弗称之。(3 )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叙述句的宾语都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但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宾语必须用代词复指,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 是”。如:“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

39、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另外,有两种情况:a “ 惟(唯)+ 宾语+ 是(之)+ 动词”,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如“惟余马首是瞻。” 意思是“ 惟瞻余马首”。这类前置宾语也可以由代词充任,用以复指宾语的代词只用“ 之”。如“其斯之谓与?”b “此(是)之谓 ”是一种固定格式,意思是“ 叫这作”或“是说这个吧”。代词“是”作宾语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C.动量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数词可以处在两种语法位置上。(1 )在动词前作状语。如“三战三北”。(2 )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

40、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三。”D、主语的省略:(1 )承上省略: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2 )蒙下省略: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宾语的省略: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常见的。有:(1 )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以省略。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2 )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14、了解词类活用的情况,掌握动词活用、形容词

41、活用、名词活用的几种情况,能准确识别词类的活用。1 、词类的活用: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如“从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 用肘撞”。2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3 、动词的活用:(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意为“使惊”。(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

42、在意义上。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只能是“ 使跟从”。74 、形容词的活用:(1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就是活用为动词。如:“益烈山泽而焚之。”“烈” 形容大火,这里是 “放大火烧”。(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美”“ 饱”原是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清洁”“使华美”“使饱”。(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 的意思。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句中的“甘”“美”“ 安”“乐”是

4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香甜”“认为华美”“认为安逸”“ 认为快乐”。5 、名词的活用:(1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是“ 用目光示意”的意思。(2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腊”原义为“干肉”,动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3 )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友风而子雨”意为“ 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 ”。(4 )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本不属于

44、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在此介绍。6 、古代汉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识别:(1 )名+ 名。a 名动+ 名动宾,如“王天下”。b 名+ 名动主谓。如“陈胜王”。c 名动+(于)+ 名述补。如“王关中” ,应看成是“ 王于关中”。(2 )形动+ 名动宾。如“素善留侯张良”。(3 )名、形动+ 之、我动宾。如“妻之”“安我”。(4 )助动词、“所” 、副词+ 名、形动合成谓语、“所”字结构、状中结构。如“ 非能水”“所耕”“不雨” 。(5 )名动+ 介词结构述补。如“风乎舞雩”。(6 )名动+ 而+ 动动词性联合结构,如“衣冠而见之”。15、了解代词的分类,掌握各类代词(尤其是重点代词)的

45、基本用法。1.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 哪一个 ”,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 何”:作主、宾、定、判谓,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 什么”“为什么” ;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 经常 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 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 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46、,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3 )指处所。有“安、恶、焉”。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 “在哪里” 。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 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 “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 “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2 、指示代词:(1 )“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a “其” 特指代词只作定语。b “之、兹”泛指,c “之”作定、宾。(2 )“此、是、斯” 近指。a 表示“这”义。b 作主、定、宾语。c “此、是”可作判断谓语。d 此和彼对应。(3 )“彼、夫

47、” 远指。a 表“那”义。b “彼” 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c “夫”指示性较弱,多作定语。(4 )“尔、若、然” ,谓词性。a 表“如此”“象这(那)样”义。b 在先秦,“尔”作定、宾语。c “ 若”只作定语。d “然”多作谓语。(5 )“焉、诸” 特殊的指示代词。a “焉”相当“于此(之) ”,常作补语。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 一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如“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c “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语气词“ 乎”的合音形式。d 相当“之于”的“ 诸”用在叙述句里,如“投诸渤海之尾”;e 相当“之乎” 的“诸”用在疑问句里,如“不识

48、有诸?”。3 人称代词:(1 )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a 它们都可作定、主、宾语。b “吾” 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c 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 作宾语。 d “朕” 先秦时意同“我”,秦朝后,是皇帝自称。(2 )第二人称,有“女(汝)、尔、若”。a 它们可作主、定、宾语。 b “而、乃” 一般只作定语。(3 )第三人称,a “ 彼”出现率不高,一般作主语,个别用作宾语,仍有指示性,有轻蔑意味。 b“之、其”出现率很高,“之” 只作宾语,“ 其”只作定语。(4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辈、属、曹”表复数。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 、无定代词: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

49、类代词。它们只能作主语。(1 )“或” :表肯定。a 意“有的人”、“某人” 、“有的(东西)”。b 前有先行词,“或”指代其中一个人或一些人。如“宋人或得玉” 。c 句中连续出现几个 “或”,构成排比。如“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指“有的人”,不能表示选择。8(2 )“莫” :表广泛的否定。a 若没有先行词,表示一种不强调范围的否定,一般都指人。如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b 若有先行词,表强调范围的否定,指人又指物。如“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c 汉以后,“莫”发展出了否定副词的用法,表示禁止性的否定,相当于“不要”。d 也可以表示一般性否定,相当于“不”。5 、辅助性代词:这类代词有“所、者”,它们有一定的指代作用,但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1 )“所” :基本语法功能是加在谓词性成分前,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名词、形容词出现在“所”后也变成动词了。可分三类:a “所+ 动词” 。如“所载”“所画”,意思为“载的东西”“画的事物”。中心语在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