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常态化中的应用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而把情境教学法用于历史学科教学,即具体指结合情境教学理论、历史学科特点和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从而掌握历史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也
2、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能让历史情境教学法在历史常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主动创设情境,真正融入历史,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打造优质课堂教学,这是个值得教师探讨的问题。下面根据自己和本校的历史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感受和收获。一、以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激情,求知欲望孔子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用于历史常规教学的课本剧不可能是凭空而来,往往一个好的剧目都是课本中因篇幅原因未能详细介绍的历史或者教师课堂教学中因时间关系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儿童时期有较大的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在起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
3、,增强对历史的亲切感,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探索因果关系的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恰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特定历史氛围中,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形成一种心理环境,进而产生移情效应,获得其它情况下无法得到的情感和历史感,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理解教材内容,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发积极情感。二、自主设计剧本,以演代学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出来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的途径自主去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把生硬的文字转变生动的剧情,学会活学历史。与其在课堂上由教师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不如挖掘学生的潜力,让
4、学生充当“主刀手” ,大胆地去走进历史,设计历史故事。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在收集剧本材料时可以学习历史,深入其境的感受历史;教师也能根据学生剧本考察学生对历史解读正确与否,不失为一种新的学史方法。学生们通过自主编写剧本,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历史人物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当时历史环境下的一员,对体会当时历史情境,感悟历史人物心理是有很大帮助。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 22 课北方民族汇聚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个重点内容。为何孝文帝在文武百官甚至自己儿子的强烈反对下都坚持迁都?为何迁到洛阳?这些问题单靠教师讲授,学生代入感不强。若把这段历史让学生编成历史剧,学生们通过扮演孝文帝、文武大臣等不同
5、角色,深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能更好的感受孝文帝迁都的决心,以及北魏迁都的紧迫性。学生剧本中通俗生动的台词比教材中一句“孝文帝为实施改革计划,决意迁都到中原洛阳”来的具体和有效,学生们理解的也透彻多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地这样设计情境:假如你是历史中的人物,面对此情此境你如何想?怎样做?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不再感觉历史的遥远和陌生,而能够以一种亲切愉悦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中,和历史人物一样思考、行动,以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三、发挥语言魅力,渲染气氛,烘托情境历史学科是记录人事变迁的学科,这一特点决定了历史必然是精彩而非单一的;历史剧承继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同
6、时更偏重发挥语言的魅力。老师讲课时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情感,引人入胜,才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很大的指向性作用。提高感知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当教师讲述任人志士献身祖国的英勇事迹,并且充满敬意时,学生也会情动而心随;当教师讲述某些奸凶与敌勾结、出卖民族利益,并且充满仇恨和蔑视时,学生也会对其产生憎恨。正所谓以情动情,师生感情达到共鸣的境地,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情感的感染性。历史剧中通过精心的台词设计,演员抑扬顿挫的声线变化,营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留下深刻的印象
7、。同时语言是有导向性的,特殊的台词设计会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很大的指向性,让学生能带着感情去体会历史。比如一代忠臣文天祥这一历史剧本中,台词设计比较激昂,多次把文天祥所写的爱国诗词和他严辞拒绝敌人劝降的台词相互穿插,凸显了文天祥忠贞爱国的可贵品质。 四、复现历史情境,有助于激发兴趣,形成动机教师课采用实物、图片、录像、投影等多种手段,使历史情境复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心理学上讲,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转化为有意注意。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从而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复现历史情境进行教学尽管看似平常,但它的作用使显而易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激
8、发起来,学习动机随之形成,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总之,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课堂,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也为中学历史教学在困境中走出了一条新路。三、课堂小结:升华主题,激发情感 情境教学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讨论,改革是否成功?并且从讨论中升华情感: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学生尊重历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和积极进取勇于改革的历史使命感和健康向上的历史价值观。这也是本课情感、态度、
9、价值观要达到的目标。 四、课堂延伸:欲说还休,意犹未尽 创设比较情景:孝文帝改革和改革开放。比较将学生带回现实,体现历史学习的目的。通过创设比较情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创设魅力语言情景。在教学中教师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能烘托主题,增强情景记忆,使学生受到教育。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从而引导学生由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以上便是笔者对北方民族大融合这节公开课中情景教学运用途径的归纳。不足
10、之处还请读者指正。在写作的过程中,笔者也认识到:情景教学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也是丰富多彩的。但在课堂教学中,情景的创设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情景的创设是开端,而不是终点。情景的创设不应只在课的开始阶段,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历史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合理恰当地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陈瑞: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次尝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11、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它是一种把教育科学和艺术熔为一炉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以往教学中唯智主义的框框,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在初中二年级历史课西欧殖民主义的扩张的教学中尝试了情境教学法收获很多。1课前准备在将要采取情境教学法前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鼓励、发动学生查找相关史料、图片;以及组织学生准备课本剧“无敌舰队”之战等等。要注意的是:首先,组织、发动的对象不应仅仅局限于平时对历史课兴趣浓厚的同学(尽管他们可以作为活动的骨干) ,而是广泛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同学们对历史课的热情。其次,从剧本的编写、道具的准备
12、、角色的安排到具体的排练工作均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以达到增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的目的。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尽量不要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这也是为了保证其在日常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在这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这让一直为学生“不用心学习”而苦恼的我非常惊讶) 。负责查找相关史料的同学多方搜集资料,仅历史图片就多达数百幅;担任编导的同学查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有位同学甚至找来了戏剧表演方面的专业书籍) ,认真编写剧本,有时甚至会为一些台词的设计展开激烈的争论;负责表演的同学则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排练,而且注意用心揣摩角色、理解角色、设身处地地体验角色情感,仿佛自己就
13、是角色,角色就是自己。这一切都为课堂教学作好了预热。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才华得以充分释放,同时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作充分准备,除了常规的熟悉教材和相关史料;搜集图片、录象、文字资料(这个过程也可有学生参与) ,制作课件;精心设计教案、课堂语言等之外,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指导。初中生年龄较小,虽有热情但缺乏韧劲和经验,在准备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给予鼓励和积极引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里所要做的是进行必要的指导,而绝不应是包办、代替,否则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2课堂教学要点本课成败的关键,是能否使学生充分体验殖民主义早期扩张时代的历史情境。我采取的方法是借助课件(文
14、字资料、统计数据、图片、录象) 、课堂语言、课本剧表演一步步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打破时空的界限,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创设问题情境,以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使用了以下方法:(1)模拟角色情境:由学生表演课本剧“无敌舰队”之战 ,模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片断,起到渲染课堂气氛的作用。在表演中,担当角色的同学塑造出了他们眼中的伊丽莎白一世、德雷克等人物,产生进入角色的知觉,并凭借这种如临其境的知觉,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从而设身处地地体验到了角色的情感。这种热烈的情绪感染了整个班级,全体学生都在这种氛围下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体验了当时
15、的历史情境。(2)图片情境:在课件中向学生展示一些历史图片(英、法、荷殖民扩张示意图、伊丽莎白一世等人物的画像、及印第安人在矿井下劳动等等) ,把课本中的内容形象化。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媒体揭露殖民者的贪婪、残忍,表现殖民地人民的悲惨命运,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3)文字情境:在课件中引用一些文字史料(如殖民者的证词、回忆录等) ,进一步加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如介绍殖民统治和掠夺的残酷性时,我引用了以下两段史料:在从前,孟加拉的乡间是各国的谷仓,东方的商业、财富和制造品的贮藏所可是,我们的暴政竟是如此精力充沛,在短短20年之内,这些乡间的许多地方都已化为沙漠的景象,田地荒芜了,广大的地面上都已长满
16、了野草;农民被掠夺,制造商被压迫;饥荒一再发生,人口的减少乃随之而起。英国议员富拉登这些魔鬼在400古里的土地上进行蹂躏、破坏、杀戮,那里原先是一片安乐景象,有美丽的大省、宽广的谷地、可爱的区域、很大的村庄,人口众多、黄金丰富。他们对各个民族斩尽杀绝,不留下任何说别的语言的人,只有那些逃进山洞或地洞的人才逃脱这残酷可憎的命运。他们采用种种奇异的、极端残忍的、不公正与亵渎宗教的手段屠杀、毁灭这些无辜的人民,将其中的400500万人打下地狱。一位来到美洲的西班牙传教士 通过这些通俗易懂而又极具说服力、感染力的史料,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可以锻炼学生阅读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在课堂上,我清楚地看到学生的表
17、情严肃而凝重,显然已经被历史情境所感染,这是在传统历史教学下很难做到的。(4)数字情境:在课件中使用一些统计数据(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收取的田赋额等)和教师口述的数字(欧洲殖民者到来后印第安人口的锐减、黑奴贸易中被卖到美洲的和死亡的黑人数字等等) ,使学生产生灵魂上的震撼,激发学生对殖民主义罪恶的痛恨。在课堂上,可以听到一些学生发出情不自禁的惊呼,可以看出他们的震惊(而在采取常规教学的班级是没有这种状况的) 。(5)影视情境:对初中学生来说,影视资料比文字、图片资料更具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在讲述奴隶贸易时,我播放了美国电视剧根中男主人公被掠为黑奴的片段。面对屏幕上黑人青年被铁链锁住后拼命挣扎
18、和呐喊的场面,所有学生的情绪都已经完全被感染,许多人甚至已经热泪盈眶,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最高潮。(6)语言、动作情境:情境教学十分讲究 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 。教师的语言和动作要生动、形象、感情充沛、富于感染力,和图片、文字、统计数字、录象和学生表演充分配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讲述黑奴贸易时,要结合相关教学媒体,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讲述被掳掠的黑人被押往沿海地牢,再被装上船运往美洲的情形;描述在长途跋涉中,无数黑人死于烈日曝晒之下,死于阴暗恶臭的船舱,死于瘟疫,死于淡水不足,最后被抛尸大海通过生动的语言,力求将各种教学媒体的效果发挥到极至,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到指向性作用。图片、文字、数
19、字、影视和语言动作等情境运用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情境教学的另外一个优势:可以缩短和历史场景的时空距离,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创设问题情境:在讲完课堂知识后,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殖民主义者的所作所为”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锻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课后,我选取了部分同学进行课堂反馈:以表演的方式来学习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同学们往往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该课的知识要点有助于做好预习;有助于理解课文;有助于知识的
20、记忆;有助于发挥同学们的表演才能;增强了同学们的友谊。不少同学都想在下一次上台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 ”“我几乎每天回家都要上网去查资料,从各个方面深入了解。以至于当我的剧本出炉后,我对这一课已经快要倒背如流了!(我想演员也是如此吧) ”“看到那些图片、数字,加上老师的讲课很生动,使我充分感受到了殖民主义的罪恶,几乎是过目不忘的感受。课堂上可以说是无一人说话,很安静。 ”从这些孩子的话语中,我深深地感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它将成为课程改革中一项很重要的手段。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一定形象为主体的生动、
21、具体的历史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1 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启发思维、突破难点问题情境是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境中,使问题含而不露。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打开层层思维的锁链,获取理想的结果,似有一种“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在处理世界近代史“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起”这节内容的难点“如何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两重性的特点”时,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我们面前有 4 种人,第一种时法国波旁王朝的残余;第二种是法国的大资产阶级;第三种是法国普通人民;第四种是被占领地区的广大人民。学生进入情境,
22、教师接着问:这 4 种人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分别持什么态度?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指出:他们不同的态度正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两重性这样就把一个模糊的问题明朗化,学生的认识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教学难点也被突破。2 设计表演情景,有助于挖掘潜力、培养能力情景教学中的表演有 2 种:1)进入角色:2)扮演角色。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自己班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历史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的体验。与此同时,学生的说话、观察、模仿、思维、想象、分析、理解等能力在不断开发,并且提高。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演情境:假如你是
23、你准备怎么办?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思维。在世界近代史“南北战争”一课中,为使学生理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作用,笔者设计一个表演情境:假如你是南方的一个黑奴,看到这个宣言后,你决定怎么办?当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思维也相当活跃:有说决定立即逃跑、投奔北方的;也有决定就地起义的;更有决定不露声色留下来,等待时机一举摧毁南方奴隶主的势力的。学生个个讲得有声有色,如此一来,教材上那句“极大的调动了广大黑奴的革命积极性”描述,学生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了。根据教材需要,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某些历史角色,把某一段关键的历史情节表演给学生看,以帮助他们理解教材。教师课前把表演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做准备。每当这
24、时,学生总是积极响应,毛遂自荐扮演各类角色。为了扮演好每一个角色,使其更直观,学生尽其所能,把这些角色演的活灵活现,令其他同学看到一段活生生的历史,课堂效果自然很好,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在不知不觉种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设计表演情境,无疑是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3 利用语言情境,有助于渲染气氛,陶冶情感历史学科过去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师的讲课必须生动形象,富有情感,引人入胜,才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很大的指向性作用。提高感知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当教师讲述任人志士献身祖国的英勇事迹,
25、并且充满敬意时,学生也会情动而心随;当教师讲述某些奸凶与敌勾结、出卖民族利益,并且充满仇恨和蔑视时,学生也会对其产生憎恨。正所谓以情动情,师生感情达到共鸣的境地,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情感的感染性。如讲述中国近代史上女革命秋瑾时,教师满怀激情地说道:“29 岁那年,秋瑾离开温暖安逸的家庭,离开两个年幼的孩子,抛弃舒适宁静的生活,毅然出洋留学,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为的是给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寻求一条出路她献出年轻的生命,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一代女革命家为革命不懈奋斗的坚韧毅力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此时学生的脸上都流露出凝重的神色,他们的内心深处迸发主对女革命家钦佩的真实情感,教师用语言情景对学生
26、进行情感培养已尽在不言中。4 复现历史情境,有助于激发兴趣,形成动机教师课采用实物、图片、录像、投影等多种手段,使历史情境复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心理学上讲,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转化为有意注意。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从而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复现历史情境进行教学尽管看似平常,但它的作用使显而易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学习动机随之形成,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笔者相信,经过不断的尝试和革新,情景教学法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它的运用将会给历史教学注入持久的活力。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甘谷县磐安初级中学
27、 郭 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其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现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教师设置好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特别重要,在上课之前,所有的学生对老师、对这节课都是充满了期待,如果教师在此时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对于整节课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刚开始学生对这节课就失去了兴趣,教学任
28、务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教师快速进入课堂主体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使用动情、流畅的语言。教师要根据教材实际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要以教材内容相符、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如初二甲午战争一节中,教师可以用这样的导言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历史的 1894 年,共同体会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历史。”这样的语言使课堂一开始就笼罩了浓重的气氛,使得学生的思维与课本内容的氛围相融合,这对于后面的教学内容起到了引
29、领作用。二是使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音频、视频资料。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产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声音、画面,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开始,教师可以直接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在学生受到振奋和鼓舞的恰当时机,再进入下一节内容的学习,让他们在不觉间已经进入了教师所设立的教学氛围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教学情境氛围的设置,掌握学生信息,采取多种方式牢牢把握学生的情感线、信息线,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内容情境之中。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设置思考性问题引领学生置疑、探究,透过文字的表面深入其中去阅读、去思考、去
30、感悟,切忌教师一言堂。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注意技巧性、层次性、针对性,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步指导学生深入历史知识的深处,深刻地把握教材内容,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每节课结束时都有意犹未尽之感。至于在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结束后如何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研究空间,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延伸、去发掘,则是教师在设计课堂结束环节时需要下功夫研究的问题。优秀作品:浅议中学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上传: 文绍锋 更新时间:2012-5-20 9:27:10【摘要】 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多年,对各种历史教学模式,教师们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本文旨在探讨
31、中学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方式,努力探索一条历史教学的有益途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推动历史教学育人目标和素质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情景 创设今年的暑假,我参加了江西省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对情境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如何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有了进有了初步了解。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灵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深入思索,并使学生心理机能、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
32、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根据我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就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方式谈谈我的一些感悟。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主要有:第一、 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描述历史情境苏联的教育实践活动家马
33、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 ”对于讲述历史而言,语言的重要性就更显得突出,近年来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的讲座引起极大轰动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易中天教授讲历史,让原本枯燥的学术问题变得妙趣横生、通俗易懂。他善于描述历史,把听众引入形象生动的历史情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他善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的氛围,使听众愉悦惬意;他善用短平快的简洁语言,轻松中传达历史的厚重感;他善用联想丰富的比喻,化腐朽为神奇,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对于历史教师来讲,生动、形象的讲述可以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产生“移情现象” 。在讲到“共产党艰苦的反扫荡”时,我给学生讲了这
34、样一个场景。 “当五壮士英勇跳崖后,日本的军事指挥官,命令所有的日本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五壮士跳崖的地方,恭恭敬敬的鞠了三个躬,然后慢慢转身离开”讲到这里的时候,学生们对五壮士的崇敬之心不由自主地迸发出来,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历史情景的魅力。第二、利用文献史料,认知历史情境有的文献史料能够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想象历史情境,认知历史情境。在学习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利用了这样一段材料:“哥伦布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为其建立纪念碑,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
35、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 ”学生看了材料后,很快就开始思考:欧洲人和美洲人为什么对哥伦布的评价差异如此之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再如,在上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上新课之前,先展示图片:林肯和华盛顿的图片,同时附上恩格斯的一句话:“在美国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之后提出问题:恩格斯为什么说林肯将与华盛顿齐名?学生对于华盛顿是了解的,他领导美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这样就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想知道林肯做了什么大事情,使之也这样出名。这样,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新课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第三、运用诗歌、对联等文学作品,感知历史情境诗歌、对联是我国
36、重要的文学形式,是人们喜闻乐见且广为流传的文化。它们虽然只是文学作品,但其题材反映的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呼应的,通过诗歌、对联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概貌。而且,诗歌、对联这样的文学作品生动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便于记忆。历史课堂运用诗歌、对联等文学作品来创设历史情境,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感知历史和掌握历史知识。例如:“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到天” , 这首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把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吸食鸦片的严重危害描绘得淋漓尽致。第四、角色扮演,体验历史情境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扮演历史角色,亲身体验历史,这样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
37、理解,激发他们不断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西安事变一课时,让学生事先准备,模拟“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和亲美派的反应。这样,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要意义,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通过角色扮演,在虚拟的历史情景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历史,感悟历史,深刻认识历史,思考历史,更好地面对未来。第五、播放音乐,渲染历史情境音乐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气氛。历史教师们经常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教学情景中
38、。我记得在一次市教育局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一位老师讲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她在上课前几分钟就播放了一段关于南北战争的音乐,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到美国南北战争的情景中。这学期我们学校的一位张老师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这课时,就播放了tell me why这首歌曲,渲染和平的气氛,倡导和平的主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第六、借助历史图片、电影,再现历史情境运用图片、电影,再现历史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容易地接受知识;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相信:学过中国近代史的学生都不会忘记经过
39、大火烧过的圆明园的图片,不会忘记英法联军的对中国的残暴行为。又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 ;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挪用海军军费;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的退缩避战、慈禧太后的铺张浪费和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地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
40、例如时政材料法、走进乡土法、走进展厅法等等。总之,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使历史教学打破时空的界限,为学生再现历史画卷,感受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目睹“历史的真实” 。同时,学生的思维也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和思考历史问题。经过教师们不断的尝试和革新,中学历史情境的创设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它的运用将会给我们的历史教学注入持久的活力。创设情境,融入历史历史情境教学法在历史优质教学常态化中的应用摘 要: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实施后十分热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大多教师使用此教学法是在特定的公开课或者历史舞台剧演出中,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记录了笔者在初中历史课堂剧
41、研究课题中运用历史情景教学法的一些反思和心得。关键词:历史情境教学法 历史课堂剧 常态教学 创设情境心理学认为,情境是人对可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含义的具体环境。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作用。具有可感性就是情境的特质。因此,情境能激发人们去主动联想、想象和思维,能让人们产生具体的情感体验。1情境用于中学课堂教学中,也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非常提倡的,即情境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通过师生引入,制造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
42、法。2而把情境教学法用于历史学科教学,即具体指结合情境教学理论、历史学科特点和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从而掌握历史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创新能力。3历史情境教学法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开展的这几年,已经不是陌生词汇,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充分利用这个方法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但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用的频繁,但所用之处却较单一。大多时候是教师为了打造一节供人欣赏的优质公开课而刻意设计,学生提前准备的环节;即便用于常规教学中也主要是用于教师讲授知识时,配以特殊的问题、特别的语调等去
43、引导学生感知历史。往往不能体现情境教学法的实用性和普及性,也较少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是一种学生被教师催促的被动行为。如何能让历史情境教学法在历史常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主动创设情境,真正融入历史,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打造优质课堂教学,这是个值得教师探讨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校成立了初中历史课堂剧研究课题小组,笔者有幸成为课题组成为,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摸索,致力于把历史情境教学法较好的用于历史课堂剧中,服务于历史优质教学常态化。期间积累的经验教训是宝贵的,笔者特总结如下:一、以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激情,求知欲望孔子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用于历史常规教学的课本剧
44、不可能是凭空而来,往往一个好的剧目都是课本中因篇幅原因未能详细介绍的历史或者教师课堂教学中因时间关系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初中学生恰恰是求知欲好奇心旺盛的年龄段,有时只需要在恰好的时机给予学生把好奇付诸于实践,则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时,由于课时有限,本课内容又较多,教师只能够有的放矢,有所取舍。教材把“退避三舍”故事放于小字部分略讲,只字未提“一鸣惊人” 。而“一鸣惊人”如何产生, “退避三舍”中又发生了什么精彩故事,这些都是学生们会产生疑惑的。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抓住这个疑惑机会,激励学生自主去寻找答案,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笔者在处理第6课时,
45、首先提前给任教班级布置课后作业:了结“一鸣惊人”的典故,让学生自行发挥编写剧本,准备表演模式。在正式上课时,教师给出2 3分钟供学生展示历史课堂剧,既能营造历史情境,又不会耽误课堂教学进度。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学生课后准备不充分,甚至编写不出剧本,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学生的要求。即便学生编写剧本的能力不够,但是对“一鸣惊人”的大致内容是了解的,因此可以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表演。虽然从演绎剧本到讲述故事,层次是降低了,但是对于打造历史情境,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目的未改变,难度降低了反而更适合常规教学的实践运用。能让学生变成主体,给予学生主动深入历史情境的机会,
46、这难道不就是我们历史优质教学所追求的吗?二、自主设计剧本,以演代学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出来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的途径自主去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把生硬的文字转变生动的剧情,学会活学历史。所谓“受之鱼不如授之渔” ,与其在课堂上由教师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不如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充当“主刀手” ,大胆地去走进历史,设计历史故事。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在收集剧本材料时可以学习历史,深入其境的感受历史;教师也能根据学生剧本考察学生对历史解读正确与否,不失为一种新的学史方法。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学生们通过自主编写剧本,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历史人物不再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