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化品作业人员培训思考题,1.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性,会对人(包括生物)员、设备、环境造成伤害和损害的化学品叫危险化学品。 2.170号条约:1990.6.26由国际劳工组织起草,编制并通过大会制定的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简称.170号条约。 3.我国危化品现存的主要问题? (1).无证经营生产现象较为普遍。 (2).企业生产经营条件不达标. (3).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4).生产经营网点分部不合理。 (5).生产经营管理不到位。,4.有毒有害物品有哪些途径进入,有哪些防护? 答;由口腔(食道),呼吸道,皮肤,粘膜,伤口进入。 防护:(1)严禁在有
2、毒有害物品工作现场进食,饮水,吸烟。 (2)防止有害物质从呼吸系统进入体内,选用空气呼吸器,口罩自给式呼吸器,氧气呼吸器,过掳式防毒面罩。 (3)防止皮肤受到损害应选择面罩式胶皮防毒衣,连衣式胶皮防毒衣,橡胶工作服及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或作业防毒服,穿防护手套。,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储存
3、危险化学品的基本要求 (1)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要求: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2)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规定: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隔离贮存: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 隔开贮存: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 分离贮存: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贮存方式。,化学危险品按GB13690的规定
4、分为八类: (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毒品;(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化学危险品的养护 (1) 化学危险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 (2) 化学危险品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稳定剂短缺等,应及时处理。 (3 )库房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化学危险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验收内容包括: (1).商品数量; (2).包装按照条例规定:化学危
5、险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3).危险标志(包括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4)经核对后方可入库、出库,当物品性质未弄清时不得入库。,危化品事故时如何应急? 答:(1)遇险沉着,镇定。 (2)辩明灾源,灾情,灾因,并正确辩别通道。 (3)紧急处置,在无力控制时及时脱险。 (4)实施有效报警(地点,时间)灾情,灾势,灾性,救险通道,确认报警有效。 (5)尽可能参与急救与救护。 (6)协助抢险。 (7)抢险后注意现场排查。 (8)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危化品相关重要的法律、法规: (1)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7年1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
6、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自2002年11月1日施行。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法自2002年3月15日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培训的意义? (1)保护人身安全(操作者,现场人员,周边居民) (2)保护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 (3)保护财产。 (4)保护环境。,危化品事故有哪些危害性特点? 答: (1)破坏性作用大。 (2)造成的后果严重。 (3)危害区域广。 (4)社会影响大。 (5)危害持续时间长,且具有连带性。 (6)防护和抢救需求高。,.危险化学品生产有哪些特点? 答: (1)生产流程长。 (2)工艺复杂。 (3)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废弃物多具有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有腐蚀的
7、特性。 (4)原料,辅助原料,产品呈多态性。,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超过6.25 mm的固体或液体。 有毒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爆炸极限:可燃性混合物有一个燃烧和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这个浓度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化学品安全标签:是指危险化学品在市场上流通时应由生产销售单位提供的附在化学品包装上的安全标签。目地是向作业人员传递安
8、全信息的一种载体,它用简单,易于理解的文字和图形表述有关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安全处置的注意事项,警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和处置。,有毒品侵入人体有哪些途径? (1)食道误食 (2)呼吸道 (3)皮肤接触 (4)粘膜粘附吸附 (5)伤口。 防止有毒品的侵害的措施? (1)戴口罩 (2)在有毒品的环境作业时戴防护面罩 (3)不让皮肤接触到有毒品 (4)戴眼镜 (5)有伤口时禁止有毒品作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储存:是指产品在离开生产领域而尚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
9、停留。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根据物质的理化性状和储存量的大小分为整装储存和散装储存两类。,整装储存:是将物品装于小型容器或包件中储存。 散装储存:是物品不带外包装的净储存。 包装:盛装物品的容器。 危险化学品储存规划的原则和要求: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分类: 按包装结构强度和防护性能,将危险品包装分成三类 I.类包装:货物具有较大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 II.类包装: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 III.类包装:货物具有危险性小,包装强
10、度要求一般。,危险化学品包装具有: (1)防止危险品因不利气候或环境造成变质或发生反应。(2)减少运输中各种外力的直接作用。(3)防止危险品撒漏,挥发和不当接触。(4)便于装卸,搬运。 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危险化学品储存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几种情况? 答:(1)着火源控制不严 (2)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混存 (3)产品变质 (4)养护管理不善 (5)包装损坏或不符合要求 (6)违反操作规程 (7)建筑物不符合存放要求 (8)雷击 (9)着火扑救不当,危险化学品仓库按其使用性质和经营规模分为三种类型: 大型仓库(库房或货场总面积大于9000平方米);中型
11、仓库(库房或货场总面积在5509000平方米之间);小型仓库(库房或货场总面积小于550平方米)。,剧毒危险化学品储存: 剧毒品应专库贮存或存放在彼此间隔的单间内,执行“五双”制度:“五双”即双人保管、双把琐(匙)双本账、双人发货、双人领用。 剧毒品出入库管理: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产量、流向、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一、事故经过: 2009年10月3日,羰化冶金厂厂值班员(设备副主任)寇某(男,40岁)口头安排维修班当日值班钳工苏某
12、(男,46岁)和生产乙班班长聂某指派两名生产工配合维修钳工苏某检修500t/a生产线镍铁粉工序二楼中间仓镍铁粉圆顶阀故障。 当班岗位羰基镍工苏某(男,36岁)、羰基镍工王某(男,36岁)两人现场配合钳工检修作业。约8:40,钳工苏某、羰基镍工王某、羰基镍工苏某一起佩戴好长管呼吸面具进入镍铁粉二楼厂房内开始检修圆顶阀。检修过程中,羰基镍工王某通过对讲机数次要求中控室镍铁粉控制工郭某远程开关圆顶阀,进行现场测试,开关测试圆顶阀数次无果,后经三人拆卸检查发现圆顶阀O型圈损坏,撤离检修现场。11:30左右,设备副主任寇某、钳工苏某、羰基镍工王某、羰基镍工苏某四人携带用备件再次进入镍铁粉工序二楼进行检修
13、作业,期间,反复拆装圆顶阀数次。13:10左右,钳工苏某感觉有头晕、恶心等不适感,之后,羰基镍工苏某、设备副主任寇某也先后感觉身体不适。四人撤出检修现场后,在本厂现场急救室进行吸氧约1小时。时至10月4日0:00左右,钳工苏某等四人出现头痛、干咳、胸闷、呼吸困难不同症状,入住职工医院职业病科,四人均为羰化物气体轻度中毒。 二、事故原因 1、羰化冶金厂维修班钳工苏某、生产乙班职工苏某、王某、及厂值班员、设备副主任寇某违反羰化冶金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未佩戴长管呼吸面具,现场安全确认不到位,未向控制室汇报申请岗位准入,进入镍铁粉二楼厂房进行检修作业,作业过程中较长时间吸入了镍铁粉中间仓圆顶
14、阀检修部位排出的氮气置换后残留有羰化物成分的有毒气体导致中毒,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作为当日厂值班员和设备副主任寇某严重违反羰化冶金厂检修安全管理办法及检修安全作业流程图规定程序,未下达“检修工程任务单”,口头安排临时性检修工作,对不佩戴长管呼吸面具进入现场作业人员非但没有纠正和制止,而且自己不佩戴劳呼吸面具参与违章,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3、当班班长聂某接到厂值班人员寇某要求指派人员配合检修的指令后,没有向控制室调度员和镍铁粉控制工安排要求对本次检修工程任务进行安全责任确认,致使控制室调度员未按羰化冶金厂检修安全作业流程图安排现场确认和监护,聂某在作业过程中又未能及时到作业现场复
15、查确认、监督检查;当班调度、副班长朱某、镍铁粉控制工郭某,在现场检修人员通过对讲机要求反复开关圆顶阀测试,得知现场正在检修作业后,既未能对检修现场进行相关的安全确认,又未对现场检修人员进入厂房内作业前,没有过对讲机向控制室报告,呼吸面具佩戴情况,请求准入作业等违章违规行为及时制止或跟踪监督检查,这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教训 通过这起羰化物气体中毒伤害事故发生的经过和事故原因分析,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羰化物气(液)体泄漏的危险性极高,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危害极大,危害后果严重,规范佩戴呼吸面具和穿着防护服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最后防线”。 2、羰化冶金生产工艺设备检修作业过程中,因现场工
16、艺设备停止运行,作业环境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参与检修人员容易产生不佩戴呼吸面具或不穿着防护服等侥幸冒险直接进行作业的违章意识或行为,这是最容易导致中毒伤害事故发生的“致命性”违章行为,必须严格禁止,坚决杜绝。 3、羰化冶金生产工艺设备检修作业前,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技术规程或检修安全技术方案,将有毒害介质排放干净、吹扫置换合格;加装盲板将被检修设备或部位可靠隔离;从根本上消除危害因素,做到本质化安全。 四、防范措施 1、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吸取事故教训,并以此作为典型事故案例,全厂进行事故案例专题教育,组织全厂各室、班组立即开展以“如何吸取事故教训、查找习惯
17、性违章或侥幸违章行为、提升安全技能、实现本质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讨论活动,警示教育全厂员工,提高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执行落实羰化冶金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检修安全作业管理办法和检修作业安全流程图,确保个体防护用品按标准规范佩戴使用,消除各种侥幸冒险的违章行为。生产、检修过程中出现异常或发生事故必须严格按照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按程序及时报告和正确处置,认真做好相关记录。更好的完善规范和推行手指口述安全操作标准与方法,确保生产操作、检修作业安全进行。 2、厂 “安全督察员”,应对各班组生产操作和检修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正确佩戴长管呼吸面具和穿着防护服进
18、行“重点督察”,对未按标准佩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严重违章”者,否决其当月个人全部绩效分,离岗一个月接受厂级安全教育,以此警示威慑习惯性或侥幸违章者,杜绝 “致命性”的违章行为。 3、高度重视落实班组长与管理人员对生产、检修作业现场的安全复查确认与监督检查,严格监督落实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检修作业安全“双确认”和“岗位安全准入制”及“手指口述本质安全操作法”。,1、结合工作谈谈你单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答: 2、分析你所在单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 问题分析: 1)制度规程 2)安全管理 3)岗位操作环境 4)工艺技术 5)设备设施 6)防护用品配
19、备 7)操作行为 改进措施:,答:1.直接原因:(1).氯罐及相关的设备太过陈旧,氯气泄漏后处置方法不当,岗位操作人员违规操作,致使氯气罐内的温度升高,引发爆炸。 (2).该化工厂不具备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条件。 (3).该化工厂的生产工艺,设备,岗位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达不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相关条件及规定。 (4).冷凝器列管穿孔泄漏,是该化工厂的生产设备陈旧,设备管理不到位。 2.间接原因:(1).该化工厂管理人员与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不具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相关条件及规定。 (2).该化工厂管理人员与岗位操作人员未经过危险化学品的专业培训及取得危险化学品上岗资格,上岗违规操作。 (3).该化工厂没有相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管理的应急预案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