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053364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年第 3 期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赵 金 铭提要 本文从分析对外汉语教材现状出发 ,提出对教材进行科学评估的必要性 ,阐述如何建立客观 、公允的评估标准 。对于涉及评估标准的若干问题 ,及通过评估寻求教材创新突破 ,也将略陈管见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 ,设计一份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 ,以备同行参酌 。一 对教材进行科学评估的必要性回首十年来教学界所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 ,大致可以满足国内外汉语教学需要 。若干种质量高的教材 ,教师使用起来顺手 ,学生学起来饶有兴味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的实施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中使用时间较长 ,使用范围较

2、广 ,反映较好的教材 ,诸如 基础汉语课本: (李培元等) 、实用汉语课本(刘 王 旬 等) 、语(胡裕树等) 、(鲁健骥等) 、汉语中级教程汉语高级教程(邓懿等) 、教程(李忆民等) 、(邱质朴等) 、开明中级汉语( 孙晖等) 、(李明等) 、(杨贺松) 。,怎么说4十年来虽然有不少质量高 、受欢迎的对外汉语教材问世 ,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品教材 ,但不少教材是在同一水平上重复 ,缺乏特点 ,更无新意 ,雷同现象不可谓不严重 。正如吕必松先生最近在一次语言教育问题座谈会上 ,针对对外汉语教材问题所发表的意见 “同一类型的教材: ,大部分是大同小异 ,真正有创新价值的教材数量有限 ;这些大同小异的

3、教材 ,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 ,就是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呆板 ;有些教材的练习不是数量太少 ,就是练习的内容和方式与教学目的不一致 ;有些教材的外文翻译不太理想 ,国外反映比较强烈 ;专门针对国外汉语教学的特点编写的教材很少 ,大部分教材对国外不适用 ;从总体上说 ,我们的理论研究还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 ,但是也有大量适用于教学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及时吸收到教材中来 。”反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原因之一 ,是缺乏一套完整的 、科学的 、便于操作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系统 。如果建立起一套客观的教材评估标准 ,就能明确地指出优秀教材的长处所在 ,今后如何发扬 ,并避免短处 。然后经

4、过反复不断地修改 ,出乎其类 ,拔乎其萃 ,必定能提高教材质量 ,出现精品教材 。有了评估标准 ,对于粗制滥造的“急就章”型的教材 ,在评估其得失的同时 ,使其不便流传 ,以免贻误教学 。有了客观的评估标准 ,也可以说就有了教材编写的指南 ,人们可以据此“高山仰止”,循此规矩 ,力争编出符合语言规律 、语言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的较为理想的教材 。这样 ,必定能使教材与具体的教学目标更加紧密地结合 ,与教学计划 、课程大纲中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更加吻合 ,从而为教学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 。任何一本对外汉语教材都应该能体现汉语内部的结构规则 ,都应该能体现某种教学法理论倾向 ,这是很多人所论述过

5、的 。但是 ,教材背后多少总会体现着编者对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认识 ,对此 ,至今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刘润清等认为 “一套教材编 :完了 ,不论编者自觉还是不自觉 ,其中都隐含着对两个重要问题的5回答 :语言的性质是什么 ? 学习第二语言是怎样的过程 ? 比如 ,按照语法翻译法编出的教材 ,认为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 ,学习第二语言就是找出两种语言成分 ,达到可以互译的目的 。按照结构主义语言学编出的句型操练教材 ,认为语言由许许多多话语构成 ,学习一种语言就是通过无数的刺激 反应过程 ,形成一套理论 。”(刘润清等 1990) 教材的编写受着学习理论的制约 ,这种制约体现在教材编写的方

6、方面面 ,例如“是用小块的课文, ,还是用较长而容易的课文 ? 是用分立式的练习 ,还是用综合性的练习 ? 语法知识要讲多少 ? 脱离课文的练习要设计多少 ? 要不要翻译练习 ?这些决定都涉及到学习理论上的考虑 。”(刘润清等 1990)国外有一种看法 ,认为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大多使用的是听说法 。该教学法对语言的认识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观点 ,其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 。大约在六十年代国外已经对这种教学法进行了总结 。他们认为 ,与世界上“普遍教授语言”英 、法 、德 、西诸语言比较 ,我们的教材还太落后 。这种看法虽不无偏颇 ,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还没有体现当今世界流行的教学法

7、理论 ,还没有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所出现的有关学习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进来 。通过评估 ,可以发现并弥补上述对外汉语教材所存欠缺之处 ,把世界上一百年来第二语言教学的优劣得失 ,及我国几十年来外语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加以总结 ,纳入我们的评估标准 ,作为我们的借镜 。有了教材评估 ,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对外汉语教材所处的科学水平 ,找到与世界上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材相比所存在的差距 ;有了评估标准 ,还可以从微观上就具体教材评述优劣 ,臧否得失 ,以求改进 ,不断提高教材质量 。二 如何建立科学的教材评估标准如果单凭若干项调查 ,就仓促为一部教材打分 ,会众说纷纭 ,6莫衷一是 。因采用的

8、是大而化之的评价 ,故而仅会得出笼统的优良中差若干等 ,却难以对一部教材做出客观公允的评说 。例如国家汉办 1998 年发的全国对外汉语教材情况调查表一 : 自荐表,调查了下列各项内容 :使用范围 、编教原则 、应用的教学法 、对语言点 (语法点 、词汇量 、课文长度) 的界定原则 、教材特点 、反馈情况(再版率 、印数等) 、使用效果 。我们认为 ,仅靠调查反馈 ,很难对一部教材全面做出结论 ,因为没有比较参照物 。也许教材之间各有所长 ,却难断优劣 。因此 ,必须建立一种可操作的科学手段 ,有一份工作母单 ,据此分析 ,才能评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对教材如何进行科学评估 ,钱钟书之女公子已故

9、钱瑗教授曾推荐过 Hutchinson and Waters 所设计的教材评估方法 ,他们认为 ,“评估教材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对照过程 ( matching ) 。评估者应首先列出某一种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对教材的要求 ,这可称之为自身需求分析 ,同时列出某一候选教科书的特点 ,也就是作客观对象分析,然后两相对照 ,作出评估 。”(钱瑗 1995) 上述二人还认为 “教材评估从本质上是一个直接的 、: 分析性的配对过程 ,即将需求与可能的解决方法配对 。”(转引自钱瑗 1995) 英国语言学家哈默 ( Harmer)曾经说过 ,研究教材的一种方法是看它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这是评判教材的依据

10、和前提 。( 转引自周雪林1996)可见 ,达到教学目的和满足学习者需求 ,是评估的两大主要内容 。然而要对教材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还必须设计一套全面 、合理的评估标准 。周雪林认为应涉及以下六个方面 :1) 教材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2) 教材与教学大纲的关系 ;3) 教材与学习者的关系 ;4) 教材的选材问题 ;5) 教材练习的设计问题 ; 6) 配套教材 。( 周雪林 1996)我们认为不能要求一部对外汉语教材必须以某种语言理论 、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为其编写的理论基础 ,并以此制定编教原则 ,那样也许过于苛求 ,但多少应有某种理论的倾向 ,并吸收其他理论的合理成分 ,兼采众家之长

11、 ,综合比较 ,形成理论基础的特色 。教材应多少体现当代语言理论 、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特别是对汉语事实本身认识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定要吸收到教材中 ,以便为教学服务 。一部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 ,必定与某种教学目标相结合 ,必须以经过验证的现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课程大纲为依据 ,而教材不过是保证了教学计划有效实施的措施之一 。教材必须有针对性 ,为谁而编 ,为什么样的目的而编 ,要明有所指 ,要符合学习者的自身情况与需求 。选材是教材编写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时至今日依然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的重视 。这里面有两点必须遵守 :一是选取真实的语言材料 ;二是选取受学习者欢

12、迎的语言材料 。练习的编写也有很多讲究 ,重要的是要能“温故而知新” 。这六个方面可说是评估语言类教材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们认为 ,在评估一部教材时 ,还要特别着重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检验 。一 ,是否遵循“教材编写理论”,以此确定教材编写的基本框架 。二 ,是否遵循“教材编写基本原则”,循此从事具体的编写 。首先对什么是“教材编写理论”要有一个正确的界说 。崔永华说 “教材编写理论是关于教材编写的原则 、: 类型 、过程和方法的理论 。它探讨教材编写如何在教学总体设计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对象 、学习目的 、学习者的水平 、适用课程等选择和规定教学内容(包括语言要素 、言语技能 、言语交际技能 、

13、语用规则和文化背景知识)和素材 。如何根据语言学习规律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项目(生词 、语法 、课文 、练习等) 及其顺序 ,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崔永华 1997) 这是目前我们看到的解释“教材编写理论” 的较为完备的一种说法 。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 ,应遵守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束定芳等(1996) 确定了教材编写“ 五大原则 ”。1) 系统原则 。教材应系统地8介绍有关目的语的语音 、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2) 交际原则 。语言材料的选择和有关练习的设计要体现实践性和具体可操作性 。3) 认知原则 。语言材料的编排和练习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的规律以及人脑的

14、记忆特点 。不同民族的认知原则是千差万别的 ,尽管逻辑是一致的 。4) 文化原则 。语言材料要尽量选择典型的代表目的语主流文化的各种题材和风格的文章和段落 。5) 情感原则 。教材一定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感情和心理因素 。这里说的“教材编写理论” 和“ 教材编写基本原则”,都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编写教材时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 。在制定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时 ,还要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规律 ,灵活变通 ,以利操作 。三 涉及评估标准的若干问题为了改进教材编写 ,提高教材质量 ,在制定教材评估表时 ,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 。据从教师和学习者两方面来的信息 ,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在编写方面尚普

15、遍存在下列问题 :1) 缺乏高层次的教材编写理论指导2) 教材内容不够有意思3) 词汇量大 ,复现率低4) 练习种类单调 ,数量不足5) 语法注释烦琐 ,术语过多 ;外文翻译艰涩难解 ,形同虚设6) 文化取向有欠妥之处7) 版面不活泼 ,缺乏插图8) 教材系统不完善 ,各阶段教材之间衔接困难9) 各单项语言技能训练教材未形成配套10) 缺少教师用书对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 ,学习者的意见普遍集中在下列两条 :9一是教材内容没意思 ,二是词汇太多 。这实为我们教材的两大致命伤 。先说教材内容 ,据高彦德等人的调查 “内容没意思 、, 趣味性差是除文化 、文学教材和含文化 、文学内容的教材外大部分教材

16、的突出问题之一 。 在 63 部有缺点的教材和工具书中 ,认为内容没意思或内容不好的 ( 如内容过时 、不实用等) 共 33 部 ,占总数的52. 4 % 。”(高彦德等 1993) 而从一个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角度来看 ,教材的内容实在是至关重要的 。黎天睦说 :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的汉语教材 “长处是书的内容比较有意思 。一般的说故事写得不,错 ,学生很感兴趣 ,虽然也许在语法方面不大理想 ,或者练习不够活 ,会话太长 ,有的不自然 ,可是学生学这些书都觉得有意思 。”( 黎天睦 1987) 这真是一美遮百丑 。怎样才有意思 ,黎天睦继续说 :“他们编的故事当然是可笑的 ,可是学习外语越可笑越好

17、,有的时候是这样的 。学生对课文感兴趣 ,因为他想知道这个故事有什么结果 ,虽然有点困难 ,还继续念 ,已经晚上十二点了 ,还不愿意睡 ,要把这课念完 。趣味性是很重要的 。”(黎天睦 1987) 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 ,大概还不具有这种吸引力吧 ?在对外汉语教材中 ,要想内容有意思 ,首先要突破一些旧框框 ,比如我们编课文首先考虑“要有思想内容”、“ 要富有教育意义”、“要宏扬中华文化” ,岂不知就是这些使得我们编课文时缩手缩脚 ,放不开 。当然 ,要做到有意思 ,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都是地道的 。要选择真实的语言材料 ,不是编者自造的 ,这并不容易 。交际法创始人之一坎德林教授 ( Ch

18、ris Candlin) 编写交际法教材 Challenge (挑战) 时 ,曾经设想全部使用真实材料 ,实际上他只做到了 70 - 80 %的材料是真实材料 。于是胡文仲教授感叹道 :“坎德林在英国尚且只做到了这个地步 ,可以设想在中国收集这类材料之困难 。”( 胡文仲 1991) 胡先生指的是在中国编写英语教材 。那么 ,我们中国人在汉语的故乡中国编写汉语教材 ,要做到选材精10粹 ,知识面宽 ,信息量大 ,又反映现代人的生活 ,是真实的语言材料 ,学生感兴趣 ,爱学 ,也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以往的教材在满足学习者对内容的要求方面 ,重视不够 。如以中级汉语教程(李忆民等) 为例 ,在内

19、容上的安排是 ,古代故事 18 % ,1919 - 1949 年的文章 50 % , 1949 - 1976 年的文章 14 % , 1976 年以后的 18 %。不难看出内容略嫌陈旧 ,缺乏时代气息 ,在语言的真实性方面也不无瑕疵 。我们再以 1990 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阅读技巧与实践一书的选材为例 ,该书第一册每课课文词数控制在 300 -800 ,避免学生因文章太长而产生厌烦情绪 。所选的文章生动有趣 ,涉及面广 。如第二册共 40 篇 ,内容包括 :政治经济 4 篇 、语言文化 4 篇 、风土人情 11 篇 、体育文娱 1 篇 、天文地理 7 篇 、环保卫生 13 篇 ,如

20、长寿的秘诀 ,怎样克服失眠 ,蚊子都咬人吗 ? 趣味性浓 ,学生爱不释手 。(蒋洪新 1992) 两相对照 ,不无借鉴意义 。最近出版的速成汉语初级教程在使课文有意思上下了很大功夫 。该教材以话题为中心 ,将话题按实用程度分为三档 : A. 最常用 (有关日常生活 、学习 、社交活动的话题) ,占 63. 8 % ;B. 常用(有关民族传统 、观念的话题) ,占 25 % ; C. 次常用 (有关中国国情的话题) ,占 11. 2 %。课文以介绍当代文化为主 ,其中明显有文化内容的 ,占 45 % ;介绍国情文化和习俗文化的 ,占 16. 2 % ; 介绍观念文化的 ,占 12. 5 %。教材

21、尽量做到话题典型 、实用 ; 情节真实 、有趣 ;语言生动 、活泼 ;留有思考想象的余地 。(郭志良等 1997)至于如何选材 ,如何确定语言和知识的关系 ,刘润清有两点建议 ,值得我们参考 。1) 用一定的百科知识吸引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克服一定的语言困难 (即学习语言知识) 去获取百科知识 。总的趋势是 :初学者的课文中 ,百科知识几近于零 ,语言知识接近 100 % ;高级阶段 ,百科知识可以达到 80 - 90 % ,而语言知识几乎接近于零 。2) 将两类知识列出清单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一套书要全盘11考虑 ,那种编完一册 ,再考虑下一册的方法 ,势必坡度不适当 ,或难保必要的

22、重复和逐步积累 。“(刘润清 、吴一安 、俞涓 1990)再来说教材中的生词问题 。根据高彦德等人的统计 “生词,多 、词汇不好 (指偏难或不实用) ,是现行教材的又一大问题 。 在有缺点的 63 部教材和工具书中 ,有这一缺点的教材有 15 部 ,占23. 8 %。”(高彦德等 1993)有的教材在编写时就对词汇的处理有自己的考虑 ,如上面提到的速成汉语初级教程,其突出特点之一是词汇量大 ,覆盖了全部甲级词和绝大部分乙级词 ,共出生词 3667 个 (不计专名 ) ,其中甲级词 1004 个 ,占 99 % ;乙级词 1271 个 ,占 63 % ;丙级词 474 个 ,占 22 % ;还有

23、 685 个超纲词 。每课有 30 甚至 40 多个生词 ,词语教学采取大输入的方式 。结果是在实际教学中多少暴露了教材的一些不足之处 。因词的数量大 ,且重现率低 ,一些词实用价值不大 ,未免使得词汇教学出现“夹生饭”现象 ,使学生感到负担过重 。我们如此重视词汇的数量 、分布及其重现率 ,是因为生词的量与学习者的记忆相关 ,而能否记住生词又直接影响到学习兴趣 。胡明扬先生曾说 “不学语法可以学会外语: ,但记不住生词决学不会外语 。”所以 ,一般外语教材都严格控制课文中生词的数量 。有人认为 “如果一篇: 1500 字左右的课文生词量超过 70 个 ,语言难点和内容难点超过 15 个的话

24、,那么学生学习时就会感到负担过重 ,其学习兴趣会减弱 。据专家测算 ,一篇 1500 字左右的文章 ,其理想的生词量应为 40 个 ,理想的语言难点和内容难点不应超过10 个 。”( 周雪林 1996) 这可备一家之言 。至于如何淡化语法注释 ,多提供情景 、阐明用法以加强交际功能 ,怎样使练习的分类更多 、更合理或以多少为最佳 ,每个练习的分量如何规定 ,表达练习占多大比重 ,怎样处理好语言流畅性与得体性的关系等等 ,本文不能详细展开 ,但无论如何都是评估过程中要加以考虑的 。(赵金铭 1997)12四 通过评估寻求教材的创新突破对以往的教材进行评估 ,其目的是为了保持优良传统 ,把符合规律

25、性的东西发扬光大 ,但更重在教材的更新 ,注重教材编写框架的突破 。国家汉办全国对外汉语教材工作会议纪要( 1998) 指出 “更新传统观念: ,打破教材编写陈规 ,突破已有的编写框架 ,推出合乎时代需求的精品教材 ,成为摆在对外汉语教学界面前的突出任务 。”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四方面实现突破 ,而这些突破也应反映在教材评估之中 。1. 有无前期准备工程是编好教材的重要条件以往的教材在前期准备工程中主要注重词汇控制 、语言点的确定 、功能项目及文化因素的摊派 。词汇上按照词汇大纲的数量 ,斟酌出词先后 ,并注重重现频率 ; 语言点上按大纲的语法项目 ,排定难易程度 ,并控制句子的长度等 。功能

26、与文化方面 ,目前无现成的大纲可供参考 ,只能由编者自行确定 ,一时难断优劣 。我们也注重针对性问题 ,比如母语不同 、年龄不同 、学习目的不同 、文化程度不同 ,等等 。这些基本问题虽然已经提出 ,编教时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通用型教材多 ,而缺乏为某一类学习者的特殊学习目的而编写的教材 ,即为明证 。我们认为 ,要改变这种局面 ,今后的教材编写 ,应从侧重于如何教转向更多地考虑学习者如何学 。因此 ,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就成为评估教材的重要标准之一 。也就是说 ,对即将使用该教材的学习者进行“需求分析”,就成为编教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的一项 。除了对学习者的一般概况了解外 ,在编教之前

27、,还应对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基础 、学习目的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等有初步的调查和了解 。这样 ,在编教时才能有的放矢 ,真正做到有针对性 。目前 ,要想在针对性上有所突破 ,应改变一下教材的编写方式 ,走一条“我编 中外合编 我编” 的13道路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材 ,除少数中外合编外 ,绝大多数都是我编 。故而对教材的主要反映是内容没意思 ,不完全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过程 。中外合编教材可避免此类缺憾 。中外合编教材 ,可以共同投入 ,效益共享 。我方在汉语本体系统 、教学法原则 、文化因素蕴涵及背景知识等方面起主导作用 ,外方在语言对比 、文化对比 、学习心理及学习过程方

28、面提供咨询 。待合编教材取得相当经验后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已进入成熟期时 ,我们的教材最终还是以我编为主 。2. 教材中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可背诵材料学习语言要发挥大脑的记忆功能 ,背诵下来 ,才算是确切地掌握了 。前辈学者吴宓说 “我自己的经验: ,许多朋友的经验 ,都说明这一点 ,学外语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 。”(张紫葛 1997) 胡明扬在谈到自己的治学经验时也说 “学语言要背诵 。要大量阅读: ,从所读材料中 ,可以了解语言习惯 。你没有听到或没有看到的语言现象 ,千万别创造 ,一创造往往出错 。背诵过程中 ,很多词的用法和语法现象都在其中了 。一次完成 ,不必过多的讲解 。”胡春

29、洞也说 “大量背诵课文与大量多种练习的结合: ,乃是对于一切各不相同条件下英语教学的普遍有效的方法 。因此 ,有必要把这一点提高到原则意义上来加以认识和贯彻 。”(胡春洞 1990) 中国人学英语如此 ,外国人学汉语亦复如是 。背诵有利于语音 、语调的正确 、熟练 ,有利于所学词汇和语法的巩固 ,有利于把握住正确的语感 ,无论是对口语能力还是书面能力的提高都十分重要 。这里有两点应予以注意 :一是背诵要与多种练习相结合 ,方能更加有效 ;二是背诵与活用练习应同步进行 ,才能提高表达能力 。有人说背诵有三个层次 :尝试性背诵 半熟性背诵 流利性背诵 。(胡春洞1990) 每课均应有背诵材料 ,初

30、级可背诵若干句子 ,然后背句群 ,背段落 ,直至背诵篇章 。也许有人把背诵归结为机械性练习 ,其实不然 。背诵中包含着活用练习的成分 。何时 、何地 、对何人使用曾经14背诵过的或稍加变换的一个句子或几个句子 ,这本身即是最得体的活用练习 。3. 对口语作出科学的界定 ,重新认识对话 ,在教材语言的推敲上下功夫口语决不是将叙述体改为甲 、乙或 A 、B 之间的对话 ,这应是无庸置疑的 ,然而 ,我们的教材却不无此种现象 。另一种误解是 ,以为在课文或会话中夹杂若干北京口语词就是口语 。其实只不过是京味稍具 ,并不能认为就是普通话口语 。至于时而出现的文言词汇 ,如“则”“若”“而” 实应不见为

31、好 。但是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 ,如何处理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选用真正 、地道的普通话口语 ,是很不容易的 。首先 , 应该对普通话口语有个科学的界定 。有人说“口语就是人们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 ,借助各种辅助手段的口头语言 ,基本上是用非正式讲话的风格说出来的话 。”( 陈建民1984) 怎么写出口语来呢 ? 老舍先生有一番经验之谈 “按照我的:经验 ,我总是先把一句话的意思想全 ,要是按照这点去造句呢 ,我也许需要一句很长很长的话 ,于是 ,我就用口语的句法重新去想 ,看看用口头上的话能不能说出那点意思和口语上的话怎样说出那点意思 。这么一来 ,我往往发现 :口语也能说出很深奥的意思

32、,而且说得漂亮 、干脆 。用这个方法造句 ,写出来的一篇东西 ,虽不能完全是口语 ,可能颇接近口语了 。”(老舍 1951) 老舍先生的切身体会 ,为我们在编教过程中 ,如何斟酌句子 ,编出地道的口语 ,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在我们的教材中 ,也有不少是真正的普通话口语 ,我们从中摘取一些 ,可以看出编写之不易 ,而学起来会有滋有味 。“昨天去市中心我丢了一个钱包 ,把我急坏了 。”“外面下着雨 ,没带雨伞 ,回不去了 。”“好象中国人都打太极拳 。”“怪不得你身体那么健康 。”一天时间参观够不够 ?”“承德要夏天去才好 。”“还有什么事要我帮忙的 ?” ”“我在北大的时候 ,大家都叫我15老外

33、”。( 姜明宝 1997)4. 教材中要注意人类文化通感 ,不可一味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 ,应取汉语本位论 ,但不可把中国文化本体论渗入其中 。外国人学汉语 ,大多带有工具性目的 ,取融合性学习目的者 ,不能说没有 ,但微乎其微 。那么 ,外国人学汉语 ,就不一定非要认同中国文化 。因此 ,语言教材应多考虑人们的文化通感 ,要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感到人文性 ,从而使汉语走向国际社会 。(赵金铭 1997)实际上 ,这是目前第二语言教学中在教材编写上面临的共同问题 。有文章介绍说 “在过去: ,人们普遍认为学习英语必须学习英美人的文化 ,教学内容必须选择地道的英美文化 ,盲目反对地方文

34、化或者第三国文化在教学中的出现 。这种现象 ,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批评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 ,世界的文化的交流也应该是多向的 。”因此 ,多种文化模式的选择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应忽视的 。(余谓深 、王蔷 1992)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笔者草拟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 ,与同行共同探讨教材的评估问题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说明 本评估表共设评估项目 55 项 ,每项分为 A 、B 、C 、D 四个等级 。1 - 45 项 A 为 4 分 、B 为 3 分 、C 为 2 分 、D 为 1 分 ,46 -55 项 A 为 2 分 、B 为 1 分 、C 为 0. 5 分 、D 为 0

35、. 25 分 。前 45 项满分为 180 分 ,后 10 项满分为 20 分 ,总满分为 200 分 。累计得分170 分以上者为优秀教材 ,150 - 169 分之间者为良好教材 ,120 -149 分之间者为一般教材 ,119 分以下者为较差的教材 。请评估者根据自己的判断 ,在该教材符合的等级上打“ ”,谢谢合作 。16序号12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时间 出版单位 教材类型 适用对象 开本 总页码 评 估 项 目对学习者的需求有调查了解前 依据现行的某种教学计划 、课程大纲进行编写得分A B C D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期准备教学理

36、论学习理论语言依据大纲对词汇总量及其分布进行控制覆盖大纲所规定的语言点依据大纲确定功能意念项目且分布合理以某种语言理论为基础 ,如结构主义或功能意念体现或侧重某种教学法原则 ,如听说法或交际法使用该教材可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正确处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训练比重均衡 ,并有综合训练按照语言技能编排教学内容既注意表达正确又注意表达得体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并重以第二语言学习心理过程为理论基础如行为主义教材内容与学习者的需求相一致内容编排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过程语言水平与学习者的基础相符语言内容与学习者以前所学相衔接注意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每课生词量适当 ,重现率充分句

37、子长短适度课文篇幅适中课文与会话语言真实 、自然口语与书面语关系处理得当 ,是真正的普通话口语所设语境自然 、情景化172627课文内容符合外国人 、成年人 、有文化的人的心态课文题材涵盖面广 ,体裁多样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材料练习编排注释解说教材配套其他课文内容的深浅难易排序得当从开始就有可背诵的材料课文有意思 ,给学习者以想象的余地内容无宣传 、无说教 、无强加于人之处教材的文化取向正确无误练习覆盖全部的教学内容练习有层次 :理解性 机械性 活用性练习练习类型多种多样 ,每个练习都很短各项练习之间具

38、有内在联系注重表达练习 ,练习项目具有启发性练习的量足够练习编排遵循“有控制 较少控制 无控制” 原则练习兼顾到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淡化语法 ,少用概念和术语 ,加强交际语言现象的注释简明 、扼要外文翻译准确 ,具可读性注重词的用法及使用条件的说明例句精当 ,可以举一反三有教师手册及参考用书 ,方便教师 ,起导向作用有学生练习册各单项语言技能训练教材配套有清晰音像材料 ,可供视听有阶段复习材料及总复习材料有相关的测试练习开本合适 ,使用方便插图数量适当 ,与内容配合紧密版面活泼新颖 ,吸引学习者教材内容使用不同字号编排18附注语言教育问题座谈会纪要世界汉语教学, 1998 年第 1 期 。199

39、6 年 5 月 10 日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演讲我的治学之路。参考文献陈建民 1984 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 。崔永华 1997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概说中国文化研究, 春之卷 。高彦德 、李国强 、郭旭 1993 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郭志良 、杨惠元 、高彦德 1996 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综合课本的总体构想及编写原则 ,载汉语速成教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春洞 1990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文仲 1991 介绍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交际英语教材外语界, 第 3 期 。姜明宝 1997 世界汉语,新加坡时代出版社 。蒋洪新 1992 介绍一套英语阅

40、读教材外语界, 第 4 期 。老 舍 1951 怎样运用口语语文学习, 第 2 期 。黎天睦 1987 现代外语教学法 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刘润清 、吴一安 、俞涓 1990 高校英语本科教育抽样调查报告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3 期 。钱 瑗 1995 介绍一份教材评估一览表外语界, 第 1 期 。束定芳 、庄象智 1996 现代外语教学 理论实践和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余谓深 、王蔷 1992 从国际英语外语教学协会第 25 届大会看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新趋势外语界, 第 1 期 。张紫葛 1997 心香泪酒祭吴宓,广州出版社 。赵金铭 1997a 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世界汉语教学, 第 2 期 。赵金铭 1997b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取向 ,香港多语多文化研讨会论文 ,香港大学 。周雪林 1996 浅谈外语教材评估标准外语界, 第 2 期 。(赵金铭 100083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速成学院)(责任编辑 李清华)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