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叙事后三中心小学:白杰希我于 2015 年 7 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年 9 月参加工作,一直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念奏出亮丽的音符。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了三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怎样使美术课发挥的更有意义?一方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绘画的技术,又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是我长期困扰的一个问题。前几天在一年级的一节美术课上,通过短短的 40 分钟,给了我一个不小的启示。通过一年的教学我明白了原来孩子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调动起来呢 ? 怎样才能激发其兴趣呢 ? 对此,我对我的教学进行了一些调整。 对于
2、教学大纲,我先去掉枝叶,从中选择了一些比较适合学生,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把进度调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比如说,在绘画这方面,我不给学生一个题目,而是给学生一段时间、一个要求和一些工具的选择及应用。每次 上课,再对一些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鼓励;而一些画得好的学生则进行表扬,把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点评。有时,我 边给学生修改着作品,一边告诉学生再好的画家也不是天才,而是经过刻苦的长久的努力才成功的。 在手工课上,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课外寻找内容。在操场上,学生找了一片树叶,我就教学生做一幅树叶画;学生什么都没找到,我就叫他找来一些废年历纸,做成一幅漂亮的粘
3、贴画;学生拿出一些卡纸,我就让他做一串彩色的星星和自己喜爱的书签。学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许他还不相信自己会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学习紧张的神经也放轻松了。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而我上课也轻松了许多,或许这就是 “ 寓教于乐 ” 道理吧。 艺术源于劳动、源于交流、源于娱乐活动,而兴趣的发现与培养也正是在这中劳动和活动中建立并达成的。所以只有让学生在自己高高兴兴地参与实践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的火花迸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掌握了。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常思考:素质的培养在于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源于兴趣,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教师要在教学上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把兴趣作为点燃智慧火花的导火索,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深知自己的未来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不会停止学习的脚步,去系统的学习,让知识及时更新从而使自身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