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遗产公约申报文化遗产:中国北石窟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1. 遗产的辨认a.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b. 省、市甘肃省庆阳市c. 遗产名称北石窟寺d. 地图上的准确位置北纬 353635,东经 1073200e. 地图(1)北石窟寺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图(2)北石窟寺在甘肃省的地理位置图(3)北石窟寺在庆阳市的地理位置图(4)北石窟寺保护范围图(5)北石窟寺周围环境关系图f. 遗产保护范围北石窟寺的保护范围,1999 年 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1999)22 号文件,重新公布了北石窟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一、重点保护区:现有征用土地面积为基本区域。北以窟区北围墙外水渠北测外沿为界,西端
2、与薛家耕地连接,以界桩记号为标志;东以覆钟山坡上所修界渠外沿为界;南以后门外水渠南沿向西顺延至停车场墙外 1米处;西边至停车场围墙外 1米 ,其北端以窟区西围墙外水渠外沿为界。二、一般保护区:东面包括整个覆钟山;南、北面由重点保护区向外延伸 250米;西面至蒲河东岸。三、楼底村一窟,石崖东台、花鸨崖、石道坡石窟保护区,以石窟为中心,周围半径 100米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再向外延伸 200米。 ”2. 列入的理由a. 阐述意义北石窟寺是陇东古代留下的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文化遗存,其精湛的石雕艺术凝聚了这一地区汉唐文化的精华,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曾对陇东、乃至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
3、教、艺术、甚至军事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一处著名的文物古迹,它不仅是甘肃的一处石窟群,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理因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全人类的保护。b. 可能的比较分析北石窟寺除个别洞窟的造像为半圆雕和浮雕外,绝大部分造像都是高浮雕或近圆雕。各个时代由于政治、经济的不同以及人们对艺术的欣赏习惯和美德观念不同,形成了各代造像的特色与风格,后代的作品在继承前代优秀成果的同时加以融合、创造和发展。因此,北石窟寺的各代造像艺术,既呈现出时代的共性和地方特色,也显示出继承和发展的脉络。北魏 165窟的造像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大,很接近云冈三期石窟和龙门宾
4、阳中洞的造像,如丰圆的面庞,壮实的身躯,厚重的褒衣博带式袈裟,庄重肃穆的神情等等,但又不是云冈龙门石窟的翻版。165 窟佛与菩萨比例成倍的增大,佛 8米,菩萨 4米,非常夸张地反映了佛与菩萨等级与地位的不同。同样是佛,其他石窟多为坐佛,或七佛一弥勒,165 窟是等量高的七身立佛,分布在三个壁面,每个佛身后凿舟形浅龛,整个洞窟似朵盛开的仰莲,且为七佛二弥勒,组合十分对称;同样是菩萨,在形象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如弥勒菩萨显然比一般胁侍菩萨高大,这是因为弥勒将继承释迦牟尼成佛以教化天下,自然地位要比一般菩萨更高一等。在雕刻技艺上,采取粗犷奔放与生动细腻相结合的手法,既概括洗练,又严谨不苟,给人以庄严大
5、方和朴实淳厚之感。七佛严谨对称的布局,雄伟壮观,庄重不凡,令人肃然起敬。乘象菩萨和阿修罗天,构思新颖,匠心独运,菩萨安详地坐于象背上,既镇定又聪慧,其恬静优美的姿态和慈祥和蔼的微笑,使人颇感可亲可敬。身后的比丘,纯朴而又虔诚;身前的驭象奴,怒目锁眉,则表现出一种威猛和急躁的性格。如果当时的工匠没有雄厚的生活基础和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人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是不可能雕凿出这样成功的作品来的。又如阿修罗天,是一个勇猛顽强和令人望而生畏的形象,作为佛的护法,又是一个充满战斗性格的化身。古代工匠并没有完全按照佛经上描述去雕作他,而是仅仅通过多头多臂,手持日月,张臂举杵和洗练硬直的刀法,概括地显示了他震撼天地的
6、威力和气吞山河的气概。这种充满想象和夸张的浪漫主义的高度技巧,表现得比较突出。其表现手法,在其他石窟是很少见的。北石窟寺西魏、北周、隋代的造像,也都有着各自明显的时代特色与艺术风格。如 135窟的菩萨和伎乐人,尽管头部已残。但健美的身躯,清俊飘逸的神情,使人感到文静幽雅,翩翩风度,不落俗套,使人耳目一新。60 窟外的力士,雕成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蹑手蹑脚,惴惴不安,显得极其幼稚可爱。151 窟内正壁佛两侧的两对菩萨,紧紧相依,婷婷玉立,似亲同手足的姐妹。令人感到她们不是佛国的菩萨,而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少女。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宗教规范,赋予了十足的人情味。85 窟把男女供养人与菩萨摆在同一等
7、位置上,说明供养人只要虔诚敬佛,也可登上天国的宝座的。这种大胆的革新,是前代不曾有过或很少有的。在唐代,北石窟寺开凿的窟龛数量最多,造像造型的优美和雕刻手法的纯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32、222、263 窟的造像,足以反映北石窟寺唐代工匠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其佛、菩萨、力士的优美造型,别具一格的风格,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和惊叹。北石窟寺论其规模和时代,仅次于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石窟,论其窟龛数量,超过了麦积山和炳灵寺,论其延续时间,自北魏开始,延续近 1500年,可谓现存甘肃省内比较重要的石窟之一。北石窟寺距古都长安较近,汉唐期间,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商贾行旅,也多经过这一地区。因此,这里也很自然
8、的成为当时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之一。就北石窟寺的地位、规模、艺术特色而言,雄居陇东之首,其千姿百态的石雕艺术代表了甘肃陇东地区汉唐文化的精华,也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它的存在和发展,对陇东地区乃至陕西北部的一些石窟,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全国的石窟中较为独特,应占有一定的位置。c. 真实性及完整性据有关史料和现存的碑刻记载,北石窟寺始创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 509年) ,由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各代不断增修扩建,形成一处规模较大的石窟群。从初创距今已近 1500年的历史,是陇东古代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寺院。石窟窟龛造像保存基本完好,石窟规模和遗存未遭大的人为
9、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历史上曾对少数雕像的残损部分有过补塑。1963年 2月成立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专门负责保护管理,在日常保护维修管理中,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在历次保护加固工程中采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其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方面均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在对石窟进行保护的同时,注重其周围环境的保护,保持了历史的规模和风貌。北石窟寺自保护以来,虽经过 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 ,但没有受到大的损害。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还未波及到此,保护工作未曾受到大的干扰。虽则岩石风化严重,但现存文物基本保持了原有石窟的完整性和真实面貌。d. 列入遗
10、产所依据的标准北石窟寺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以下标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北石窟寺宋代绍圣元年碑文称 165窟“石窟寺灵迹胜概,历历可览,窍凿龛像,磅礴广大,信非人力所为,必穴天地之所然矣。 ”此言之称,并不为过。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北石窟寺对陇东地区的建筑艺术、纪念艺术、景观设计都曾产生过较大影响。3、北石窟寺对陇东已消逝的石窟艺术、古代传统的雕刻技艺,能够提供一种独特的特殊见证。4、从北魏至宋代,每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变化,在北石窟寺都能找到实物见证
11、。5、作为一种易于损坏的文化,北石窟寺的文物较为脆弱,更值得全面保护。3. 描述a. 遗产描述据有关史料和现存的碑刻记载,北石窟寺始创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 509年) ,由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各代不断增修扩建,形成一处规模较大的石窟群。从初创距今已近 1500年的历史,是陇东古代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寺院。现保存的石窟群主要有三处:即寺沟主窟群,其北 1.5公里的楼底村一窟,其南 1.5公里的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石窟群,南北延续 3公里,共有大小窟龛 296个,石雕造像 2383身,壁画70多平方米,石碑 8通,阴刻和墨书题记 150多方,古建筑遗迹一处,
12、清光绪年间建造的戏楼一座,宣统元年修建的娘娘庙一座。石窟群规模较大,内容相当丰富,保存较为完整,堪称陇东的一座石雕艺术宝库。1988 年 1月 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石窟寺的主要洞窟位于寺沟主窟群区,即北石窟寺院,该寺院南北长 150米,东西宽 40米,有窟龛的崖面南北长 120米,高 20米,此处共开凿大小窟龛 283个,是北石窟寺的精华所在。现简述如下:(1)北魏佛窟:北魏时期,北石窟寺共开凿七个洞窟,有113、165、229、237、244、250 窟和楼底村一窟等,其代表洞窟是165窟和楼底村一窟。165窟,即古代所谓的北石窟寺,该窟位于寺沟主窟群中部,是北
13、石窟寺开凿时代最早,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丰富的代表性佛窟。洞窟平面长方形,覆斗式顶。窟内四壁有高坛基。窟门顶部有明窗。窟高 14.00米、宽 21.70米、深 15.70米。窟门方形,门高 4.20米、宽 3.03米、深 1.95米。盝形顶明窗,高 2.25米、宽 1.85米、深1.90米。窟内有坛基,高 1.20米、正壁(东壁)坛基宽 2.40米、左、右坛基宽 1.96米、基沿宽 0.98米。该窟是一座宏伟的殿堂式禅窟,北魏永平二年(509 年)开凿,唐至宋元时期相继进行过增修葺彩绘。窟内以七尊立佛为主体。正壁雕三佛和四菩萨,左右壁各雕二佛三菩萨。窟门内前壁左侧雕一身倚坐菩萨和一乘象菩萨,右侧雕
14、一交脚菩萨和三头四臂阿修罗天造像,前壁明窗两侧和窟顶四周浮雕佛本生故事及飞天等。佛高8.00米,菩萨高 4.00米。七佛均作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细眉大眼,高鼻小唇,形体雄健,腹部微突,内着僧祗支,束带打结于胸前,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双手作施无畏印,昂然挺立。菩萨均为高发髻,上饰花蔓,面相圆润清秀,形体修长,上身袒露,戴项圈,下着长裙,披巾多于腹际交叉,左壁左侧一菩萨身着袈裟。前壁左侧倚坐菩萨通高 5.80米,高髻方冠,上身袒露,颈戴项圈,项圈上饰铃铛,披巾交叉于腹际穿圆璧下垂,下着裙,右手举于胸前,左手握花蕾置于膝上。乘象菩萨通高 3.05米,菩萨左舒相坐于大象背上,高髻方冠,面相清秀,袒上
15、身,下着裙,颈戴项圈,披巾交叉,右手举于胸前,左手置于膝上;菩萨身前雕一驭象奴,上身袒露、下着短裙、手捧金刚杵、双膝跪于象背;菩萨身后雕一弟子,身披袈裟、双手捧如意珠,作半跪状。题材组合协调,造像神情各异。前壁右侧交脚菩萨高 5.80米,形同左侧菩萨,体形略微粗壮,右手上举,左手掌心向山置于左膝。三头四臂阿修罗天通高 3.10米,半结跏趺坐,正面表情慈善、两侧面相愤怒、忧愁,上身袒,一手举日、一手挚月、一手持金刚杵、一手握降魔杖,阿修罗天头顶浮雕祥云山峦。前壁明窗两侧浮雕 26身坐佛。窟内四角壁均有浮雕,分述如下:正壁与左壁转角处自上而下浮雕四层:第一层浮雕半跪状的人物;第二层左侧雕一圆拱顶浅
16、龛,内雕一佛,半结跏趺坐,右侧雕一带梗莲花,莲花里有三个化生童子头;第三层雕两个西域人,高发髻,上身袒,斜披巾带,下着短裙,作半跪状,左侧一人手持矩形物,右侧一人手持筒形物;第四层雕三个圆拱形浅龛,每龛内各雕一佛,结跏趺坐,左側首。三佛身后浮雕二弟子头。左壁与前壁转角处上方浮雕二佛並坐,其下雕一裸体凌空飞腾的飞天等。正壁与右壁转角处上方,浮雕山林,山林中有一束腰方座上置火盆,其上结跏趺坐一人,两侧又各雕一人,立于山巅之上。右壁与前壁转角处上方,雕一圆拱形浅龛,内雕一佛二弟子。正壁和左、右两壁,两佛背光、项光空间原有浮雕,现仅留右壁一些内容。上层雕有飞天两身;中层雕有“割肉贸鸽“佛本生故事,浮雕有太子及侍者和弹奏琵琶、阮弦、细腰鼓等伎乐人;下层雕二佛结跏趺坐,中有一飞天,下又雕二人。窟顶四披原浮雕佛本生故事,现仅留前披较完整。上层尽留两身飞天和博山炉,中层因风化严重,难以辨认。下层浮雕“舍身饲虎“佛本生故事。窟门外两侧,雕二天王及二狮子,天王高 6.00米。窟顶明窗左右两壁,宋代雕刻有十六尊罗汉像,身披袈裟,或坐或蹲,神情各异。窟内佛、菩萨造像均有彩绘,佛身上彩绘方格纹施群青色及朱红色。佛、菩萨双眉施石绿,局部有涂金。清代人在菩萨面上多涂白色,佛、菩萨背光、项光也被后人重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