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1.了解人因工程学的命名、起源与发展。2.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定义。要求能认知和表述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的人因工程学定义。3. 了解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任务,测试方法的效度与信度。4.了解人因工程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本章主要是基本概念,考核将以单项选择题和名词概念解释为主。第二章 人的因素1.了解感觉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功能特点。2.了解人体供能系统能量系统功能特点的不同,人体活动的直接来源, 人体活动的供能系统, 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3.了解人的心理因素的构成:性格、能力、动机、情绪和意志,以及它们的定义和影响因素。第三章 微气候环境1. 理解微气候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了解傲气
2、候、气温、湿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及其补偿,即必须综合评价的原因。2了解微气候对人的影响。包括高温作业环境和低温作业环境对人的影响。3理解改善微气候条件的措施。要理解改善微气候条件的基本措施和作用原理。第四章 环境照明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照度与视觉疲劳、作业效率和事故的关系,以及改善环境照明的措施。重点是:照度和眩光的概念,以及照度值与视觉疲劳、作业效率和事故的关系。1. 光的基本物理量。2. 了解照度值与视觉疲劳、作业效率和事故的关系。能了解明视觉、暗视觉、运动物体视觉。3. 理解环境照明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能理解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综合照明方式的概念,
3、及其区别和特点、使用条件,能表述眩光和眩光效应的概念,以及防止眩光的措施,能表述照度均匀度的概念及其评价标准;能概述亮度分布对作业者的生理心理影响。4. 了解照明环境得的设计、改善。第五章 色彩环境本章主要内容是有关色彩调节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和色彩视觉的基本概念、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诸方面的影响,以及色彩调节在作业环境中的应用。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调、饱和度彩度和明度的性质,三种不能由色调混合而得且相互独立之色称为三基色或三原色。色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基色是黄、青、紫(品红)。2. 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认识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是色彩调节的主要依据。能概述色彩对人的
4、生理影响及主要表现,并结合色彩的基本特性概述色彩选择时的原则。概述色彩对人心理的主要影响及其联想的各种效果。第六章 噪声及振动环境文章的主要内容仍是介绍作业场所的物理环境条件及其对人的影响。既有基本概念,又有基本计算。1. 理解声音的基本物理量。声压、声压级、声压级的合成。2噪声的概念与分类、危害及其控制。3.振动对人体的影响。第七章 空气环境1.污染物含量的表示法。应理解表示法及其适用范围,掌握换算关系。2.车间空气调节。能正确表述通风与空气调节的概念、目的、通风方法及其含义。掌握以清除车间内的余热、余温和有害气体为主的换气量的计算。(计算题)第八章 体力工作负荷1. 提高作业能力,降低疲劳
5、的措施。重点应掌握实际劳动率的有关计算,其次是应知道降低疲劳的主要措施和主要概念。掌握下列公式是计算能量代谢的关键。基础代谢量 = 基础代谢率平均值体表面积(KJ/h)能量消耗量 = 基础代谢量 (1.2+RMR)(KJ/min)某项作业的能量消耗量 = 基础代谢量作业的延续时间(KJ)体表面积 =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m 2)降低疲劳的基本措施有4条:改进操作方法合理应用体力;合理确定休息制度;改善工作内容克服单调感;合理调节作业速率。不良体位包括:静止不动;长期反复弯腰,身体左右扭曲;负荷不平衡,单侧肢体承重;长时间双手或单手前伸等。立姿作业适
6、用于:需要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工作地的控制装置布置分散,需手、脚活动幅度较大的作业,在没有容膝空间的机台旁进行作业,用力较大的作业;单调的作业。坐姿作业适用于,持续时间较长的作业,精确而又细致的作业,需要手、脚并用的作业。实际劳动率计算中的两个假设:作业者中间不休息的最大能量消耗界限是16.75KJ/min,又称耐力水平。作业者体内的标准能量贮备是100.47KJ。计算公式:1.- 代代代RM 制度作业时间 xlT 休息率 %10)75.6(MTlxr 实际劳动率 lw 实际劳动率是体内标准能量储备消耗尽的时间,即 10.47/16.5lTM第九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1.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结构,
7、该系统由感知觉系统、认知决策系统和运动(反应)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各自功能上相对独立的记忆储存器和加工处理器。2.不同感知器官的信息接受能力,以及其信息加工的特点。3反应时是指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而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之间的时间间隔则称为运动时间。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反应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立即发生,而是有一个反应过程。这种过程在体内进行时是潜伏的。第十章 脑力工作负荷1. 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2应激的含义。简答题:1.脑力负荷的评价方法?2.主观评价法包括哪几种方法?3.什么是主任务测量方法?具体包括哪几种方法?4.辅助任务测量法的原理?5.辅助任务的种类?6.
8、生理测量法包括哪几种方法?7.应激及其产生原因? 有几种应激源?8.什么是脑力疲劳?产生的原因?第十一章 人体测量1掌握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基本姿势可分为:立姿、坐姿。人体测量可分为:静态人体尺寸测量、动态人体尺寸测量。第十二章 作业空间设计1作业空间是完成一个独立工作的三维空间,设计作业空间,主要是设计两个作业需求“距离”:一是“安全距离” (out-of-reach requirements) ,是为了防止碰到某物(一般是指较危险的东西)而设计的障碍物距离作业者的尺寸范围;二是“最小距离”(clearance requirements) ,也就是确定作业者在工作时所必须的最小范围。作业空间
9、可以分为:(1)近身作业空间(2)个体作业场所(3)总体作业空间。2坐姿、立姿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3工作场所设计原则。4工具设计原则。5.视觉运动规律。第十三章 人机系统1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与程序。2 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第十四章 人机界面设计1人机界面三要素基本模型2按人接受信息的感觉通道3各种累积损伤哪些因素密切相关。4仪表的类型及特点、信号显示设计、荧光屏显示设计、标志符号设计、听觉显示设计的特点。5什么是人机界面?人机界面设计的内容与依据是什么?6.控制器为何要进行编码?简述常用编码方式的优缺点。7什么是控制显示(C/D)比?设计时应如何选择 C/D 比?第十五章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1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