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2012001)“思维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 学 设 计学 科: 语 文 单 位: 姓 名: 时 间: 2012 年 5 月 14 日 山 东 省十二五教科研 规 划重点 课 题“思 维课 堂 ”的理 论 与 实 践研究 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 让美丽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中盛开 课题 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 分析1、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
2、深刻道理。3、教学时数:1教学步骤 教 学 过 程 随笔(一)激发设疑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1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小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 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4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三、检查预习1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3、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 让美丽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中盛开 教学步骤 教 学 过 程 随笔探析建构培育2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第二节课进行回答。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3完整地齐读课文。四、引导探究,理解 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然后理解“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 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两个 “谁”是表“ 认指”,没有例外,表明 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拎 ”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2学习第三自然段。齐读 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分四人
4、小组交流提问。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 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 让美丽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中盛开 深化(二)错。 ”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掉,意思会变吗?“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受?五、总结升华, 领悟道理1 “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谴责任命那的错误行为,可以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对人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2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庄。六、作业设计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抄写、体会、 积累词句。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郁郁葱葱的森林美丽的清澈见底的河水斧头什么都没有了?课后反思教学后记: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通过研究体验、自主学习,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在重点句子研读处学生一开始就答到了我的点上,可是我还是没有抓住机会,引导不太到位。 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 让美丽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中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