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初高中英语阅读的衔接摘 要: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考察项目。初中与高中两个学段的阅读教学各有特点,如何使之顺利衔接一直是困扰许多教师的难题。本文从明确初高中英语阅读特点及教学要求、重视词汇积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和保证阅读量等方面探讨了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关键词:英语阅读;衔接新课改之后,中考和高考的考试形式也突出了语言综合素养的考查,不再是单纯的考查靠死记硬背得来的语法,词汇,而是侧重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的选拔。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为:除教材外,课外英语阅读量达 36 万字以上。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
2、读量要求较高,因此除了教材,学生要大量阅读英语文章,扩大词汇量,提升阅读能力,否则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搞好高一的阅读教学,教师多方位探讨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显得十分必要。一、存在的问题(一)学生词汇量严重不足。我国现行初中课标要求的词汇量约为 1600,高中新课标要求的词汇量约为 3500。外语学习者没有相应的词汇量,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会感到困难。许多刚进入高一的新生表现出词汇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对词汇的音、形、义、词性及构词法等方面的知识明显欠缺,因此,在阅读英语材料时产生阅读障碍,从而造成阅读教学衔接上的诸多问题。试想学生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作支撑,如何能读懂文章呢?(二)
3、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碰到几个生词,就失去信心,无法继续阅读;有的学生阅读中逐词逐句释义,效率极低,进入高中就更无法适应大容量的高中英语课堂;还有的学生过分注重词句的理解而忽视篇章结构的把握等,这些现象对高中阅读教学的推进带来了很多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中英语的进一步学习。(三)学生逻辑思维不严密,篇章理解能力不强。初中阶段学生所阅读的文章篇幅都不太长,且文章大多为简单句构成,易于理解。而高中的阅读语篇在长度和难度上加大了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出现过分概括、有理无据推断、因果关系错误或前后矛盾等逻辑推理错误。表现出缺乏思考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四)学生的阅读数量不足、阅读质量不高。初中英语新教材容量大而课程紧,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经常得不到保证。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阅读教学计划,使得阅读教学显得无序而无奈。许多初中教师虽然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意识到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他们的重视仅限于阅读量,即硬性分派任务,每天一篇或一周几篇,学生做完即可,不讲究质量,不探究学生理解文章的程度,不去认真设计阅读课的教学,认为学生多读文章阅读能力自然就会提高。直接导致高一新生英语阅读数量不足、阅读质量不高。二、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策略探讨(一)准确把握初高中英语阅读特点及教学要求。要使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顺畅衔接,教师就很有必要了
5、解初高中英语阅读课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初中英语课程具有较强的叙述性,高中英语课程更为注重逻辑性,根据初高中英语阅读课程的各自特点,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对初、高中毕业生应达到的英语阅读水平分别做了具体规定: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重视对学生基础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重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关注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除了以上要求,更强调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更关注他们处理阅读材料不同信息的过程和整合相关信息的能力,同时着力培养学生情感与态度等,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力和掌控力。(二)多角度提高词汇质量,多渠道增加词汇数量。词汇量是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基
6、础和前提。从质量上来说,初级阶段只需了解一个单词的最基本的音形义即可,而到了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词汇基本音形义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它的词性、句中各种灵活用法以及一词多义等现象。从数量上来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课本要求的词汇以外,还要渗透学习构词法来扩大词汇量,如care,careful,carefulness,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 等。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扩展学生词汇量:利用平时的课外阅读材料,在每篇材料中精选出两三个常用而又未出现在教材中的词汇要求学生识记;利用学生课前的 duty work 学习几个有关新词汇;利用当前热点事件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7、随时教授相关词汇;除大量阅读外,经常写作也是扩大词汇量的最佳途径,是巩固单词的最好的实践。 “积跬步以成千里” ,学生会在不经意间收获良多。另还可教授学生如何提高单词识记的效率。坚持渗透音标教学,讲授拼读规则,让学生了解从音到形的拼读记忆方法。同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单词记忆比赛,来锻炼他们的记忆速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所学词汇的复现率,并适当进行同类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拓展,学生通过以旧带新的单词学习方式,既增加了趣味性又降低了难度,易于掌握。(三)调整课堂阅读教学方式,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很多初中教师对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和词组,逐句逐段地分析结构、语法等。高中教师应更重视对
8、学生分析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重视整体的语篇教学,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语言概念,要重视对于文章结构、内容、语言表达、作者情感等方面的教学设计,否则会导致只能理解词句,不理解全文的现象,就失去了语篇本身的价值。可以先让学生以览读、略读和跳读等方式做快速阅读,概括出段落及文章的大意;然后精读,补充细节理解;最后,再分析、讲解语言点。在阅读教学中,针对记叙、说明、议论等不同的文章体裁,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为典型的题型,包括寻找文章及段落的关键句、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研读写作顺序、分析因果关系、辨析语段中的语言运用等。学生经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一定可以很快提高对语篇的分析理解能力。训练学生学
9、会整体把握文章的另一个有效课堂教学手段是复述或背诵段落文章,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常见的复述课文的方法有文段填空、列表对比法、利用提示词或图片等。另外,每周拿出一两节课进行专门的限时阅读训练和测试,每次及时反馈给学生所得分数,旨在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四)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加强阅读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不回读。对于语言的初学者来说,在阅读外语文字材料的时候,经常回读,这不仅浪费时间,更影响对语篇的整体理解。教师应不断提示学生阅读中要注重文章大意,不究细节,更不要在只言片语上长时间滞留。要调动
10、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去领悟作者的意图,掌握中心思想和组织结构;不指读、不声读、不唇读。这些都是语言初学者的习惯,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它们的弊端也凸现出来,既打断阅读思维的连贯性,破坏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又降低了阅读速度。为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英语阅读应以意群为单位,而非以单词或词组为单位。要根据意群,一组组地进行扫视,被收纳的是信息,而不是一个个词汇,这需要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逐渐体会。定时阅读是解决以上难题的较好方法。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读物的长度和难度、题材等规定出阅读时间,让学生从时间上约束自己,迫使自己定时定量地达到阅读目标,以利整体理解、快速阅读习惯的养成。培
11、养猜词能力。要让学生明白: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是极为正常的,在初高中阶段的阅读材料中出现 2-3左右的生词是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不要遇生词就查字典或因有生词而影响阅读信心。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生词内在结构、前后文所提供的解释或说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背景知识等对生词进行猜测。正确使用字典。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做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可学会自己查字典求得解答。但要注意:在阅读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查阅字典;在阅读结束后,可以利用字典的帮助准确掌握某些重要生词的词性、词义、用法等,以利词汇的积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五)加强课内外阅读,重视对典型阅读材料的讲评。首先,利用好课本资源,课
12、本文章都是精选,尽量熟读、背诵。其次,学会材料的多维利用。做过的完形填空练习,空格填入答案,可能是一篇很好美文;阅读表达的文章、听力原文、测试后的作文参考答案等等也都可能是一些值得仔细品味、值得熟读背诵的好文章好段落。甚至单项选择题的题干也是很精彩的句子,可以进行记忆,进行积累。再者,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新颖的时文材料,包括新闻、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的文章,也可从优秀的报刊上选编优秀材料,如:双语报、21 世纪报等,除了能加强学生异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之外,还拓展了科技动态、时事新闻等多种文体的阅读,获取新信息,增长新知识,形成新思维,从而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运用和阅读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
13、。同时,加强对典型阅读材料的讲评。在保证阅读量的同时,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教师要对典型阅读材料进行讲评。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典型例题给予充分的阐释,分析原因和方法。这利于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阅读材料内容,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阅读经验的积累。教师在讲评中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更增强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下一次的阅读质量会更高,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三、结语当然,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有许多的衔接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语言材料和各项活动任务,重视学生的词汇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强化阅读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让学生“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顺利实现初高中的衔接。也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好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王丽华.如何解决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3).3 谢凯灵.行动研究在英语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