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压铸模之浇口套、分流锥设计压铸模的浇涛系统是一门具有很强工艺的技术。今天主要关于如何快速设计常用铝合金压铸模的浇口套与分流锥。首先确定动定模模芯的厚度,还有定模中浇口套到压铸机进料筒及冲头的行程(常用为 110mm 和 120mm) ,选择与压铸机及使用的冲头直径的大小,确定了浇口套的位置后,脱料头的斜度了 3 度同理分流锥与浇口套配合的角度也为 3 度,进料部分的角度为 5 度,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完成任务了。至于 W 形的画法就是以分流锥的最大直径的圆上为圆心点。画一个半径比最大径圆的半径大 1520 左右别的就是相切了进行进料部分的设计。压铸模具浇口设计,它包括浇口的位置,形状,和尺寸。但由
2、于铸铸件形状的复杂多变,涉及的因素很多,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完全满足要求的,适合任何条件的原则。内浇口的设计,其设计人员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压铸模具看似简单,而就是这样看似简单,而令很多人常常为一个小小问题而伤脑筋的原因之一,下面就浇口设计提几点见意,供大家参考。9 y; ) _6 w0 z* b+ n y* G: 一:内浇口位置, s! H) i- ) h t+ S1:溶烫的充填应从厚到薄2:内浇口设置应使溶烫先远后近 7 F3 y5 D $ g* g) F0 R3:内浇口的设置应你溶烫进入型腔后保证排渣,排汽畅通4:内浇口不宜正对型芯5:如有肋,应与溶烫进入型腔后流向一致6:保证充填距离
3、最短# x E+ D; ! A2 ! 7 A7:如果须要设置多个浇口时,要保证进入型腔的溶烫不产生涡流8:内浇口的形状一定要考虑产品的形状,保证充填的一致性9:内浇口的设置要去除容易! b# k2 Z: T! r- U) k) J二:内浇口厚度内浇口厚度是与产品的壁厚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是与壁厚成正比,告诉大家一经验公式供参考,t=T/30.5,t 为浇口的厚度,T 为产品的壁厚,这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哦,它还要兼固须要通过浇口的溶烫的体积,分析着用啊,三:内浇道的形状) F( _* Z8 $ P内浇道的形状,一些权威资料上有介绍,但不是那里都适用,不管是扇形,漏斗形,锥形,但有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保证溶烫经过流道不能产生涡流。几种形状可以单用,可以混用,一切从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