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镇小学教育信息发展规划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秀水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信息强镇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我镇教育发展规划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步伐,现就秀水镇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长寿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努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在教
2、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大力提高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秀水镇小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分校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 、总体目标:建成秀水镇小学教育城域网,通过互联网或教育卫星宽带网覆盖全镇学校,基本实现网上办公和资源共享,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普遍提高广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广大农村提供致富奔小康的教育资源;形成基于网络环境、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
3、教育管理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使秀水镇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名列全市前列。(二) 、工作重点:1、全面启动“校校通”工程,建设教育城域网,使全镇小学能实现与互联网或教育卫星宽带网连通,共享网上教育资源。2、建设全镇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形成内容丰富、交流便捷、优质高效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体系。3、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现代化水平。4、加强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普及工作,建设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5、在全镇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主要任务 (一) 、实施小学“校
4、校通”工程,初步建成秀水镇教育城域网,形成秀水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和网络中心。要加快全镇教育城域网的规划和实施,通过互联技术和教育卫星电视宽带技术,实现校校相互联通,到 2008 年底,全镇学校都能上网或通过教育卫星电视宽带网获取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二) 、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信息支持。重视教育资源库建设,加强统筹,合理利用教育资金,由镇、校共建教育资源库。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逐步形成全镇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鼓励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引进、推广面向学科教学的、符合国家规范
5、和标准的先进工具和软件平台,建立教育信息资源的评审和认证制度。(三) 、切实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在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中普及信息技术,使他们都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基本技能;建立一支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从现在开始,用 23 年时间,完成全镇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发挥电教、教研等部门的作用,把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作为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四) 、广泛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4 年底以前,全镇所有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8 年底前,全镇所有村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6、。学校要通过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五) 、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创建秀水镇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在全镇“校校通”的基础上,结合各校实际,建成不同层次的校园网,实现“班班通” ,真正体现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作用。到 2004 年底以前,建成 12 处市级信息技术教育示范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秀水镇建成榆树市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总结、探索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和途径。2005 年底前,全镇直属学校和部分有条件的村小、中心校建成
7、符合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校园网;2008 年底前,全镇小校都要建成校园网,农村村点校要配备一间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六) 、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应用研究。积极开展计算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应用和研究,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核心,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推动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措施和方法 (一)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统筹规划,狠抓落实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做好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努力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镇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要按照全镇信息化建设规划,总体统筹协调和管理全镇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镇小学系统要有领导分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并指定专
8、人负责。(二) 、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采取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同时,引进市场运作机制,在市教委统筹规划和具体安排下与信誉高、与实力强的商家合作,采取融资贷款等方式筹集信息技术建设资金。要加强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费的征收、管理、使用和督导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并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做好信息技术教育有关设备设施设施的购置工作,避免资金浪费。要注意合理开发和配置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经济、实用、高效相统一的原则,克服重视硬件,忽视软件的倾向,做到硬软件建设并重。(三) 、加强检查指导,保证建设目标实现。要注意加强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将学校信息化工作纳入督导评估范围,及时研究解决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