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年级学习方法指导兰秀书 垫江县普顺学校 小学语文小学一年级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随着新生入学,学习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第一,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活动转入以 40 分钟课堂学习为主的活动,这对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思想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这个时期的儿童缺少必要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大程度上存有依赖心理,这又给一部分儿童适应这种学习生活带来了困难。第二,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借助感官形象,直观地进行学习,他们对学校生活有着很强的新鲜感,对外界事物有着较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但这种兴趣和好奇心是不稳定的,很容易消失或转移,这是因为他们还缺乏明确的学习目
2、标,他们所希望的只是有一个好成绩,常常把分数看作对自己的评价,而不是看作对学习质量的评价,因而学习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机械的模仿。第三,非智力因素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由于这时的学生学习方法及其习惯才开始养成,导致小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初分化,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则造成儿童学习的困难,这种困难又导致学生逐渐消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学习行为又同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活动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学习过程也绝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获得或认识的发展,它们
3、同样是一个渗透着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儿童学习的本身,对于形成和完善儿童的个性,对于儿童未来的发展乃至对于提高整个下一代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一、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学习方法指导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内容一般可包括: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心理的辅导和初步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应着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对具体学习行为进行指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并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二、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
4、惯通常可以分为一般学习习惯和特殊学习习惯。一般学习习惯指小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必须具备的那部分习惯。如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整理学习用品等。特殊学习习惯指在某些学科或学习活动领域中特有的那部分学习习惯,如语文课的阅读习惯,查字典的习惯,数学课的验算习惯,书写习惯等。在某些学习活动中还会形成带有儿童个性的特殊学习习惯,如强记(记忆),速记(记录),流利地朗读等,因此,我们所提的学习习惯培养必须遵循两条规律,即注意符合儿童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注意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指导学生养成具有积极意义的那部分学习习惯。(一) 、一般学习习惯。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学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上
5、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等。这里简述如下:1、上学习惯:上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良好的上学习惯是实现这一前期工作的基本途径。低年级学生往往容易出现上学迟到的现象,因此要指导学生按时上学不迟到,有病有事要请假,要帮助他们找出可能迟到的原因,并指导他们如何加以克服,尤其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比如早睡早起;起床,穿衣,用餐动作要迅速且规律;睡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学路上不贪玩等,通过这些具体行为的督促与指导,就能促使学生做到按时上学,并养成遵时守纪的良好习惯。2、课前准备习惯:课前准备是学生即将进入学习过程的若干准备活动,良好的
6、课前准备是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教学课的基本前提。它既是儿童个性良好习惯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因此,必须让学生做到诸如下课文明休息,消除疲劳;听到铃声迅速走进教室进入座位;准备上课用品做到快、静、齐等要求以外,我们还应提醒低年级学生改掉课前手忙脚乱的毛病,比如学习用品常忘带,上课铃响跑厕所等现象。在指导上述方面的习惯时,教师可结合不同学科的各自不同的要求施以个别的和集体的训练。3、上课习惯:上课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活动,良好的上课习惯是这一学习活动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上课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增长知识和掌握技能,对于提高 40 分钟课堂效益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上课习惯包含:(1)坐相自然,
7、要求学生坐得舒适;(2)上课专心听讲,思想必须集中,不开小差,不讲废话;(3)举手发言,态度大方,肯动脑筋,会提问题,说话完整。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往往不能持久,教师应善于调整课堂气氛和节奏,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教学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还必须熟练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既环环相扣,又张弛相间。4、作业习惯: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学习活动,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学习活动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学习习惯。作业可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这是适应儿童由幼儿园以教养为主到小学以教育为主的过渡。低年级学生作业习惯的养成,不仅是为了学生完成教师的教学要求,而且也是学生一种责任和能力的表现
8、。作业习惯的养成包含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不缺交;独立完成作业,不依赖,不抄袭;认真完成作业,不潦草、不出差错;及时订正作业,不马虎,不漏题。5、预习和复习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的养成,是完成这一学习活动的基本手段。对于预习和复习,低年级学生还缺少主动性和自制能力,一般不能作过高的要求,但应该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如让学生朗读一下将要学习的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试着用拼音方法读准字音等,另外要提醒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采用的方法则应是前密后疏,由于以往的速度往往是前快后慢,前多后少,因此,一般两次复习的间隔时间可以是一天一次,三天一
9、次,一周一次,两周一次,一月一次,三月一次。复习还可以分为日常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但要避免的是那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式复习。(二) 、特殊学习习惯。各个学科都有其特殊性的学习习惯,就拿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低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要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胸离桌一拳” 、“眼离本一尺” 、 “手离笔尖一寸” 。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儿童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有人曾完成“从线条看儿童自制能力的培养”等实验,证明学习行为习惯与学习品质有着很大的相关。此外,对于阅读习惯、演算习惯以及打草稿、注拼音等特殊
10、习惯,各科教师都应予以必要和充分的注意指导。三、学习品质养成要使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内化和发展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当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基本的学习品质必须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必须予以重视,开始养成。以下就几种常见的学习品质作些说明。1.注意品质。注意品质的养成体现在学生具体的学习行为之中,如上课注意力集中,做作业时专心致志,做事一心一意等等。教师在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注意品质时应做到:(1)提高学生有意注意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心;(2)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中排除外部干扰的能力;(3)适当进行学习意志的锻炼。值得注意的是,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学生注意品质的关键期,也是对其严格
11、训练的基础阶段。2.兴趣品质。学习兴趣对学习态度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指导学生对外部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广泛的好奇心。如善于问“为什么” ,喜欢看课外书、听故事;发现和培养学生对某些事物的特殊爱好和兴趣,如画画、唱歌、舞蹈、长跑、科技制作等,并在这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耐心、恒心等心理意志品质。3.自信心和自制品格。学习过程中不仅有主动的选择,愉快的体验,还必须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无论学生进行何种学习活动,教师所提出的要求都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体验成功,从而不断地增强自信心和养成良好的自制品质。四、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学习方法指导必须在教育教
12、学活动中进行,它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学习方法指导一般来说应依据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通过教与学的师生双边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班队活动以及评价手段等途径,采用演示、奖励、竞赛和榜样示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以下就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作简要的叙述。1.学习方法指导可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学习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各科教师都应在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加以提醒、督促和暗示、并施以大量的、系统的、具有一定密度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2.学习方法指导可以在班队活动和兴趣活动中进行。少先队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丰富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
13、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系统性活动、二十分钟晨会等形式开展竞赛、评比和交流活动,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学生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发扬和传播。此外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亦能结合自己的特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思考习惯、提问习惯和动手习惯。3.学习方法指导可以在学生行为评价和自我行为评价中进行。评价与自我评价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手段,它本身就包含着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教师可有意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区别、比较、思辨,进而评判出哪些习惯是正确的,可取的,而哪些习惯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需要戒除的。五、教育建议1.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所有的学习行为及习惯养成中特别注意一般学习习惯的
14、养成,在一般学习习惯中要特别注意几项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作业,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规范。一种学习心愿与习惯化的行为,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过程中的一种责任感的养成。所以教师不仅应该注意学生作业的正确与否,更应通过打“” 、分数或评语等评价手段来帮助儿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在指导小学生的学习行为时,班主任和各科教师都承担着同样的责任。我们还希望通过对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学习心理和方法,以促使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养成。2.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品质是逐步养成的。这种品质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和广泛的意义。应该研究并提出小学生学习行为教育的分阶段的序列,尤其对如何帮助一部分学
15、习困难的学生寻找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这一方面还可以作继续的更深入的研究。3.学习行为规范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或成人的要求,但要将这些来自教师或成人的要求变成儿童自觉的习惯,内化成儿童个体内在的心理品质,不仅需要强化训练,更多的则需要迁移,需要儿童主体内驱力的激发,需要儿童自我意识的参与。学习行为与学习心理有密切的联系,部分儿童的学习障碍很大程度上是心理障碍。因此,学习行为教育还可以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较多存在着的“多动症” ,其实是一种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表现,对它的教育和矫治,除了借助心理辅导专门机构的协助外,教师还可掌握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并以教学的手段进行实际指导。4.学习方法是学习指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指导低年级学生掌握一些简单可行的学习方法,如预习中学会如何找生字、读拼音和查字典,复习中知道怎样记忆和反馈等等,随着年级的增长,更应重视这方面的指导和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古人说得好, “赐人以鱼,勿如赐人以渔。 ”给孩子以再多的知识,不如交给他们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习方法指导的目的及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