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国家概况【国名】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 。 【面积】 约 298 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 。面积居世界第 7 位。 【人口】 11.6 亿(2009 年) ,居世界第 2 位。有 10 个大民族和几十个小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 46.3%,泰卢固族 8.6%,孟加拉族 7.7%,马拉地族 7.6%,泰米尔族 7.4%,古吉拉特族 4.6%,坎拿达族 3.9%,马拉雅拉姆族 3.9%,奥里雅族 3.8%,旁遮普族 2.3%。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约有 80.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他宗教有伊斯兰教(13.4% ) 、基
2、督教(2.3%) 、锡克教(1.9%) 、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首都】 新德里(New Delhi) ,人口 1385.1 万(2009 年) 。 【国家元首】 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Pratibha Patil) 。2007 年 7 月 25 日就任。 【重要节日】 共和国日(Republic Day):1 月 26 日。1950 年 1 月 26 日,印度议会通过了印度共和国宪法,印度成为共和国。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8 月 15 日。1947 年 8 月 15 日,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洒红节(Holi):每年公历 3月、4 月间,
3、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该节日正处于印度春季收获季节的作物即将开镰收割,冬去春来之际,因此也被称为春节。灯节(Divali):在公历 10 月、11 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全国庆祝 3 天。 简 况 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 5560 公里。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 月至翌年 3 月) 、暑季(4 月至 6 月)和雨季(7 月至 9 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与中国时差2.5 小时。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
4、2500 年至 1500 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 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公元前 4 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公元前 3 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 2 世纪灭亡,小国分立。公元 4 世纪笈多王朝建立,统治 200 多年。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398 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亚侵入印度。1526 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 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 年沦为英殖民地,1849 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
5、 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 年 6 月,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 ,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 8 月 15 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 年 1 月 26 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政 治 印度独立后长期由国大党统治,反对党曾在 1977 年至 1979 年、1989 年至 1991年两次短暂执政。1996 年后印度政局不稳,到 1999 年先后举行 3 次大选,产生了 5 届政府。1999 年至 2004 年,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上台执政,瓦杰帕伊任总理。2004 年,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在左派政党外部支持下,组成联合政府
6、,曼莫汉辛格任总理。 2009 年 4 月 16 日至 5 月 13 日,印度举行第 15 届人民院选举,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以较大优势胜出,再次组成联合政府,曼莫汉辛格连任总理。 【宪法】 宪法于 1950 年 1 月 26 日生效。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议会】 联邦议会由总统和两院组成。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议会两院及各邦议会当选议员组成选举团选出,任期 5 年,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现任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Pratibha
7、 Patil) 。2007 年 7 月 25 日就任。两院包括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 。联邦院共 250 席,由总统指定 12 名具有专门学识或实际经验的议员,和不超过 238 名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的代表组成,任期 6 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联邦院每年召开 4 次会议。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议长。现任联邦院议长哈米德安萨里(Hamid Ansari) ,2007 年 8 月 10 日当选。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能为:制定法律和修改宪法;控制和调整联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有权弹劾总统。人民院共 545 席,其中 543 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
8、5年举行一次大选。2009 年选举产生的第 15 届人民院组成为:国大党及其盟党 262 席,国大党获 206 席,为第一大党;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党 157 席,印度人民党 116 席;左翼政党及盟党 80 席,其余政党 44 席。现任人民院议长梅拉库马尔(Meira Kumar),2009 年 6月 3 日当选。 【政府】 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是最高行政机关。总理由总统任命人民院多数党的议会党团领袖担任,部长会议还包括内阁部长、国务部长。总理和内阁部长组成的内阁是决策机构。本届政府于 2009 年 5 月 28 日组成,内阁成员有:总理兼人事、公共投诉和养老金、计划、水资源、原子能、航天部长曼
9、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 ,财政部长慕克吉(Pranab Mukherjee) ,农业和消费者事务、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长帕瓦尔(Sharad Pawar),国防部长安东尼(A.K.Antony) ,内政部长齐丹巴拉姆(P. Chidambram),铁道部长班纳吉(Mamata Banerjee) ,外交部长克里希纳( S.M. Krishna) ,钢铁部长维尔巴德拉辛格(Virbhadra Singh) ,重工业和公共企业部长德什穆克( Vilasrao Deshmukh),卫生和家庭福利部长阿萨德(Ghulam Nabi Azad),能源部长辛德(Sushil Kumar Sh
10、inde) ,司法部长毛利(M.Veerappa Moily),新型和可再生能源部长阿卜杜拉(Farooq Abdullah) ,城市发展部长雷迪(S. Jaipal Reddy) ,道路运输和公路部长纳特(Kamal Nath) ,海外印人部长拉维(Vayalar Ravi),纺织部长马兰( Dayanidhi Maran) ,通讯和信息技术部长拉贾( A. Raja),石油和天然气部长迪奥拉(Murli Deora) ,信息和广播部长索尼(Ambika Soni),劳动力和就业部长卡尔吉(Mallikarjun Kharge) ,人力资源发展部长斯巴尔(Kapil Sibal),矿业和东北
11、地区发展部长汗迪克(B.K.Handique) ,商工部长夏尔马( Anand Sharma) ,乡村发展和村务管理部长乔什(C.P. Joshi),住房、城市扶贫和旅游部长塞莉娅( Kum. Selja) ,食品加工业部长萨哈伊(Subodh Kant Sahay) ,青年事务和体育部长基尔(M.S. Gill) ,航运部长瓦萨(G.K. Vasan) ,议会事务部长班萨尔(Pawan K. Bansal),社会公正和授权部长瓦斯尼克(Mukul Wasnik) ,少数民族事务部长布里亚(Kantilal Bhria) ,化学和肥料部长阿拉吉里(M.K. Alagiri ) 。 【司法机构】
12、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现任首席法官 K.G.巴拉克里希南(K.G. Balakrishnan) ,2007 年 1 月就任。总检察长由政府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现任总检察长瓦汗瓦提(G.E. Vahanvati) ,2009 年 6 月任命。 【政党】 (1)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迪拉甘地派) (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Indira Gandhi ):简称国大党(英
13、) ,通常称国大党。据称有初级党员 3000 万,积极党员 150 万。国大党成立于 1885 年 12 月,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印独立后长期执政,1969 年和 1978 年两次分裂。1978 年英甘地组建新党,改用现名。2004 年和 2009 年人民院选举中再次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党,现任主席索尼娅甘地(Sonia Gandhi ) 。 (2)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1980 年 4 月成立,其前身是 1951 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称有 350 万党员。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色彩。1
14、996 年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短暂执政。1998 年至2004 年两度执政。现为最大在野党。现任主席为尼汀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 。 (3)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rxist ):简称印共(马) 。1964 年以孙达拉雅和南布迪里巴德为代表的一派从印度共产党分出后成立。党员81.4 万(2002 年) ,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在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现任总书记普拉卡什卡拉特(Prakash Karat) 。 (4)印度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India):于 1920 年成立。1964 年分裂,以党主
15、席什阿丹吉为首的一派仍沿用印共名称。1981 年 4 月,丹吉因支持英甘地与党内发生分歧而被开除出党,该党再次分裂。现任总书记巴尔丹(A. B. Bardan)。 【重要人物】普拉蒂巴帕蒂尔:总统。1934 年 12 月出生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拉吉普特族。曾获法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1962 年从政,曾五次当选马邦议会议员。历任马邦政府卫生、旅游和议会事务部副部长、社会福利、卫生、文化、城市发展与住房等部部长。1985 年至 1990 年任联邦院议员。1986 年至 1988 年任联邦院副议长,1991 年当选人民院议员。2004 年任拉贾斯坦邦邦长。2007 年 7 月 21 日当选总统,
16、7 月 25 日就任。 曼莫汉辛格:总理。1932 年 9 月 26 日出生于现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锡克教徒,国大党成员。曾就读于旁遮普大学和英国剑桥、牛津大学,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1971 年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历任财政部首席顾问、储备银行行长、计划委员会主席、总理经济事务顾问等职。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任职。1991 年至 1996年任财政部长,推行“新经济政策” ,放宽对私营经济活动限制,积极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鼓励出口,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之父” 。1991 年、1995 年和 2001 年分别当选联邦院议员。1998 年任联邦院反对党领袖。2004 年 5 月出任
17、总理,继续推进经济改革,注重解决贫穷、农业和失业等问题,保证社会稳定和全面发展。对外大力推进印度大国战略。2009 年 5 月连任总理。 经 济 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占 GDP 比重逐年上升。印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印于 1991 年 7 月开始实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1992年至 1996 年实现经济年均增长 6.2%。 “九五”计划(1997 年至 2002 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 5.5%。 “十五”计划(2002 年至 2007 年)期
18、间,继续深化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实现年均经济增长 7.8%,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印于 2006 年推出“十一五”计划(2007 年至 2012 年) ,提出保持国民经济 10%的高速增长,创造 7000 万个就业机会,将贫困人口减少 10%,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力度。 2008 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09 年下半年以来有所好转。2009/2010 财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446408 亿卢比(约合 9653
19、 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4% 国民总收入:443970 亿卢比(约合 9600 亿美元) 国民总收入增长率:7.3% 人均国民收入:33588 卢比(约合 726 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5.6%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2010 年 5 月 31 日):1 美元=46.2442 卢比 通货膨胀率:4.8%(2008/2009 财年) 失业率:6.8%(2008/2009 财年) (注:印度中央统计局 2010 年 5 月 31 日公布,按 2004-2005 财年固定价格计算。 ) 【资源】 资源丰富,有矿藏近 100 种。云母产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产量居世
20、界第三。截至 2008 年,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 2533.01 亿吨,铁矿石 134.6 亿吨,铝土24.62 亿吨,铬铁矿 9700 万吨,锰矿石 1.67 亿吨,锌 970 万吨,铜 529.7 万吨,铅 238.1万吨,石灰石 756.79 亿吨,磷酸盐 1.42 亿吨,黄金 68 吨,石油 7.56 亿吨,天然气 1075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森林 67.83 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20.64%。 【工业】 主要工业包括纺织、食品加工、化工、制药、钢铁、水泥、采矿、石油和机械等。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十五”计划期间,
21、工业分别增长 5.7%、7.0%、8.4%、8.2% 、11.6%。2008/2009 财年工业同比增长4.8%。2009/2010 财年采矿业和制造业分别增长了 10.6%和 10.8%。近年来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煤 41295 43710.5 46198 原油 3400 3220 3400 水泥 13360 14780 15470 钢材 4006 4454 5052 生铁 323 470 397 化肥 1450.5 1560.3 1609.5 发电量(亿度) 5944 6232 6675 汽车(千辆) 1701.
22、5 1564.5 2065.6 【农业】 拥有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面积约 1.6 亿公顷,人均 0.17 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农村人口占总人口 72%。由于投资乏力、化肥使用不合理等因素,近年来农业发展缓慢。 “十五”期间,农业年均增长率 2.5%。2009/2010 财年增长率为 0.2%。近年来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单位:百万吨): 2005/2006 2006/2007 2007/2008 粮食总产量 208.3 217.3 230.78 稻米 91.8 92.7 96.69 小麦 69.4 74.9 78.57 牛奶 97.1 100.9 104.8 油料 28.0
23、24.3 29.8 甘蔗 270.0 345.3 348.2 皮棉(百万包*) 18.5 22.7 25.9 黄麻(百万包*) 10.8 11.3 11.2 *每包皮棉为 170 公斤。 *每包黄麻为 180 公斤。 【服务业】 1993 年至 2006 年,印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增幅在 5.7%至 10.5%之间。2009/2010 财年增长 5.6%。其中,交通通讯业和建筑业发展尤其迅速,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达 15.3%和 12.9%,2006/2007 财年增幅为 16.6%和 12%。金融服务业“十五”期间年均增长 9.5%。 【旅游业】 旅游业是印度政府重点发展产业,也是重要
24、就业部门,提供两千多万个岗位。入境旅游人数近年来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那烂陀、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外国游客(万人次) 增长率 创造外汇 (亿美元) 增长率 国内游客 (万人次) 2006/2007 467 13.8% 91.23 16.2% 46231 2007/2008 517 10.7% 116.66 27.9% 52656 2008/2009 507 -1.9% 105.43 -9.6% 56292 2009 年 4-12 月 372 1.1% 86.63 10.9% 暂无 (表中国内游客人次是公历年数据) 【交通运输
25、】 铁路为最大国营部门,拥有世界第四大铁路网。公路运输发展较快,是世界第二大公路网。海运能力居世界第 18 位。 铁路:截至 2010 年 6 月总长度 6.4 万公里。 公路:截至 2010 年 6 月总长度 332 万公里。 水运:主要海港 12 个,包括孟买、加尔各答、金奈、科钦、果阿等,承担 3/4 货运量。孟买为最大港口。2007/2008 财年,港口货运总量 6.8 亿吨。内河航运截止 2010 年 6 月总长度 1.45 万公里。 空运:经营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共 14 家,包括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等,有飞机 334 架。专营非定期航班的空运企业 65 家,飞机 201
26、架。航线通达各大洲主要城市。共有机场 345 个(2008 年) ,其中国际机场 5 个,分别位于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金奈和特里凡特琅。 【财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立,预算有联邦和邦两级。每年 4 月 1 日至次年 3月 31 日为一个财政年度。多年来推行赤字预算以刺激经济发展,中央和邦级债务累积占GDP 的 80%。 “十五”期间,中央财政收入年均增加 16.2%,其中税收收入年均增加20.7%。2009/2010 财年,印度财政赤字 4.12 万亿卢比(约合 889 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7%。 截至 2008 年 12 月底,外债为 1638 亿美元。截至 2010 年
27、 3 月,外汇储备约 2770 亿美元。 【对外贸易】 近年来,进口激增,出口增长缓慢,贸易赤字扩大,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 2005/ 2006 2006/ 2007 2007/ 2008 2008 /2009 2009/ 2010 总额 2522.57 3121.07 3914.23 4632.46 4552.55 进口额 1491.66 1857.47 2359.11 2875.34 2786.81 出口额 1030.91 1263.60 1555.12 1757.29 1765.74 差额 -460.75 -593.87 -803.99 -1118.15 -1
28、021.07 (单位:亿美元) 【外国资本】 1991 年起积极引进外资。1991 年 8 月至 2009 年 3 月,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累计 45364.7 亿卢比(约合 1065.24 亿美元) 。2008/2009 财年,吸引外资 12291.9 亿卢比(约合 273.09 亿美元) ,同比增加 25%。毛里求斯是第一大投资来源国。2000 年 4 月至2009 年 3 月,对印累计投资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毛里求斯(44%) 、新加坡(9% ) 、美国(8%) 、英国(6%) 、荷兰(4%) ,吸引外资较多的行业包括金融服务、计算机软硬件、通讯、建筑、汽车、房地产、能源和化工等。 【外国援助
29、】 印度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国之一。2006/2007 财年,外援总额 1941.90亿卢比(45.045 亿美元) ,其中贷款 1689.06 亿卢比(39.18 亿美元) ,赠款 252.84 亿卢比(5.865 亿美元) 。近年来外援情况如下: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国际开发协会 462.96 535.56 720.52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72.51 420.06 685.41 日本 297.13 274.51 941.85 亚洲开发银行 214.86 268.24 693.42 英国 150.69 137.15 * 德国 12.70 19.14 2
30、6.87 美国 9.96 5.27 * *:暂无数据。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 2007/2008 年度经济概览) (单位:亿卢比) 人民生活 世界银行 2008 年 8 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新贫困标准(日生活费用 1.25 美元以下) ,印度有 4.84 亿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41.6%。印人口出生率 21.72,死亡率 7.6,妇女人均生育 2.68 人,新生婴儿死亡率 50.78,人均寿命为 69.89 岁(2010 年 6 月) 。医院和诊所共 3.2156 万家,各类郊区、基础和社区卫生中心 17.1567 万家,医生 66.0801 万人,护士 148.127
31、 万人(2006 年) 。有固定电话 3,775 万部,移动电话 3.62 亿部(2009 年) 。 军 事 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 1947 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1978 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总统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现陆军参谋长库马尔辛格上将(Vijay Kumar Singh) ,空军参谋长普拉迪普瓦桑特纳亚克上将(Pradeep Vasant Naik) ,海军参谋长尼尔马尔 维尔马上将(Nirmal Verma) 。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
32、127 万,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陆军 103.5万,海军 7 万,空军 17 万。另有 50 多万预备役军人和 100 多万准军事部队。 2010/2011 财年,国防预算约 294.6 亿美元。 文化教育 【教育】 实行 12 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 8 年,包括 3 年学士课程、2 年硕士课程和 3 年博士课程。还包括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2004/2005财年,有小学 767520 所,初中 274731 所,高中 152049 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 19403 所(2005/2006 财年) ,其中综合性大学 350 所,著名的包括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加尔各
33、答大学等。2007 年,印人口识字率达到 75%,但成人文盲仍达 3 亿,居世界首位。印正在全国 600 个行政区中的 598 个推广扫盲计划,力争在“十一五”结束时识字率达到85%。2008/2009 财年,印 6 岁至 14 岁儿童入学率接近 100%,但全国平均小学辍学率高达31%。 【新闻出版】 印报刊大多属私人和财团所有。截至 2007 年底,共有 96 种文字的报刊35595 种,总发行量 9900 万份,居世界第 2 位。印地文和英文报刊分别占总数的 37%和16%。最大的三家日报依次为印度时报 、 马拉雅拉娱乐报和古吉拉特新闻 。主要印地文报纸有旁遮普之狮报 、 今天日报 、
34、印度斯坦报等。主要英文报纸有印度斯坦时报 、 政治家报 、 印度教徒报 、 印度快报等。 主要新闻机构和通讯社有:(1)新闻发布署:相当于政府中央通讯社,拥有 1100 多名国内和 180 多名国外特派记者,电传网覆盖全国各地,向 8000 余家新闻单位供稿。设有8 个地区总分社和 27 个分社。 (2)印度报业托拉斯:印最大通讯社,半官方性质。成立于1947 年 8 月,后兼并印联合通讯社和路透社印度支社,于 1949 年元旦开业。现设 136 个国内分社和 11 个海外分社,员工 1000 多名,海外记者 30 多名。英文日发稿量超过 10 万字。在北京派驻记者。 (3)印度联合新闻社:印
35、第二大通讯社,系报业同仁的合股企业。1959 年登记成立。现有分社 100 多个。目前向四个海湾国家及新加坡、毛里求斯提供新闻服务,在迪拜、华盛顿和新加坡设有分社,向 22 个国家派驻记者。 (4)印度斯坦新闻社:私营,主要编发印地文、马拉地文、古吉拉特文和尼泊尔文的新闻。 全印广播电台隶属政府新闻广播部,广播网覆盖全国人口 99.1%。对内使用 24 种语言和 146 种方言播音。对外使用 27 种语言广播。 全印电视台于 1959 年 9 月试播,1976 年脱离全印广播电台成为独立机构,隶属新闻广播部,是世界最大的电视网络之一。截至 2005 年 3 月,全国共有 56 家电视台,23
36、个卫星频道。电视网覆盖全国陆地面积的 77.5%和人口的 89.6%。 对外关系 印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历届政府均强调不结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印努力与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印政府调整了过去长期奉行的倾向苏联的大国政策,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持久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印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考虑到所有国家利益并能为所有人接受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要求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呼吁各国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的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2 年联大期间正式向
37、大会提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建议扩大安理会,实现决策民主化,提高工作效率。2005 年,印度与日本、巴西和德国组成“四国集团”,提出安理会改革框架决议草案,要求扩大安理会,同时增加常任理事国与非常任理事国。在人权问题上,主张推进人权应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认为最根本的人权是生存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问题优于民主和人权,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利用人权干涉他国内政,从而损害别国的主权和统一。 重视全球环境保护问题,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相联系,环保的主要责任应由发达国家承担,建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从事研究和开发来解决环境问题。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坚持“共同但有
38、区别的责任”原则,列名支持哥本哈根协议 。近年来,印政府继续推行全方位大国外交战略,高度重视印中关系,优先发展与美关系,巩固印俄传统关系,推进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推行东向政策。重视能源安全,逐步拓展同海湾、中亚等能源供应国的交往与合作。强调外交为经贸服务,注重发展经贸科技合作,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 【同中国的关系】见“中国印度双边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 2005 年 7 月,印美宣布建立全球伙伴关系。 2009 年 5 月,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访问印度。7 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印度,双方宣布建立外长级战略对话机制。9 月,印度总理辛格在美国匹兹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
39、峰会。10 月,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访问印度。11 月,印度总理辛格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2010 年 4 月,印度总理辛格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并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财长盖特纳访问印度,双方建立印美金融经济伙伴关系。6 月,印度外长克里希纳访美,举行首次印美战略对话。 【同俄罗斯的关系】 印俄双边关系密切。2000 年,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建立年度峰会机制。 2009 年 6 月,印度总理辛格赴俄罗斯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首次“金砖四国”领导人正式会晤。9 月,印度总统帕蒂尔访问俄罗斯。12 月,印度总理辛格访问俄罗斯,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理普京会晤
40、,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签署包括核合作、军事防务、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 6 个协议。2010 年 3 月,俄罗斯总理普京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统帕蒂尔、总理辛格、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等会晤,双方签署了总价值上百亿美元的一系列协议。 【同日本的关系】 印日关系发展势头良好。2000 年,印日建立全球伙伴关系。2004年起,印成为日最大海外开发援助对象。2006 年 12 月,印总理辛格访日,双方宣布建立战略性全球伙伴关系。2009 年 12 月,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访问印度,双方发表新时期印日战略和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声明。 【同欧盟及欧盟国家关系】 2000 年,印度与欧盟建立首脑会晤机制。2005 年双方
41、正式确立印欧战略伙伴关系。欧盟作为整体是印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 2009 年 4 月,印度总理辛格出席了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印度总统帕蒂尔访问西班牙。7 月,印度总理辛格出席了在意大利举行的 G8+5 对话会,访问法国。10 月,印度总统帕蒂尔访问英国、塞浦路斯。12 月,印度总理辛格出席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化会议。 【同东盟及东盟国家的关系】 印度同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相近,有悠久的历史关系。印积极推行“东向政策” ,加强同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积极参与东亚合作。 2009 年 2 月,印度副总统安萨里访问缅甸。10 月,印度总理辛格在泰国华欣出席第七次印
42、度-东盟峰会和第四次东亚峰会。 12 月,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出席在缅甸举行的第十二次孟印缅斯泰经济合作组织部长级会议。 【同南盟及南盟国家的关系】 印度是南盟创始国之一。印于 1986 年、1995 年和 2007年三次主办南盟首脑会议。作为南盟最大国家,印强调加强南亚各国联系,积极推动在南盟范围内实现物流、人员、技术、知识、资金和文化的自由流动,最终建立南亚经济共同体。2010 年 4 月,印度总理辛格出席在不丹举行的第 16 届南盟峰会。 2004 年以来,印巴保持和平对话进程,双边关系继续缓和。2008 年 11 月,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后,印指责巴境内的恐怖组织“虔诚军”制造了此次事件。印巴关系骤然紧张,和平进程中断。经国际社会斡旋,两国紧张局势有所降温,但尚未根本缓解。2009 年 6 月,印总理辛格在俄罗斯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会见巴总统扎尔达里。2010年 4 月,印总理辛格在不丹第 16 届南盟峰会期间会见巴总统扎尔达里。 2009 年 1 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访印。6 月,不丹首相吉格梅廷里访印。8 月,尼泊尔总理尼帕尔访印。12 月,不丹国王吉格梅凯萨尔旺楚克访印。2010 年 1 月,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访问印度。2 月,尼泊尔总统亚达夫访问印度。4 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访问印度。6 月,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访问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