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目的教案.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045498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目的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目的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目的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目的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目的教案一、教学时间安排:3 学时;二、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概念; 2、理解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了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 4、运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分析教育现象 。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育目的观 素质教育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多媒体 案例分析 讨论五、教学过程导入: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构成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如蜘蛛的活动与人工的织工活动的区别六、教学内容:一、理解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含义1、含义: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

2、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反映了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标(种概念)教育目的(一级目标)培养目标(二级目标)课程目标(三级目标)教学目标(四级目标)相关概念的区分:教育目的是“ 培养人的总目标 。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终极的教育意图,它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应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也就是说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含有一定的方向性,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根据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它具有历史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不同的社会角色,就决定了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教育方针是指“ 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发展需要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 ” 它具有行政性和法规性的权威,主要规定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目的是国家的教育为了什么的事情,教育方针是国家的教育坚持什么的事情。国家依据教育目的制定教育方针,通过坚持和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最终是为了给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或者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国家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各个社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建立了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

4、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如我国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1、2 年级: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周围的生活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适应小学学校生活,培养集体生活意识,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爱惜时间,不浪费,不说谎。文明礼貌,尊敬长辈,与同学和睦相处。3、4、5、6 年级: 积极参与学校生活,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和态度,认真学习养成基本的阅读、表达、运算、观察、比较、辨别、概括等能力,养成爱动脑、勤提问、喜探究、多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同伴之间沟通能力,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和分享。中学 课程目标

5、 即各领域、各学科的教育目标,是指从某一领域某一学科的角度所规定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如小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

6、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 年级)(一)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写字姿势要正确、学会汉语拼音、学习独立识字(二)阅读, (三)写话,(四 )口语交际又如中学化学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分别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制定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有较强的规定性。 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递进性的特点。程目标的特点表现为:整体性。各类目标彼此关联,并非彼此孤立。 连续性。较高

7、年级的目标总是较低年级目标的继续发展和深化。层次性。技能和情感的目标需要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形成,知识的记忆比其理解低一个层次,知识的应用比其理解高一个层次。积累性。 教学目标 具体的教学过程的结果和学生的行为准则。教学目标应该是师生双方所预期的,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教学目标实质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主要由教师制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我国的中小学里,这常常被误解,因为我们过去把教学目标等同于教学任务,教学任务主要被看成是教师教的任务,教学目标也就当成是教的目标、教的结果。3、教育目的的内容构成一是身心素质,即对教育对象应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如对教育者思想、道德、心理

8、、知识、能力、体质等方面素质的要求和规定;二是社会角色,即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的规定,如培养“劳动者” 、 “建设者”、 “接班人”、 “公民”等的规定。二、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根据不同的主体、不同的角度具有不同的目的观,如从教育的制定者来看,可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社会团体的教育目的、个人的教育目的;从教育的承载者来看,可分为学生的教育目的、教师的教育目的、家长的教育目的等。1、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全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认为:教育应该培养“自然人” 。 )2、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认为教育的

9、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知识和规范从而使个体社会化,并未社会服务。三、教育目的意义目的是行动的指南,有了明确的教育目的,才能使教育活动变得自觉而不盲目。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的,规定了整个教育系统努力的方向,决定教育的性质即教育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实践就是教育朝着教育目的规定的方向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因此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的尺度;决定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四、我国的教育目的前面我们讲过,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它具有历史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不同的社会角色,就决定了具有不同的

10、教育目的。所以我们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也有所不同,五、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强调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有机结合1、教育目的把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核心内容; (培养人的社会价值) 2、教育目的指出了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培养人的身心素质规定) 3、 教育目的既主张全面发展,又要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4、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六、实践中对教育目的的歪曲: 1、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的极终目的或根本宗旨是为人的发展服务。 (即单纯的社会本位教育:强调社会为重,个人服务社会;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强

11、调以道德理想主义改造社会) 2、只重智育,不管其他各育;只重考试和升学,不谈素质。 3、无视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培养。具体体现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一是所有学生的素质都要得到提高,达到某一教育阶段所提出的素质标准与要求;二是各种素质都要有所提高,不能重此轻彼或重彼轻此 。 它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做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最起码要求; 第二层次是成才,这是素质教育的不同要求。 做人是成才的基础,成才是做人的条件,做人是共同要求,不应有高低层次之分;成才要区别对待,应容许不同层次、水平的存在。呈现个性化。素质教育:教育本源的回归案例分析两个教育视频短片(一、韩寒现象;二张炘炀)思考讨论:1、我国高考制度的问题和出路何在?2、中小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3、你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