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027597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02-09 鹿心社作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1 年工作回顾2011 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春夏连旱、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三个突破、八个提高”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省生产总值突破 1 万亿元,达到11583.8 亿元,增长 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1 万亿元,总额达到11020 亿元,增长 25.6%。财政总

2、收入 1645 亿元,增长 3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053.4 亿元,增长 3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57.7 亿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495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892 元,分别增长 13%和 19.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5。受宏观环境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 5.2%,高于 4%的调控目标。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强化。坚定不移实施工业三年强攻计划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911 亿元,增长19.1%;全部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 48.4%,提高 3.0 个百分点。重大

3、产业项目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1487 个,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 58.8%。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 1568 亿元,增长 21.6%;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增加到 5 个,其中有色行业突破 4000 亿元,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总数达 12 家,江铜集团突破 1000 亿元。促进工业园区集约发展,全省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 1.3 万亿元,新增过百亿园区 12 个,总数达 46 个。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 22 位上升到第 18 位,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农业基础地

4、位更加稳固。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多年少有的好形势。粮食总产 410.56 亿斤,创历史新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新增耕地 17.6 万亩,改造中低产田 80 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 40 万亩。水利建设力度加大,修复重点水毁工程 1.1 万余处,新增灌溉面积 60 多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 210 万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省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达 2800 家,472 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直接带动 370 万农户户均增收 2200 元。服务业加快发展。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28

5、59.4 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598.2 亿元,分别增长 18%和17.4%。金融业健康发展,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14322 亿元,增长20.3%;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类业务余额超过 1 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9302 亿元;企业直接融资 237.5 亿元;政策性保险保费收入 5.56 亿元。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全省旅游接待 1.6 亿人次,增长 47.8%;旅游总收入 1105.93亿元,增长 35.2%。会展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成功举办了“泛珠会”、“赣台会”、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等大型展会。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取得新进展。加快城镇化和基

6、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城镇化稳步推进。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市、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城镇承载能力增强,11个设区市中心城区实施 500 万元以上城市建设项目 1065 个,新增建成区面积55 平方公里。全省新增城镇人口 80 万,城镇化率达到 45.7%。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改善,设区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7.5%,国家园林城市达到 7 个,11 个设区市和 28 个县(市)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县域经济实力增强,财政总收入超 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 40 个,南昌县超 45 亿元。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

7、农村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德兴至南昌、永修至武宁、瑞金至寻乌、上饶至武夷山、南昌至奉新、隘岭至瑞金 6 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 554 公里,总里程 3642 公里。全省在建铁路里程 1200 公里。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竣工通航。景德镇 500 千伏洪源变电、贵溪电厂三期等一批电力项目建成投运。环鄱阳湖天然气管网建设基本完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工作有序推进,峡江水利枢纽、浯溪口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完成。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生态优势巩固提升。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鄱阳湖生

8、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确定的 405 个重大项目已启动建设300 多个,累计完成投资近 5000 亿元。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新增造林面积 389 万亩。全省 81 个县(市)新建配套污水处理管网 1240 公里,第二批 30 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启动建设。在 3 万个自然村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成乡镇垃圾填埋场 2350 个。积极开展市、县、乡、村四级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生态镇 40 个、生态村 9 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扎实开展,20 个工业园区成为首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鄱阳湖区综合治理规划获得国家批复,“五河一湖”水污染治理等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全面清理了

9、“五河”源头及其干流、鄱阳湖滨湖和东江源头污染企业。强化项目节能环保审查,严把“两高一资”项目准入关。投入 1.35 亿元对“五河”和东江源地区进行生态补偿试点,开展了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补偿试点.实施了鄱阳湖南岸片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启动实施了“千万吨标煤工业节能工程和“百千万企业节能行动”,拆除了 112 家企业落后设备。完成 13 台 12.5 万千瓦机组关闭工作。在南昌、新余、萍乡等市开展了低碳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等一系列改革试点。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6%,11 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

10、在二级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 1%,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 3%,有效控制了氮氧化物排放。(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体制机制活力明显增强。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成果不断巩固,省建工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基本完成,江中集团、江钨控股集团等改组改制有序推进。非工口七个系统 1771 户国有企业完成改制,安置在职职工 34.6 万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全省 1790 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累计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央项目 1200 个,4 所公立医院开展了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启动了 12 所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林权制度配套改

11、革不断完善,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稳步推进,3 万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财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在 13 个县(市、区)推行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试点,所有设区市启动了公务卡改革;清理财政专户 8846 个,撤并率达 51.2%,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得到加强。扩大开放取得新进展。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60.59 亿美元,增长18.8%.实际引进省外单项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资金 2579 亿元,增长33.8%。外贸出口增势强劲,出口总额突破 200 亿美元,达到 218.81 亿美元,增长 63.1%.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 37.3%和 17.6

12、%。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实现营业额 15.85 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 2.8 亿美元,分别增长 51.9%和 31.5%。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并上线运行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开通了九江港至韩国仁川港直达始发货运班轮、上饶至宁波铁海联运五定班列”,大幅加密了赣台航班,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新增国际友好城市 5 对。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全省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 6393.2 亿元、上缴税金 941.13 亿元,分别增长13.6%和 33%。民间投资增长 35.8%,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 87.9%。全省私营企业总数达到 19.4 万户,十体工商户 115.37 万户,分别增长 14

13、.2%和 15.2%。(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工程 66 件实事全面完成。全省城镇新增就业 52.66 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55 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85.8%。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62.6 亿元,扶持带动就业 36.1 万人次。社会保障制度进步完善,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成,保障了城乡低保对象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医保政策标准全省统一。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32.6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16 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8 万户,启动了新一轮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完成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群众移民搬迁 50

14、829 人,8 个民族乡群众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解决了 220万农村居民和 30 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实现中央下达我省 15.1%的目标,教育总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4%。校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99.8%,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 98.33%,普通本专科在校生 82.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 75.7 万人.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增强,提高了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标准,对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行免费救治,启动了困难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覆盖县、

15、乡、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计生工作实现“一升三降”目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严 打整治专项行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英雄模范褒奖办法。其他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一年来。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步加强。依法行政深入推进。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依法行政纳入市县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 10 件,出台省政府规章 8 件,完成了 112 件省政府规章以及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组织开展了全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加强了行

16、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建成覆盖全省的网上审批系统,全年完成网上审批 90 多万项,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在全省开展了发展提升年活动,设立 1.3 万个监测点对各职能部门实行效能实时监测,深入开展“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效能建设取得新成效。行政监督不断强化。全省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暨统一电子监察平台开通运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力度加大,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97 万多条,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得到提高。扎实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启动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网上交易

17、,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站)共承接交易项目 3.5 万多项,成交金额 1900 多亿元,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开透明。廉政建设力度加大。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决策部署,惩防体系不断完善,认真开展工程领域、公务用车,“小金库”等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依纪依法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腐败案件。各位代表,一年来的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开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赣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中

18、央驻赣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内外友好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全省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产业层次整体不高,发展不平衡,统筹发展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强,生产成本上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繁重。改善民生方面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还不强,执行能力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政府领导科

19、学发展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2012 年的工作任务2012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们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机遇。从不利因素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发展中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和物价上涨双重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我省经济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约束增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难度加大。从有利条件看。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没有改变,国

20、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扩大开放。今年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省近几年 3 万多亿固定资产投入集聚的巨大能量正加速释放,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有利于培育发展新优势。总体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正处在可以大有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

21、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优生态、惠民生、促和谐更好结合起来,增强发展动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 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10%,外贸

22、出口力争增长 5%以上,城镇化率提高 1.7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 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1.2%,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下降 1%,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突出“核心是发展”,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要素集聚、经济带动、城市辐射、改革示范作用,鼓励支持南昌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发展空间,壮大经济规模,努力培育一批千亿产业集群、百亿企业方阵,着力打造带动

23、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充分利用 152 公里长江岸线资源,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抓紧修编和完善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重点抓好沿江“十大产业工程”和“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努力使之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发展,把南昌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产业带紧密联系起来,昂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龙头”,向南延伸连接吉泰走廊,并与赣南中央苏区振兴相衔接,两翼沿沪昆线展开,着力构筑“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鼓励支持其他设区市打造区域重要经济增长极,构建多极支撑、多元发展格局。讲步强化与长珠闽地区的产业对接合作,加强与海西经济区、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

24、市群、皖江城市带等区域的联系互动,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格局。强化“特色是生态”,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围绕建设秀美江西,深化和拓展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造林 235 万亩以上。提高工业园区生态建设水平,全面开工建设第三批 37 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新增 200 个集镇、2 万个自然村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工程,继续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抓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强化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严把项目准入能评环评关,抓好工业、交通、

25、建筑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着力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好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和运行。围绕“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抓紧出台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实施细则,建立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绩效考评体系,引导各地科学发展。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启动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力争林权、水权、碳汇、排污权等资源环境产权交易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示范区建设,支持共青城建设成为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有机统一的示范区,支持新余加快建设新能源科技示

26、范城,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其他县(市、区)创建示范区。(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延伸规划,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绿色照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抓紧建立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完善用地用电、环评审批、银企合作、财税支持等政策措施。加大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着力抓好景德镇直升机、南昌航空城、上饶太阳能科技产品扩建、吉安通讯终端和 LED 产品、宜春锂电新能源和生物病毒制剂,以及赣州钨和稀土、鹰潭铜、新余镍材料精深加工等 148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加快传

27、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推进有色、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江铜集团 10 万吨铜板带、江铃汽车 30 万台整车、九江千万吨油品质量提升和千万吨优质钢铁基地等 200 个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龙头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改造上市等多种途径做大做强,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 16 家,过 500 亿元企业 3家。大力支持中小微型企业成长,加快发展一批有独特竞争力的“专、优、特、精”中小微型企业。着力打造特色工业园区。完善园区产业协作配套,促进园区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依托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推进 23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

28、基地、2 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或配套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铜、有机硅、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组织具备条件的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扩区升级。切实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孵化、技术支持等服务,努力解决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着力提高工业园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力争新增 10 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实施好鄱阳湖科考、民用直升机、手机视频、纳米纤维等重大科技专项

29、,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建设 10 个生态科技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钨和稀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深入推进质量兴省战略,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三)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切实抓好农业发展。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在 410 亿斤以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着力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认真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深入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建设 160 万亩高标准农田。继续抓好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五河”重点段治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

30、造,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300 家,主要农产品深加工率达到 33%。着力抓好 5 个国家级、30 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赣西苗木花卉走廊,大力发展高产油茶、速生丰产林、森林旅游等林业经济。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选择 800 个左右村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为基础的特色产业,力争 60%以上的新农村建设点形成“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抓好村镇规划布局,加快推进村镇联动和村落连片整治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按照“地域相近、产业

31、相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创新农村民主管理机制,促进乡风文明。加快推进城镇化。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全省城镇空间布局。以产业集群和人口聚集为重点。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坚持改造旧城与建设新城相结合,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刨新城市管理模式。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开展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和文明城镇创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品位。继续抓好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放开省城内户口迁移政策,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村人口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实施扩权强

32、县、兴乡强镇试点改革,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力争财政总收入超 10 亿元的县(市、区)达到 50 个。(四)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重点抓好南昌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赣西万商红物流中心、赣中吉安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华东国际汽车综合贸易中心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力争当年完成投资 80 亿元。继续组织企业开展江西商品全国行活动,进一步拓展省外市场。支持景德镇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选择 10 个县(市、区)开展城镇新区商业建设试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展农家店联合采购、统一配送试点,扩大农超对接和直供直销规模。积极发展

33、“电子商务一物流配送”新型商业模式。完善鼓励消费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做大金融规模,鼓励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赣设立分支机构、第二总部和后台服务中心,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优化信贷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低碳绿色产业、小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贷款 1400 亿元。积极扩大直接融保险、责任保险等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努力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提升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重点推进全省红色旅游二期

34、、上饶市旅游集散中心、明月山旅游基础设施二期、中信庐山西海启动区、武功山旅游综合开发、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大力支持龙虎山、景德镇、婺源等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支持井冈山、鄱阳湖、黄岗山等申报世界遗产。深入发展红色旅游,推进中央苏区红色旅游整体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温泉度假旅游,支持婺源建设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推进精品旅游线路整合,加快旅游区域横向联合。加强市场开发,着力打响“江西风景独好”形象品牌。力争旅游接待超过 1.9 亿人次,总收入超过 1300 亿元。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坚持“分类指导、市场驱动、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

35、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电子商务、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高技术服务。大力推进宽带互联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智慧工程、“三网融合”等建设,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其他新兴服务业。(五)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抓好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九景衢、岳阳至吉安等铁路,续建向莆、衡茶吉、杭南长等 6 个项目。开工建设昌樟高速改扩建、昌九高速(通远段)改扩建、寻乌至全南、宜春至万载等 6 条高速公珞。续建抚吉、厦坪至睦村等 5个项目,建成吉安至莲花、奉新至铜鼓等 6 条高速公路。力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 4000 公里:力争开

36、工建设上绕三清山机场、改扩建赣州黄金机场和井冈山机场。续建宜春明月山机场。开工建设赣江永泰航电枢纽、南昌集装箱码头扩能等项目。续建南昌至湖口二级航道整治、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等项目。抓好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华能安源电厂 2 台 66 万千瓦机组、黄金埠电厂二期 2 台 100 万千瓦机组、抚州电厂 2 台 100 万千瓦机组、神华国华九江煤炭储备(中转)发电一体化、井冈山水电等项目;续建洪屏抽水蓄能电站,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上大压小”国电九江电厂、贵溪电厂各一台 60 万千瓦机组和一批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力争全省新增电力装机130 万千瓦,统调电力装机超过 1500 万

37、千瓦。加快推进省天气管网一期支线、二期工程和城市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力争管道天然气利用量达到 10 亿立方米。抓好重点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峡江水利枢纽、浯溪口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力争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尽早获得国家批复并开工建设,继续做好新余白梅水利枢纽工程、廖坊水利枢纽灌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巩固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凤凰光学集团等股权多元化改革,推进江西钢铁集团重组,抓好非工口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的扫尾工作,积极开展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行政村卫生室

38、全覆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乡村医生补助和保障政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健全采伐管理、林权交易、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力争年底前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稳步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加强政府性融资平台管理,创新税收征管和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其他各项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更加注重招商选资,突出产业链招商。重点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动对接海内外产业转移,瞄准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有针对性

39、的定向产业招商。力争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66 亿美元,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 万元以上项目资金 3000 亿元。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着力扩大新兴市场,积极拓展东盟等自由贸易区市场,支持帮扶重点出口企业扩大出口。支持上饶茶叶出口基地建设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优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外贸出口效益和水平。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力争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长 15%。加强开放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安全高效的口岸大通关体系建设,加快井冈山出口加工区建设,积极推进设立九江保税港区申报工作。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步完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有创业愿望的各类人才发展实体经济,积

40、极引导各类资本更多投向实体经济。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浓厚氛围。激发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促进符合产业政策的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减少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限制,为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环境。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的指导和支持服务力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保护非公经济合法权益,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七)大力推进民生工程,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筹集财政性资金 500 亿元,集中办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 70 件实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力争城镇新增就业 45 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50 万人,免费培训省内工

41、业园区员工 30 万人,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28 亿元。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镇“三无”特困群众月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 350 元、170 元和 400 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 2640 元和 2160 元。增强医疗保障能力,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继续实行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救治,全面实施困难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和重度聋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康复救治,为

42、 20 万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大力推进血防工程。设立省级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一批新的妇女儿童民生项目。提高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始终不渝地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重大责任,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租住房“三房合一、租售并举”,以公租住房为重点,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确保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 23.1 万套,力争 30 万套,建成18.22 万套以上

43、,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 8 万户。完善保障性住房资格认定制度,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通过不懈努力,切实履行好政府对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庄严承诺。大力推进中央苏区振兴和扶贫开发。争取国家出台支持中央苏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加快编制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对中央苏区发展振兴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省财政新增安排 3 亿元,统筹相关扶贫资金,连续 10年支持中央苏区县和连片特困县发展,力争 23 年内取得明显进展。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连片特困地区 25 个县的扶贫攻坚,扶持 3400 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组织好省直单位定点扶贫,积极开展行业扶贫,鼓励支持社会扶贫。继续做好深山库区移民扶

44、贫搬迁工作,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完成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 6 万人。支持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好援疆工作和其他对口支援工作。(八)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抓好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推进均衡化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着力提升高等教育。重点抓好 40 个城镇新区教育园区、400 所幼儿园、2000 个标准化中小学校、40 个中职示范学校、23 所高水平大学或特色大学建设。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组织实施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基本化解公办高校债务。进一步强化教育投入保障,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达到 16%。抓好文化体育事业发

45、展。把加强文化建设与促发展、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础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和基昙文物保护工程。加快推进村(场)广播电视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刨新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大力繁荣文化市场。鼓励各类艺术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倌(站)等继续向群众免费开放,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好江西出版产业基地、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文化城、南昌华夏艺术谷、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基地、萍乡安源锦绣城、中国共青动漫城等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传媒、出版发行、创意陶瓷、动漫、演艺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办

46、好江西省第四届全抓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 ll 项公共卫生服务.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和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支持中医约事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切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完善和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社区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联动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

47、估机制,深入细致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完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推进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及运用,加强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抓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各位代表,全面完成 2012 年的目标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按法定程序、法定权限行使职权。加强制度建

48、设,区分轻重缓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政府立法。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机制,提高考核实效性。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精简高效,推进效能政府建设。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为重点,全面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好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青理结果的落实.完善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大力推进和规范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坚持务实为民,推进服务政府建设。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规范服务中心运行模式。提高“一个窗口对外、一站

49、式服务”水平,力争实现”进一道门、办全部事”。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利的政务信息服务。坚持标本兼治,推进廉洁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切实做到清正廉洁。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依法依纪严惩腐败分子。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各位代表,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