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学理论测试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以勒图尔诺为代表的教育起源理论是(A)生物学起源理论3、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个别差异性4、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B)生理和心理 5、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是指(D)终极性教育目的6、“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哪一种课程理论?( B)活动课程理论7、制定教学计划首先考虑的问题是(A)学科设置 8 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
2、的(D)个人本位论思想9 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10 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C)形式教育理论 1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B)学记12、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3、在教师的职业形象中最基本的形象是(A)教师的道德形象 14、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B)多尔15、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A)道尔顿制16、只考虑被评价对象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受被评价对象在其特定整体中位置的影响,这种评价属于(C )绝对评价 17、信度是反映测试结果的(D)可靠性指标18、行动研究
3、作为一种研究活动,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D)美国19、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是(C)个案研究法20、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学者是(D)培根21、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 22、被一定的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是(B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为 (C )九年 24、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 (D ) 教育教学能力25、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教育关系 26、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27、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是 (B)核
4、心课程 28、提出“ 最近发展区 ”概念的教育家是 (C)维果茨基 29、肯普提出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D )过程模式30、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可称为 (A)情感型失范行为31、教育心理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B) 孟禄 32、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B)民主主义与教育 3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C )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34、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C ) 癸卯学制 35、教师形象的核心是 (D) 教师的文化形象36、学科课程又称 (B)分科课程 37、教育性教学的提出者是 (C 赫尔巴特 38、非指导性教学属于 (C) 情感教学
5、理论流派 39、行为目标描述的是 (D) 学生的行为40、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指标叫(B) 效度 41、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D) 实质教育理论42、目标模式的提出者是(A)迪克 43、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是( B)讲述行为 44、由学生所在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C)校本课程 45、认为课程最终要有学生的需要来决定是(D)存在主义课程论46、国民教育的核心和实质是(D)学校教育制度47、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A)1951 年 48、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B
6、)旧的社会分工 49、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C)资本主义社会 50、法律赋于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所享有的权利是(D)教师职业的权利二、判断题1、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夸美纽斯。(X) 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4、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5、单轨制最早产生于英国。(X) 6、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7、奈勒是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X) 8、非指导性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理论。(X) 9 、系统分析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强调教学目标的基点作用
7、。(X ) 10、同辈群体主要指学生的非正式群体。()1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的实践活动。(X )12、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13、教育的个体功能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14、现代教育制度简称学制。(X)15、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16、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17、综合课程又称设计课程。(X)18、学业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X )19、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20、斯金纳是认知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X)21、偶像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
8、。(X )22、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组织的设计者,而且是班级组织建设的指导者。()23、成文的制度管理具有个别性和针对性,是柔性的管理。(X )24、行动研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活动。()25、学生道德行为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26、一个有较高信度的测验,一定是有较高效度的测验。(X )27、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X)28、班级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29、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两类。()30、问答策略也叫提问策略。()31、古代学校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X)32、实用主义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
9、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33、教育的社会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X)34、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X )35、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X)36、涂尔干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37、教育的人文性体现为教育在社会中的人文价值。()38、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3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40、核心课程主张以儿童为中心。(X)41、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42、国家课程是自下而上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X )43、课程评价即课程本身的评价。(X)44、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又称“传统评价观” 。()45、文化多元
10、是指社会内部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46、苏格拉底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年龄分期。(X )47、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48、布鲁纳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X)49、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有关“是什么” 的知识。(X )50、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三 填空题 1 、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教育 与 制度化教育。2、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具有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调控功能 、评价功能 。3、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 ,又是认识的主体 。4、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5、提问行为由发问、候答 、叫答
11、和理答四个环节组成。6、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人格障碍 、神经症和精神病。7、一般地说,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专制型、民主型 、放任型三种风格类型的班主任。8、我国中小学生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是整体印象评价法 、操行评定评价法和操行计量评定法。9、从教育目的作用的特点看,有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之分。10、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 、分支型学制 。11、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尊师爱生 、相互配合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共享共创,教学相长。12、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13、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有系统分析模式和目标模式过程模式。14、
12、同辈群体对其成员具有保护和发展功能。15、班级制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制度 。16、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叫相倚组织 。17、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和派生功能 。18、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类 与组织的体系及其教育机构管理规则 。19、教师职业即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又是一种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职业。20、教师的职业形象主要包括:教师的道德形象、教师的文化形象和教师的人格形象。21、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包括: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22、班级组织既具有社会化功能,又具有个体化功能 。23、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影响及其获得的知识主要包括
13、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两大类。24、“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的行动” 强调了行动与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 。25、学生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身心和本质特征两方面发展的稳定典型的 。26、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27、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是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28、学生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29、班级组织既具有社会化功能,又具有个性化功能 。30、心理学上解释学生失范行为的观点主要有心理缺陷说和挫折侵犯说 。31、个案研究是对单一的研究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32、教材是课程标准的
14、具体化。33、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4、英国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 。35、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总和,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统一总和。36、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专业理想的建立 、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37、教育史上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地位一直有两种对立观点:一是教师中心说 、二是学生中心说 。38、我国古代的学科内容是六艺 。古希腊的学科内容是七艺 。39、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40、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
15、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四、名词解释 1、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景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2、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3、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4、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
16、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规定了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5、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6、学校生活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一种专门化的社会生活。7、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
17、基本单位。8、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9、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10、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11、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的统一综合。12、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13、学生道德
18、行为是指学生个体在一定道德认识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14、教育国际化一是教育为社会国际化发展培养人才,二是教育本身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15、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6、学生道德认知测评是以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即个体对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为对象所进行的评价。17、教育信息化一是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二是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18、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19、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
19、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20、全民教育一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二是全面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三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21、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22、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23、学生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与结果
20、。24、个体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25、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是教育的规模、布局、比例、结构要合理。二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用终身教育的观念关照学校教育。五、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1 )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2、简述 21 世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1)全民教育(2 )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 )教育的个性化3、班主任建设
21、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有哪些?(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4)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4、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校园暴力触目惊心(2)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3)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4)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5、简述教育促进文化和发展的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6、简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1)社会本位的价
22、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而教育目的只能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2)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4)但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7、描述学生
23、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2 )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性(5 )整体性8、简述当代教学观变革的趋势(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9、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10、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24、。11、简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12、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区别(1)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2)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强调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3)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 (4)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
25、,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 13、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14、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4)专业自我的形成15、说明并分析核心课程的利弊(1)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第一, 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第二, 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第三, 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和改造社会。(2)核心课程的主
26、要缺陷:第一, 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锁碎或肤浅的。第二, 学习单元可能被搞的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第三, 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16、简述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2)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3)程序教学的方法17、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1 )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学生学习的榜样(6)学生的朋友18、简述活动指导的策略运用(
27、1)学生活动方案的设计( 2)学生活动基本条件的提供(3)自主活动的引入(4 )自主活动的促进(5 )成果交流的组织19、简析班级组织的结构(1)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2)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3)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4)班级组织的规模20、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1)倡导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4 )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校本课程的利弊(1)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2)优势: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
28、办学特点;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3)弊端:课程编制的权利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修订及质量追踪,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2、你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哪些方面?(1)设计教学的能力。即教师
29、在综合考虑教材、学生、教学时间、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进行整体构思的能力。(2)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板书板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演示等的能力。(3)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如班级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外学习管理能力等。(4)教育教学交往能力。如理解他人能力、沟通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5)教育教学机智。即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6)反思能力。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状况正确评价的能力。(7)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即教师对学生、对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8)创新能力。如创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
30、力。3、说明并分析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拟方案、实施尝试、反馈评价、总 结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实际上都是带有研究成分的行动。(1)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教育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 研究课题。 要确定研究课题,教师必须要善于发现问 题,这需要教师发展研究的敏感性,敏于看、听、闻、思,而且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对被确定为研究课题的问题,用自我追问的方式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进行把握,进而使要研究的课题变得更具体、更清晰。(3)研拟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研究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需要教师制
31、定初步计划,明确问题的核心,确定重要因素和对象以及研究的关键任务,还要收集资料,并通过内在激发自己的隐含知识,与其他教师交流与合作,查阅相关文献 和必要的理论学习等,不断修正计划,再回到问题确定和分析间题上,重新界定和分析,最后形成行动策略构想。(4)实践尝试行动策略。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这一阶段,要注意按计划,但如果遇到问题,也要随时做具体分析。通过随时分析,随时调整、随时改进。(5)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做 “得怎样,还要反馈、评价和修正。这就要根据行动结果,对整个研究做出全面评 价,并进一步澄清产生新问题的原因。作为行动研究的反思,迸人下一个行动过程。(6)总结。行动研
32、究的总结应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与本质的整合。既有理论上的概括,更要有鲜活的、真实的、富有感情、感悟和灵性火花的描述。 正是由于以上每个环节本身充满了行动与研究的色彩,教师的整个教育行动研究过程才不断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调整,直到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新的改进。因此,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过程,是一个从不会间断的过程。4、举例说明讲述行为误用的表现及其策略:讲述策略误用的表现:(1)过短的时间内呈现了过多的新知识。(2)讲述时间太长,超出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3)讲述内容缺乏组织性、逻辑性。(4)讲述不顾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或对学生知识准备作想当然假设。(5)讲述时没有激发起学生有意义
33、地理解知识的心理倾向。 教育策略:(1)语意准确,语词恰当,语速适中。教师语意应以普通话为准,保证学生听清楚每一个字。使用普通话词汇,避免使用方言。教师讲述时语速以稍慢于日常生活说话速度为宜,大致在每分钟200300 字。( 2)讲述学生不太熟悉的新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呈现“先行组织者”,以明确知识的内在结构性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举例5、试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观点(1)教学目标。他认为,最好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他指出:学校要培养的人就是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 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是批判性
34、的学习者,能评价他人贡献的人 ;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 ;更重要地,能灵活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在自由和创造性地运用所有有关经验时,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方式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的人; 不是为了他人的赞许,而是按照他们自己的社会化目标而工作的人。(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他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建了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按照某种意义的连续,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只与心有关,没有情感或个人的意义参与,它与全人无关。意义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
35、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这种意义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指导性学习。非指导性学习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它是一种教学模式。(4)师生关系的品质。 罗杰斯认为,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关键不在于课程设置、教师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于他与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态度品质。这种态度品质包括真诚、接受、理解三个方面。其中真诚是第一要素,是基本的。6、联系实际,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进行归因分析(1)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社会规范失控。特别是在社会的转型期,许多道德观和价值观被推翻,新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法制建设又
36、没有能跟上改革步伐,一些腐朽的东西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二是文化的商品化。文化市场的社会管理控制系统失调,导致反主流文化的泛滥、失控,使整个文化娱乐市场呈现出低谷化倾向,一些文化毒品毒害着青少年。三是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为世界范围内失范行为猛增提供了空间。社会控制力量削弱,加上核心家庭化趋势的扩大,青少年的各种违法行为的隐蔽性、自由性有了更大的空间。四是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的变迁必然带来诸多价值观的变化,对失范行为的产生更具深刻的影响。五是人口流动问题。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动,社会控制就显得苍白无力,使得反社会行为更为猖獗。许多失范行为给人口流入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2)学校
37、教育失误问题。表现为:一是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由于学校德育教育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二是个别教师素质差。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形成对立情绪,出现了“反教育”的后果。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学生由于沉重的学业负担产生的心理障碍得不到排除,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再者,学校法制教育的薄弱,也使学生不能正确地把握学校生活和其它社会生活的冲突。(3)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中的“四过现象” 十分普遍,即对子女的过高期望、过多照顾、过分爱护、过度保护。二是家庭中出现了“教育真空现象” 。联系实际 2 分7、试述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38、(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选择确立教育目的的必须要依靠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要把人-社会- 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价值取向,避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单向度、片面化。(2)适应与超越问题。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要坚持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首先,不能局限于在理论上抽象思考二者统一的合理性,还要探索二者统一在实践上的可行性。其次,在实践上要避免主次分明的绝对化思维。最后,在实践中要从现实及未来发展方向来把握教育的连续性,体现适应与超越的统一。(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从社会的内在要求来看,教育 目的的
39、选择确立要坚持功利和人文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首先,在重视人文精神、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的同时,要避免把它与功利价值对立起来。其次,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就是要倡扬人文精神。同时注意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 与今天所提倡的“人文精神”以及西方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区别与联系。(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要立足民族,面向世界,在民族开放中发展民族、创新民族精神,使民族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8、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1)学校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做到:首先,正确认识创新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创新能力得以实现和发展的最可靠的保证。
40、第二,创新是人的自由活动。创新意味着发展,创新的主体必须突破既有的观念和经验、现成的传统和习惯。离开了学生自主、自由的活动,就不可能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第三,正确理解创新和守旧的辨证关系。创新并不意味着彻底的破旧立新。缺乏全面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无异于缘木求鱼。第四,要把握创新的正确导向。对于促进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意义的新颖事物才能真正称得上创新,创新活动不能偏离政治和道德的准则。(2)学校教育要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做到:第一,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各个方面和涉足学生个性发展各种需要的具有决定意义因素。第二,增强社会责
41、任感。所谓社会责任感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负责,对环境的负责。而目前,更主要的是作为国家公民的责任感。9、试述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第一,不能把西方传统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与我国现在所讲的人的 “全面发展“等同起来。第二,全面发展不是人的各方面平均发展、均衡发展。第三,全面发展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认为全面发展是不要个性发展是不正确的。实际上,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坚持全面发展教育:1.这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决定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2?从历史发展看,忽视全面发展的教育,不同程
42、度地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3?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等均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知识与能力、才能与品德等诸方面在构成完整、完美个体中的相互联系性和制约性。这些都从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基础上证实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各育都具有制约或促进其他各育的因素,各育的发展又都离不开其他各育的配合,都需要其他各育与之协调。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我国教育目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十分正确的,实现这样的要求固然需要有扎实有效的教育
43、实践,同时这种有效的教育实践也需要依据教育目的来加以很好地把握,即要以教育目的的要求来时刻校准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把它作为衡量、评价教育实践的根本标准。10、举例分析当代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1)生理成熟期提前。 首先是身高和体重有明显的增加,其次是性发育成熟以及由此引起的第二性征的出现有明显提前。高中生身高、体重都快接近成人的标佑脑的机能也和成人相当,性机能己发育成熟,性意识越来越强烈。青少年儿童的这些生理变化需求教育工作者要敏于观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由于教育的普及,由于信息的不断涌现和信息传播的多渠道等原因,青少年的认识发展具有丰富的刺激
44、因素和时空条件,学生成为多种文化资源的占有者、享用者,特别是通过网络,学生获得的知识信息甚至比教师还多。但中小学生对学校中的课程普遍不欢迎。(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据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政治价值观呈稳定上升趋势; 人生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以物质利益为导向,注重实际,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利己与利他兼顾,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而又比较重视自我的发展趋势;部分中学生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有所下降。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务实的。但也反映出复杂性、多样性,这就要求学校、家庭、社会高度重视加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的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青
45、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切实加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当代中学生具有鲜明的自我利益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有主见等。其优点是主体性增强,富于创造性,其不足之处就是容易导致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心胸狭窄。正确地保护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将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 自我意识在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生活的反思性、建构性中的作用,是当前教育 中值得关注的问题。(5)心理问题增多。由于时代的急剧变化、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心理教育等 原因,学生的心理困惑、矛盾冲突不断增加。特别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