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检验员培训2010.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023389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员培训201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检验员培训201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检验员培训2010.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检验员培训2010.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检验员培训2010.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 年度检验员培训 品管部 2010.04.20,培训内容: 1、质量检验知识 2、抽样标准知识 3、CPK知识 4、直方图知识,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质量检验的步骤 :,(1)检验的准备。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

2、首先要熟悉检验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特性和具体内容,确定测量的项目和量值。为此,有时需要将质量特性转化为可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时则要采取间接测量方法,经换算后才能得到检验需要的量值。有时则需要有标准实物样品(样板)作为比较测量的依据。要确定检验方法,选择精密度、准确度适合检验要求的计量器具和测试、试验及理化分析用的仪器设备。,确定测量、试验的条件,确定检验实物的数量,对批量产品还需要确定批的抽样方案。将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用技术文件形式做出书面规定,制定规范化的检验规程(细则)、检验指导书,或绘成图表形式的检验流程卡、工序检验卡等。在检验的准备阶段,必要时要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3、和考核,确认能否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2)测量或试验。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测量和试验前后,检验人员要确认检验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试样状态正常,保证测量和试验数据的正确、有效。,(3)记录。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用规范化的格式和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量证据保存下来。质量检验记录是证实产品质量的证据,因此数据要客观、真实,字迹要清晰、整齐,不能随意涂改,需要更改的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质量检验记录不仅要记录检验数据,还要记录检验日期、班次,由检验人员签名,便于质量追溯,明确质量责任。,

4、(4)比较和判定。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5)确认和处置。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对产品(单件或批)是否可以“接收“、“放行“做出处置。 对合格品准予放行,并及时转入下一作业过程(工序)或准予入库、交付(销售、使用)。对不合格品,按其程度分别情况做出返修、返工、让步接收或报废处置。 对批量产品,根据产品批质量情况和检验判定结果分别做出接收、拒收、复检处置。,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1.鉴别功能 2.“把关”功能 3.预防功能 4.报告功能,鉴别功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

5、(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进行鉴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鉴别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把关”功能:,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产品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人、机、料、法、环)都会在这过程中发生变化和波动,各过程(工序)不可能始终处于等同的技术状态,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

6、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销售、使用),严把质量关,实现“把关“功能。,预防功能:,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无论是测定过程(工序)能力或使用控制图,都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取得批数据或一组数据,但这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这一批或一组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为了计算过程(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过程的状态是否受控。如发现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图表明出现了异常因素,需及时调整或采取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提高过程(工序)能力或消除异常因素,恢复过程(工序)

7、的稳定状态,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当一个班次或一批产品开始作业(加工)时,一般应进行首件检验,只有当首件检验合格并得到认可时,才能正式投产。此外,当设备进行了调整又开始作业(加工)时,也应进行首件检验,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出现成批不合格品。而正式投产后,为了及时发现作业过程是否发生了变化,还要定时或不定时到作业现场进行巡回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广义的预防作用。实际上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对中间产品转序或入库前的检验,既起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前过程(工序)的把关,对后过程(工序)就是预防,特别是应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对

8、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就能找到或发现质量变异的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就能改善质量状况,预防不稳定生产状态的出现。,报告功能:,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 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 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 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以及管理层 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验收的质量情况和合格率; 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和等级率,以及相应的废品损失金额; 按产品组成部分(如零、部件)或作业单位划分统计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及相应废品损失金额; 产品

9、报废原因的分析; 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意见; 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检验和记录注意事项:,检验员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和检验规程进行检验操作。 做好原始记录。当检测由一人读数一人记录时,记录人员要复念一遍所记的数字,以免数字传递发生差错。,在检测中,出现靠近合格界限的边缘数据时,须进行必要的重复检测,以验证检测的准确性。 检验结束,应对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和环境技术条件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出现异常,应查明原因,并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尺寸测量程序: 1、仔细阅读精加工委托单、成品包装检验施工单的尺寸要求; 2、根据尺寸调整卡尺、千分尺的相应的刻度; 3、再对产品进行

10、检验,避免检验出错。,GB2828-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正常检验、检验严格度分类 加严检验放宽检验,一次抽样 检验方 二次抽样 案类型五次抽样,一次抽样方案(整数接收数) 检验的样品数量应等于方案给出的样本量。如 果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接收 数,应认为该批是可接收的。如果样本中发现 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拒收数,应认为该批 是不可接收的。,二次抽样方案: 如前所述,一次抽样方案涉及三个参数,即(N,n,C)。而二次抽样方案则包括五个参数,即(N,n1,n2; C1,C2)。其中: n1抽取第一个样本的大小; n2抽取第二个样本的大小; C1抽取第一个样本时的不合格判定数; C

11、2抽取第二个样本时的不合格判定数。,抽样方案的检索 批量、检验水平 样本量字码 样本量字码 、接收质量水平 抽样方案,例1:N=2000,AQL=1.5,规定采用检验水平,给出一次正常抽样方案n=125,Ac=5,Re=6,最常见的抽样偏差是由下列情况所造成的:只是从所有容器的同一位置抽样;预先观察过产品,然后只挑选那些看上去是不合格的(或合格的)产品;对产品批中那些抽样不方便的部分,置之不理;在对产品批是如何组成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对分层取样的方式作出决定。,过程能力指数Cp、Cpk Cp是表征过程固有的波动状态,即技术水平。它是在过程的平均值与目标值M重合的情形,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非

12、分析状态),过程能力指数Cp可用下式表示: Cp=(USL-LSL)/6=T/6,USL (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即規格上限 LSL (Low specification limit): 即規格下限C:规格中心 X=(X1+X2+ +Xn)/n 平均值(n為樣本數) T=USL-LSL 規格公差,标准型:数据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间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附近的数据的频数最多,频数在中间值向两边缓慢下降,以平均值左右对称。图形来自3.17方块精加工18(+0.03/-0.09)x6(+0.03/-0.09)x1.2(+0.02/-0.04),孤岛型:在标准型的

13、直方图一侧有一个“小岛”。出现这种情况是夹杂了其他分布的少量数据,比如工序异常,测量错误或混有另一分布的数据。 (图形来自3.18精加工方块10(7)x3(2)x3(+0.02/-0.04)),锯齿型:分组过多,测量方法有问题或读错测量数据,会出现这种形状。,偏峰型:数据的平均值位于中间值的左侧(或右侧),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数据分布的频数增加后突然减少,形状不对称,当下限(或上限)受到公差等因素限制时,由于心理因素,往往出现这种形状。,陡壁型:平均值远左离(或右离)直方图的中间值,频数自左至右减少(或增加),直方图不对称。当工序能力不足,为找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全数检查,或过程中存在自动反馈调整时,常出现这种形状。,平顶型:当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常出现这种形状。,双峰型:靠近直方图中间值的频数较少,两侧各有一个“峰”,当有两种不同的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一起时,常出现这种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