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0 DOBC二模热光源汇编一热学 高考说明中 4253 考点 见书本第二册 77-90 69-76 页 考试说明 25、26 题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定质量的气体被绝热压缩,其内能一定增加B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仅与温度有关C温度升高时,物体中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总是充满容器,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压强一定增大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说明水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13如图5所示,在带有活塞的有机玻璃筒底放置少量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 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
2、。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迅速压下活塞的过程中,玻璃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玻璃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筒内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均增大C硝化棉能燃烧起来,表明气体从外界吸热,内能增加D. 外界对气体做功等于气体向外传递的热量二、光学高考说明中 89101 考点 见书本第三册 2-17 22-34 页 考试说明 27、28题15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 R,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为 的激光束的真空中沿直线 BC 传播,并于玻璃球表面的 C 点经折射进入玻璃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 D 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COD =120,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 ,则下列说法3中正确的
3、是:( ) A一个光子在穿过玻璃球的过程中能量逐渐变小B改变入射角 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在玻璃球的内表 面发生全反射C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 t=3R/c(c 为真空中的光速)D激光束的入射角为 =4517在水下同一深度有两个不同颜色的点光源 P、Q ,在水面上 P 的出色光的区域大于 Q光出射光的区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P 光的频率大于 Q 光的频率BP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 Q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CP 光恰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 Q 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用 P 和 Q 发出的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 P 光条纹间距离小于 Q 光条纹间距15用图 6 所示的光电管
4、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 a 照射光电管阴极 K,电流计 G 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 b 照射光电管阴极 K 时,电流计 G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Aa 光的波长一定大于 b 光的波长图 5GVP光图 6光电管dianguan电子dianguanK A dcB增加 b 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 G 的指针发生偏转C用 a 光照射光电管阴极 K 时通过电流计 G 的电流是由 d 到 cD只增加 a 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 G 的电流增大19分别用波长为 2 和 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3.以 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5、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 ) A B 343hcC D 4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证实了光的粒子性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C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粒子性D干涉法检查被检测平面的平整度应用了光的双缝干涉原理三、原子物理高考说明中 102111 考点 见书本第三册 38-48 56-71 页 考试说明 29、30、31 题1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 n=3 的激发态,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若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 2. 49 eV 的金属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 n=3 跃迁到 n=2 所发
6、出的光波长最短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 n=3 跃迁到 n=1 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 11. 11 eV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 9. 60 eV14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A13.6eVB12.09eVC10.2eVD3.4eV 14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 、 和 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 a、b 两束,射线 a 沿原来方向行进
7、,射线 b 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 )A射线 a 为 射线,射线 b 为 射线B射线 a 为 射线,射线 b 为 射线C射线 a 为 射线,射线 b 为 射线D射线 a 为 射线,射线 b 为 射线14铀 239( )经过衰变可产生钚 239( )关于铀 239 的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U239 Pu2394是 A 与 的核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核子数Pu2394239B放射性物质 发生 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U239C 经过 2 次 衰变产生 239 Pu2394D温度升高, 的半衰期减小3914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设每次聚变反应可以看作是 4 个氢核(
8、)H1结合成 1 个氦核( ) ,同时释放出正电子( ) 。已知氢核的质量为 ,氦核的质量He42 e01 pm为 ,正电子的质量为 ,真空中光速为 c。下列关于氢核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memA此聚变反应的核反应方程是 eH01421B此聚变反应也叫链式反应C反应后核子的平均质量大于反应前核子的平均质量D每次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 4 2 )c 2 pme四、机械振动和机械波高考说明中 3441 考点 见书本第二册 45-66 页 考试说明 32 题16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波源开始振动,经0.1s 刚好传播到 x=40m 处第一次形成如图 7 所
9、示的波形。在 x=400m 处有一波的接收器(图中未画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 y 轴正方向Bx=40m 处的质点在 t=0.5s 时位移最大C在 t=1.0s 时开始,接收器能接收到此波D若波源沿 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振动频率小15如图所示,在平面 xOy 内有一沿轴 x 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 3.0m/s,频率为2.5Hz,A、B 两点位于 x 轴上,相距 0.90m。分别以 A、B 为平衡位置的两个质元在振动过程中,取 A 点的质元位于波峰时为 t=0,对于 B 点的质元来说At=0 时,加速度最大Bt=0.1s 时,
10、速度为零Ct=0.2s 时,速度方向沿 y 轴负方向Dt=0.3s 时,位于波谷17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 t 时刻的图象,已知波速为 2.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振源的振动频率为 0.25Hzx/my/cm v10 20 30 40图 70B从 t 时刻起若质点 a 比质点 b 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Ct 时刻质点 a、b、c 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 213D从 t 时刻起经过 5.0s,质点 a、b、c 通过的路程均为 75cm17如图,实线是沿 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05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 80cm/s
1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有可能沿 x 轴正向传播B这列波的周期一定是 0.15sC这列波的波长是 10cmDt=0.05s 时刻 x=6cm 处的质点正在向下运动五、曲线运动、万有引力高考说明中 710 21-23 考点 见书本第一册 80-110 页 考试说明 33 题17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 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 2 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 3。轨道 1、2 相切于Q 点,轨道 2、3 相切于 P 点,如图 8 所示。当卫星分别在轨道1、2、3 上正常运行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 3 上的运行速率大于 7.9km/s B卫
12、星在轨道 3 上的机械能小于它在轨道 1 上的机械能C卫星在轨道 3 上的运行速率大于它在轨道 1 上的运行速率D卫星分别沿轨道 1 和轨道 2 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相等172008 年 9 月 27 日“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顺利完成出舱活动任务,他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全新时代的到来 “神舟七号”绕地球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 r,若另有一颗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r,则可以确定( )A翟志刚出舱后不再受地球引力B 翟志刚出舱取回外挂实验样品,若样品脱手,则样品做 自由落体运动C “神舟七号” 与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4:1D “神舟七号”与卫星的线速度大
13、小之比为 1 : 216自 1957 年世界上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展,现在已经能成功地把探测器送到火星上。我国已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发射了探月卫星并着手实施登月计划。下列有关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卫星的轨道越高,其运行速度越大,周期越大B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一定值,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运行C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载人空间站中,宇航员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D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载人空间站中,宇航员受到力的作用,其所受合外力为零16某 研 究 性 学 习 小 组 用 实 验 装 置 模 拟 火 箭 发 射 卫 星 火 箭 点 燃 后 从 地 面 竖 直 升 空 , 燃 料 燃 尽后 火 箭 的 第 一 级 第 二 级 相 继 脱 落 , 实 验 中 测 得 卫 星 竖 直 方 向 的 速 度时 间 图 象 如 图 所 示 , 设 运 动PQ312图 8图中 不 计 空 气 阻 力 , 燃 料 燃 烧 时 产 生 的 推 力 大 小 恒 定 下 列 判 断 正 确 的 是(C)A.t2 时刻卫星到达最高点,t 3 时刻卫星落回地面B.卫星在 0t1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 t1t2 时间内的加速度C. t1t2 时间内卫星处于超重状态 D. t2t3 时间内卫星处于超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