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重庆市綦江中学 2016-2017 学年下高一下期半期考试语 文 试 题 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 ,前者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 、 “曲子”的别名,则强
2、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完成,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 ”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袁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
3、践,于是“倚声” “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填词须有词牌,据清人所编词谱统计,传世词牌有 826 调,算上变体就有 2306 种之多。词的句式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论道:“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概- 2 -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词的文
4、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它除可供文人案头欣赏外,宛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也是一种普遍的方式。词演唱时的听众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市井中人,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当然,除字句易于听懂而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怡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恰如词在宋以后的遭遇那样。柳永鹤冲天词写男女惜别之情:“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李清照永遇乐词写无奈之情:“不如向帘儿底
5、下,听人笑语。 ”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悲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悲的抒发中,在害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其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大江东去”(念奴娇)的放歌、辛弃疾“千古江山”(永遇乐)的抒怀,皆可为证。(有删改)1. 下列不能表现宋词市井文化品格的一项是A. 通过歌伎之口来娱悦听众。B. 既宜于雅乐,也宜于俗乐。C. 情趣能与市井听众产生共鸣。D. 语言通俗,字句易于听懂。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古人吟诗,为了体现“诗
6、言志”的尊严,往往一本正经;而填词时对音律和内容较少顾忌,比较自由。B. “诗之境阔”指诗反映社会生活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词之言长”指词能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C. 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双重品格的基础。D. 词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有其豪放的一面。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词又被称作“诗余” ,是因为近体诗在唐代发展到顶峰时期之后,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渐消- 3 -亡。B. 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充满了活力,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C. 宋代以后,词成为纯粹供
7、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也就意味着元明清时代大多数词作的市井文化品格被削弱。D.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句非常直白,毫无费解之处。【答案】1. B 2. A 3. C【解析】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要求选出“不能表现宋词市井文化品格”的一项,B 项, “宜于雅乐”错,不是“市井文化品格”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
8、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 “填词时对音律和内容较少顾忌,比较自由”错误,第二段说“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 ;“较少顾忌”是就内容而言。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章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A 项,诗余这一名称并不能证明诗的消亡;B 项,第一段说,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石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D 项
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典故。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 4 -”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兰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
10、。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 ”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于是罪止弃市。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曰:“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本立抵罪。繇是朝廷肃然。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仁杰曰:“是其计穷,且为患。”乃明开首原格,出系者,禀而纵之,使相晓,皆自缚归。帝叹
11、其达权宜。天授二年,以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谓曰:“卿在汝南有善政,然有谮卿者,欲知之乎?”谢曰:“陛下以为过,臣当改之;以为无过,臣之幸也。谮者乃不愿知。 ”后叹其长者。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官不能足,更诏天下僧日施一钱助之。仁杰谏曰:“工不役鬼,必在役人;物不天降,终由地出。不损百姓,且将何求?今边垂未宁,宜宽征镇之傜,省不急之务。就令顾作,以济穷人,既失农时,是为弃本。且无官助,理不得成。既费官财,又竭人力,一方有难,何以救之?”后由是罢役。(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仁基咨美其谊 咨:嗟叹B. 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 狱:下狱
12、C. 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 怙:依仗D. 仁杰劾奏其恶 劾:检举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B. 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C. 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D. 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 -A. 狄仁杰少时读书不受外界干扰,官吏到家中查案仍诵书不止。后阎立本赏识其才华,推荐他做了并州法曹参军。B. 狄仁杰心怀孝道。登太行山时因见白云孤飞而思双亲。为了不使郑崇质
13、有远离生病的母亲,主动申请代替郑崇质前往边疆任职。C. 狄仁杰敢于直谏。权善才和范怀义误砍昭陵柏而使高宗有处死之意,狄仁杰据理力争才保全了他们的性命。D. 狄仁杰胸怀宽广。在汝南任职时,对诋毁他的人不心存计较,被武后赞许为忠厚有德行的老者。7.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工不役鬼,必在役人;物不天降,终由地出。(2)把下面过秦论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答案】4. B 5. C 6. D 7. (1)做工不能役使鬼,必定要役使人,庄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终究是从地里长出来的。(2)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
14、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 B 项,狱:案件。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贤”和“有罪”均作前句的宾语,后面断开;“奈何”单独成句。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
15、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 D 项, “在汝南任职时”错,文中“卿在汝南有善政,然有谮卿者,欲知之乎” ,并没有明确“在汝南- 6 -任职时” 。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工:做工;役:役使;天:名词作状语,从天上;由:从;劲
16、弩:名词动用,手执强弩;信:可靠;陈:拿着;谁何:盘问过往行人。参考译文: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氏。小时候,门人中有被杀害的,吏就此事前来盘问,众门人争辩、讨论。仁杰仍诵读书文不放下,吏责备他,他回答说“:正在书卷中与圣贤对话,哪有空闲同时与俗吏说话呢?”后被推举为通晓经术的人才,升调做汴州参军。受到吏的诬告,黜陟使阎立本召见并讯问他,觉得狄仁杰的才能不同一般,带有歉意说:“圣人仲尼称观过知仁,你可以说是沧海遗珠啊!”极力推荐他,使他得授并州法曹参军。狄仁杰的父母亲住在河阳,他登上太行山,回头远望,见白云孤飞,对左右说:“我的父母亲就住在它的下面。”望了很久、很久,直到白云移了位置,他才离
17、去。同一知府的参军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多病,又碰上郑崇质被派出使边远之地。仁杰对他说“:你能够让母亲因您远在万里而忧愁吗?”于是,向长史蔺仁基建议代替郑前去,仁基嗟叹赞美狄、郑的情谊。过了不久,狄仁杰升迁为大理丞,一年之中,判完了积压的案件达一万七千人之多,被当时的人称颂为“平恕” 。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由于用斧误砍昭陵的柏树,按律定罪应当免死,唐高宗却下诏书要杀他们。仁杰上奏章申述他们不应当论死,高宗发脾气说:“这是使我背不孝子孙的罪名,一定要杀。 ”仁杰说:“西汉有偷盗高庙玉环之事,汉文帝想要灭其族,张释之在朝廷直言规劝说:假如盗取了长陵一把土,将如何按律加其罪?于是罪只杀一
18、人。陛下的法律悬挂在宫外阙门上,法律规定本来就有差别等次的,罪不至于死而让他们去死,这是什么缘故呢?现在误砍一株柏树,就杀掉二位大臣,后世之人将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高宗的心里疙瘩解开了,于是免去了二人的死罪。左司郎中王本立以为得宠而放纵自己,肆无忌惮,仁杰上奏弹劾,列其罪恶。诏书下,意在宽宥。仁杰说:“朝廷如果借缺乏贤才而宽恕他们,那像本立这样的人倒不少。陛下怜惜有罪,而让成文的法律有亏损,怎么办呢?我愿率先被斥,让满朝文武大臣有所警戒。 ”于是,本立抵罪。由于这,朝廷纪纲肃然。仁杰出使岐州时,有数百逃亡的士兵,抢劫过往行人财物,致路不畅通。官府捕捉盗党并严加审讯,余党则四处作乱而又制止
19、不住。仁杰说“:这是他们走投无路而成了祸患。 ”于是公开说明自首的待遇。凡捕捉到的告诉他们后就放了,使他们相互知晓。结果,这些盗徒都来归案自首。高宗赞叹仁杰权宜达变得当。- 7 -天授二年,狄仁杰以地官侍郎的身份,同时领风阁鸾台平章事。武后对他说“:你在汝南有政绩,但也有诋毁你的人,要想知道他吗?”仁杰辞谢说:“陛下您认为是错的,臣一定改正错;认为我没有错,那就是臣的幸运。诋毁之人是谁,我不愿意知道。 ”武后赞叹他为忠厚长者。武后将要营造佛像大菩萨,计算花费要数百万,官府库存不够,就诏令天下的和尚每天施舍一钱相助。仁杰规劝说:“做工不能役使鬼,必定要役使人;庄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终究是由地里长
20、出来的。不损害百姓,还有什么可求的?现在边境未得安宁,适宜于放宽征发镇守的徭役,省免不急需办的事务,即使雇请工匠劳作,是以此接济穷人,但误了农时,这是放弃根本。况且,没有官助,按理难以办成。既费官府财物,又耗尽人力,如一方有灾难,那用什么去救济呢?”武后由于这个缘故,就中止了这次工役。(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8
21、. 颈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9. 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答案】8. 颈联抒发出诗人久旱逢甘霖,秋田将以复苏的欣喜之情。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象大雨后千里平畴,一片青绿,生机勃勃的景象,然后抒写眼前听雨之喜:把雨落梧桐的声音当做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 9. 不以小我为念,关心民生,与百姓同喜同悲的形象。 通过抒写诗人的喜悦心情来表现的:看到溪流水涨是一喜,连自己衣服、床铺湿了都顾不得,想像庄稼复苏是一喜,为百姓收成有望又是一喜。【解析】8. 试题分析:注意“应秀色” “最佳音”蕴含的情感。从“应”看应该是“虚写” ,手法是虚实结合。- 8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
22、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此题借助虚实结合的手法抒情。9.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中诗人的动作、心理描写的词语“润衣襟” “不愁” “且喜” “最佳音” “望岁心”分析想象特征。【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
23、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如此题注意结合诗中诗人的动作、心理描写的词语“润衣襟” “不愁” “且喜” “最佳音” “望岁心”分析想象特征。(三)名句名篇默写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两句是“_,_” 。(2) 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两句是“_,_” 。(3) 琵琶行中,以环境从侧面展现琵琶女音乐魅力的两句是“_,_” 。【答案】 (1). 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24、 艰难苦恨繁霜鬓 (4). 潦倒新停浊酒杯 (5). 东船西舫悄无言 (6). 唯见江心秋月白。【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不要写错别字。【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9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第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做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取暖乔叶腊月二十五,他被放了出来。他被判了六年,因为表现好,减了两次刑,住了四年。服
25、刑的监狱离家有一千里。四年间,母亲只去看过他一次。今天晚上,是大年夜。他撑开伞。傻站在这陌生的街上,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滑稽。雪下得比方才密了。雪珠变成了雪片。他是前天到的家,进了门,刚喝完母亲给他倒的一杯水,父亲就回来了。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就进了卧室,再也没有出来。母亲跟进去了一会儿,说:“要不,你先去别的地方躲躲吧,过了年再来。你爸爸心脏不好。让他慢慢地把气儿顺下来。 ”他二话没说就拎着行李出了门,随便上了一辆公共汽车。街实在是很短。他从南走到北,又从北走到南,没有看见一家饭店开门。所有铺面的卷闸门都拉下了脸,如同秋天的扇面,不动声色地裹着一股寒意。“到小春家看看吧,她空着呢!她家住街北。
26、”后来有人告诉他。他走到街的北端,并不抱什么希望,然而真的抬眼看见了一栋白房子,正门上挂着“小春饭店”的牌子。他走上去,推开了门,一瞬间便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谁?”一个小女孩的声音。“你家大人呢?”他问。- 10 -“妈,有人。 ”小女孩喊。一个女人走出来,上下看了他一眼:“有事?”“吃饭。 ”他说。女人犹豫了一下,转身进了厨房雪下得越大,女人邀他住下来。这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躺上床后,他想。她是在可怜他吗?可她并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她为什么要对他这么好?好得实在有些可疑,有些不通情理。她空着呢?他又想起那句话。她是兼做那种生意的女人吧?他忽然判断。她没有男人,这是肯定的了。一个女人带一个孩
27、子,支撑一个饭店,做那一行确实是很方便的,说不好,饭店的生意和这个比起来,也只是一个捎带。最起码,她也是个鸨头鸨头多半自己也都做的。可她看起来实在不像。当然,不像也不能说明就一定不是。他听见女人起来了,轻轻地,来到厅里。女人在桌边停下,猫一样在抽屉里轻柔地抓翻着什么东西。她在找什么?刀子吗?她以为他会有多少钱?他忽然有些明白了她的小店为什么要开在小镇边缘,为什么大年夜里还会留他住宿吃饭。另一种可能在逼近着。女人走到他的身边。他静静地躺着。“喂。 ”女人俯过身,低低地喊。在眸缝里,他看见女人眼睛里的亮,一闪一闪,毛茸茸地扎着他,又热又痒又疼。女人伸出手,推推他的被子, “快十二点了,你起来帮我放
28、炮吧。 ”他懵懂了片刻,起身,披上衣服,两个人来到门外的一小片空地上,女人把火机和炮递给他。炮响了起来,迫炸着他的耳膜。他震了震,仿佛骨头末子都被震了下来。却又被震得浑身漾暖。炮的亮光炸得他有些晕眩,他不由得眯了眯眼睛。火花的明灭中,他看见了女人的脸。女人有些兴奋地用手捂着耳朵,胆怯中含着几丝娇媚。她的头发有些蓬乱,眸子上镀着鞭炮映射的星星点点的晶莹。回到屋里时,方才鞭炮的明亮一下子把屋里衬得很黑。女人扭开了一盏台灯。他坐在床边,等女人去睡。可女人没有立刻就走。“先别关灯,我一会儿就来。 ”她说。一会儿就来?一会儿来干什么?这句话有意思。她要他等她。她到底还是要他等她了。- 11 -女人过来了
29、。“给你。 ”女人把一件东西扔到了他的床上。是一条男人的秋裤。“你的秋裤腿扯了。 ”女人说, “明天我给你补补。 ”他的脸颤了一下。他全忘了。他的秋衣秋裤两侧都压着两条粗糙的白边,这是犯人服的标志。许多人出狱时都扔掉了,他没扔。他没有多余的秋衣秋裤。反正穿在里面也没人看见,他原本这么想。他看着她。女人又从口袋里翻出一张纸,递过来:“你的东西,刚才结账时,掉地上了。孩子捡着了。忘了还你。 ”是那张他和母亲在监狱亲情餐厅吃饭的收据。他一下子坐直了。接过来。“睡吧。 ”女人也看着他, “孩子的爸爸,也在里面。八月十五,我去看的他。也是在亲情餐厅吃的饭。 ”他不再看女人。只盯着那条秋裤。“犯的什么事?
30、”许久,他问。“故意伤害。 ”女人说, “镇上一个流氓把我糟蹋了,孩子他爸揍了他。把他打残了。 ”他们都沉默着。寂静中,他们听见了雪落的声音。“那个人呢?”他终于问。“还在这镇上。 ”女人说, “我不懂,没留证据,告输了。不然,孩子他爸也不会下那么重的手。 ”“睡吧。 ”女人又说, “明天就回家去。回家多好啊。不管怎么着,家里人也是盼着你回家的。 ”女人关掉了灯, “再有两年,他就能出来了。 ”他仍旧坐在那里。女人也站着。雪光映着,如月光一样,屋里的轮廓一寸一寸的朗净出来。女人忽然想起了什么,把窗户打开了一道两指宽的缝。“屋里有炉子,晚上最怕的就是煤气了。 ”她说。一股清甜的气息冲着窗缝挤进来
31、。透过那道窗缝,他清晰地看见:外面的雪,如层层的纱布一般,下得正好。 (有删节)11.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 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他身体不好,但还是倔强地装作对儿子- 12 -的绝情来教育他,让他明白自己的过错。B. 小说善于在对比映衬中刻画人物性格。比如小说就以他的孤单无助来衬托女人的幸福,以小镇人的无情来衬托女人的善良。C. 女人初见他时犹豫了一下,是因为对他大年夜还在外奔波有些疑惑,但更多的是同情,所以她转身进了厨房为我准备食物。D. 小说最后女人告诉他自己被歹人糟蹋的事,意在向他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帮助他。他听后深受感动,暗自决定一定
32、为女人讨回公道。E. 小说对他有多处心理描写,这些文字既突出了他的性格,也很好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2. 文末画线句“透过那道窗缝,他清晰地看见:外面的雪,如层层的纱布一般,下得正好”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13. 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他”在借宿过程中内心的情感变化过程。14. 这篇小说在题目和构思上都别具匠心,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1. AB 12. 与小说开篇处对下雪的描写形成呼应,使小说结构严谨。以美妙雪景结尾,深化小说的意境,使小说更具诗情画意之美。以美妙雪景烘托出他内心深深的感动和温暖,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13. 希望疑惑-释然-紧张-安心-感动 14. 题目一语双关,
33、意味深长。表层意思是写他在寒冷的大年夜找个地方取暖的故事,深层含义是从监狱里出来的孤单无助的他得到女人热情帮助和理解,心里感到温暖。构思上特点有二:运用对比突出主题:父母对他的冷漠无情和她的热情相助形成对比,以突出她的善良和真情,情节设置波澜起伏:小说多次运用误会法来使情节曲折有致,吸引读者兴趣。【解析】11. 试题分析:A 看不出父亲对他的绝情是为了教育他,B 小说并未突出小镇人的无情, D为女人讨回公道不准确。【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文学类文本阅读 5 选 2 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
34、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 13 -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此题的选项 ACD 考核内容,选项 BE 考核手法。其中 ABD 理解或分析出现偏差。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结尾的作用的题目,注意答出结尾段落的内容,然后结合小说的结尾方式和环
35、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作用。【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文章的结尾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戛然而止” “直接点明主旨” “急转直下” “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结构严谨、悬念丛生” “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 “中心突出” “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此题属于环境的烘托,注意从主旨、人物、情节的照应和渲染烘托的角度回答。13.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进行分析,尤其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的词语。【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情节概
36、括的题目是小说常见的题目,注意有直接要求概括情节,通过哪些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过程怎样等提问方式,答题时注意分清题干的要求概括的什么情节,是关于哪个人物的情节。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段落的划分,重点注意文中表现情感变化的重点词语。14. 试题分析:此题注意手法“双关”然后结合小说的情节、主旨和结构上的作用分析。【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名师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 、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
37、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徐乾清:清水徐徐洒乾坤1 月 9 日上午 11 点 15 分,我国著名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水利事业。徐乾清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心系水利,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水利工作者。- 14 -徐乾清 1925 年出生于陕西城固,汉中人。汉水自西而东横贯于汉中盆地,建于秦汉的众多水利工程和灌
38、区,真实反映了汉中盆地稻作农业的繁荣景象。1949 年 9 月初,23 岁的徐乾清从国立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被选派到泰州苏北行署水利处,开始了其一生的水利生涯。此后,从苏北到上海再辗转到北京中央水利部,他当过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过部专家工作室技术组组长并兼任苏联专家组组长的助手,在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过到后来担任水利电力部计划司副司长、水利部副总工程师。60 余年的水利生涯,从长江到黄河,从松花江、辽河到淮河、海河、珠江流域,徐乾清跑遍了祖国的各大江河湖泊,推动参与了全国主要江河流域规划的编制、修订、审查工作,参与了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审查工作,先后担任“黄河治理”“
39、长江防洪” “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科研项目的专家组长,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了大量心血。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徐乾清几次从宏观角度指出我国水资源短缺给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严重影响,提出了明确的对策。当“八五”攻关即将结束之时,徐乾清又敏锐地将视野投向了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提出要尽快开展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在他的积极倡导下, “西北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该项目的及时设立和成果产出,为 20 世纪末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了解徐乾清的人都知道,他一生出席的大小会议无数,但每次话都很
40、少,却句句铿锵有力。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 ,事先他都会进行充分的论证。“徐院士的科学作风十分严谨,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每句话、每个词都非常准确。他告诫我们,对任何事情,哪怕是一个数据都不能含含糊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对此深有感触。徐乾清做人做事求真务实,在全国水利系统是出了名的。徐老是总结他一生的治水经验,希望能将其精华传授给后人,而这精华,就是要实事求是,要尊重科学,要遵循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治水安邦的大业。对年轻学者的请教,徐乾清是从来不吝啬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平时,经常有年轻的水利科研人员在评职称、报奖等方面请徐乾清帮助推荐,而他立了三个“门规”:一
41、是被推荐的人及其所做的工作必须是他所熟悉的;二是草拟的材料必须提前送去,他认真看完及时通知对方结果,并注明“可以签” “做修改后再签” “能否请其他专- 15 -家推荐”等意见;三是凡他签过字的材料,必须给一份复印件留存。“徐老开会发言语气十分平和,且都围绕着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展开,从不以专家身份凌驾于别人之上。 ”同事有两个深切感受:一是“实” ,徐乾清向来没有空话和套话;二是“有收获” ,言之有物,从不漫无边际。大家都说,徐乾清一生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徐乾清一辈子不要奖,谁给他个荣誉证书,他都要着急。直到 2009 年 9 月,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这也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个人
42、荣誉。“我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水利科技工作者,根本够不上专家的称号。这一生辛勤劳累有余而业绩成效甚微,不能不说是终生遗憾。 ”徐乾清在日记里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 “但我尽了我的一切能力,做了我力所能及的工作,无负农民给我的饭,工人供我的衣和生活用品;一生未做对不起社会和周围同志和亲朋好友的事。大概还算是一个可以问心无愧地度过这一生的普通劳动者。 ”斯人远去,魂系水利。徐乾清走了,而他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将永留史册。15.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文依次写出了徐乾清“情系江河献身水利” “做人做事求真务实” “为师为学不计名利品范人生”三个
43、方面事迹,为我们呈现了一位魂系水利的水利专家形象。B. 徐乾清的家乡位于汉中盆地,那里有许多古老的水利工程和灌区,这使他从小就对水利工程有了感性认识。C. 徐乾清献身水利 60 余年,跑遍祖国江河湖泊,不仅向国家提出针对水资源短缺的对策,也为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提出了明确的对策。D. 徐乾清强调做人做事求真务实,开会发言言之有物,实实在在。他强调治水要遵循客观规律,这也是做好治水安邦大业的前提。E. 本文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详略得当,有传主语言的引用,也有传主朋友语言的引用,也有作者议论性的语句,语言生动形象,文学性强。16. 徐乾清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表现在哪
44、些方面?请简要概括。17. 常言道“做事先做人” ,当代大禹徐乾清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18. 徐乾清总结自己的人生“辛勤劳累有余而业绩成效甚微,不能不说是终生遗憾” ,请结合材料谈谈这句话给你哪些启示。【答案】15. CE 16. 领导方面:担任过多项职务,为许多重大水利项目的实施指明方- 16 -向并提供指导。实践方面:他跑遍了祖国的各大江河湖泊,参与过多项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审查工作等。建言献策方面:多次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提出了明确的对策,还提出要尽快开展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技术方面:“西北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研究” ,为 20 世纪末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
45、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17. 爱国、责任感强。一生献身祖国水利事业,为祖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大量心血。科学作风严谨。说话数据从不含糊,遇事及下结论都要事先充分论证。求真务实勤奋。治水遵循规律,说话从不浮夸。一直奋战在水利一线,考查、实践、记录,为国家水利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讲原则。对年轻学者的请教不吝啬,有原则性,立下三个“门规” 。淡泊名利。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个人荣誉。平和谦逊。从不以专家身份凌驾于别人之上,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劳动者。 18. 这是徐老的谦虚及对自己高标准要求的体现。我们要像徐老一样一生勤奋,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做出更多的成绩。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要不知
46、足。徐老深爱自己的祖国和水利事业,希望能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所以不满足于已有成绩,才会觉得遗憾。我们要像徐老一样谦逊朴实。徐老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却从不居功自傲,80 高龄依然为祖国的水利事业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谦虚平和勤奋刻苦永不满足,我们的人生也会精彩。【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C “为解决西北地区提出了明确的对策”不恰当,原文是“在他的积极倡导下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E “语言生动形象,文学性强”不妥,本文语言平实,以叙述为主。【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
47、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别抓身份的变化。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比较其异同。本题中,A 项考查对文本主旨的概括,E 项考查对文本表达方式的把握,BCD 是考查文本的内容。(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徐乾清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这是考查学
48、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第三段的最后说“被选派到泰州苏北行署水利处,开始了其一生的水利生涯” ,可见答题的区域应在下文。第四段写他职位- 17 -的变迁,第五段写他的具体实践“从长江到黄河,从松花江、辽河到淮河、海河、珠江流域,徐乾清跑遍了祖国的各大江河湖泊” ,第六段和第七段写他在水利方面的献策和技术指导。【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对于筛选信息题,考生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筛选的依据和方向,比如本题, “徐乾清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这句话中就给出了筛选的方向,即考生应先到找到“大江大河治理”的答题区域
49、,从文章第三段结尾的句子可以看出,答题的区域在下面,综合下面几段内容从领导、实践、献策、技术指导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3)试题分析:题干中问的是“常言道做事先做人 ,当代大禹徐乾清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这与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有相通之处。可以抓住徐乾清所做的事情、具体的表现以及他人或作者的评价进行概括。比如文章倒数第二段“大家都说,徐乾清一生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徐乾清一辈子不要奖,谁给他个荣誉证书,他都要着急。直到 2009 年 9 月,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这也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个人荣誉” ,这表现出他淡泊名利的一面;文章最后一段“我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水利科技工作者,根本够不上专家的称号” ,他的自我评价表现出谦逊的一面。【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本题考查传主形象的塑造(也是传主形象特点的答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