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20180706199.doc--点击预览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习题新人教版必修420180706165.doc--点击预览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01807061173.ppt--点击预览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苏武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01807061174.ppt--点击预览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习题新人教版必修420180706166.doc--点击预览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习题新人教版必修420180706167.doc--点击预览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01807061175.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单元质量检测四(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基础积累(23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可予不 B.请毕今日之C.召有司案图 D.言武等在某泽中解析:A 项, “不”通“否” ;B 项, “ ”通“欢” ,欢聚;C 项, “案”通“按” ,审察、察看。答案:D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特地B.单于益骄 益:更加C.因跪请秦王 请:请求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平素,平常解析:A 项,特:只,不过。答案:A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因 宾 客 至 蔺 相 如 门 谢 罪因 谓 武 曰 : “单 于 闻 陵 与 子 卿 素 厚 ……”)B.{均 之 二 策 , 宁 许 以 负 秦 曲不 知 将 军 宽 之 至 此 也 )C.{赵 亦 盛 设 兵 以 待 秦乃 作 《 思 玄 赋 》 以 宣 寄 情 志 )D.{卒 相 与 欢 , 为 刎 颈 之 交武 父 子 亡 功 德 , 皆 为 陛 下 所 成 就 )解析:C 项,两个“以”均作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A 项,介词,通过,经由/介词,趁机;B 项,指示代词,这/第一人称代词,我;D 项,动词,成为/介词,被。答案:C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A.璧有瑕,请指示王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匈奴与汉和亲D.公车特征拜郎中解析:C 项,古今意义都是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统治集团之间,通过结亲建2立友好关系” 。 A 项, “指示”古义为“指给……看” ,今义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B 项, “亲戚”古义为“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为“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D 项, “特征”古义为“特地征召” ,今义为“可以作为人或事情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答案:C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①完璧归赵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毕礼而归之 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⑥宜皆降之 ⑦何久自苦如此 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⑩太夫人急止人哭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⑦C.④⑥⑨⑩ D.②④⑦⑨解析:“膏”为名词的使动用法,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动词的使动用法,④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动词的使动用法,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⑧意动用法,⑨动词的使动用法,⑩动词的使动用法。B、C、D 三项与题干中的“膏”均为使动用法,A 项中的⑧为意动用法。答案:A6.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连辟公府不就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大王来何操解析:例句与 B 项都是被动句式;A 项是定语后置句;C 项是判断句;D 项是宾语前置句。答案:B7.名篇名句默写。(5 分)(1)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 《廉颇与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蔺相如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也曾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舍人表明他们追随蔺相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吾所以为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徒慕君之高义也二、阅读鉴赏(54 分)3(一)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既罢,归国……为刎颈之交”的文字,完成8~12 题。(22 分)8.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B.顾吾念之 顾:回头看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 宣言:扬言D.相如引车避匿 引:掉转解析:B 项,顾:只是,不过。答案:B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相如每朝时B.大王必欲急臣C.而相如廷叱之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解析:D 项与例句均为意动用法。A 项,名词作动词;B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 项,名词作状语。答案:D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且 相 如 素 贱 人王 不 行 , 示 赵 弱 且 怯 也 )B.{相 如 闻 , 不 肯 与 会不 欲 与 廉 颇 争 列 )C.{况 于 将 相 乎乃 设 九 宾 于 廷 )D.{夫 以 秦 王 之 威 , 而 相 如 廷 叱 之毕 礼 而 归 之 )解析:A 项,连词,况且/连词,而且;B 项,均为介词,和,跟。C 项,介词,对于/介词,在;D 项,连词,表转折,可是/表承接,不译。答案:B11.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对蔺相如的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 。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D.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解析:B 项,蔺相如并不是怕见廉颇,他宽宏大量,先国家之急,为了赵国的利益,4他不愿与廉颇发生冲突。所以 B 项分析正确。答案:B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5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2)我之所以(要)这样避让,是因为把国家的危亡放在前面,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面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19 分)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 ”故往应骘召。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 ① 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临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搜狩之礼,息战陈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 ,帝奇其文,召拜郎中。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尝欲训《左氏春秋》 ,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但著《三传异同说》 。注《孝经》 《论语》 《诗》等,所著赋、颂、碑、诔……凡二十一篇。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 ,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遗令薄葬。论曰: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夫事苦,则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虑深。登高不惧者,胥靡之人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原其大略,归于所安而已矣。5(节选自《后汉书·马融传》 ,有删改)注:①东观:汉代宫中藏书、著书的机构。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B.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C.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D.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解析:比较第一处断句,根据上文中拒绝大将军邓骘的征召,客居陇汉间的信息,可以判断应该断在“邓氏”后,排除掉选项 A、B;比较 C、D 两项,有两处不同,第四处断句可根据对称原则,初步排除 D,进一步比较后面断句,可知,C 中句意更清晰,故选 C。答案:C14.下列是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舍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明代军卫应袭子弟也称“舍人” 。B.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并称,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清静无为” “顺应天道” “人性本善” “逍遥齐物”等思想。C.岱宗,泰山的尊称,泰山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是历代帝王封禅的神山,是佛道两家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D. 《左氏春秋》 ,简称《左传》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解析:“人性本善”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答案:B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马融年轻时长相英俊,擅长辞令,颇有才气,拜隐居的挚恂为师,学业大有长进。挚恂认为马融是个奇才,将女儿嫁给了他。B.马融起初拒绝了大将军邓骘的征召,客居在武都、汉阳一带,后边境不安定,物价飞涨,马融生活陷入困顿,最终接受了邓骘的邀请。C.马融因上奏《广成颂》讽谏朝廷,得罪了当权的邓氏,被滞留在东观,十年得不到升迁,还遭到禁锢,被限制了人身自由。D.马融门下学生数以千计。教授学生时,他坐在高堂上,堂上设置红色纱帐,纱帐后6安排女乐,学生按照次序传习他的学说,能登堂入室得其面授者很少。解析:马融因为哥哥的孩子去世,向朝廷请求回乡,太后认为马融轻视、羞辱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禁锢他。不是因为上奏《广成颂》被禁锢。答案:C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5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搜狩之礼,息战陈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5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据” ,拿着;“刎” ,割断;“所以” ,……的原因;(2)“以为” ,认为;“宜”,应该;“寝” ,停止;“从” ,通假字,通“纵” 。 “寝搜狩之礼,息战阵之法”两句亦可作互文理解,对学生不做要求。答案:(1)古人有这样的话:“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任何事物更宝贵。(2)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士大夫,都认为文德可以兴国,武力应该被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乘朝廷当时没有防备放纵横行。【参考译文】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马融长相英俊,善于言辞,很有才气。起初,京城的挚恂用儒术教授生徒,在南山隐居,不答应朝廷征召聘任,在关西一带名气很大。马融跟着他游学,学识渊博,精通儒学经典。挚恂认为马融有奇才,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说了马融的名声,把他召为舍人。这不是他的喜好,就没答应,客居在凉州的武都和汉阳境内。恰逢羌虏迅猛扰边,边境混乱不安,粮价飞涨,从函谷关往西之地,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马融在陷入饥饿困苦后,才后悔并且叹息着对朋友说:“古人有这样的话:‘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任何事物更宝贵。现在因为一点点世俗的屈辱,而毁灭自己无价的身体,这大概也不是老子庄子所认可的啊。 ”于是就答应了邓骘的征召。永初四年,被任命为校书郎中,到东观做典校秘书。这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政,邓骘兄弟辅佐她。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士大夫,都认为文德可以兴国,武力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乘朝廷当时没有防备放纵横行。马融于是感慨激愤,认为文武之道,圣贤都没有放弃,勇、智、仁、信、忠五才,7没有一个可以废止。元初二年,上奏《广成颂》来讽喻进谏此事。 《广成颂》的上奏,违逆(得罪)了邓氏,马融被滞留在东观,十年都没有调任新职。因为哥哥的孩子死了,他便向朝廷请求回乡。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认为马融羞辱轻视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监禁他。太后死后,安帝亲政,把他召回郎署做侍从郎官,又做了皇帝的侍讲官。后离开京师做了河间王的厩长史。当时皇帝车马东巡泰山,马融上了一篇《东巡颂》 ,皇帝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很不一般,召他进京任命为郎中。马融才高博学,是当时的一个大学者,教授的学生常以千数。他擅长演奏琴,喜欢吹笛子,性情放达率真,不拘泥于儒士的礼节。居室房屋里的器物服饰,多有奢侈讲究的装饰。(他)经常坐在高堂上,挂着绛纱帐,前面教授学生,后面排列着女乐,学生按照次序传习他的学说,很少有人登堂入室。曾经想注解《左氏春秋》 ,等到看到贾逵、郑众的注解,就说:“贾先生精深而不广博,郑先生广博而不精深。又精深又广博的,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只是著《三传异同说》 ,为《孝经》 《论语》 《诗》等作注,所著赋、颂、碑、诔……一共二十一篇。当初,马融被邓氏惩罚,不敢再违逆得罪权势人家,于是替大将军梁冀起草奏书参奏李固,又写了吹捧梁冀的《西第颂》 ,因为这些事被正直之人耻笑。八十八岁,延熹九年死在家中。留下遗嘱要求简单安葬自己。(范晔)评价说:马融不应邓骘之请,犹豫徘徊在陇、汉一带,是想要坚守自己的操守吗?接着却羞愧于孤陋寡闻的人保持所谓的名节,爱惜自己无价之身,最终因为奢侈享乐放纵心性,纠合亲附朋党成为别人讥笑的对象,原本就知道懂得节制自己欲望的人很少啊。大概做事艰苦,那么顾惜保全自己的想法就少一些;生活优厚,所以想要安定保全自己的顾虑就多了。登上高处而不害怕的,那是刑徒之人;不坐在屋檐下而害怕瓦坠伤身的,那是家有千金之人。推究其中主要的原因,归于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罢了。(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7~18 题。(11 分)咏史(其二)〔晋〕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 ① 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② 。冯公 ③ 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注:①金:指汉代金日 ,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代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②七叶:七代。珥汉貂:珥,插。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③冯公:指汉代冯唐,他直到年老还在做中郎署长的小官。8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诗歌前两句是说松树高大却长在低处,小草低矮却长在高山上。B.诗歌通过“涧底松”和“山上苗”的对比引出了对人世间的不公的描写。C.诗人认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没法改变,体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D.诗歌中引用了金日 、张汤、冯唐的典故,照应了题目“咏史” 。E.诗人认为冯唐是很有才能的,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未能做高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C 项, “诗人认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没法改变,体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错误,从诗歌中看不出诗人有这种想法和思想。E 项, “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未能做高官”分析错误,此处用典是为了证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且冯唐与金张两家不在同一时期。答案:CE18.全诗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几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全诗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三层,每四句为一层,先以涧底之松对比山上之苗,后以世家庸碌子弟对比屈沉下僚的寒门才俊,再以世代显赫的金张子弟对比壮志难酬、白首浩叹的冯唐,引贤才以自况。(2)全诗抒发了对世族庸碌子弟窃据高位而出身寒微的贤才屈沉下位这一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懑不平和悲叹。三、创新语用(15 分)19.阅读以下两则新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 分)材料一: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 21 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 ,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材料二:近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 “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代表教育部作出回应,称“推广简化字”是法律的规定,教育部要依法行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对依法推广简化字表示支持。(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以上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引发社会热议。9(2)(示例一)小学生学习繁体字是历史的倒退。当初简化文字,倡导写简化字就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使汉字学习、掌握更加容易,现在重提小学开始学习繁体字会使汉字的发展“开倒车” ,是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行为。(示例二)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繁体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正宗的文字,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学习繁体字可以让学生从小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由来,进而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光大。20.下面的一封邀请函在表达上共有四处不恰当的地方,请指出并修改。(4 分)尊敬的张先生:①由“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办的中国品牌节将于 2015 年 5 月在我市举行。②在此期间,组委会将开展“品牌中国总评榜”评选。③这是中国品牌节最为重要的品牌调研推介活动。④活动坚持“参选自愿、评选公正”为原则。⑤评选标准涉及行业影响力等企业品牌的核心元素。⑥活动旨在表彰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所作出的成绩。⑦鉴于您在中国自主品牌建设领域中有一些影响力,⑧现诚邀您担任“品牌中国总评榜”的评委。⑨请您务必参加。⑩特此函请!中国品牌节组委会2015 年 4 月 3 日(1)将第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第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第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第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② “品牌中国总评榜”评选活动(2)④ “为”改为“的” ,或改为“以……为”(3)⑦ “有一些影响力”改为“卓越贡献”(4)⑨ “请您务必参加”改为“届时敬请光临”21.仔细观察漫画《新孟母三迁》 ,请描述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5 分)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10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解析:解答此题,要仔细观察,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包括“孟母”和“孟子”的服饰、动作、表情,还有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描述时要客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而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还要注意说明的顺序:上——下,先——后,因——果等。揭示寓意可以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环保等)进行思考,可选用“反映” “讽刺” “揭露” “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答案:(画面)漫画由三幅画面组成。画面 1,房子后面工厂的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在“孟子”家房子的上空, “孟母”带着“孟子”急急忙忙逃出了家门,母子两人头上的汗水洒落一地。画面 2,房子周围的树木都被砍光了,五个光秃秃的树桩,围在房子周围, “孟母”和“孟子”又匆忙逃离家园,身后留下两行脚印。画面 3,一辆挖掘机,张开大口正在吞吃着“孟子”家的房子,上面写着“强拆”二字,惊魂未定的“孟母”又带着“孟子”匆忙逃出家门。(寓意)讽刺那些为了一己私利弄得民众居无定所的人。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百度老总说,想做羊,想坐在躺椅上享受人生的,请卷铺盖走人。只有具备狼那种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的,才可以跟随我上战场。一位教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做“狼” ,也可以做“羊” ,还可以……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少于 800 字。[写作指导]上述材料有两段话。审题时要搞清这两段话表现的基本意思。第一段提倡拼搏、奋不顾身工作的精神。第二段提示了可以进行多种选择。而立意的实质是回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因此,以下三种立意方向都可看作是合乎题意的:做一个具有“狼性”品格的人(拼搏、积极进取、执着奋斗……);做一个具有“羊性”品格的人(善良、谦让、淡泊……);做一个既具有“狼性”又具有“羊性”品格的人(拼搏事业,享受生活;对人温柔,对己严厉……)[参考例文]做“狼”进取埃德蒙曾言:“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 ”人生在世,并非是做一只羊去享受人生,而要做一只“狼” ,去接受漫漫人生为你准奋的磨炼。11百度老总青睐具备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的“狼” ,我想其因在于狼天生有一种不服输地向上进取精神,面对猎物,它会考虑如何战胜它的对手而非对手的强大,它无畏无惧而无所顾忌,使它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对手,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峰,屹立于世而久久不倒。“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 ”胜利的荣光并非会随意地笼罩一人,只有那人具备如一只“狼”的精神,他方能渡过湍流,摘取最美的彼岸花。三国时期,奸雄曹操,崛起于纷世,雄踞在北方。前期,曹操只不过是袁绍眼中的一介匹夫,然而这只“狼”励精图治,无时无刻不盯着那只一味享乐而无大志的“羊” ,奋发进取。终而在官渡一役,撕碎那个曾经一时的霸主。相对而言,同时期的刘后主,无心进取,安于享乐,故步自封,认为天府物盛,何需伤民劳力地北伐。失去锐气的“羊” ,困在自己的幻梦,泯灭于世。曹操从一个无名之辈到傲世奸雄,与他具备如狼一般的进取精神无不有关。而刘坐拥天府,却放弃进取,空留下无数后人的喟叹。浸透奋斗的泪泉,洒遍牺牲的血雨,花朵才会开得芬芳动人。朝圣的路上,总有许许多多的阻碍,做一只无畏的“狼” ,越过它们,进取前行,是智者的必然选择。民族斗士,逆流而上,痛斥看客,挑战种种权威;民国教授曾昭抡,食不果腹,醉心学术,克服次次困窘;爱国院士林俊德,身献祖国,奋斗终生,战胜重重困难。他们是真正的智者,他们用狼的向上精神,披荆斩棘,让生命之花绽放,香气弥漫。然而,做一只“狼”并非要我们不自量力地、盲目地、胡乱地惹是非,正如有的国家,以为有人在背后给自己撑腰,就肆无忌惮地挑战大国的核心利益,等待它们的将是失败的命运。所以请认清自己的实力与能力,努力发展,提升自己的综合力,再去挑战所谓的庞然大物,那时鹿死谁手,也未可知。做一只“狼” ,认清前方的路,了解自身情况,无惧无畏的前行,即使风吹雨打,即使单枪匹马,即使遍体鳞伤。1第四单元第 11 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范仲淹被称颂千古;因为有了“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襟,蔺相如名垂青史。著名京剧《将相和》传唱了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美谈,成语“完璧归赵”彰显了蔺相如过人的智慧与才干, “渑池之会”记录下蔺相如不畏强暴的机智与胆识。 “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睿智者以智立于不败之地。足 智 多 谋 为 赵 国 两 挫 秦 王 官 拜 上 卿宽 宏 大 量 顾 大 局 又 让 老 将 名 传 青 史美字体赏美文铮铮傲骨蔺相如①明月如水,疏桐如剑,萧萧寒夜中,太史公披衣而起,他一支瘦笔写尽帝王霸主,一册书简涤尽千代风华,却始终无法忘记一个名字,那就是:蔺相如!②如果不是赵国危机,如果不是一册史书,也许,没人会记得这个名字。他不过是缪贤的一个舍人,不过是数千门客当中的一个。历史淘尽了一代又一代的君王,史官的笔连那君王诸事都盛搁不下,又哪里有位置安放这样一个卑微的门人?而恰恰就是这个门人,挽狂澜于既倒,敌强秦于自若,以身涉险,舌战强敌,在危险中从容自若,在对手前应付自如!③我常常惊叹于蔺相如的能力,我常常拍案于蔺相如的胆识。夜里,我也常常跨越千年时光,去追寻相如那文人弱质下的铮铮傲骨,去寻找那傲骨深处蕴藏的大智慧、大勇敢和大从容。④当赵王的臣子畏缩在衣袍之下,当赵王的宫廷笼罩着愁云惨雾,蔺相如来了,从容而优雅,带着他的睿智和胆识,带着他的傲岸,带着他忠正赤诚的丹心,带着他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镇定,一匹瘦马,一队士卒,一袭布衣短褐,一身瘦骨铮铮,他走向秦国的城墙,走向虎狼之王为他陈设的獠牙的盛宴。身后,是战战兢兢的君王和同僚;身前,是虎视眈眈的秦王和众臣……没有犹豫,没有回头。生,原本是为2报国而生,死,亦当是为救国而死!⑤历史穿越时光的深邃抵达我们的灵魂,渑池上空的硝烟逐渐消散,剑拔弩张回归成歌舞升平,而蔺相如,他还是那个蔺相如,接受君王的恩赐,接受爵禄的封赏。然而,一个真正的勇士,又怎能让一袭华衣掩盖了灵魂的从容?一个真正的文人,又怎能让一顶官帽改变了内心的淡定?蔺相如是真勇士和真文人,他处世以若即若离之法,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然后在这从容和淡定中等待挑战危难,等待赴汤蹈火!这就是中国文人的风骨,从古代到现代,从今天到明天!⑥而今天,蔺相如来了,他穿越时光的梦境,穿越昏君美人凌乱的舞袖,穿过弄臣贼子谄媚的笑容,从竹简和木牍中走来,布衣青发,瘦骨如山,依然从容淡定,依然睿智豁达,依然高瞻远瞩。他一袭布衣,数根傲骨,温和而桀骜地站在汗青之上,以他独特的睿智和通达,矗立于历史的流光之中,亘古不朽!【课内挖掘】⊙课内素材双赢的智慧蔺相如当初仅是一舍人,但是在强秦强索和氏璧之时,毅然赴秦,并当众斥责秦王,凭其大智大勇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渑池会上,在廉颇大军为后盾的基础上,又智斗秦王,为赵王扭转了败势。因此位居廉颇之上。蔺相如面对廉颇言行上的挑衅,他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顾全大局,最终感化了知错能改且心中有国的廉颇,演绎了“负荆请罪” “将相和”的故事。千百年来,蔺相如的坚忍、包容让人钦佩;廉颇的知错能改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二人的和谐共处,保证了国家的稳固,为国家长治久安做出了贡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双赢的智慧。[运用角度]“爱国” “宽容” “知错能改” “双赢的智慧”等。⊙运用示例在武将廉颇的眼里,一个仅凭三寸不烂之舌立功的文相蔺相如何以职位比他高?于是他处处与之作对,出言不逊。而相如并没有跟他计较,而是以一颗包容之心,道出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君子之言。这话着实令廉颇汗颜,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 “将相和”的美谈。文相武将共同辅佐君主,繁荣国家。正是蔺相如的坚忍、包容,使得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使得他与廉颇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为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世间万物皆如此,在现实生活中,竞争无时不在,但它不应该是一味地言论相攻,两败俱伤。或许,只要我们多一点关爱、包容、谦让、无私,不仅会成就别人,更会成就自己,在付出中收获双赢。“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带一份平和、一份智慧,彰显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在茫茫人海中,尽显自己双赢的人生大智慧。3(节选自《尽显双赢智慧》)【课外运用】缪贤赞读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人往往为蔺相如机智勇敢的胆识和顾全大局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廉颇知错就改的态度和“负荆请罪”的行动而赞叹。多少年来,他们的事迹一直脍炙人口,传颂不衰。然而,今我不解的是,赞廉颇、蔺相如者大有人在,而故事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缪贤却很少被提及。惊诧之余,感到有点不平。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明白,蔺相如是缪贤推荐给赵王的,没有缪贤,蔺相如恐怕就无缘会见赵王,出使秦国,恐怕也谈不上为维护赵国的尊严而崭露头角,显露才华。诚然,相如不辱君命,廷叱秦王,愿以头与璧俱碎于柱,敢于“跪请击缶” ,使“完璧归赵” ,华丽而归,其功可谓大矣。但是此功同缪贤的推荐分不开,可以说“完璧归赵”的功劳有蔺相如的一半也有缪贤的一半。特别是在当时的社会,真正“脱颖而出”的能有几人?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 ;没有缪贤,哪会有蔺相如?徐元直推荐诸葛亮,一直传为佳话;王亚南之识陈景润,也已成为美谈。而缪贤荐举蔺相如,自也应该大赞特赞。俗话说:“慧眼识英雄。 ”“慧眼”的可贵就在于一个“识”字。缪贤确实“别具慧眼”能“识”相如之才,并能“替人才开路” ,把蔺相如这个人才推荐给赵王,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如果“功劳簿”上的名次有先后之分,那么,我认为,缪贤第一,蔺相如第二。缪贤第一,不但是因为他能“识” 、能“荐”相如,而且还因为他在向赵王推荐之时,能扬相如之长,不避自己之短,并敢于以己之短来衬托相如之长。这就更加可贵了。为了荐贤,为了让贤才为世所用,为了赵国的荣辱安危,缪贤不计一己之利害,勇于在赵王面前揭“短” ,敢于把自己的“短”同相如的“长”对比,肯定相如是“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试想,没有一点为人才铺路、开路的决心和勇气,没有爱才、荐才、用才的强烈意愿,能这样吗?世人都赞扬春秋时期的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这自然有道理。而缪贤的举才不瞒隐私,不避短,那就更难了。要不是缪贤这样极力推荐,赵王能否“召见”蔺相如,那也很难说呢!“慧眼识英雄”可贵, “舍己荐英雄”更可贵。缪贤既具“慧眼”又能“舍己” ,善“识”又敢“荐” ,这就是我特别要赞他的原因。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肉袒(tǎn) 秦曲(qū)赦免(shè) 璧瑕(xiá)B.妃嫔(pín) 列观(ɡuān)4礼节甚倨(jù) 诀别(jué)C.揣度(chuǎi) 衣褐(yì)汤镬(huò) 毋宁(wú)D.酒酣(hān) 奏瑟(sè)披靡(mǐ) 击缶(fǒu)解析:B 项, “观”应读 ɡuàn。答案:B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B.臣窃以为其人勇士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D.璧有瑕,请指示王解析: A 项, “前进” ,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B 项,古今意义一致,认为。C 项, “亲戚”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D 项, “指示” ,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答案:B3.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左右欲刃相如 B.秦王恐其破璧C.臣请完璧归赵 D.毕礼而归之解析:A 项,是名词作动词。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答案:A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 以 勇 气 闻 于 诸 侯② 而 蔺 相 如 徒 以 口 舌 为 劳 )B.{① 臣 窃 以 为 其 人 勇 士② 赵 王 以 为 贤 大 夫 , 使 不 辱 于 诸 侯 )C.{① 宁 许 以 负 秦 曲② 则 请 立 太 子 为 王 , 以 绝 秦 望 )D.{① 严 大 国 之 威 以 修 敬 也② 且 以 一 璧 之 故 逆 强 秦 之 欢 )解析:A 项,介词,表凭借;B 项, “以为”是一个复音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认为” ;C 项,连词,表目的;D 项,①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②中的“以”是介词,表原因。答案:D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5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何以知燕王 ④而君幸于赵王 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⑥使不辱于诸侯 ⑦会于西河外渑池 ⑧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A.①⑤⑧/②④/③/⑥⑦B.①⑤/②③/④⑥/⑦⑧C.①/②④⑤⑥/③⑧/⑦D.①⑤/②④⑥/③/⑦/⑧解析:①⑤判断句/②④⑥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⑦状语后置句/⑧定语后置句。答案:D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慕君之高义也。(2)顾吾念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以吾两人在也。答案:(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想(把璧)给秦国吧,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2)我知道自己欺骗大王应是死罪,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与各位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3)我这个见识短浅的人,不知道将军竟然宽大到这个地步啊!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 题。段文振,北海期原人也。文振少有膂力,胆气过人,性刚直,明达时务。初为宇文护亲信,护知其有干用,擢授中外府兵曹。后武帝攻齐海昌王尉相贵于晋州,其亚将侯子钦、崔景嵩为内应。文振杖槊登城,与崔仲方等数十人先登。文振随景嵩至相贵所,拔佩刀劫之,相贵不敢动,城遂下。录前后勋,将拜高秩,以谗毁获谴,因授上仪同,赐爵襄国县6公,邑千户。俄而尉迟迥作乱,时文振老母妻子俱在邺城,迥遣人诱之,文振不顾,归于高祖。高祖引为丞相掾,领宿卫骠骑。及平江南,授扬州总管司马。寻转并州总管司马,以母忧去职。仁寿初,嘉州獠作乱,文振以行军总管讨之。引军出谷间,为贼所袭,前后阻险,不得相救,军遂大败。文振复收散兵,击其不意,竟破之。炀帝即位,征为兵部尚书,待遇甚重。从征吐谷浑,文振督兵屯雪山,连营三百余里。帝幸江都,以文振行江都郡事。文振见高祖时容纳突厥启民居于塞内,妻以公主,赏赐重叠。文振以狼子野心,恐为国患,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遣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时兵曹郎斛斯政专掌兵事,文振知政险薄,不可委以机要,屡言于帝,帝并弗纳。及辽东之役,在道疾笃,上表曰:“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 ”后数日,卒于师。帝省表,悲叹久之,赠光禄大夫,谥曰襄。史臣曰:文振少以胆略见重,终怀壮夫之志,时进谠言,其取高位厚秩,良有以也。(节选自《北史·段文振传》)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遣/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B.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遣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C.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遣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D.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遣/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解析:“无亲而贪”与“弱则归投” “强则反噬”都是对仗句式,表达同一层面的意思,所以应断句,排除 A 与 C 两项。B 与 D 两项中,初看“如臣之计以时喻” ,没有问题,句意符合前后语境,但“遣令出塞外”译为:派遣命令他们迁到塞外,此译法中的“派遣”与“命令”不合常理;或译为:遣送让他们迁出塞外,此译法中的“遣送”没有宾语。所以排除 B。答案: D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襄国县公”为爵位号,中国古代对爵位的划定,每个朝代不尽相同,被封爵的人可以获得一定的官位、土地、人口等。B.母忧,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道德礼仪制度,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7C.谥,指古代帝王、诸侯、官僚等死之后,根据其生平事迹等给予一个有评判性的称号,如刘邦被称为太祖。D. “兵部尚书”为“六部”尚书之一,明清两朝又称之为“大司马” ,主要职责是统管全国军事,隋唐以后,其副职叫“侍郎” 。解析:C 项, “太祖”是庙号。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太宗等。答案: C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文振勇猛过人,打仗敢于冲锋在前。他年轻时力气与胆气过人,后来在追随武帝攻打尉相贵时,拿着槊登上城墙,劫持尉相贵,城于是就被攻下。B. 段文振心怀国事,目光长远。他认为被允许居于塞内的突厥启民有狼子野心,担心其将成为国家的祸患,建议皇帝要引起重视,加强边防。C.段文振有胆有识,带兵擅于出其不意。他率军讨伐嘉州獠叛乱时,虽然在山谷中被嘉州獠的军队袭击而大败,但他带领失散的兵卒出其不意地打败了敌寇。D. 段文振有勇有谋,深受皇帝的信任。他追随皇帝出征,陪同皇帝巡游江都,高祖与炀帝都非常优厚地对待他;辽东之战时,他提出进攻策略。解析:D 项, “陪同皇帝巡游江都”错,原文“帝幸江都,以文振行江都郡事”的意思是“皇上驾临江都,让段文振管理江都郡的事务” 。答案:D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而尉迟迥作乱,时文振老母妻子俱在邺城,迥遣人诱之,文振不顾,归于高祖。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振少以胆略见重,终怀壮夫之志,时进谠言,其取高位厚秩,良有以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久尉迟迥叛乱,当时段文振老母亲、妻子儿女都在邺城,尉迟迥派人诱逼他,段文振不加理睬,归顺了高祖。(2)段文振年轻时就因胆识谋略而被推重,始终怀有壮士的大志,时常上奏一些正直的话,他能够得到高官厚禄,的确是有原因的。【参考译文】段文振,是北海期原人。段文振年轻时就有臂力,胆识气魄超过常人,性情刚直,通晓时务事理。起初是宇文护的亲信,宇文护知道他有才干,提拔他为中外府兵曹。后来武帝在晋州攻打北齐海昌王尉相贵,尉相贵的副将侯子钦、崔景嵩作为内应。段文振拿着槊8攀登城墙,与崔仲方等几十人最先登上。段文振跟随崔景嵩到尉相贵住所,拔刀劫持尉相贵,尉相贵不敢动,城于是就被攻下。统计前前后后的功勋,将封为高显的官职,因为遭受谗言毁谤受到谴责,于是只授为上仪同,封赐爵位为襄国县公,食邑千户。不久尉迟迥叛乱,当时段文振老母亲、妻子儿女都在邺城,尉迟迥派人诱逼他,段文振不加理睬,归顺了高祖。高祖让段文振任丞相掾,统领宿卫骠骑。等到平定了长江以南,段文振被授官为扬州总管司马。不久又转任并州总管司马,因为母亲去世守丧而离职。仁寿初年,嘉州獠族叛乱,段文振凭借行军总管的身份去讨伐。率军行进在山谷之间,被敌寇袭击,前后都是险阻,不能互相救助,军队于是大败。段文振于是收拢失散的兵卒,出其不意地攻打嘉州獠族的军队,最终打败了他。炀帝即位,段文振被征召为兵部尚书,待遇非常优厚。跟随皇上一起出征吐谷浑,段文振督军屯扎雪山,军营相连三百多里。皇上驾临江都,让段文振管理江都郡的事务。段文振见高祖当时能够容纳突厥启民在塞内居住,并把公主嫁给了他,并且多次赏赐他。段文振认为突厥启民是狼子野心,担心会成为国家的祸患,于是就上表章说:“夷狄的本性,不讲亲情而且贪婪,弱小的时候就归附投降,强大的时候就反咬一口,这大概是他们的本性。依我之计。及时开导遣送,让他们迁到塞外,然后在边缘地带镇守防卫,这才是万岁的长远之计。 ”当时兵曹郎斛斯政专管兵事,段文振知道斛斯政阴险刻薄,不能够委以机要之事,多次对皇上说,皇上全都不采纳。等到辽东之战,段文振在路上病重,上表章说:“(此时)正当雨季,不可拖延,只是希望对各路部队严加管束,火速进发,水陆两路一同推进,出其不意,那么平壤这座孤城,势必可以攻下。 ”过后几天,段文振死在军中。皇上看了他的表奏,悲叹了很久,追赠他为光禄大夫,谥号襄。史臣说:段文振年轻时就因胆识谋略而被推重,始终怀有壮士的大志,时常上奏一些正直的话,他能够得到高官厚禄,的确是有原因的。三、创新语用12.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续写完整的两个分句,结构要和画波浪线的句子相似,内容要能与之衔接。《史记》是一座人物画廊,司马迁像一个画家,以他那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位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 一位戏剧家,以他那深邃的灵魂,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13.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9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 ;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14.下面是一篇有关蔺相如的时评,其中的观点十分新颖。请你阅读相关的文字,在后面续写作者的观点。不超过 50 字。蔺相如完璧归赵和在渑池会上的表现,充其量不过称得上一位优秀的外交大臣而已,在外交事务中维护了本国的尊严。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出色的表现,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的智慧和勇气,他审时度势,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另一方面,更关键的则在于赵国当时有廉颇这样杰出的将领,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和一定的经济实力,能与秦国一战。众所周知,弱国无外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赵国若真是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时,莫说一个蔺相如,便是十个、百个蔺相如,也早被秦王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