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量 120 分钟 分值 150 分第一卷一、选择题 (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繁芜(w) 诅(z)咒 磐(pn)石D澎湃(bi) 赎(d)罪 藏匿(n)C诚挚(z) 端倪(l) 砥砺(l)D憧(zhung)憬 气馁(ni) 绚(xn)丽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耶稣 伦理 兑现 迥然不同B诬蔑 诽谤 侈谈 应运而生C嘉宾 忌恨 竟相 永保生机D肤浅 蜕变 竭诚 卓有成效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浅尝辄(就)止 永垂(流传下来)不朽 义愤填膺(胸膛)B无济(补益)于事 安之若素(平常) 不言而喻(明白)C百折不
2、挠(屈服) 创业维(语气助词)艰 民不聊(依赖)生D梦寐(睡着)以求 死有余辜(辜负) 言简意赅(完备)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悲观马尔萨斯认为,人类所需要的食物与大地所能供给的粮食会愈来愈不成比例,人类的处境会日益恶化,贫富不均的情形将每况愈下。B当她身着一袭水绿色比赛服,溶入音乐起舞时,观众无不如沐春风。周小菁用她的形体语言,行云流水般勾勒出江南春光无限好的意境。C这样的一些人,即便是再大的款,我也不以为然,他们为金钱所累,活得可怜。D现在有些地方,干部吃喝玩乐蔚然成风, “喝酒七两八两不醉,跳舞三步四步都会,打牌一晚两晚不睡” ,我们一定要狠煞这股歪风。5、下列句
3、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值得高兴的是,经过大家几天来的帮助,终于使他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妇女的平等。C散文能提高和洗涤人的灵魂和精神境界。D我坐着沉思:为什么在我们的国家里,总会有这种浓重的忧郁的阴影,笼罩着田野和河岸,遮蔽着天空和阳光。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2B 孟子是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 ,提出了“性善”论,他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与捍卫者自居,故后世常“孔孟”并称,元文宗时封他为“
4、亚圣” 。C 庄子 老子都是道家学派的著作。庄周、李耳并称为“老庄学派” 。D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当时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学派纷纷出现,在学术思想上各家各派之间有继承,有批判,有发展,从而形成学术繁杂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二、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12 分)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用地下核爆炸来消除地震发生的有效方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在进行地下核爆炸试验时发现,在每次试验后的很长时间内,爆炸中心近百公里范 围内都会发生多次地面震 动, 这使他们意识到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后
5、来他 们和地震专家一起进 行了多次地下核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有些地下核爆炸会引发地震,而另一些则不会。据此他们研制出了能引发地震的“地震武器”。前些年,俄 罗斯核专家又 对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的关系 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会形成一种压力和张力, 这两种作用力会沿着地壳向各个方向传播,也可能传播到即将发生地震的地区,在这一地区的地壳 层中积蓄着导致地震的巨大应力,在传播来的压力和张力的作用下,这种应力可能会被反方向抵消,也可能被同方向加强。如果引发地震的应力使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削弱或抵消的话,地震的发生将得到遏制或者强度将得到减弱,这 就是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
6、震的力学原理。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当某个地区呈 现出多种地震前兆 时,由地震 专家和核专家共同研究确定进行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俄罗斯核专家已经设计出利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多次成功引爆了能够消除地震的小型核装置。但也有一些地震专家对这种方法的效果表示怀疑,他 们认为这种方法在理 论上是可行的,但 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核爆炸产生的冲 击波方向不容易控制,地震 应 力的方向也不容易准确掌握,如果计算失误很可能弄巧成拙,引起地震的发生,甚至可能造成强度更大的地震。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机构认为,来取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核爆炸应当在有关国际组织的监督下进行
7、,以防止某些国家以消除地震为名进行研制核武器的 试验。7、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意识到的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指的是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地下核爆炸能消除地震地下核爆炸既能引发地震又能消除地震地下核爆炸有的能引发地震,有的能消除地震8、对地下核爆炸与地震关系的最初研究及其成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核专家和地震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关系,并制造了“地震武器” 。研究试验表明地下核爆炸并不都能引发地震,有的还能消除地震。研究试验表明有的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据此制造了“地震武器” 。3 “地震武器”根据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错综复杂关系而制造,既可引发地震也可
8、消除地震。9、对“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地震应力由震中向四处传播,地下核爆炸冲击波形成的压力和张力也向四处传播,它们必然相遇。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是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张力和地震应力三种力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同,相遇时增强应力,对地震就不起作用。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反,相遇时抵消应力,从而遏制或减弱地震强度。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要以控制地震应力方向、正确测定和计算地震位置和强度为前提。根据地震预报情况确定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就
9、可以成功消除地震。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提出了准确控制核爆炸冲击波方向的技术难题,将促进地下核爆炸技术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研究。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必须坚持核专家和地震专家的合作,必要时还必须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116 题(18 分)(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 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1下列
10、句子中加点字的音、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积跬步 (积,音 j,积累)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驽,音 n,低劣)C锲而不舍 (舍,音 sh,遗弃)D金石可镂 (镂,音 lu,雕刻)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十” 、 “一”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骐骥一跃 用心一也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A与相同 与 也相同 B与相同 与不同C与不同 与 也不同 D与不同 与相同13下列句子正确的意思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 不汇聚小的水流,就没有借以流入江海的办法。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壮。4B 不汇聚小的水流,就没有借以流入江海的办法。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C 不汇聚小的水流
11、,就没有办法形成江海。 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壮。D 不汇聚小的水流,就没有办法形成江海。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 胜食,材木不可 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 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
12、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 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4、下列各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黎民不饥不寒 无失其时 斯天下之民至焉A B C D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衣”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风乎舞雩,咏而归C、谨庠序之教 D、七十者衣帛食肉16、下列句子与例句“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树之以桑 B、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C、不吾知也 D、勿夺其时四、阅读沁园春长沙 ,回答 17-18 问题。 (6 分)金黄的稻束 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
13、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5静默。静默。历史也不 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17、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 “你们 ”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
14、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1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 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 ”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 “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C.“金黄的稻束” “收获日的满月 ”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 ”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
15、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第二卷19、根据课文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8 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 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 见 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 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望洋向若而叹曰 译文: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译文: (3)我之谓也 译文: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6、 (8 分)(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2)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3)虽有槁暴, ,輮使之然也。(4)故木受绳则直, 。6(5)吾尝终日而思矣, ;(6)吾尝跋而望矣,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8)君子生非异也, 。五、阅读下文,完成 2124 题(10 分)让风儿吹动你的船帆过水笕“让自己成为他人的一条船”, 这话说得很有诗意,既 闪烁着中国先哲“仁者爱人”的光辉,又体现西方“ 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圣人 ”的宗教精神。如它 仅指为人要尊重他人、乐于助人,我是完全赞同的。比喻总 是蹩脚的,若有人反问,你成 为别人的船,驶向别人的彼岸,那你自己的
17、目标怎么达到?事实上,在没任何条件制 约的情况下,要求一个人完全不顾个人世俗利益,把舵板打向“我为人人 ”的一方,本身是违背科学、 违背人道的,而且这种偏激必然引起人们对单向度的道德环境的怀疑和反叛。 “文革”至今,我 们这个道德大国,出现的众多道德沦丧事件,就是最有力的佐证。你的船儿,可以搭载他人,但要有自己的舵,要掌握好自己的帆。 当年六祖慧能在长江岸边说的那句享誉千年的判断是否可认同呢?那次经典对话,是由弟子出给慧能的一个难题引起的。慧能主 张“ 心外无物”的顿悟学说,弟子指着江中的无数行船问先生:“ 江上有多少帆?”如慧能回答“没有” ,那弟子会说眼前江上行驶的是什么,如说很多帆,则又
18、与“ 心外无物”冲突, 这本是个“ 两难”问题。慧能不愧一代宗师,回答精妙 绝伦:“江上只有两帆,一写着 名,一写着利。 ”寓意博大精深,弟子心悦诚服。慧能确实说出了当时社会最根本、最有效的驱动 因素,看透了社会最 “俗”的一面。我们也得承认,这两面帆至今仍在起着作用。然而,我们决不能成为一个多年前就被慧能认为不屑为 伍的俗人。存在并非一定合理。转型社会的现实,只是一种历 史的中介,不 应成为理想的本身。当我们把人生的意义全部倾到世俗行为而不能把它与理想的终极目的保持一定距离时,就会出现现代精神迷失:既不满意混沌日子,又离不开这种日子。那些影视上纯情忘我而在 现实中劣行斑斑的双面小丑还少吗?
19、人的全面 发 展,需要学会立身的技艺,社会的 发展,需致力于科技进步。但这只是一种“工具理性”,人的存在价值的终极目的,并不由此确定,用现代哲学家马克斯 韦伯的话说,是由超越世俗的精神上的“价值理性”决定。它包括了人们常说的良心、良知等道德文化。在这个标准面前,学富五车、闻名于世的教授,去教一个不识字的孩子,如同日月经天一般合理,江河行地一样合情。世人又有谁不愿生活在“教授”这类 人周围呢? 我们 的两张 帆,一面应是效力社会的技能,一面 应是理想的人生价 值,这样就与慧能时代的俗人们拉开距离。如你也在 这支船队,或 许会听到那 动人的天籁之声星星索:“ 风儿啊吹动了我的船帆,船儿啊在海上 荡
20、漾, 驶向那美丽的地方 ”2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它”的指代义。 (3 分)(1) 、第 1 自然段:“如它仅指为人要尊重他人、乐于助人,我是完全赞同的。 ”答: 7(2) 、第 4 自然段:“当我们把人生的意义全部倾到世俗行为而不能把它与理想的终极目的保持一定距离时”答: (3)第 5 自然段:“它包括了人们常说的良心、良知等道德文化。 ”答: 22、 (1)第 2 自然段的“船”和“帆”分别比喻什么?(2)运用这两个比喻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3 分)(1)“船”比喻 “帆”比喻 (2) 23第 5 自然段说:“世人又有谁不愿生活在“教授”这类人周围呢?” (1)其中原因是什么?(2)作者设
21、此例意在阐明什么道理?(2 分)答:(1) (2) 2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2 分)A作者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通过“船”和“帆”的具体形象,表达了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B本文以慧能与弟子的经典对话,阐述了“人不应只成为他人的一条船” ,而且还应掌握好自己的“帆”的道理。C作者认为,不应把舵板打向“我为人人”的一方,因为这违背科学和人道,必然导致对道德环境的怀疑和反叛。D文中的“帆”就是六祖所说的“名利”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帆” ,不要成为六祖所不屑的俗人。E、文章以星星索的歌词结束,不但起到首尾呼应、篇章结构严谨的作用,而且也使文章蕴涵诗意,余音袅袅
22、。四作文题 (70 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心态,即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一个幸运儿,如果心态不正常的话,可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一个命运坎坷的人,如果有良好的状态,照 样 可以笑口常开。评价自己,也要有良好的心态,如果把自己看得最重,那就很可能拒绝指教,陷入孤立;如果把自己看得低一些,用一颗谨慎、敬畏的心去对待周 围的人和事, 许多问题也许 会迎刃而解。请以“心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心态”有关,都符合要求。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题目自拟。8不少于 800 字。高一语文试题答题卡班级 考
23、号 姓名 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翻译题、默写题、简答题答题卡、 (1) (2) (3) (4) 20、 (1) (2) (3) (4) (5) (6) (7) (8) 21 22 23 24 9101112中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06 年下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a d b d a a c d c D c c c d d19、略20、略21、(1)指代“让自己成为他人的一条船” 。(2)指代“人生意义” 。(3)指代“(超越世俗的精神上的)价值理性” 。
24、22、(1)“船”比喻实现人生目标或理想的凭借和手段。 (“船 本义是渡河的工具,本文谈的是人生,故得此比喻义。 ) )“帆 比喻道德文化取向(或:价值取向)。 (可从惠能与弟子对话中求得。 )(2)说明一个人既要乐于助人,又要有正确的道德文化取向。 (注意“你的船儿,可搭载他人,但要有自己的舵,要掌握好自己的帆”一句的比喻义。 ) 23、(1)因为“教授 具备良心、良知等道德文化(具有超越世俗的精神上的“价值理性”)。(注意“它包括了人们常说的良心、良知等道德文化。在这个标准面前世人又有谁不愿生活在“教授”这类人周围呢? 的表述。 )(2)人的存在价值的终极目的由“价值理性”决定(或:一个人
25、不仅要具备工具理性,更应具备价值理性) 。(从第 5 段中归纳出)24、B E(A.本文没有运用象征。C.作者并不反对“我为人人” ,他只反对完全不顾人人利益的“我为人人” 。D.文中的“帆”不完全是“名利”的寓意。 )补充解释7 (题干指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的认识,应根据“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存在着某种关系”来理解判断,、俱非当时的认识)8(题干指的是“最初试验研究” ,当根据“后来他们和地震专家一起研制出了能引发地震的地震武器 ”来理解判断。地震专家并未参与“地震武器”的制造,故项错;当时未发现地下核爆炸也有消除地震的作用,故项错;既然未发现地下核爆炸有消除
26、地震的作用,当时所制造的“地震武器”也就不可能用于消除地震,故项错)9(地震应力是一种“积蓄着”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力,不向四处传播,末段中谈到应力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也表明不向四处传播,因而地震应力与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不可能必然相遇,故项错;文章只是谈地震应力在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的作用下被“抵消”或加强,并未谈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之间的关系,也未谈地震应力对这两种力的影响, “三种力相互作用”之说不确,故项错;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同,不是对地震不起作用,而是加强地震,故项错)10(地震应力方向不可“控制” ,只能“掌握” ,故项错;还需控制
27、核爆炸冲击波方向才能成功消除地震,故项错;“必要时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与“核爆炸应当在有关国际组织的监督下进行”的意思不符,故项错)17、答案是 D,考查对新诗表达方式的理解“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这是诗人在上文描述基础上的议论,通过句子中的“而”可以读出前后是“对比” ,是诗13人对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诗歌主题的点睛之笔,诗中并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18、答案是 D,考查对诗歌意和象关系的理解简单一点说所谓“意”就是诗歌的传达的思想情感,所谓“象”就是用以传达“意”的客观事物。 “意”和“象”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可分离,无所谓谁为主体谁为客体。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者也。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本诗是借稻束这一具象,传达在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之意,从这个意义上说“稻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所以 D 项说法有误。如果从哲学意义上思考,诗歌的认识和实践主体是诗人,写入诗中的“稻束”是诗人认识和实践的客体,这样理解 D 项也是错的。此题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