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一: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从此该生在课堂上不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1、请你从已学的教育学理论出发谈谈这个教育问题。 2、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当时会怎么办?,一、答题要点: 1、教师的职业素养 2、师生关系内容及类型 3、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4、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这么做:表扬他对这门学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判断,说明他学习主动性强,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传授,而经过自己主动思考和消化来吸收。充分肯定这位同学的质
2、疑精神,探索精神和挑战权威的勇气和胆量。如果上课时间来不及时,就说:“这位同学的说法很有见解,我们下课后再好好讨论分析一下。”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维护了教师的尊严。如果上课时间还比较充裕,可以在课堂上和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发扬民主平等精神,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关系和谐,倡导研究、讨论和质疑的良好班级学风。,案例二: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班主任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
3、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1、请你运用已学教育学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2、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当时会怎么办?,一、掌握答题技巧 在答题中,许多考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因为没有回答到位而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答案。其次,答题要全面。本题中即首先明确“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然后再结合理论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 基本答题顺序: (1)明确结论 (2)提供理论依据 (3)分析案例 (4)总 结,一、理论要点: 1、学生的特点 2、教师的职业素养 3、师生关系类型 4、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5、良好师生关系的建
4、立与发展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其实就是要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
5、”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三、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当时会这么办?我会面带笑容走过去,好奇的询问,了解他们的行动目的和原因,然后主动加入他们的观察活动,积极研究和讨论蚂蚁唱歌这一现象。然后鼓励他们把所看所想写出一篇观察日记,并在第二天读给全班同学听,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然后,我会指导开展全班性的探究活动,自由分组,由原先的几位同学为组长,实施发现式学习,并将原先的观察日记上升为研究性学习报告。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观察力、想象力、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提高,体现了在“做中学”这一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