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劝学(各种文言现象).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037447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各种文言现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劝学(各种文言现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劝学(各种文言现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劝学(各种文言现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劝学(各种文言现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劝学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二、能力训练目标: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2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三、德育教育目标: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

2、、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教学

3、时数 二课时第一教时教学过程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二、预习检查。三、导入新课。展示韩非子和李斯的照片让学生辨认,并通过讲这两人的小故事引出他们的老师荀子。(板书劝学,荀子)4、作者介绍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

4、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五、解题读课文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

5、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请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指正,听录音,正字音。六、小组合作,借助注释,明确重点字词,疏通文意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第一组:通假字(1)輮 ru 通煣 有 yu 通又 知 zh 通“ 智” 生 xng 通性第二组:古今异义 劝、博学、疾、假、用心、跪、金、以为、寄托1.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

6、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参加,参考。3. 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今义:疾病,快。4.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今义:与“真”相对。5.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今义:金银。6.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7.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8. 用 古义:因为;今义:使用。如:用心一也9. 跪 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如:蟹六跪而二螯10.寄托

7、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如: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第三组: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二)动词的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2.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3.形容词的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8、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四)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第四组组:一词多义1. 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停止)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隔绝) 以为妙绝 (口技)(极点)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横渡)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断绝)2. 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强健、强壮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有余、略多)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

9、后)(qi ng,勉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战)(强盛)3. 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借助、利用)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假装)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假如、如果)4. 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 声望 )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5. 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听见) 博闻强志 (屈原列传 )(见闻、见识) 初闻涕泪满衣

10、裳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听说 )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使上级听见 )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五人墓碑记)( 声望、声名 )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闻名、出名) 扫后更闻香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ng 砺 l 参 cn 省 xng 跂 q 臾 y 螯 o2给本课 12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3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于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3)介词,向。告

11、之于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者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而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

12、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

13、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

14、流,所以 “绝 ”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

15、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5、特殊句式总结一)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二)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被动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四)省略句 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 (五)固定用法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16、流,无以成江海。6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七、布置作业: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2书面作业:“练习”二、三。3背诵课文。第二教时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鉴赏本文的语言。二、整体感知课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但这篇课文却形象清新、脸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因此,分析比喻中寄寓的道理就是理解课文的关键。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请同学背诵课文2组织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中

17、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2)课文有哪几个分论点?三个分论点。一、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

18、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4)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5)“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6)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

19、的?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3背诵课文,体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劝学:善于使用比喻说理,正面设喻与反面设喻结合,设喻与说理结合灵活,善于运用排比句,文章富有气势。四、总结、扩展劝学这篇文章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在课文中,他强调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南方有鸟

20、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五、布置作业整理课堂笔记,熟练背诵课文青于蓝板书设计: 提高自己 五个比喻 寒

21、于水学习的意义 (五喻) 輮以为轮 知明而行无过(第二段) 改变自己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学不可 跂而望不如登高博见以 学习的作用 登高而招见者远已 顺风而呼闻者彰 善假于物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积成日积月累不积无以舍不坚持不懈方法态度 不舍可用心对专心致志不用心错【背景材料】一、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 313公元前 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省临淄县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令

22、。公元前 238 年失官家后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

23、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二、劝学原

24、文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

25、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26、三、补充注释君子开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君子”,是作者用虚拟法发表议论,用以增强观点的权威性,加强观点的说服力。后文的“君子”,如“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君子生非异也”则是泛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学不可以已 “已”,废止,停止。揉一作“煣”,用火烤,使竹、木弯曲。日参省乎己“参”,也解作“叁”,读 sn,同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泛指多次。四、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27、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土成山,风雨就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酉,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