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调控的作业远程学习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教学调控后发现,我们要关注如何在智力因素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调控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一)让学生学会读数学书、读数学题。教师可以开始为学生编好阅读题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分类,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圆周角一节时,可布置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读书:1.圆周角是怎样定义的?对比圆心角的定义两者有何不同?2.圆周角的证明为什么要分三种情况进行。3.圆周角定理有哪些推论,这些推论如何证明?又如学习立方根时可和平方根知识作比较,学生可以
2、通过类比,比较容易地掌握平方根知识。(二)让学生学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带动学生“做一做” ,学生在动手操作、试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让学生用剪刀剪出等腰三角形,然后根据它的对称性,把等腰三角形沿着底边上的中线(或底边上的高线,或顶角的平分线)对折,使两部分完全重合,学生可以发现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三线合一”等性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动手、动脑使其获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三)让学生学会质疑,了解不同场景提出问题的方式。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
3、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去议,去质疑,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似是而非的问题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过去我国数学教育有注重数学严密推理和解题技巧的传统,但对学生动手体验数学有所忽视。动手体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亲近感。兴趣和才能是互相促进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更要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自已动手做课件。(四)让学生学会复习,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便于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学会复习,让学生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一般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1.类比法:通过比较可以明确本质,辨析异同
4、,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清楚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由此也就会用类比法去梳理其他知识。例如:中小学加法运算的异同,通分与约分的联系与区别。2.联想法:通过联想,可以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在复习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时,通过体现它的作用,就可指导学生把能解决的初中方面的知识罗列出来,形成树形图。3.归纳概括法:通过概括,可把零碎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利于掌握,并灵活应用,也可概括成“顺口溜” 、 “口诀”之类的简捷明了的语句,学生易上口、易记。例如:记完全平方公式时可用顺口溜“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两倍中间放” ,学生朗朗上口,便于记忆。4.对比法
5、:这也是初中数学常见一种学习方法。例如:七年级因式分解部分,学生总是把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混淆起来,那么引导学生把这两个公式放在一起对比分析特点,(六)学有效地调整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课堂常规。1.“听”是直接用“耳朵”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1)听清每节课的要求;(2)听明白知识引入及其形成过程;(3)听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老师对重、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难点要在听课中弄明白;(4)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课后要做好小结。当然,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方法防止“注入式” 、 “满堂灌” ,掌握讲授新知识的最佳时间,使学生听后有效,达到听课的根本目
6、的。2.“思”是指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没有发动起来,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2)深思,即追根溯源,大胆提出问题, “打破沙锅问到底” ;(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关键, “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内容,会“思”才会“学” 。3.“记”是指学生做的课堂笔记。初中生一般不会合理地做课堂笔记,通常是老师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把“抄”代替了“记” ,用“记”代替“听”和“思” ,有的同学笔记虽
7、全,但收效甚微。因此,老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指出:(1)记笔记要服从听课,要掌握记录时机, (2)记要点、疑点、记解题方法和思路。 (3)记小结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白“记”是为了“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这一主要环节达到较好的境界。4.“写”指学生作常规性作业。教师指导学生:(1)能每天课后先阅读理解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 (2)其次,再独立地完成作业,并按要求书写规范、表述清楚。 (3)最后,对本节课堂内容做知识小结,写出自己的体会或后记。关注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新课标的理念,关注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加以调适是因材施教的特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不及时解决,将影响他在数学上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诊断清楚问题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指导,既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防患于未然,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