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教学一线牵 自主品读“香”满园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第二小学 我国当代教育家、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说:“一个不喜欢读书的民族很难成为远离贫穷和平庸的民族,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2007 年以来,我们阳城二小本着“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面向全体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办学宗旨,努力探索并创建了“主题阅读”特色教学文化。在经典的语言和书籍中欣赏前行,共同演绎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一起探索、实践与反思,建构了引领学生喜欢语文、爱上语文的单元整体阅读教学 “1413”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模式立足语文单元整体,在“单元主题”这条主线的牵动下,教学活动从课堂扩散到课外,影响着受教育者
2、的一生。它把学生从一课书的阅读引向整本书的阅读,从课内习得方法引向课外自主品读,从课外阅读体验引向阅读生活体验,让书香塑造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的发展,奠基学生智慧的人生。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整体教学”破土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的劳动颇具创造性。语文教学的天地向来是百家争鸣,探究无限的。2007 年至今,我们在酝酿、践行、茫然、顿悟、完善中,成熟的“1413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孕育而生。它是以单元教材呈现的“主题文化”为核心统领,以单元主题思想为教学主线,从大单元 14 篇课文(教材、主题读本、经典书籍三本合一)的整体内容入手设计单元教学流程,组织教学活动。为了让单元主题在学生的阅读中
3、形成一种主题文化,一种主题思想,一种主题认知情感,我们构建了丰富多元的特色课型。1.略读导引课掀起“整体教学”红盖头“略读导引课”是每个主题单元的开篇课。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浏览、略读等方式,初步感知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梗概,形成对本单元“主题文化”的整体认识,同时在教师的导引下了解单元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构建单元阅读的主要方法,产生细读学习的积极性。2.精读品析课品味“整体教学”深内涵“精读品析课”是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学生探究为基础,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以画、注、批为载体,以深化对“主题思想”的认识,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一般通过“得法型单篇精读品析课”“迁移型 1+X 精读品析
4、课”“运用型多篇联动课”三种课型,用 4 个课时完成 1214 篇文章的学习。三种课型的“精读品析课”分别体现了教师“导扶放”的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弱较强强”的发展过程,一节课学习的篇目由“少较多多”的增长过程。这样的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形成一种主题思想、一种主题文化、一种学习能力都起到了循序渐进、推波助澜的作用。3.情读分享课提供“整体教学”大市场“情读分享课”通过“读课文,深化主题读课外,拓展主题读创作,升华主题”三个教学环节实现对单元“主题”的升华。整个过程“形散而神不散”,是一个单元阅读积累后知识能力的展示汇报,认识情感的交流喷涌,思想文化的分享和融合,最终在学生脑中形成了丰富多
5、元的主题思想文化。这好比是为“主题阅读”开办了一个“集市贸易”超市,学生可以把自己一个单元学习的“产品”拿到“市场”来展示“交易”,互通有无,繁荣自我,繁荣他人。整个过程书声朗朗,议论纷纷,其乐融融,收获无穷。4.海读拓展课传承“整体教学”主题曲海读拓展课是单元整体阅读教学中为引导学生结合单元“主题文化”进行课外海量阅读的一种课型,其中包括好书推荐课、名篇欣赏课、名人研究课等几种特色课型。这种课型旨在落实新课标“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推进课内收获的主题文化向课外延伸,形成个人主题思想、主题精神、主题生活、主题人生;推进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在课外广泛阅读实践中的反复运用,
6、形成能力、形成技巧、形成习惯;推进课内习得知识在海量阅读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语文综合素养。更让人欣慰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逐步提高,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在成倍的增长。读书量不仅多了,而且在主题的引领下,读书的兴趣和读书能力在不断增强。在这几种多元课型中实践,逐渐形成了自主高效的主题阅读生动课堂。二、问渠那得清如许,“整体阅读”活水来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的孩子会阅读,爱阅读,好读书,读好书,得我所得,自我欣赏乃至享受陶醉。我们的几种课型一脉相承,由浅入深,发展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一贯而成,精略有致,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源头活水。(一)课型精略有致,教略学丰在汲取语文的精华时,“精
7、读”和“略读” 水乳交融,会为学生指引一条阅读的“佳径”。精读好比树的主干,为学生支撑起阅读的骨架;略读好比枝上那密密层层的树叶,引领学生欣赏无限的美景。 (1)精读教材,直入主题 纵深得法语文,用语言文字演绎了世间百态。俗话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我们的课堂上如何精读呢?传统的教学,课上提了无数的问题,除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外,学生对于面面俱到的知识还是一无所知?精读教学就是要尽量简化千头万绪、盘根错节的低效课堂环节。爱如茉莉是五年级上册五单元主题“亲情依依”的组成部分,它展示的是“夫妻情”。五年级一位老师在教学爱如茉莉时,首先,紧紧围绕主题,把一篇文章凝练成一个中心问题进行精读,即“课文
8、中哪些字、哪些词、哪些句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真挚的爱?”联系本单元和本课的主题,我们每个环节的设计都以主题问题来引领教学。第一环节,直入主题,可以提出问题,本单元主题是什么?爱如茉莉展示的是什么情?这与主题“亲情依依”相关。第二环节,是学习课文的关键环节,凝练的问题是:你从哪些字、词、句体会到了“夫妻亲情”?与主题紧紧联系。第三个环节,在学生对“夫妻之情” 认识零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为什么夫妻之情就像茉莉?这样层层深入,从导入到品析到总结,都没有离开主题问题。在这几个环节中,精读部分在第二环节。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感受,最终明白了“夫妻之情”就是不离不弃,相互扶持;就是心有灵犀,心心
9、相印;就是相互关心,体贴入微;就是相濡以沫,责任担当;就是相互牵挂,默默奉献虽然平淡却情真意切,淡淡飘香。由此,从一篇课文的一件小事中,“夫妻之情”的丰富情感世界也就展示在了大家面前。然后继续引导学生,这只是父母普通生活的一件小事,他们之间发生了不计其数的小事,联系生活,你认为夫妻之情还是什么呢?学生纷纷发言,不离不弃、相互体谅、荣辱与共、爱他所爱、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至此,通过精读,学生对“夫妻之情”和“亲情”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主题教学的宗旨就是一篇辐射多篇,让学生在主题的引领下把文章的人文情怀和写作特色理解的透彻深刻,真正把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高度统一起来。 传统的教学面面俱到,
10、但说到底,都是“轻阅读”“浅阅读”,课上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也只是暂时的,只有“精读”,才会简化环节,纵向深入主题,触及学生的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2)略读多篇,拓展主题横向延伸书籍,是一场场盛宴。它是感性的,需要的是感悟和内化,不需要理性的分析与剖解。传统的语文学习“惟书”,但教材只是偌大的学习空间中的一个小小例子而已。学习语文,就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以往我们也提倡大量阅读,但这只是一种“浅阅读”,这种自发型的阅读缺乏老师有目的、有系统的深度指导,缺乏以主题为内核,课内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思想,从而导致大都停留在对文本浅层意义的诠释上
11、,囫囵吞枣而无深刻影响。主题教学解决了这个难题,它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具有共同主题的多个文本,让学生在阅读中碰撞和交融,将内容零散、形式单一却有着共同主题的语文学习文本重新做了一番统整,让学生在同一主题的光辉下享受多篇文章的沐浴。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构建一主多元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充实的阅读资源。大量的阅读中“精略”得当,才会收获颇丰。略读更接近于平常读书,因此,我们的教学也注重教给学生略读的方法。阅读是什么?她是“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度;她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的柔骨;她是醍醐灌顶的智慧琼浆;她是纯洁心灵的弥天大哲。在经典的语言和书籍中欣赏前行,让
12、清新的文风在学校中弥漫盛行,是我们追求的美好境界。只有精略有致,方能教略学丰,将孩子们渡向自主阅读的彼岸。(二)遵循顺学而导,教学相长在经历了几种课型的熏陶后,我们的一脉相承还体现在各种拓展性课型中。这时,学生已经对一类书、一个名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隐形的力量会推动学生去阅读整本的书来夯实自己的认识,满足自我的好奇需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师生经常互相推荐经典书籍,沐浴文化的洗礼。名著经典是一个人一生的人格钙片,一个人只有经过长期地熏陶浸染,才会变得有灵性之美。才能建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丰润、完善自己的生命。过来的经验让我们明白,语文中的读与写,实在是末枝。当你穿透云层,与先贤有了接近和
13、平等的沟通,在读与写的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障碍?我们积极倡导班里学生阅读经典。由于受“1413 单元整体”教学的感染,有的学生在星期四下午大堂阅读课上,竟然也主动给老师推荐书籍,主动和老师交流读书体会。可见,在阅读的世界里学生和老师共同成长。三、千树万树梨花开,“整体阅读”特色裁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带动了成千上万的课改弄潮儿,课改成果异彩纷呈,特色鲜明。归纳我们学校的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一)主题性。叶圣陶说过:“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在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阶段性目标中也指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我们纵观
14、“1413 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构成,它是以主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由一篇篇不同的文章组成,不同的课型有精读,也有略读,但这些文章体裁、内容、特色都相类似,且有着共同的学习要求与目标。而这个整体中,精读与略读这两类课文虽有一致的目标,可功能与分工却各不相同:精读课文承担着本单元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而略读课文则是精读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主动将“知”向“行”转化。 (二)自主性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
15、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也就是说,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已由幕前转到幕后。不过,应该强调的是教师绝不能放羊,特别是在难点的地方,教师若能善于点拨,那化解的过程将会是略读课堂最亮丽的环节。(三)拓展性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根据各个单元主题及课文的不同特点,略读课文的教学正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并适当地向课外拓展、延
16、伸,最终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拓展:1.内容的拓展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港湾,而世界才是学生要远航的大海。孩子们在同一主题的光辉下享受多篇文章的沐浴,思想会更加深刻。在内容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丰富性。主题内容的丰富化,从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多元。为了使主题文化更丰满,我们阅读的主题内容由教材上的四篇课文,拓展到校本教材主题阅读读本上的五篇文章,再到校本教材经典伴我成长上的相关诗句、名言警句,再到推荐一本,推荐一位名人,最后,让学生在茫茫书海中广泛地搜集阅读与主题相关的文章。譬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编排上,就是紧紧围绕“人生感悟”这
17、个主题选编的,除教材上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的“抓住机遇、坚持不懈、适当退让”等不同人生哲理外,校本教材的 5 篇略读课文浮生如茶打开心中那把锁高难度的曲谱桃花心木,学生通过略读从不同角度也感悟到的多元的人生哲理。学生还用经典伴我成长上的许多古诗、名言警句补充人生感悟。让包罗万象的主题“人生感悟”充实丰盈。2.思想的拓展在思想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深刻性。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略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第八个女儿怀念母亲。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两篇略读课文更
18、是将母爱的不同境界展现在我们眼前,那样的慈母心肠,那样的冷漠之爱,无不是母亲内心情感的深刻表露。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将会对爱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更好地体会爱的深沉与丰厚。思想境界由对文本的感性认知,到爱的理性升华,再到人生坐标的定位,由浅入深,由知到行。3.文体的拓展在文体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应用性。六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是以“读书有方”为主题。有说明文忆读书、书信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指导读书方法的文章学做读书笔记记叙文毛主席读书和诗歌大自然的语言,让学生接触了多样的文学样式,对于不同文本的学习,拓宽了学生写作的范围,提高了学生文体的应用能力。不同的文体,带给我们的心灵感悟各不相同。读散
19、文,能抚平了躁动的心,让我们变得亲切平和。散文的“纯”,如清澈见底的溪水,让人心动不已,如豆蔻年华少女,美得让人心神荡漾。读小说,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可谓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光明与黑暗、俊美与丑陋。托翁的沉稳冷峻,果戈理的鞭辟入理,马克吐温的无情嘲讽,鲁迅的喜笑怒骂,贾平凹的融情于理,都给人黄金般的启迪徜徉不同风格的书中,有思想的交流,感情的融合,力量的汲取,果真是妙不可言。4.方法的拓展在方法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多样性。不同单元主题中的略读课文,它都是本单元学习方法的一种输出。如六年级下第五单元“感悟人生”,它就是通过直入中心句,直入重点段,品析关键词来体会文章内容的;我和学
20、生将略读的几篇文章进行比较、归纳,很好地掌握了这种方法,使同类型的文章在学习、拓展的反复中,学法掌握得更深、更熟练。四、春色满园关不住,“整体阅读”硕果丰几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付出了,但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节假日,图书馆,文化场孩子们三五成群,二人结对阅读浏览成为我校孩子的一种习惯。公园里,亭台边,读诗诵诗,成语接龙,已成为我校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与大人、同伴读书、评书、议书已成为我校学生的家常便饭。1、造就了高素养的学生一个教学改革好不好,最终的说服力在于能不能培养出比别人更出色的学生。我们所看到的学生,无论是哪一个班的都能自信满满、落落大方地表达,他们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语言
21、组织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都在提高。践行“主题阅读”的班级学生涉猎的书多了,眼界宽了,积累的诗词歌赋多了,语言表达流畅完整多了。学生不仅能说会道,旁征博引,语文素养极高,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把学语文当成最大的快乐!课堂上学生有声有色的展示是学生能力的体现,一本本厚厚的摘抄是学生阅读数量的不断积累,一篇篇有感而发的优秀习作是”主题“教学不凡成果的最好答卷。这是一条从教材出发通往浩瀚书海,从课堂出发通往孩子自然生活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来共同鉴赏五(4)班孩子的主题日记从题目中可见一斑,董子琪同学的日记青青母衿,悠悠我心咬过一口的汉堡,刘喆同学的日记黄山第“五”绝家的方向,幸福的方向;侯文菲同学的饭桌
22、上的批斗会没有主见的后果;原若萌同学的挑战长绳;原梦村同学的有梦好甜听到花开的声音;张新月同学的壮哉,黄山松德他们的语言创作更具灵性,董子琪同学的日记就好比一株芬香浓郁的玫瑰花,张新月同学有李白激昂的气势,侯文菲同学是一朵淡淡的茉莉花,花香持久在这样诗意的语言中流连,既肯定了受表扬的孩子绽放了自我的光彩,更激发了其他有潜力的孩子的表达欲望。这一切,无不得益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活水源头。 2、打造了高效率的课堂主题阅读在我校推广以来,成绩斐然。语文教师的教更有目的性,许多语文教师反映,原来以为语文教学根系庞大,知识体系琐碎,现在以单元“主题”引领教学以来,教师的思想得到了蜕变,他们从三多三少(多
23、读书少做题,多感悟少分析;多积累少讲解)的思想中受益不少,逐步整合了教学环节,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课堂上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切身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即“三本合一“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宽度、深度和广度。学生的素质在渐渐提高,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不断刷新。3、铸造了享盛誉的名校家有梧桐树,招来金凤凰。2008 年全县古诗文教学研讨观摩会在我校召开,2008 年全县养成教育现场会在我校召开,2009 年全市养成读书写字好习惯现场会在我校召开,2010 年全国养成教育晋城现场会上我校六百多名(两个年级)学生读书成果展示得到陶西平郭振友等专家及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2011 年河北冀州
24、、吕梁离石、晋中灵石等省内外众多学校多次到我观摩学习。从此我校成为书香校园特色学校,我们的经验先后在太行日报、晋城教育、山西教育、青少年日记、全国语言文字报上刊登。2010 年我校构建读书机制,打造书香校园的经验在全省校长论坛会上交流。2011 年我校翰墨飘香型特色品牌,妙笔生辉书精彩人生的经验再次在全省特色教育论坛会上交流。2012 年我们学校主题阅读 引领高效课堂的经验在山西教育刊登并在全省阅读教学退耕还林上交流,之后太原、长治等地的校长先后的我校规模研讨,2013 年 4 月全县“1413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研讨推广会”在我校召开,5 月全省课改阳城现场会上我校 600 余名学生的大型主题
25、经典诵读再次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好评。2014 年 5 月,“晋城市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我校召开,与会专家、同仁观摩了我校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拓展课的八种课型的教学,我校的“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受到省教育学会崔云宏主任、市教研室卢团云老师的高度评好和认可。近五年来,我们学校也年年被评为晋城市和谐校园、晋城市养成教育示范校、晋城市先进单位、阳城县红旗单位、小学教育先进单位,课改先进单位,先后获得中华经典诵读实验学校,全国作文教育示范学校,山西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等三十多项荣誉。无论岁月如何轮回,我们觉得,从经典中感悟生命的丰润,在课堂中立定真师的脚跟,用美善播撒于圣洁的心田,于生活中建塑圆满的人格,托起孩子们灵动的翅膀,是我们二小人践行“1413 单元整体阅读”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