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环境保护讲座.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035097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讲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境保护讲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境保护讲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环境保护讲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 、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生活中的化学污染只要有以下几类: 1、工厂排放的浓烟 2、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 3、燃烧含硫的燃料 4、焚烧生活垃圾、树叶、废旧塑料 5 、焚烧工业废弃物 6、吸烟 7、炒菜做饭时厨房的烟气 8、垃圾的腐烂释放出有害气体 9、工厂有毒气体的泄漏 10、居室装修材料缓慢释放出的有毒气体 11、路面扬尘 12、农业上喷洒有毒农药 13、使用喷发胶等使

2、用化学稀释剂的的产品 14、复印机、电视等电器产生的有害气体 15、硫的氧化物与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直接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才能向大气排放。 16、臭氧层受到氟氯烃,氮的氧化物等气体的破坏。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烃等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对人类正常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要防止臭氧层继续遭到破坏,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洁净能源。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保护

3、湿地等。 17、厨房空气里既有燃料燃烧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又有煎炒食物时产生的气体和悬浮物(油烟) 。所以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在厨房安装抽油烟机。新盖及新装修的居室也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18、吸烟危害健康,同时也污染环境。 19、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放射性物质等。 来源:煤、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20、水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无机物,碱、盐等,重金属耗氧物质,植物营养物质,石油,难降解有机物等。 另外还有氰化物、酚类、病原体、放射性物质、悬浮固体物等等。

4、 来源: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用过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污染物和地面淋洗固体垃圾等。 21、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主要污染物:CO、CO2、SO2 、NOx、NH3 、醛类(如甲醛)、酚类、烟雾、烟尘、放射性稀有气体氡、电磁波、螨虫、细菌、病毒等。 来源: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的燃烧,煎、炒、烘、烤等高温烹调加工中产生的烟雾,烟草的燃烧,电器发出的电磁波,地毯中的螨虫,建筑装璜材料产生的甲醛、放射性稀有气体氡,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家宠等 22、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会对水体、土壤造成污染 比方说:“赤潮” 与水体富营养化。 “赤潮” 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自

5、然灾害,它会造成水质恶化和鱼类的大量死亡。20 世纪以来,赤潮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日本的濑户内海是赤潮的高发区,仅 1976 年就发生了 326 次之多。我国近来也时有发生,其中以 1989 年黄骅海域赤潮事件最大,损失最重(达3 亿元人民币 )。1998 年春天,又一股来势汹涌的赤潮横扫了香港海和广东珠江口一带海域。赤潮过处,海水泛红,腥臭难闻,水中鱼类等动物大量死亡。当地的各类养殖场损失惨重。据经济日报1998 年 5 月 3 日报道,此次赤潮事件,香港渔民损失近 1 亿港元;大陆珍贵养殖鱼类死亡逾 300吨,损失超过 4000 万元。一时间,各新闻媒体炒作纷纷,人们不禁要问,何为“赤潮

6、”?它是如何发生的? 赤潮的发生机理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适度的水温、 盐分、营养盐、促生质(促进藻类生长的物质)等各种因素都是赤潮生物的增殖因子。而水体富营养化亦即含氮磷营养盐的富集是赤潮发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水体富营养化并非新生事件,自然界一直都存在这一现象。所谓沧海变桑田,部分原因就在于水体富营养化。它使湖泊等先变为沼泽,最后变为草原和森林,但这是一个成千上万年的过程。如今人类的活动使之变得异常剧烈。大量含氮、磷肥料的生产和使用、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工业废水和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特别是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准即行排放,成为当今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的重要物质来源。水

7、体中过量的磷、氮营养盐,成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使得蓝、绿藻和红藻迅速生长,急剧繁殖。它们的繁殖、生长、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少,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窒息死亡。某些藻类甚至还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物质使鱼类中毒死亡。此外,由于死亡藻类分解时会放出一些 CH4、H2S 等气体,使海水变得腥臭难闻,水质恶化。这种由于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蓄积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 ”。这种现象在海湾出现叫做“赤潮” ,如果是发生在淡水中,又叫做“水华 ”。因此,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或水华) 的先兆,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这时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合成洗涤剂,它由表面活性剂、增净剂等组成。表面活性剂在

8、环境中存留时间较长,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对水生生物有毒性,能造成鱼类畸形。增净剂如磷酸盐,可使水体富营养化。那么,如何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呢? 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把含大量氮磷元素的废水堵截在进入天然水体之前。例如,禁止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对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往污水中加入 Ca(OH)2 和 Al2(SO4)3 等沉淀剂除去磷等等。 愿人们的行为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消除赤潮的威胁。环境保护知识讲座臭氧层的破坏与“补天计划”一、 臭氧层地球的保护伞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这除了因为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和水外,还因为它的周围裹着厚厚的大气层其中臭氧大量存在于距地表 123

9、5千米的高空(包含在平流层内),形成臭氧层这层臭氧能阻挡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是地球上生物的保护伞科学证明,当紫外线透入人体或其他生物组织时,它首先被蛋白质或核酸(如 DNA)吸收,它所含有的高能量能破坏这些分子的化学键所以紫外线对生物组织具有巨大的破坏力,诱发突变,并且可以引起癌变当紫外线通过正常情况下的大气层(当然含臭氧层)时,对生物体杀伤力最强的那部分紫外线被臭氧层吸收了 二 、 “破天” 的主要元凶 氟利昂 据研究,一个氯原子可与 10 万个 O3 分子发生连锁反应,从而破坏臭氧层氯原子最后可与氢结合成氯化氢(HCl)脱离平流层,最终可随降水(酸性降水)返回地面然而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10、因此在平流层中的氯能在较长时期内不断破坏臭氧层,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穿透大气层,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除氟利昂外,造成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因素有很多,如氮氧化物、四氯化碳、甲烷等美国、俄罗斯等国的专家在研究后认为,自然原因也会引起臭氧层的破坏,他们分别提出了“电子雨轰击说”“低温说”“ 火山喷发说 ”等观点 三 、大气中臭氧量减少 1%,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约增加 2% 有害紫外线大量辐射地面,主要危害是:皮肤癌增加UVB 紫外线损害人类皮肤细胞中的 DNA,是皮肤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数据表明,纬度越低皮肤癌的发病率越高,白内障病增加臭氧层每减少 1%,白内障患者增加 0.6%0.8% ,而且,患白

11、内障的年龄也将提前机体免疫能力下降紫外线还会使人的免疫能力下降,对病菌、病毒的抵抗能力降低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海洋浮游植物在海面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容易受到多量紫外线的危害,从而威胁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植物的影响:紫外线增加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长(高度、叶的面积、干燥重量)、开花等,还会使农作物品质下降(比如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等),使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是平流层的主要热源,是平流层大气循环的动力对流层的各种气象现象与平流层的变化密切相关臭氧层的耗竭将导致平流层温度下降,会对全世界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气候的变化又会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产生恶性循环 四 、 “补

12、天 ”计划 保护臭氧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快停止生产和使用氟利昂和哈龙类人工物质自从人类第一次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后,就开始了举步维艰的现代“补天计划 ”: 1985 年第 42 届联大通过一项决议,呼吁各国采取措施保护臭氧层;1985 年,20 多个国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国际公约;1987 年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了有 46 个国家参加的保护臭氧层国际大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氯氟烃使用量以保护臭氧层的条约蒙特利尔议定书;1992 年 11 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四次缔约国会议上规定,工业化国家到 1995 年 12 月 31 日停止生产氯氟烃,已签字的发展中国家则有

13、 10 年的宽限期,到 2005 年停止生产,至 1994 年底,全球共有 146 个国家签署了这项议定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上述条约的签字国,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决定于 2005 年停止使用氟利昂目前,全球氯氟烃产量连年保持下降的趋势然而,这些计划的执行仍将面临以下挑战:发展中国家氟氯烃产量虽比工业化国家低得多,但对这些化学品的需求量却明显增加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和消除氟氯烃,工业化国家建立了帮助他们开发替代氟氯烃产品技术的基金但是,基金捐助国家并没有兑现它们的承诺缺少资金和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减少氟氯烃生产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日益猖獗的“氟氯烃黑市” 也是一个阻碍因素 各国积极开展替代品

14、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也是现代“补天计划”的一项有效行动例如目前国内市场上出售的“无氟冰箱”就是指不用氟氯烷(CFC)作致冷剂的冰箱,而代之以 HFC(含氢氟烃),用的发泡剂是 HCFC(含氢含氯氟烃),是第二代氟利昂但 HCFC 对地球的温室效应却是二氧化碳的 100012000倍,所以它也不是理想的东西HCFC 因含有氯,对臭氧层仍有破坏作用,但程度低于 CFC,因此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将在 2020 年原则上禁止使用 HCFC总之,许多国家在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方面已在行动,对臭氧层的自动“愈合” 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尽管世界上许多国家作出了努力,但目前大气中氯的浓度降低到臭氧洞出现前的水平,大约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臭氧层保护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