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叶圣陶教育名篇》之“瓶子的观点”.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006430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圣陶教育名篇》之“瓶子的观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叶圣陶教育名篇之“瓶子的观点”读后感读完叶圣陶教育名篇之后,我对“瓶子的观点”这一篇深有感触。 “瓶子的观点” 开篇道:“ 一个空瓶子,里边没有什么东西;把一些东西装进去,就不是空瓶子了;装得满满的,就是实瓶子了。 ”然而如何去“装” 瓶子,却是现在的中国教育最需要去思考的。如今的中国式教育通常以人口基数过大来作为难以改变教育现状的“借口” ,所以灌输式教育成为了中国主要的教育模式。但令作为幼师的我欣慰的是,幼儿园教育就像是蓬勃发展的新式教育,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感染幼儿以至于每一位教师。在我看来,教育方式应是是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如果只有老师在台上说,而孩子们各玩各的,或者只是听着,这是一种被动

2、的教育,只是把“瓶子” 装填满,至于能否让“ 瓶子”吸收,却是修行在个人了。虽说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然而先人的观点是否适合现如今的教育,就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方式来看待了。但是话说回来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来说“装填” 的教育,并没有什么成效。孩子的天性是玩,游戏就是他们的灵魂。我们在平时设计活动时,就已经注意到适合年龄段的游戏环节,并根据各个幼儿的发展差异,即最近发展区,制定游戏的难度。这不仅仅需要作为幼师的我们有过硬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我们的实践经验与观察力。所以在幼儿园中,并不只是幼儿是学习者,教育是师幼共同发展与进步的过程。其实在幼儿园中,幼教只是引导幼儿寓教于乐的人,更多时候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孩子们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智慧与发展,更有可能在某些时刻,我们幼师成为了学习者,从幼儿的身上学习闪闪发光的品质。自从从事幼教事业以来,我无时不刻地觉得,孩子在感染着我,推动着我,使我越来越热爱这项事业,我衷心希望能终身从事并待它如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