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附件 1期 数编 号无锡市教师教研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课 题 名 称 :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主持人: 浦凤清 所 在 单 位 : 江苏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 申 报 日 期 : 2010.10.18 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制2一、课题研究者基本信息主持人姓名 浦凤清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4最后学历 本科何级学科教学荣誉称号专业技术职称高级讲师最后学位13914123782工作单位 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联系电话(必填) 85061972-3028邮政编码 214121通讯地址无锡市滨湖区太湖街道周新中路 92 号 电子邮箱 主 要 合 作 者姓 名 单 位 职 称
2、在课题中的分工孙通 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助讲 实训教程编制李理 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讲师项目筛选、设计教案、课件制作、实训教程编制吴桂斌 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讲师项目筛选、设计教案、课件制作、实训教程编制论 文 或 论 著 名 称 出 版 部 门 及 发 表 时 间对无线网络数据安全的思考 价值工程杂志 2010.6引入无线网络课程的必要性与实施对策 电脑知识与技术杂志 2009.11主持人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论著 创业教育要加强风险教育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杂志 2009.123浅析计算机网络的常见故障问题与解决对策跨世纪杂志 2008.11基于 Delphi 7 环境下 MapObje
3、cts的使用大众科学杂志 2007.12如何当好职高班主任 江苏大学学刊 2007.124二、课题设计论证1、核心概念及课题界定核心概念:(1)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计算机相关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基本通信理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Internet 与 TCP/IP、局域网的概念及组成、网络设计与组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的操作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2)教学有效性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实验、实训等教学活动,
4、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技能上,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活动,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 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并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紧密结合,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目标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强调教学目标的多维度,多层次性,重视学生能力
5、建构和情感体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构建过程的前提。5(2)学生认知发展理论。学生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初中生往往是根据成人的要求进行观察,带有被动性;高中生能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集中而持久的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调控。在观察过程中,高中生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细节,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和结果。(3)情境教学理论。情境教学理论就充分运用了人的直观认识原理,通过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情境教学理论以教师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为途径,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主
6、动精神不是自发产生的,而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去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62、选题的实践意义及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我校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据通信的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TCP/IP 模型,掌握局域网工作原理和一种流行局域网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综合布线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局域网组网及网络应用能力,从而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该课程专业理论性比较强,缺乏
7、与教材相对应的实训内容,教师平时上课都以讲授为主,学生参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少,使部分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总体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针对这种情况,计算机教研组准备借鉴我系多年从事五年制高职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指导文件及相关教学理论,以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为目标,决定对该课程进行全面改革,使课程在体系结构上突出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加强校本实训教材建设、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局域网设计、组建及网络应用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73、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1. 以提高计算机网
8、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为目标,改革传统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适时采用现场教学、示范教学、实物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克服原来的“重理论、轻动手” ,强调“重应用、重实践” 。2. 深入剖析研究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增删,开发适合教学需要的课件。3. 开发与理论教学知识相对应的校本实训教材,课程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标,突出实践教学和技术训练环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之比 1:2 ,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提高教师素质。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5. 改革学生成绩
9、评定办法,将学生的实训成绩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不以一纸考试定成绩。4、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网络技术人员需求情况;深入学生,通过个别谈话、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已学过本课程的学生的想法、愿望。2文献研究法:借鉴同类学校的教材使用情况及教学方法。3行动研究法。通过上好研究课进行行动实施,对课题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验证和完善。4绩效统计法:根据课题运行过程,进行平行对比和纵向比较,并进行分析综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不断整合,不断完善本课题的各种研究方法。5案例研究法。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形成教学案例。85
10、、本课题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提高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培养健康人格。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充分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3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夯实基础,拓展技能,培养兴趣。4. 改革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将实训过程考核纳入评价体系。三、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研究阶段及内容 阶段成果内容及形式调研论证阶段 课题申报表 /论文研究实施:剖析教材,研发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任务书、指导书研究实施:建设校本实训教程 校本实训教程研究实施:建设配套课件/ 教案/ 备课笔记 课件/教案/备课笔记研究结题阶段 结题报告 /论文9四、评审意见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2、市(县)区或市学校管理中心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3、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专家评审和审批意见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