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创新背景下的成长机遇, 2007年度装备制造业投资策略,机械行业研究员 周凤武8621503678882061 Z,目 录,2,自主创新 + 强化政策支持 = 行业景气,等待具体实施细则,科学发展观下的装备制造业,“十五”计划,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依托重点技术改造和重大工程项目,提高设计和制造水平,推进机电一体化,为各行业提供先进和成套的技术装备。,“十一五”规划,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 。,强化政策支持 + 自主创新,“十一五”规划:领航行业高景气,十一五规划: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
2、、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自主创新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根本途径,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性的支撑条件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是国家的立国之基,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自主创新的三种类型:原始性自主创新 人无我有集成性自主创新 系统集成,部分关键部件可以买或者借用引进消化性创新 在他人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十一五”装备制造业振兴目标,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2020年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
3、0以下。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装备制造业振兴原则,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 ;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 ;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坚持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 。,装备制造业振兴
4、措施,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装备制造业产品和产业结构 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大力提高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重点工程为依托,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壮大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工程公司以装备制造业振兴为契机,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以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队伍建设,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途径,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发动机”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装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有很强的拉动效应,行业现状造就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装备制造业设备陈旧落后,缺乏核心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10-30年。 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偏轻,主
5、要表现为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制造业中所占比例偏低。 自主创新能力弱,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和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2005 年进口机电产品达3500 亿美元,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不到50%。装备类机械产品进出口逆差不断扩大,2002 年、2003 年、2004 年的逆差分别为288 亿美元、392 亿美元和512 亿美元。,案例分析 - 我国造船装备与航空装备的国际化差距,航空母舰:世界上现役30艘: 美国:18 艘,其中尼米兹”级第二代航母有8艘,在建2艘前苏联:9 艘(大多废弃)印度:2 艘中国:0,民用飞机: 美国:波音欧洲:空客中国:个别支线飞机 军用飞机:美国: F-16、F
6、-36、 F-15、F-18欧洲:幻影-2000俄罗斯:苏-2730中国:歼8、歼10,航空装备,造船装备,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主要障碍,外部环境:技术基本上被跨国公司垄断,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被边缘化、低端化。 内部问题:面临着从传统设计加工方式向数字化制造技术转变的困难。 基础的技术水平不高 配套的相关产业跟不上 基础建设质量和质量保证系统较差,历史性发展机遇造就高景气行业,我国装备制造业初具实力和规模,发展成为现实可能国际排名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第四位 工业化进程加快带来产业化升级和产业复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内需增长是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推动力 轻纺工业向重化工业升级 粗框的初级加工向精密的
7、中高级加工升级 军工、航天、航空等产业复兴大幅拉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不但加工制造在转移,而且R&D也在转移,对中国发展装备制造业是一个机遇。 新兴产业有了发展机遇和谐社会建设和绿色GDP的提出,拉动节能环保等装备的需求,中国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中国出口中机器、运输设备所占的比重,1-10月份的数据,目前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一个例证是出口产品中,反映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机器、运输设备所占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中国工业化进程拉动装备需求,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国经济92年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99年进入工业化进程的成熟阶段。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我
8、们推断,中国经济将于2010年左右进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案例分析,产业升级:普通数控机床-大型和精密数控机床 产业转移:造船业由韩国向中国转移 产业复兴:军工发展、神六升天、空客装配线落户天津等 新兴产业:非晶合金变压器对硅钢变压器的取代等,进口替代 + 出口拓展 - 行业成长的空间,进口替代 :30% - 70%。近几年我国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来自于进口产品 。出口拓展(欧美市场):8.25%和30%-10.2%和41.9%。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8.
9、25% ,其中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到30% 。欧盟、美国、日本分别为45.9%、10.2%和8.20 ,其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美国41.9%、日本43.6%、德国46.4% 。,自主创新是优质企业永远的追求,第一批自主创新试点企业:中联重科、振华港机、宇通客车、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第一汽车集团 ;申报中的自主创新企业:沈阳机床、秦川发展、交大科技、威孚高科、烟台冰轮、安徽合力、沪东重机、龙溪股份、北方股份等。,行业增速持续走高,2006年1-9月,机械工业销售产值与总产值同步增长,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014.43亿元,同比增长29.69%,增速比上月提高0.34个百分点; 完成
10、销售产值37928.78亿元,同比增长29.56%,比上月提高0.33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将继续保持29%以上的高增长。,全行业连续五年保持两倍GDP以上的高增长,行业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回升,毛利率水平趋于稳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器材制造业,行业步入高景气周期,小结:行业成长逻辑的核心 - 自主创新,小结:行业竞争逻辑核心 - 国际化优势,目 录,2,我们的观点:,数控机床:大型化和精密化替代进口空间已经打开; 铁路装备:投资拉动沿产业链传导,正在静候佳音; 造船装备:产业转移是机会,产能扩张是隐忧; 航空装备:军工资产的注入,还要落实到业绩上; 物流
11、装备:出口拓展空间,决定增长潜力; 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原材料成本压力抵消行业增长; 机械基础件:投资价值源于自主创新和国际化优势; 工程机械:高增长源自新开工项目。,提高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的水平 。普通数控替代进口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而大型、精密、高速数控替代进口的空间才刚刚打开。,机床行业进口依赖度分析,数控机床:大型化、精密化替代进口空间已经打开,秦川发展:精密机床龙头正向大型化拓展(VTM180和YK73125等);交大科技:精密与大型机床龙头(DOS合资与沈机介入等);青海华鼎:铁路配件机床龙头,需求拉动即将启动;沈阳机床:产品结构调整推升企业向数控化和大型化
12、发展,重点上市公司,铁路装备:投资拉动沿产业链传导,正在静候佳音,铁路“十一五”规划 : 年均投资:500 2500亿元; 运营里程:7.5 9.0万公里,增加1.7万公里; 机车保有量:1.7 1.9万辆; 客货车保有量:59.1 74.5万辆。,铁路大开发的拉动效应尚未显现。但铁路提速,已经带动行业步入景气。2006年1-9月,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3.34%和46.87%。,铁路装备子行业景气度分析(千元),铁路装备:成长的故事正在拉开序幕,晋西车轴今年的增长主要靠出口拉动,2008年内销增涨有望显现;北方创业的增长有望在2007年开始体现;南方汇通微硬盘业
13、务尚存诸多不确定因素。,重点上市公司,造船装备:产业转移是机会,国际市场份额:17% - 25% - 35%; 造船产量:1212 - 1700 -2400万载重吨/年 船用低速柴油机:194.07 - 450 万马力/年 ; 国产化水平:46% - 60 - 80%。,造船装备景气度分析,造船装备:产能扩张是隐忧,造船产能:1500 - 5000万载重吨(全球总需求量的80%); 造船需求:2000万载重吨; 造机产能:185 - 600 - 1080万马力; 造机需求:194.07 - 450 800万马力/年 ;,船用低速机供需分析,重点上市公司,沪东重机:处于行业高景气周期的中后期,即
14、将面对产能过剩压力;广船国际:订单饱满与船价压力并存;江南重工:搬迁机会造就产品结构的调整。,航空装备:军工资产的注入,还要落实到业绩上,坚持远近结合、军民结合、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结合,发展新支线飞机、大型飞机、直升机和先进发动机、机载设备,扩大转包生产推进产化。2006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6.59%和29.93%。,航空装备子行业景气度分析(千元),重点上市公司,在寓军于民的大背景下,军工企业具有军工资产注入的想象空间,但落实到业绩的增长,还要看2007年以后。军工企业目前资产状况,难以支撑目前的股价。同时其所具有的信息披露问题,既给企业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也给企业带来
15、不确定性。,物流装备:出口拓展空间,决定增长潜力,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我国物流装备已经走向国际化。,主要上市公司出口比率分析,重点上市公司,振华港机岸桥国际市场份额已经高达74%;中集集团国际市场份额50%以上;安徽合力已经打开欧美市场,国际市场份额目标2%。,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原材料成本压力抵消行业增长,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扩大西电东送规模。2006年前三季度行业销售收入增长高达35.22%,但毛利率持续走低,有色金属等原材
16、料成本压力凸现。,发电与输变电设备景气度分析(千元),投资抉择要点,输变电设备毛利率分析,电器自控设备毛利率分析,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在毛利率走低和销售规模增长之间寻求平衡;拓展新能源领域。,电源设备毛利率分析,机械基础件:投资价值源于自主创新和国际化优势,机械基础件景气度分析(千元),2006年前三季度,全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1.74%和35.13%,但毛利率水平持续走低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偏低,前十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仅有19.97%,外资企业和少数民企成为市场主流。,轴承子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轴承子行业:跨国巨头加紧国内布局,投资机会源于通过自主创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
17、企业。,重点上市公司,工程机械:高增长源自新开工项目,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分析,行业景气度与新开工项目增速直接正相关,但今年三季度出现背离;高铁等新开工项目拉动了建筑装备的升级(打桩机-旋挖钻机等);06年前三季度,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4.72%和121.34%。,背离,重点上市公司:增长的不确定性来自宏观调控,三一重工:增长来自主业混凝土机械和装入的旋挖钻机;中联重科:增长来自汽车吊和混凝土机械两大主业;柳工:增长来自装载机的行业龙头优势和挖掘机销量的增长;山推股份:增长来自河北宣工的变故和行业增长。,目 录,2,跟随性标的 - 增长中的公司人有我有,不落后于市场,不落后于排
18、名。 同步性标的 - 即将增长的公司人犹豫我果决,领跑市场,领跑排名。 前瞻性标的 - 将会增长的公司人无我有,超越市场,超越排名。,投资视角看增长,跟随性标的:2006年开始增长的公司,同步性标的:2007年开始增长的公司,前瞻性标的:2008年开始增长的公司,国际介入壁垒,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周边发展中国家介入壁垒,技术密集型,国内介入壁垒,成本优势,规模效应,盈利能力增强,自主创新,研发优势,资金、市场、税收优惠,强化政策支持,高附加值,企业的增长来源于核心竞争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我们的投资标的,累计涨幅(2005-12-1到2006-12-1): 上证指数:91.22% 沪东
19、重机:247.69% 安徽合力:304.23% 晋西车轴:188.31%,国内镗铣床龙头,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沈机集团介入,有望突破管理和产能瓶颈; 希斯技术期待,提升市场预期; 税收优惠,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非机床主业剥离,有望实现轻装前进。,交大科技经营分析,交大科技:需求拉动增长,重组突破瓶颈,控股94.81%的威孚力达中期增长74.61%;预计全年销售将逾2亿,并将享受税收优惠; 参股31.5%的博世,07年有望大幅减亏08年进入收获期; 博世配件业务有望07年启动,08年进入高速增长期; 股改业绩承诺,稳定市场预期(8.5亿,3.4亿)。,威孚高科经营分析,威孚高科:威孚力达高速增长,
20、投资收益收获在即,出口增长强劲,中期229.78%,达到年出口3万根水平进入稳定增长期; 内需增长有望在明后年体现,中期1.05%,持续拉动高增长; 拟建年产5万根新线,解决08年后将会再度面临的产能瓶颈。,晋西车轴经营分析,晋西车轴:出口拉动增长,内需潜力可期,精密磨齿机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空间正在打开; 产能瓶颈有望在2007年逐步得到解决; 税收优惠,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剥离深圳秦众等非主业资产,实现轻装前进; 纵向与横向整合,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秦川发展经营分析,秦川发展:即将步入高速增长轨道,小行业龙头,产销量国内市场占有率65%,国际市场占有率12%,目标达到国际市场20%份额; 树立LS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出口主要为SKF等贴牌; 十一五期间拟投资5亿,突破产能瓶颈。,龙溪股份经营分析,龙溪股份:小行业龙头,出口市场广阔,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