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家伦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专指l919年5月4日前后至当年6月底北京学生学生发起的以反对北洋政府卖国外交、反对日本侵占中国山东权益为目标的爱国政治运动。这场运动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了,但是,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在五四运动爆发的问题上,许多基本的事实至今仍不甚清晰。几十年来,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发挥了领导作用”的叙述代替了对五四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的深入研究。如果不是学习了这段历史,还不知道那句名言就是出自“右”的罗家伦之手。而五四运动真正的发起者和组织即新潮社和国民杂志社的核心人物如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许德珩等则在近几年来才进入历史学家和普通民众的视野。本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借
2、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对罗家伦在这段时间做一简要的评述,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当年五四运动的真实一幕。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1917年入北大后,在北大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和新文化运动激流的影响下,他和傅斯年等创办新潮杂志,勇敢地“批评旧文学、旧观念、旧社会制度不合理的地方,而介绍若干西洋近代文化中可以观摩和采取的部分” , 积极参与了新文化运动。当1919年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不断传来时,罗家伦和他的同学们毅然决然的投入了争取国权的斗争,并从此与五四结下不解之缘。1、参与组织五四发难大会,当选为2O名总代表之一直接促使“五四”运动爆发的一次会议是1919年5月3日
3、晚在北大北河沿法科第三院临时召开的有北大学生和北京其他十几所学校学生代表参加的紧急会议,即所谓“五四”运动发难大会。罗家伦不但参加了这次大会,而且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19年4月底,巴黎和会的坏消息一天天传来,北大的部分学生商量要在北京取一种积极反抗的举动,遂决议由北京各大学学生在5月7日国耻纪念日发难。可是5月3日山东问题失败的消息传来,北京民众的情绪达到激昂的热度,各界都在召集会议,商议对策。5月2日,校长蔡元培把巴黎和会上的消息告诉了北大学生罗家伦等人。他们立刻召开学生会议,商讨办法,会议一直开到晚上11点。罗家伦在大会上慷慨陈词,反对牺牲中国主权的巴黎和会。会中通过几件决议案,
4、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提前在第二天,即5月4日中午十二时半召集所有北京的大专学生举行群众大会,游行示威,抗议当局的外交政策,同时推选应付时局的2O名学生总代表,罗家伦即为其中之一。二,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提出了“五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具体目标5月4日上午,罗家伦除了进行组织联络外,还协助筹备准备送给各国使馆的备忘录及各种文件,而最重要的工作则是起草了后来被称为五四运动宣言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5月4日上午1O时许,罗家伦刚从高师联络完毕返回北大新潮社时,有同学跑来对他说:今天的运动不可没有宣言,北京八校同学公推北大起草,北大又推罗君执笔。罗见时问紧迫,不容推辞,乃站着靠在一张长桌旁边,于15分
5、钟内一挥而就,并立即送印刷所印刷。这份宣言印了两万份, “逢人便给” ,成为“五四”唯一的白话文宣言,也是在当时发挥作用最大、在后来影响最深远的宣言。宣言较好地概括了五四事件发生的原因、斗争的方式、斗争的目标及学生奋斗的精神等内容。在当时,它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学界的热切愿望,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充满了爱国激情,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并得以流传至今,其中有些还成为爱国主义永久性的口号,从而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对于鼓动学生和市民的爱国热忱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宣言提出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政治口号,是五四运动的中心口号,它标志着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宣言虽然
6、是他个人起草,而其精神却是代表了全北京乃至全国青年的意见,说出了大家共同要说的话,外争主权与内除国贼的主张,是数十年来全国人民共同一致的要求,可以说在中国几十年来,是比较有影响的一篇很短的文字。三、参加游行,积极奔走营救被捕同学5月4日下午一时半左右,北京十三所学校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广场,在进行了简短的演说之后,学生们就排队由天安门南出中华门,向东交民巷各国公使馆前进。游行队伍由傅斯年任总指挥,按预定路线出发开始游行,沿途高呼口号,散发传单。在这一过程中,罗家伦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当队伍到达东交民巷使馆区时受阻,于是推选四位代表前往美国公使馆交涉,并递送了一份说贴,要求美国公使瑞恩施转达本
7、国政府, “于和平会议中予中国以同情之援助” 。这四位学生代表有三位是罗家伦、傅斯年、段锡朋。 ”随后学生到达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地,上演了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壮举,北洋军阀政府则出兵镇压,逮捕学生32人,内有北大学生许德珩等20人。5日,北大以罢课通电各方,并组织对被捕学生的营救。罗家伦为营救被捕同学奔走各界寻求支持。 5日下午三时,在北京大学法科召开了以北大学生为主体和其他学生共3000人参加的全体联合大会,在大会上,罗家伦报告了被捕学生在狱中之情况及与商界、报界接洽的情形。当学生忙于营救被捕同学时,北大校长蔡元培也联合北京各大学校长,要求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随后,警察总监吴炳湘告以各校
8、复课为释放学生之条件。5月6日晚10点多钟,蔡元培召集罗家伦等学生代表,要求他们连夜通知各校复课。罗家伦等四五个同学于深夜赶赴各校,经过许多费尽口舌的解释,任务最终得以完成。5月7日上午l0时,被捕学生终于得以释放。罗家伦为五四运动奔走呼号,可谓全力以赴。而把五四时期高涨的民族主义潮流涌向全国,对我国近代以来的救亡运动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罗家伦还首先使用“五四运动”一词,颂扬五四精神5月7日之后,他和北大同学们一起为实现罢免卖国贼曹、陆、章,拒签巴黎和约的目标而继续努力。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了对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进行探讨。5月26日,罗家伦以“毅” 的笔名在 每周评论上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 ,这
9、是“五四运动” 这一名词的首见。罗家伦的这篇文章也是迄今为止所能发现的国内对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综合评论的最早的一篇文章。从那以后,人们就以“五四运动”来称呼这场由北大学生首先发起的爱国救亡运动。在这篇文章里,罗家伦开篇就指出:“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几千人因山东问题失败在政府高压的底下,居然列队示威,作正当民意的表示” ,“这是中国学生的创举,是中国教育界的创举,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 ”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文章中首次将五四运动的意义概括为关系中华民族存亡的三种精神:其一是“学生牺牲的精神” ,它是“再造中国的元素” ;其二是“社会制裁的精神” 。 “在这无法律、政治可言的时候,要使中国有
10、转机,非实行社会制裁不可!”其三是“民族自决的精神” ,此次运动是中国民族对内、对外自决的第一声。这时的罗家伦,只不过是一名二十三岁的青年,却能具有如此新的观念和崇高理想,无论在文学革新或政 治 民 主 、民族本位方面,理念都相当坚定且明确!而这篇文章发表在五四运动尚未结束、斗争尚未取得重大成果之前,确属有相当见地。该文被上海申报全文转载,影响很大。在文中,罗家伦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国开国以来第一件大事。这件事为中国的政治史上,添一个新改革,为中国的社会史上,开一个新纪元,为中国的思想史上,起一个新变化!五四运动长远的影响应当是:(一)思想改革的促进;(二)社会组织的增加;(三)民众势力的
11、发展。联系中国社会此后数十年的发展变化,我们不能不钦佩罗家伦出色的前瞻能力。总之,在“五四”运动爆发前,罗家伦是一位思想敏锐、热心于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社会改造问题的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他不但自始至终参与了整个过程,而且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发起、组织、协调联络的作用。不仅如此,他还起草了五四运动宣言 ,及时指明了斗争的方向和目标,较早使用了“五四运动”的名称,第一个撰文总结了五四精神,称颂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因此,无论事前的筹划、事中的参与、事后的思考和总结,罗家伦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正如吴相湘所言:“罗在这一运动中,始终是主角之一。 ” 这些评论从另一面说明罗家伦在五四运动中的角色。罗家伦在五四运
12、动中的所作所为展现了五四青年追求进步、敢于斗争的精神面貌,客观地说,罗家伦的确是五四时期的杰出青年代表。作为五四运动的宣传、组织和参与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罗家伦都堪称五四运动的健将,甚至是旗手。特别是他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和五四运动的精神两篇文章,最早阐述五四运动目的及精神。其实,罗家伦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应该有其特殊的地位的,不管是作为政治上的“右”了,站错了队,并且是始终不悔地站错队!从20世纪20年代下半期开始,罗家伦的政治生命就已经与反动的蒋家王朝 自觉地相交相融,死心塌地地为旧的统治阶级服务。还是作为学者终其一生留下的煌煌千万言的著述中, 过滤掉大量的为党国作政治宣传和政治批判的应时应景之作, 还是有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富有建设性的学术精品甚至是思想精品。他的所作所为,从五四正式开始,不管是参加北伐, 还是后来出任国民政府驻印度大使。都是为了当时的国家的,也之为这一主题而奋斗着的,是完全符合爱国主义这一高度的。而就其一生我们不能因为他追随的当时的政府的反动,就完全的否定他。当时的政府是世界成仁的唯一合法政府,他所服务的就是当时人民的国家,是为民族的利益而战的武士,为民请命的精神,这也是不能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