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东华高级中学 11 届高三上学期第七周周测试题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40 分)1.人进食后,下列哪一项在胰腺细胞中不会出现 ( )A.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增多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联系加强C.细胞核中的 DNA 加快复制D.核糖体的功能增强2. 由中科院院士、长春应化所汪尔康研究员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董绍俊研究员等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模拟生物膜体系的生物电化学研究” ,日前在北京通过了国家基金委化学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研究已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成果,对生物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属
2、于生物膜,并且是双层膜结构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改变其组成,但不会改变其通透性C.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与细胞膜上的糖被有关D.生物电化学的研究应该与生物膜上的带电粒子有关,与蛋白质无关3.如图为某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含有叶绿体,所以该细胞肯定为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B.该细胞合成 ATP 的场所只有 3 和 9C.若该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模式图,则不应该有结构 7,其他结构均相同D.细胞结构 8 含有的 P 远高于 74.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以 RNA 为遗
3、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A. B. C. D.5. 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 a 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图中 b 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6.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就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的产生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种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排泄功能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7. 为探究植物 A 能不能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
4、A 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 A 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质壁分离状态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A. 0.15 mol/L B.0.2 mol/LC. 0.2 mol/L D.0.3 mol/L8.“人造细胞”是用羊皮纸或火棉胶等半透性膜材料做成的一个密闭的囊,囊里面装了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假设有三个这样的“人造细胞” ,分别用 A、B、C表示,它们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是 10%、20%和 30%。其中 A、B 的外面套一金属网笼,C 的外面没有套金属网笼,如下图: ( )把三个“人造细胞”
5、同时放在蔗糖溶液的浓度为 15%的玻璃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三个“细胞”的变化分别是 ( )A.A 变大,B 稍微变小,C 不变B.A 变小,B 稍微变大,C 不变C.A 变小,B 稍微变大,C 变大D.A 变大,B 稍微变小,C 变大9.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开始液泡颜色逐渐变深,后来又逐渐变浅,能够反映细胞液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图是 ( )10.下列哪项最能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 )A.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经过处理发生融合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C.胰岛 B 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向外分泌胰岛素D.肾小管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吸收葡萄糖11.关于叶肉细胞在光
6、照条件下产生 ATP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 ATP 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 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 ATP 都依赖氧D.细胞质中消耗的 ATP 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12. 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谷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C.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 ATP 合成的相关酶系13.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
7、是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 6H12O6分解成 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3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14.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小球藻后的 60 s 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发现 7 s 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 12 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 5 s 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是 ( )A.五碳化合物 B.ATPC.三
8、碳化合物 D.葡萄糖15.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 C、H、O 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 (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B.甲中的 H2O 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 H2O 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中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D.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16.获得 200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构造(端粒),它能随着细胞的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
9、,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据此你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17.下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 DNA 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向该培养液加入某种化合物并继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4A.抑制 DNA 复制 B.刺激细胞分裂C.抑制 RNA 聚合酶的活性 D.抑制细胞质分裂18人的精原细胞有 46 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不会出现( )A44X
10、X B. 44 YYC44XY D. 46 条染色体19.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和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C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 8 条染色单体的是20.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如何移向细胞两极 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 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二.双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21.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
11、率( 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 等条件适宜且恒定 v 与酶浓度成正相关B.酶浓度恒定,温度、pH 等条件适宜且恒定在一定范围内, v 与底物浓度呈正相关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 pH 适宜的条件下 v 与温度成反比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 v 与 pH 成正比22.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装置中种子的质量相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取适量的幼胚研碎,滴加少量的一种被还原后为白色的试剂,一段时间后试剂颜色可能变白的原因与种子呼吸过程产生H有关B.当种子中
12、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 hB最高C.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 hCh Bh AD.A、B 两试管有色液滴右移的速率不一样23.下图表示 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 1、S 2、S 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1S 3可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B.S2S 3可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C.若植株缺 Mg,则 B 点右移,D 点右移5D.S2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合成量 24.在一定浓度的 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 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
13、是 ( )光照强度(klx) 1.0 3.0 5.0 7.0 8.0 10.0CO2变化量mg/(100 cm2h)2.02.06.010.0 12.0 12.0A.光照强度为 1 klx 时,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B.光照强度为 2 klx 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 0C.光照强度由 5 klx 增强 7 klx 时,叶肉细胞中 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D.光照强度为 9 klx 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25.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植物 细胞周期的时间(h)a 时期 b 时期 合计物种 1 10.6 0.4
14、 11物种 2 18 0.5 18.5物种 3 16.5 2 18.5物种 4 10.4 2.3 12.7A.四种分生组织都能产生吲哚乙酸,促进其细胞生长B.秋水仙素作用于 b 时期中的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C.最好选用物种 1 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D.a 时期细胞核中进行转录和翻译,b 时期可观察到染色体26.现在科学家已研制出了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的“万能细胞” 。其诞生过程如图所示,图中 OCT4、SOX2、NANOG 和 LIN28 是胚胎干细胞中能高度表达并决定其全能性的四个基因,将“万能细胞”植入小鼠体内,植入的细胞长成了“肿瘤” , “肿瘤”中出现了神经、骨骼、肌
15、肉等多种类型的细胞。关于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的 OCT4 等四个基因只存在于胚胎干细胞中B.利用了逆转录病毒感染率高的特点C.逆转录病毒与目的基因结合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万能细胞”植入小鼠体内后将表达其全能性第二卷 非选择题627. (8 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 50 倍,这里“被放大 50 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8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 个。(3)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
16、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改用 ,光圈。(4)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5)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夹片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 12 cm 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
17、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 。 。 。28. (8 分)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则表现在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 。(4)D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 29.(11 分)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
18、某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中,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设计(如图):7根据以上思路,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A.实验方案(实验提示:癌细胞能连续培养,但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1)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2)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核质分离。(3) 。(4)取两个培养瓶分别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5) 。(6)分别观察甲、乙培养瓶中的细胞形态。B.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甲瓶中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乙瓶中基本无变化调控基因的
19、表达需要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作用30. (7 分)蔗糖酶能专一催化 1 mol 蔗糖分解为 1 mol 葡萄糖和 1 mol 果糖。某科研小组在最适温度(40)、最适 pH 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8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在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画出最适状态下,反应过程中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在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图中画出最适状态下,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蔗糖的浓度增加 50%,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7”标注)。(2)在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分别画出,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酶的浓度增加 50%、反应温度降低
20、 10,反应温度升高 10、反应温度升高 20蔗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 10后的变化曲线、用“4”标注温度升高 10后的变化曲线、用“5”标注温度升高 20后的变化曲线)。(3)拜糖平与蔗糖酶的亲和力较蔗糖大 15 000 倍,故能竞争性抑制蔗糖与蔗糖酶的结合。向足量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拜糖平后,请在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图中画出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6”标注)。31.(8 分)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 CO
21、2含量,结果如图。据图回答:(1)025 min 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 CO2的能力 。(3)015 min 期间植株释放 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min 期间两个玻璃罩内 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_。 32.(6 分)有研究小组通过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实验,比较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长短,又根据细胞周期时间长短计算某个时期的细胞数,获得了表一所示的实验数据。9表一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分裂期细胞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实验小组 1 计数细胞个数 43 4 1 2实验小组 2 计数
22、细胞个数 44 3 0 3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 880 67 18 35计数细胞总数 1000通过有关动物细胞培养实验获得 B 图所示实验数据,B 图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 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A 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 1、S、G 2组成了分裂间期,M 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根据表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 12 h,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分裂间期的时间约为 h(保留 1 位小数);分裂前期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2)根据 B 图,DNA 含量为 4C 的细胞,处在 A 图的 期。用
23、DNA 合成抑制剂处理,B 图中 DNA 含量为 2C 的细胞数量会 。用秋水仙素处理,B 图中DNA 含量为 C 的细胞数量会增加。根据 A、B 图示信息,S 期细胞数是 个。10参考答案 CCDDD DACCD BADCD DDCCA21.AB 22.AC 23.CD 24. AB 25.AB 26.BC27. (8 分 每空 1 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1) 长度或宽度 。(2) 2 个。(3) 为便于判断,此时应改用 平面反光镜 , 缩小 光圈。(4) ( A )(5) 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镜头应用擦镜纸擦拭,不能用纱布擦试) 。 未加盖玻片 。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
24、约 12 cm 处停止(应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 0.51 cm 处) 。28. (8 分 每空 1 分) (1) 是 C , 是 无细胞结构 ; 寄主(活)细胞 内才能进行。(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A、B , 统一性则表现在 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与细胞质,具有与细胞代谢和遗传关系十分密切的 DNA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B(蓝藻细胞)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 藻蓝素和叶绿素 。(4)D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 29.(11 分) A(3) 取癌细胞核和
25、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1 分),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乙 (1 分) 。(4)取两个培养瓶分别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5)分别取等量(1 分)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1 分),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培养瓶中,进行细胞培养(1 分) 。B.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每空格 1 分)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甲瓶中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乙瓶中基本无变化 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乙瓶中的细胞(或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甲瓶中基本无变化 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甲、乙两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甲、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 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甲、乙两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甲、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均没有发生变化 调控基因的表达需要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作用30.(7 分,每条曲线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