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0 章 荨麻疹类皮肤病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 多数荨麻疹为以下哪种变态反应介导: A 型变态反应 B 型变态反应 C 型变态反应 D 型变态反应 2. 以下关于型变态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毛细血管扩张 B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 平滑肌收缩 D 腺体分泌减少 3. 下列何种物质引起荨麻疹的机制为非变态反应性: A 细菌 B 血清制剂 C 真菌 D 蛇毒 4. 可诱发荨麻疹的病毒性感染不包括: A 病毒性肝炎 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 溶组织阿米巴病 D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5. 输血引起的荨麻疹为以下哪种变态反应介导: A 型变态反应 B 型变态反应 C 型变态反应
2、D 型变态反应 6. 荨麻疹性血管炎为以下哪种变态反应介导: A 型变态反应 B 型变态反应 C 型变态反应 D 型变态反应 7. 以下关于型变态反应速发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接触变应原后数秒钟发生 B 可持续数天 C 主要的炎症介质是白三烯 D 引起小血管收缩 8. 急性荨麻疹的典型皮损为: A 丘疱疹 B 风团 C 结节 D 水疱 9. 以下关于风团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大小不等 B 形态不规则 C 自觉瘙痒 D 愈后留有瘢痕 10. 急性荨麻疹风团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 A 1 个小时 B 12 个小时 C 24 个小时 D 48 个小时 11. 以下不属于荨麻疹特殊类型的是:
3、A 皮肤划痕症 B 压力性荨麻疹 C 血管性水肿 D 胆碱能性荨麻疹 12. 荨麻疹患者出现高热、脉速和全身中毒症状应注意: A 急腹症 B 过敏性休克 C 败血症 D 荨麻疹性血管炎 13. 下列哪项不是荨麻疹伴有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A 风团消退 B 脉速 C 四肢冰冷 D 血压降低 14. 慢性荨麻疹指的是反复发作病程超过多长时间以上: A 1 周 B 4 周 C 6 周 D 8 周 15. 以下关于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 B 风团时多时少 C 反复发生长达数月 D 常伴有腹痛 16. 皮肤划痕症又称为: A 人工荨麻疹 B 急性荨麻疹 C 压力性荨麻疹
4、D 尼氏征 17. 胆碱能荨麻疹的风团一般可维持: A 0.51 小时 B 15 小时 C 510 小时 D 24 小时以内 18. 胆碱能荨麻疹的诊断依据是: A 划痕试验阳性 B 1:5000 乙酰胆碱针刺试验阳性 C 尼氏征阳性 D 橘皮现象阳性 19. 日光性荨麻疹患者对波长多少的日光最为敏感: A 240nm B 280nm C 300nm D 360nm 20. 儿童突发性全身细小潮红风团,伴咽部红肿首先应考虑: A 皮肤划痕症 B 感染性荨麻疹 C 胆碱能荨麻疹 D 压力性荨麻疹 21. 缓解急性荨麻疹患者腹痛可用: A 强的松 B 扑尔敏 C 氨茶碱 D 普鲁本辛 22. 维生
5、素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作用在于: A 稳定肥大细胞膜 B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C 竞争性结合组胺受体 D 减少腺体分泌 23. 以下关于荨麻疹和丘疹性荨麻疹的鉴别诊断错误的是: A 荨麻疹与食物、药物等有关,丘疹性荨麻疹与虫咬、食物等有关 B 丘疹性荨麻疹持续时间较长 C 荨麻疹自觉瘙痒,丘疹性荨麻疹多无瘙痒 D 荨麻疹愈后不留痕迹,丘疹性荨麻疹愈后遗留色素沉着 24. 以下关于血管性水肿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发病突然 B 皮损界限不清 C 多见于皮下组织致密处 D 组织病理无炎症细胞浸润 25. 血管性水肿应和以下哪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A 荨麻疹 B 虫咬症 C 脓疱疮 D 水痘 26.
6、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急性发作时唯一有效的药物是: A 抗组胺药物 B 抗生素 C 肾上腺素 D 氨基已酸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关于荨麻疹发病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有: A 病因复杂,多数患者不能找到准确病因 B 蛋白食品不完全消化,机体吸收胨或多肽可引起荨麻疹 C 有些药物可直接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D 精神紧张也可导致荨麻疹发生 2. 以下属于组胺或激肽释放物的有: A 碱性多肽 B 阿司匹林 C 蛇毒 D 抗生素 3. 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炎症介质有: A 组胺 B 缓激肽 C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 D 去甲肾上腺素 4. 型变态反应迟发相的炎症介质有: A 白三烯 B 血小板活化因子 C 前列腺
7、素 D2 D 组胺 5. 以下关于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有: A 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鲜红色风团 B 起病较急,自觉瘙痒 C 全身症状较轻,反复发生长达数月 D 新的风团陆续发生,此起彼伏 6. 可能诱发慢性荨麻疹的内脏和全身性疾病有: A 风湿热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恶性肿瘤 D 内分泌紊乱 7. 寒冷性荨麻疹存在的异常有: A 划痕试验阳性 B 1:5000 乙酰胆碱针刺试验阳性 C 冰块诱发试验阳性 D 被动转移试验阳性 8. 以下可引起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因素有: A 运动 B 情绪紧张 C 饮酒 D 接触冷水 9. 以下关于胆碱能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有: A 多见于青年
8、 B 由运动、精神紧张等诱发 C 风团较小,直径为 23mm,周围有红晕 D 可伴发乙酰胆碱引起的全身表现 10. 压力性荨麻疹好发部位为: A 足底 B 手掌 C 臀部 D 下腹部 11. 以下荨麻疹亚型与压力有关的是: A 皮肤划痕症 B 寒冷性荨麻疹 C 胆碱能性荨麻疹 D 压力性荨麻疹 12. 以下关于慢性荨麻疹治疗原则正确的有: A 用药时间根据风团发生时间进行调整 B 多种 H1 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 C H1 受体拮抗剂和 H2 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 D 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二、名词解释: 1. 速发相发应(early-phase reaction)和迟发相反应(late-phase
9、 reaction) 2. 皮肤划痕症(dermatograghism) 3. 胆碱能荨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 4. 日光性荨麻疹(solar urticaria) 5. 压力性荨麻疹(pressure urticaria) 6. 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 ) 三、问答题 1. 简述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2. 试述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3. 试述急性荨麻疹伴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的抢救方案。 4. 简述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D 4. C 5. B 6. C 7. A 8. B
10、9. D 10. C 11. C 12. B 13. A 14. C 15. D 16. A 17. A 18. A 19. C 20. B 21. D 22. B 23. C 24. C 25. B 26. 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 3. ABC 4. ABC 5. ABD 6. ABCD 7. CD 8. ABC 9. ABCD 10. AC 11. AD 12. ABC 二、名词解释: 1. 速发相发应和迟发相反应:根据 I 型变态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划分的两个时相,前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后者发生在变应原刺
11、激后 612 小时,可持续数天,化学介质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 D2 和细胞因子等。 2. 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荨麻疹,表现为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3. 胆碱能荨麻疹:多见于青年,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为 23mm 的风团,周围有 12cm 的红晕,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自觉剧痒,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损,可于0.51 小时内消退,偶伴发乙酰胆碱引起的全身反应。 4. 日光性荨麻疹:较少
12、见,常由中波、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引起,以波长 300nm 左右的紫外线最敏感。风团发生于暴露部位的皮肤,自觉瘙痒和刺痛;少数敏感性较高的患者接受透过玻璃的日光亦可诱发。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反应(如畏寒、乏力、晕厥和痉挛性腹痛等) 。 5. 压力性荨麻疹:本病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皮肤划痕症相似,常见于足底部和长期卧床患者的臀部,表现为皮肤受压 46 小时后局部发生肿胀,可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一般持续 812 小时消退。 6. 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类型。 三、问答题 1. (1)变态反应性:多数为 I 型变态反应,少数
13、为型或型。 I 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机制为变应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特异性,该抗体以 Fc 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当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通过与致敏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 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促使其脱颗粒,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组胺、缓激肽、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引起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等,从而产生皮肤、粘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等一系列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症状。根据过敏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速发相反应和迟发相反应,前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该种反应的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
14、后者发生在变应原刺激后 612 小时,可持续数天,参与该相反应的化学介质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 D2 和细胞因子等。型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多见于输血反应。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见于血清病及荨麻疹性血管炎。主要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 IgG 或 IgM 类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产生过敏毒素,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等化学介质释放,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水肿而产生荨麻疹。 (2)非变态反应性:某些食物、药物、各种动物毒素以及物理、机械性刺激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荨麻疹。 2. 起病常较急,患者常突然自觉皮肤瘙痒,很快于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
15、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开始孤立或散在,逐渐扩大并融合成片,微血管内血清渗出急剧时,压迫管壁,风团可呈苍白色,皮肤凹凸不平,呈橘皮样,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并逐渐消失,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 小时,但新风团可此起彼伏,不断发生。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胃肠道受累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累及喉头、支气管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感染引起者可出现寒战、高热、脉速等全身中毒症状。 3. (1)1肾上腺素 0.51ml 皮下注射或肌注,亦可加入 50葡萄糖溶液 40ml 内静脉注射,以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及平滑肌痉挛,并可升高
16、血压; (2)地塞米松 510mg 肌注或静注,然后可将氢化可的松 200400mg 加入 510葡萄糖溶液5001000ml 内静滴; (3)上述处理后收缩压仍低于 80mmHg 时,可给升压药(如多巴胺、阿拉明) ; (4)给予吸氧,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可静注 0.25g 氨茶碱,喉头水肿呼吸受阻时可行气管切开; (5)心跳呼吸骤停时,应进行心肺复苏术。 4. (1)病因: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由 C1 酯酶抑制物功能缺陷所致。 (2)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开始发作,往往反复发作至中年甚至终生,但中年后发作的频率与严重程度会减轻,外伤或感染可诱发本病;多见于面部、四肢和生殖器等处,皮损为局限性、非凹陷性皮下水肿,常为单发,也可累及口腔、咽部、呼吸道及胃肠道粘膜;自觉不痒;皮损一般在 12 天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