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伏虎、梁玢、信虎:复杂性视角下的区域人口规划与实践——以曹妃甸为例.docx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006257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5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伏虎、梁玢、信虎:复杂性视角下的区域人口规划与实践——以曹妃甸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伏虎、梁玢、信虎:复杂性视角下的区域人口规划与实践——以曹妃甸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伏虎、梁玢、信虎:复杂性视角下的区域人口规划与实践——以曹妃甸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伏虎、梁玢、信虎:复杂性视角下的区域人口规划与实践——以曹妃甸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伏虎、梁玢、信虎:复杂性视角下的区域人口规划与实践——以曹妃甸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复杂性视角下的区域人口规划与实践以曹妃甸为例院 系:政府管理学院姓 名: 伏 虎 1201212845梁 玢 1201212764信 虎 1201212860指导教师:沈体雁 副教授2013 年 1 月摘要:劳动力迁移模型天然的带有空间要素,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迁移人口的统计属性和空间分布、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领域。劳动力迁移模型与自然增长模型相结合,就成为具备空间变量的人口增长模型。人口的增长与迁移是区域发展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空间复杂性、进行区域规划实践的重要切入点。本文

2、以复杂系统视角为引领,对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述评,并以人口密度绘制出我国区域人口空间分析形态示意图,成为历届区域人口空间复杂性的一把钥匙。其次,本文对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空间系统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与决定机制进行了文献整理与分析,并通过对具有空间变量的劳动力迁移模型和人口增长模型的梳理,归集各项可能对地区人口产生影响的诸因素并整合为统一的分析框架。最后,以曹妃甸为例,综合文献中梳理出的各项影响因素,通过建立由简至繁三个模型在 vensim 中进行仿真模拟,以此估计曹妃甸人口增长趋势,并根据模型及模拟结果给予政策建议。关键词:复杂系统 人口迁移 人口增长 人口系统模拟中国人口空间分

3、布图1目录0.引言 .21.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迁移及人口空间系统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与决定机制 21.1 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 21.2 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决定机制 31.3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与决定机制 41.4 人口空间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52.具有空间变量的劳动力迁移模型和人口增长模型的进展 62.1 古典劳动力迁移模型 61.引力模型:人口及其相关因子的集聚 .62.外生区域说:初始禀赋形成后续差异 .72.2 新经济地理学视野下的劳动力迁移 71基本假设 .72劳动力迁移的影响效果 .93引入其他因素的劳动力迁移 .102.3 我国劳动力迁移研究进展 113.复杂性视角下曹妃甸人口政

4、策及建议 113.1 系统模型设计 .113.2 复杂范式的曹妃甸人口系统模型模拟 .153.3 曹妃甸人口系统模拟的政策启示及建议 16参考文献 17附录 1820.引言人口增长与迁移是人类产生以来即存在的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不息从未间断。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一纷扰复杂的社会过程进一步带来了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以及土地资源和城市空间的不断重组和异化。人口相关研究一直是区域规划与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人口的空间分布、增长与迁移受不同区域自然特征、社会经济与政治因素影响,反映着不同区域的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人口为地区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本,人口的分布与变化也

5、同样影响着区域发展的基础。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人口及劳动力“由于其相对固定性以及特定地方的劳动力表现、调控和在生产的特殊性而保持着独特性”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人口及劳动力的地方性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识,学者对于人口及劳动力问题的研究就与不同区域的差异联系在一起。同时,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迁移、增长、控制与规划等问题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1.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迁移及人口空间系统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与决定机制研究人口问题主要在于预测和控制,在区域经济学中关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基于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研究包括关于总量的自然增长情形、关乎局

6、部及其作用关系的人口迁移情形,以及人地关系的人口空间格局三部分。1.1 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韩嘉福(2007)用 LORENZ曲线法分析我国人口空间分布。 1其主要方法为将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按密度从小到大排序,从人口密度最低的乡镇算起,进行人口数和面积的累积,分别求得该数值占全国总人口和总面积的百分比,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对3应一组数值。以累积人口百分比为横轴,以累积面积百分比为纵轴,将该组数值绘制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连接相邻点得到中国人口分布 LORENZ 曲线; 将全国 1: 25 万 DEM 按 50m 一个高程带,将高程在 50 m 以下

7、的分为第一带,50 100 m 为第 2 带,100150 m 为第三带,依次类推将全国 DEM 重新分类。通过 GIS 的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将乡、镇、街道办事处空间点位数据与 DEM 进行空间叠加,获取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驻地的高程。将全国乡、镇街道办事处按照高程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得到每个高程带的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分别按人口百分比和面积百分比进行累加,并绘制在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连接相邻点形成人口-高程 LORENZ 曲线。上述曲线对应的基尼系数可以定量化的描述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按上述方法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在水平方向上,中国乡镇人口分布LORENZ 曲线的基尼系数为 0

8、.79,这种不均匀性主要是由于人口密度较小的乡镇占有了相对较多的面积,而人口数相对较少造成的。水平的不均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适宜人类居住地的虽然面积狭小,但聚集了较多的人口,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的人口则比较稀疏,这部分地区并不仅仅分布于西部,在东部的人口密集区中同样具有局部稀疏地区;城市是典型的人口密集区,该类地区以相对较小的面积,聚集了较多的人口,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偏远地区。在垂直方向上,中国人口高程分布 LORENZ 曲线对应的基尼系数为 0.58。从总体上来说,人口在垂直方向上是不均匀的,人口空间分布随着高程的升高而减少,但这种不均匀性没有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明显。其总体趋势是人口密度随高

9、程降低,但与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具有不同的特点,高程较低的地区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高程较高的地区人口密度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而高程处于中间的地带如 1001000 m 范围内的人口空间分布则是接近均匀的。造成这种空间差异性的原因可能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水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因素等。1.2 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决定机制直接来看,人口自然增长按其公式即出生数量减去死亡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4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另外,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可以用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表示。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

10、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它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深层次来看,诸要素与人口自然增长之间并非单因素、直接因果关系,而是呈现为复杂的多要素相互作用系统。现有的研究由于计量手段受限、因果联系揭示不足,只能通过总量模型、代理变量、自设系数等方法进行预估和推测,但未能借用计量模型形成估计人口自然增长诸要素的强度和方向,进而从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力度,尝试揭示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机制。现有的研究中,从影响人口增长的不同侧面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将其集成后,可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其中陆颖(1996)认为

11、人口增长系统通常受到外界和自身两种力量的推动,当这样的系统具有一定的规模时,系统的增长就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自身作用效果和系统的惯性,即体现为人口增长的自抑制倾向,同时给出了我国人口自抑制系统的系数 2;穆光宗(1994)从历史角度考察了我国人口增长机制,指出自发性-约束性、人口承载力- 增长惯性、经济机制- 政治形态之间都将对人口自然增长产生作用 3;翟振武(1991)分析了农村人口增长中的经济机制,提出制度也可能是一组影响人口增长的变量 4;张效莉(2006)阐释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较之翟振武更侧重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一种互为因果的循环联系 5,为我们使用系统动力学等复杂

12、系统研究工具提供了可能。事实上,除了上述宏观、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毫无疑问,营养、保健、医疗、受教育程度等能够直接的影响个体寿命、生育率和生育意愿,显然能够作用于人口增长机制,相关实证数据在卫生与健康经济学中多有涉及。1.3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与决定机制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Law of migration)”是最早描述人口迁移理论,拉文斯坦(E. G. Raven stein,1885 , 1889)认为人们进行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并对人口迁移的机制、结构、空间特征规律分5别进行了总结,归纳出著名的人口迁移七大规律(表 1)。研究领域 具体定律 定律内涵经济律 为了提

13、高和改善生活质量而进行迁移迁移动力城乡律 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迁移可能性要大性别律 女性迁移以短距离为主,且相对于男性迁移倾向更强迁移结构年龄律 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的倾向是不同的,青年人是人口迁移的主体距离律 移民的数量分布随着距迁入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少递进律 中心城市吸纳乡镇人口所造成的空缺,将由乡镇周边更远地区的居民所填补,直到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波及到最偏远的角落空间特征双向律 迁移的流向不是单向的,每一股主流都伴随相应逆流存在表 1 拉文斯坦“迁移定律”Burge 于 1969 年提出人口迁移的推拉模型。1983 年,赫伯尔第一次系统总结了“推拉”理论概念,他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一系列“力”引起

14、的,一部分为推力,另一部分为拉力。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于迁出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迁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迁移者个体的行为决策过程来看,推力 拉力理论的成立包含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假设人们的迁移行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二是认为迁移者对原驻地和迁入地的信息有比较充分的了解。Lee(1966)在其 迁移理论 一文中提出了迁出地与迁入地相关的正负因素,这实际上是推力与拉力的另一种表述。学者们逐渐在莱文斯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推拉理论。博格(D.J.Bogue)进一步发展了推拉理论,他较全面又简明概括地列出了 12 个方面的推力因素和 6 个方面的拉力因素。 “推力”是指迁出地存在的消极

15、因素因素推力,如当地的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失业上升、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拉力”是指迁入地所具有的吸引力,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等。1.4 人口空间系统的形成与演化人口空间系统现有学界文献提出较少,研读后该概念实质上是人口空间格局及其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动态的人口-经济- 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彭际作(2006)把大都市圈作为一个整体,主要从人口地域分布、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迁移流动三个方面分析其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探讨人口地6域分布和产业格局的关系,大都市圈内城市体系结构、人口城市化与经济

16、发展水平尤其是与工业化、非农化的关系,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发展的联动关系等问题 6;王春兰(2008 )将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与政治社会学视角相结合,对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态势及微观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并剖析隐藏在人口迁居、人口空间变动背后的政治过程,将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动力架构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博弈之上 7;段学军(2008)从经济生态导向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优化入手,提出了生态约束、生产挤占、生活集聚、效益综合、顾及现状等人口优化分布原则,并运用随机与目标函数方法,建立人口空间分布优化模型 8;吕晨(2009 )认为自然因素不同的组合形式将对人口格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气候

17、和地形因素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空间格局,但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约束力将随着技术进步而降低。经济因素是人口空间格局短期变动的主要原因 9。上述研究从不同侧面讨论了人口空间系统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但尚难建立因果联系。2.具有空间变量的劳动力迁移模型和人口增长模型的进展劳动力迁移模型天然的带有空间要素,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迁移人口的统计属性和空间分布、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领域。劳动力迁移模型与自然增长模型相结合,就成为具备空间变量的人口增长模型。因此本章将重点讨论劳动力迁移模型。2.1 古典劳动力迁移模型1.引力模型:人口及其相关因子的集聚美国社会学

18、家吉佛(G.K. Zipf)把“万有引力定律”引入推拉模型,并应用于人口迁移研究。他认为,两地之间迁移人口与两地人口规模成正比,与两地之间距离成反比,并基于此提出了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其=中, 是两地迁移总人数; 和 分别为两地人口数; 为两地距离; 为模 7型系数; 为距离衰减参数。 10引力模型还存在多种形式的修正,该模型的提出使人口迁移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但是,传统的引力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模型只包括迁入(出)地的规模变量,不能反映人口迁移随地区间社会、经济差异要素的变动。因此,国外许多学者对引力模型做出了改进,引入了收入、失业率、教育水平、年龄结构等社会经

19、济因子。2.外生区域说:初始禀赋形成后续差异外生区域特征的不同也引起了区域间工资差异及劳动力迁移(Rosen, 1979;Roback,1982) 1112。他们发现,当某人偏好某地的资源禀赋或设施时,如海滩和阳光,那么这个人会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或支付较高的房租来搬到这里,同时由于他们享受了自己更喜欢的环境或设施,会使劳动力的生产率提升,企业会愿意为他支付更高的工资,而更高的工资使得更多的人向这里集聚,劳动力迁移再次发生。随着劳动力的迁移,土地价格会抬升。图 1 外生区域特征与劳动力集聚2.2 新经济地理学视野下的劳动力迁移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经济活动和人口迁移交织在一起塑造了城市经济发展,形成了

20、以 CP 模型解释劳动力流动性和区域发展的内在机理的新思路。 131基本假设(1)经济中存在农业和制造业两大部门,前者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同质产品;后者在垄断竞争条件下不同企业生产各种具有一定替代性的异质产品。8厂商间不存在负外部性,如环境污染、用地拥挤等。(2)劳动力为惟一的生产要素,它们分为生产制成品的制造业工人和生产农产品的农民,其各自数量外生给定。(3)农业部门的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而制成品的生产是规模报酬递增,且每种制成品生产的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4)考虑到地理因素,经济由两个地区构成,它们最初的资源票赋(如自然资源、技术和消费市场等)完全相同。(5)制成品在区际间的运输存在成

21、本,农产品不存在运输成本。(6)制成品的消费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消费者对不同的制成品偏好是无差异的;第二,消费者偏好消费的多样性,即对任何一个消费束而言,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一种尚未进入这个消费束的产品,总是优先于多消费一个单位已经消费的商品。据此,以 CES 形式给出代表性消费者消费一个制成品消费束。(7)消费者是在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自由进人和退出产业,制造业工人对就业地区的选择,取决于地区间工资差异水平,而不考虑不同地区在生活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所有的决策都不考虑预期因素。(8)无中间投入品市场和房地产市场。9图 2 CP 模型背景描述2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22、效果(1)对迁出地的要素市场和工资水平的影响按照发达国家经验,由于人口迁出,原住地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减少,如果劳动供给曲线是有弹性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短期内造成工资水平上涨(如果劳动力过剩,则供给曲线无弹性不会引起工资水平上升) 。但是,从较长时期看,由于人口迁出使城市规模变小,会对以满足当地人消费为目的的这类企业减少吸引力,这类企业甚至可能有一些要退出,这是分散力。但是,由于与人口净迁入地区相比工资率低,如果其他条件如贸易成本、市场规模、运输费用等不重要,则构成吸引企业进入的向心力。弱小的产业基础使得一地对公司的吸引力很小,除非弱小的产业基础的劣势被足够低的工资率抵消。究竟哪

23、种力量将起决定作用,并不确定。(2)对迁入地要素市场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而对于流入地而言则相反,由于净迁入人口,城市规模扩大,而企业都愿意坐落在对产品有很大需求的地方,这样会吸引为当地生产消费品的新企业进10入。总之,人口规模的扩大起了发动这一连锁过程的作用。而新企业进入会引起迁入地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变化。(3)人口集聚与城市产品市场的变化城市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的变化不仅影响城市外的人们向该城市集聚的行为决策,而且还影响了城市内部各行业或企业就业人口集聚的变化。实际上,如果我们考虑到城市内的企业分别隶属于不同行业而提供不同的非农产品,那么新企业的进入将首先改变该企业所进入行业的劳动力市场状态,其

24、次才引起整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也就是说,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新企业进入首先使该行业的工资水平提高;其次由于每一个劳动者的收入来源其工资收入,即有支出额等于工资;于是,行业工资水平的提高使从事该行业的劳动力人口的收入增加。这意味着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变弱,变弱的预算约束将使消费者得到较前更大的效用。因此,新企业的进入所带来的工资提高引起了行业间劳动力人口实际效用水平的差别,这引起劳动力在行业间流动从而使城市的人口产业结构变化。收入水平提高将加大对制造业产品的消费,增加其市场需求。总之,在不存在区际贸易的假设下,人口集聚使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更多的企业进入,又使产品种类增多,中间产品扩大,使企业之间的

25、前向关联效应增强,从而降低了中间产品的价格指数,而价格指数下降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而且也降低了产品价格,使得居民实际工资上升,工资增加又引起其他地区的劳动力流入,如此循环累积,城市制造业份额逐渐扩大。3引入其他因素的劳动力迁移在解释劳动力迁移问题时,克鲁格曼(1991a,1991c) 又引入预期因素。工人在做出就业迁移的决定时,不仅要考虑现行区际间实际工资的差异,更要考虑未来工资差异的折现值大小及其可持续性。这意味着:第一,工人在区际间的迁移、制造业在区际间的转移速度,都受到某种迁移成本的制约,因此一旦他们选择在一个地区就业,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不能轻易改变选择,聚集格局的变动也就相应地变得

26、缓慢;第二,由于每个地区的实际工资取决于工人数量的分布,因此每个工人决定在何处就业将取决于他对其他工人未来决策的预期。如果每个人都认为其他人将要迁移,而且正外部性效应又很强,最终将使这种11预期自我实现;第三,迁移成本与流动工人的比重之间是凸性的函数关系,只有当工人的迁移成本等于改变就业区位所得的预期收益时,才可能发生迁移。2.3 我国劳动力迁移研究进展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起步较晚,始于 1980 年代,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迁移人口的统计属性和空间分布、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领域(表 2) 。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者迁移人口属性研究

27、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就业结构、迁入、迁出地状况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顾朝林、杨云彦、张善余、范力达、沈建法人口迁移空间格局人口迁移的流向、源地、空间结构空间分析方法 朱传耿、王桂新、屈琼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差异、交通距离、资本投入、就业因素引力模型、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朱传耿、翟锦云、王桂新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迁入、迁出地正面、负面影响基尼系数、模型回归 王德、王桂新、蔡昉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户籍改革、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地区个案研究 李玲、朱镜德、杨云彦表 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3.复杂性视角下曹妃甸人口政策及建议曹妃甸新城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关联产业,就

28、业人口带动居住人口。2020 年规划期末城市人口将达到 80 万人。规划至 2020 年,城市建设用地约 73.8 平方公里,人均 92.3 平方米。3.1 系统模型设计我们利用 vensim 仿真模型进行,自简到繁的逐步精化设计,按照前文研究将变量逐一累加,最终形成区域人口模型,用于曹妃甸的相关人口预测和政策12建议。首先,按照本文 1 章的描述,一个最简化的模型可描述为:最简化模型内在设置详见附录 1。所形成的区域人口变动趋势如下图所示:Population P200,000150,000100,00050,0000 0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120Tim

29、e (Year)PeoplePopulation P : test在上模型基础上,我们需要逐步添加代理变量和中间变量,形成如下图示的多变量人口模型,该模型汲取了前文所述的各类人口增长与迁移的影响因素,并常识性的给出了因果联系:13各项模型公式设定详见附录 2。设定了环境承载力上限、资本与就业人口之间替代关系,按照初始人口60000 进行设计。14Population1 M750,000500,000250,0000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540 600Time (Year)PeoplePopulation : Current最后,进行劳动力迁移模型的设

30、定:15由于公式及处理结果由于过于冗长,不在此列出。3.2 复杂范式的曹妃甸人口系统模型模拟在前面的假设成立,以及数据输入以后,利用 21 个群构成的人口系统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如下:自然增长情形下,如表 3 所示,其中横坐标为半年期。具体数值详见附录3。0 10 20 30 40 50 60 7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Series 116表 3 最终完整模型总人口仿真结果3.3 曹妃甸人口系统模拟的政策启示及建议1. 大力发展重工业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加速人口集聚进程将劳动力迁移纳入模型后,分产业考虑IO表可发现,

31、不同的产业选择将导致人口增长的不同速率。其中,重工业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在中长期内产生更强的引致效应,因此曹妃甸地区以此为主导能够加速人口集聚进程。2. 从做强做大产业新城角度应更加重视消费性服务业和宜居环境本研究中将就业人口等同于常驻人口,而事实上曹妃甸地区是大量的通勤人口并未转化为长期居民。我们尝试在劳动力迁移模型中加入工人的学习效应,体现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区域技术演进和单位时间劳动报酬上升,随后发现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人口集聚影响并不显著,因此从做强做大产业新城角度应更加重视消费性服务业和宜居环境。3. 多吸纳中青年人更能够贡献新增人口对于初始人口10万的曹妃甸区域来说,2020

32、年规划期末城市人口将达到80万人必须依赖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和融入。其中迁入指其变为常住人口的过程,融入指其生育第二代子女。我们尝试加入了分年龄段的迁入意愿和生育意愿,并假设年轻群体、无外地不动产群体迁入意愿更强,而迁入曹妃甸地区年限越长的群体在当地生育二代子女的意愿更强。结果显示,20-39年龄段的外来人口比其他年龄段外来人口更能贡献新增人口,这也应是曹妃甸地区引进外来务工人员需要考虑的因素。由于人口模型更倾向研究大尺度系统,因此只能按照if-what的模拟形式分析各项政策是否能够与系统和当前政策激励相容,无法给出最优的区域人口规划,这是复杂系统的局限,但有望通过细化模型设定、导入历史数据、预

33、测更长时间段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化解。17参考文献1 韩嘉福.中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分析及其可视化J.地球信息科学,2007,9(6):1162-11702 陆颖. 我国人口增长的自抑制倾向测算J. 当代经济研究,1996(04):42-443 穆光宗. 中国人口增长机制的历史考察J. 贵州社会科学,1994(02):37-424 翟振武. 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经济机制(19491979)J. 人口研究,1991(04):2-105 张效莉,王成璋,何伦志.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及实证分析基于水平 VAR 的 Granger 因果分析方法和协整技术J. 南方人口,2006(01):59-

34、646 彭际作. 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7 王春兰.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8 段学军,陈雯,许刚等. 经济生态导向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优化以无锡市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05):679-6879 吕晨,樊杰,孙威. 基于 ESDA 的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地理,2009(11):1797-180210 Zipf G K. The P1P2/D Hypothesis: On intercity movement of persons, American Sociolog

35、ical Review, 1946, 11(6): 677-686.11ROSEN.S, Hedonic prices and implicit market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pure competi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82):34-3512 ROBACH.J, Wages rents and quality of lif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2(90):1257-78.13 Fujita M, Krugman P R, Venables A

36、 J.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9.18附录附录 1:最简化模型内在设定(01) Average Lifetime AL=80Units: YearAverage Lifetime of the population(02) Birth Rate B=Population P*Fractional Birth Rate FBRUnits: People/YearTotal births are determined by populati

37、on and the fractional birth rate.(03) Death Rate D=Population P/Average Lifetime ALUnits: People/YearDeaths are formulated as a first-order process.(04) FINAL TIME = 120Units: YearThe final time for the simulation.(05) Fractional Birth Rate FBR=0.04Units: 1/YearsThe fractional birth rate.(06) INITIA

38、L TIME = 0Units: YearThe initial time for the simulation.(07) migration rate=0.03Units: *undefined*(08) Population P= INTEG (Birth Rate B+migration rate-Death Rate D+migration rate,12000)Units: PeopleThe initial population is one million.19(09) SAVEPER = TIME STEPUnits: Year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39、output is stored.(10) TIME STEP = 0.25Units: YearThe time step for the simulation.20附录 2:多变量人口模型公式设定(01) Birth Rate=Switch for Maturation Delay*DELAY3( Fractional Birth Rate*Population, Maturation Delay) + (1 - Switch for Maturation Delay) * Fractional Birth Rate * PopulationUnits: People/YearBirths

40、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population. When the Switch for Maturation Delay = 0, those born immediately add to the population and can reproduce, die, and consumer the carrying capacity. When the switch = 1, there is a third-order maturation delay with an average delay time of the Maturation Delay befo

41、re births enter the population stock.(02) Carrying Capacity= INTEG (+Regener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Degrad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Initial Carrying Capacity)Units: PeopleThe carrying capacity defines the equilibrium or maximum sustainable population. It is consumed and degraded by the populatio

42、n and can also regenerate.(03) Constant Regeneration Rate=0Units: People/YearExogenous constant regeneration rate, set by the user.(04) Death Rate = Fractional Death Rate*PopulationUnits: People/YearDeaths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population.(05) Degrad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MIN(Maximum Degradati

43、on of Carrying Capacity, Population * Resource Consumption per Capita)Units: People/Year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nvironment is consumed or degraded in proportion to the population. The minimum function ensures that degradation falls to zero as the carrying capacity falls to zero (carrying capac

44、ity can never be negative).(06) FINAL TIME = 600Units: YearThe final time for the simulation.21(07) Fractional Birth Rate=Maximum Fractional Birth Rate*(1-(1/(1+exp(-7*(Population Relative to Carrying Capacity-1)Units: 1/YearThe fractional birth rate is a declining function of the population relativ

45、e to the carrying capacity. A logistic function is used.(08) Fractional Death Rate=Minimum Fractional Death Rate*(1+Population Relative to Carrying Capacity2)Units: 1/YearThe fractional death rate is an increasing function of the ratio of population to carrying capacity. A power function is assumed.

46、(09) Initial Carrying Capacity=1e+006Units: PeopleThe initi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nvironment.(10) Initial Population=1000Units: PeopleThe initial population.(11) INITIAL TIME = 0Units: YearThe initial time for the simulation.(12) Instructions=0Units: DimensionlessGeneric Population and Carryin

47、g Capacity Model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basic modes of behavior: S-shaped growth: Base case parameters Pure exponential growth: Initial Carrying Capacity = 1e12 Pure exponential decay: Initial Carrying Capacity = 1e12 Maximum Fractional Birth Rate 0. Good values are around 0.0122(13) Maturation De

48、lay=20Units: YearThe average maturation delay.(14) Maximum Degrad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Carrying Capacity/Minimum Degradation TimeUnits: People/YearThe maximum degradation rate is determined by the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minimum degradation time. This formulation captures the fact that the ca

49、rrying capacity must remain nonnegative and that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falls as there is less undamaged environment remaining.(15) Maximum Fractional Birth Rate=0.04Units: 1/YearThe maximum fractional net birth rate.(16) Minimum Degradation Time=1Units: YearThe minimum time constant for the degradation of the environment.(17) Minimum Fractional Death Rate=0.01Units: 1/YearThe minimum fractional death rate.(18) Net Birth Rate = Birth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