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政策概论第 1 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单项选择题:第 1 题: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分) A、奖励性B、温和性C、权威性D、惩罚性 第 2 题:“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最早提出的。(3 分) A、伊斯顿B、西蒙C、拉斯韦尔D、史密斯 第 3 题:以下关于伍德罗威尔逊的表述,哪项不符合实际?(3 分) A、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B、伍德罗威尔逊曾任美国总统C、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著名学者,曾发表 行政研究 ,被视为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开端。D、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
2、共和党人。 第 4 题:公共政策是(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3 分) 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 第 5 题:(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3 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 第 6 题: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 公众为( ) 。(3 分) A、被管理者B、对立者C、被统治者D、伙伴 第 7 题: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3 分) A、权力B、利益C、关系D、制度 第 8 题: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两种具体形式。(3 分) A、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与
3、集体共同负责制D、集权制 第 9 题: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 。(3 分) A、秘书B、助手C、领导者D、外脑 第 10 题: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 )权力的分化,已经行政部门的分化。(3 分) A、利益群体B、压力集团C、行政D、社会团体多项选择题:第 1 题: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3 分) 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E、 第 2 题:政策的导向是( )的导向。 (3 分) A、文化B、观念C、条件D、行为E、 第 3 题: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3 分) A、社会名流B、准公共政策主体C、
4、社会公众D、核心主体E、 第 4 题:德罗尔所著的政策科学 “三部曲”是指以下哪三部著作?(3 分) A、 政策科学B、 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 C、 政策科学探索D、 政策科学构想E、 第 5 题:外部监控体系是由( )等组成的。(3 分) A、人民大众B、社会团体C、新闻媒体D、政党E、 第 6 题: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观包括: (3 分) A、可持续发展B、自由、民主、法治C、和平D、市场经济E、 第 7 题:以下哪些组织属于非政府组织( NGO)?(3 分) A、红十字会B、业主委员会C、行业协会D、法院E、 第 8 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信息组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3 分) A、专
5、业性的社会统计系统B、政策执行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的信息反馈系统C、政策智囊机构设置的信息系统D、政策中枢机构设立的信息系统E、问答题: 第 1 题:伍德罗威尔逊、戴维 伊斯顿、拉斯韦尔、托马斯戴伊和国内学者张金马这五名学者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你更认同谁的说法?为什么?(16 分)1、 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2、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3、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4、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5、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
6、是政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行动计划与策略等。我更认同拉斯韦尔的说法.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政策科学的最新进展知识经济是一种有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进步,在它们为政策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的同时,更对政策科学研究提出了诸多挑战。其中,电子、通讯、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政策科学的研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知识经济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科学研究的发展以及各国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而各国
7、政府公共政策理念的变革、公共政策内容的创新和公共政策行为的调整,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知识经济在本国的发展。公开政策信息、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等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有力地推动着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第 2 题:公共政策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请结合我国实际分别举例说明。(12 分)(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它除了具有一般国家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以外,还具有领导、组织经济的职能;与此相关,其
8、社会管理职能方面涉及范围甚广。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实际权力大,政策内容广、职能部门多。同时,作为一个大国,由于管理层次多,各地差别大,地方政府也拥有相当的权力。我国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公共决策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上。党的政治领导包括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要决策,都是首先由党制定和提出的。党还决定和影响了各级政权机关的人事任免,推举共产党员执掌国家各级机关的重要权力,以实现组织上的领导。同时,党还确立了自己的指导
9、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统一战线内部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协商、讨论,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效政治机制。各民主党派经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形成的有关决策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按规定程序审定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送达有关部门,从而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我国各种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我国的群众团体,除了要维护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它们
10、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群众组织的活动是党和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的某种延伸。论述题: 第 1 题:任选其中一题:题目 A:举一事例,说明利益团体是如何影响公共政策进程的。题目 B:举一事例,说明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公共政策进程的。(18 分)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公众对公共政策参与来实现的。公共政策参与是指公民通过法定的制度化及非制度化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主要包括公共政策议程、规划、决策、执行和评估,使其制定出的政策符合个体或某一团体、某一阶层的利益。其中,公共政策参与的主体可以使个人、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
11、其参与的重心在于影响公共政策从输入到输出的整个政策制定过程。 (一)输入过程:传达社会公众的意见输入过程就是指某一问题从社会问题到公共问题再到公共政策议题的过程。(二)转换过程:反映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大众传媒将分散的公众集合起来,反映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大众传媒通过报道某一社会问题,进而影响相关的利益群体,酝酿群体舆论,最后形成公共舆论压力,完成拉泽菲尔德所谓的“意见领袖”的角色。 (三)形成过程: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就是公共政策通过公共政策议程讨过其自身的努力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四)输出过程:大众传媒是政策执行的推动者输出过程即公共政策发挥其行政效能的过程,也就是公
12、共政策的执行过程。 “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者充分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协调和监控等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进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 。 (五)监督过程:大众传媒是施政过程的监督者,监督过程是指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各个环节的监督,是确保公共政策制定程序正义性的必备过程。是完成其作为社会公器必须行使的权利。公共政策概论第 2 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单项选择题:第 1 题: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 ) 。(3 分) A、补充B、协调C、一致D、排斥 第 2 题: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3 分) A、
13、共识B、基本掌握C、选择D、互动 第 3 题:(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3 分) 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 第 4 题: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 。(3 分) A、对策模型B、互动模型C、系统模型D、浴盆模型 第 5 题: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 。(3 分) A、响应B、深入C、反应D、内化 第 6 题: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判断。(3 分) A、利益B、事实C、价值D、可行性多项选择题:第 1 题: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 ) 。(3 分) 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B、目标有效协调C、目标具
14、有可操作性D、目标具体明确E、 第 2 题: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有( ) 。(3 分) A、多要素原则B、多方案原则C、可操作性原则D、排斥性原则E、 第 3 题: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 ) 。(3分) A、折扣型B、结构型C、滞后型D、抵触型E、僵化型 第 4 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 )(3 分)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E、 第 5 题:公共政策效果的类型有( ) 。(3 分) A、潜在效果B、直接效果C、附带效果D、象征性效果E、问答题: 第 1 题
15、:举一政策例子说明浴盆模型中政策失效的三个阶段。(15 分)20 多年前的特区建设就是比较典型的例证。1979 年,国内对办特区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特区建设面临重重障碍。即失效的第一阶段,早期失效,目标实现的可靠性较差。90 年代特区建设飞速发展,发挥了任何其他地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证明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是相当成功的。这是第二阶段,偶然失效,政策功能的设计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1998 年以来,特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发展活力逐步下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沿用了 20 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显然急需改进。这是第三阶段,耗损失效,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重新制定新政策。这种政策失效的变化,类似于浴盆
16、状。人们把这种模型也称为“浴盆模型”案例分析题: 第 1 题:案情:2010 年 7 月 26 日,卫生部发布了针对全国的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 ,拟将现行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在意见稿中,建议将全国现行平均标准调低到 20-30 毫克/千克。问:1、食盐含碘量是如何成为公共决策问题的?(6 分)2、该政策的背后是哪几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6 分)论述题: 第 1 题:禁摩与否,这已经是多年来困扰我国很多大中城市政府的两难抉择,社会对此分歧也很大,似乎赞成禁摩与反对禁摩的两方都能找出不少的理由。如果你是中山市长,你将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0 分)第 2 题:如果要让你设计一个方案,用于评价北京市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你会怎样设计?请简要谈谈你的思路。(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