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第 2 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_级_班 姓名_考号_学号_2016-2017 学年度第二期期中考试八年级 思想品德试卷一选择题(下列每道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是人民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C、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已经不存在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D、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2.一个餐馆里,几位就餐的人利用等待上饭菜的机会,对公开发表的党的十八大文件展开讨论。他们是在行使( )A、批评建议权 B、言论自由权 C、结社自由权
2、D、集会自由权3.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 )归国华侨方先生 回国探亲的美籍华人张女士 现定居在我国,已加入我国国籍的美国人杰克 在台湾经商的台胞王小姐因贪污受贿被依法判刑的某省副省长刘某某 我国超计划生育的“黑娃”张某某A. B. C. D.4 “如果你伸出一只手帮助别人,那么别人也会伸出一只手来帮助你” ,这是舞蹈千手观音的主题。从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看,这说明了( )A先享受权利,再履行义务 B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C行使权利时应先尽义务 D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以放弃5漫画中写检查的同学的行为 ( )A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违法行为B是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的表现C是善于利用他
3、人信息的表现D是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违法行为村民雷某由于一件债务官司被当地人民法院连续三次非法拘留共计 45 天,还遭遇了执法人员简单粗暴的执法行为。后来,他向人民法院提出了国家赔偿的要求,并最终获胜。据此完成 6-7 题6当地人民法院非法拘留雷某,侵犯了雷某的 ( )A、生命健康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人身自由权7普通公民告赢人民法院的事实告诉我们 ( )A、只要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一定要告上法庭B、人民法院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者处以拘留处罚C、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D、人民法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拘留公民8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是 ( )杀
4、人 家养的动物咬伤了他人 教室里的日光灯自然脱落砸伤了学生装鬼吓人致他人精神分裂 当众辱骂他人 故意把公民的照片当枪靶子射击A、 B、 C、 D、9李某和吴某因事发生纠纷,李某为了报复捏造事实并利用手机短信发给吴某的亲朋好友,致使吴某名誉受损。据此,吴某把李某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李某向吴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这说明 ( )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损害他人人格尊严,诋毁他人名誉要承担刑事责任 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A、 B、 C、 D、10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及时对灾区个别商家哄抬物价,个别干部挪用、侵吞救灾物资等进行了严厉查处,依据
5、有关法律规定,相关责任人判刑,这说明 ( )法律只保障灾区人民的合法利益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利剑 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有了法律,就可以杜绝侵害公民权利的事件发生A、 B、 C、 D、第 4 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11下列不属于公民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是 ( )A、宋经理主动提出要供养四川地震灾区的两名贫困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B、小宁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希望工程C、小梅自愿照顾邻居家的孤寡老人田大娘D、小兰的父母每月给小月的奶奶 200 元生活费12.伍某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部队。退役后,自筹资金,经营餐饮业,同时悉心照料年迈的父母。虽说赚钱
6、不多,却一家充满温馨。由于守法经营,按规定纳税,多次被评为先进分子,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伍某履行的义务有 ( )受教育的义务 选举的义务 服兵役的义务 纳税的义务 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抚育子女的义务 劳动的义务A B. C. D.13我国公民的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4下列不属于珍爱生命健康权的是 ( )A、在高速公路旁,刘琦琦等同学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发生车祸的受伤人员B、一台湾青年捐献出自己的骨髓,救活了一位大陆患有白血病的女学生C、听到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急缺 O 型血的消息
7、,罗老师义务捐献 O 型血 200 毫升D、初二学生姜某为戒掉玩电子游戏的瘾,砍掉了自己的一个指头152007 年秋季厦门市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首次规定公办学校公开招收辖区内农民工子女。这一规定有利于 ( )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现象 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A B C D16我国公民享有首要的、根本的人身权利是 ( )A、人身自由 B、人身权利 C、生命健康权 D、言论自由17、 “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这句话说明了 ( )A、世间本来就没有自由 B、行使自由是随心所欲的C、自由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D、法律限制了公民的自由18、公民不能只获得
8、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对中学生来说,下列义务是必须履行的 ( )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赡养扶助父母 尊师守纪尊重孝敬父母 保护环境 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A、 B、 C、 D、19、一些企业以加强管理为名,在工人下班出厂时,对工人进行搜身,这一行为( )A、符合法律的规定 B、有利于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C、是工厂内部管理的需要,无可厚非 D、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20、珍爱生命、维护健康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下列体现对自己生命健康权的珍爱和维护的是 ( )积极锻炼身体 有病及时医治 通宵玩游戏,寻求刺激 受不法侵害不敢依法自卫 担心报复而不敢请求法律保护 为准时到学
9、校而闯红灯A、 B、 C、 D、21、某广告公司未经许可,将林某照片在该公司代理的某产品广告上进行广泛宣传。该公司侵犯了林某的A、肖像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姓名权22、小王放在书包里的钱不见了,他怀疑是本班的贫困生小强偷的。于是他在班里说小强是小偷。小王的行为侵犯了小强的 ( ) 第 5 页 第 6 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_级_班 姓名_考号_学号_A、财产权 B、名誉权 C、人身权 D、姓名权23、张某乘邻居外出期间,在邻居墙上写满恶毒咒语。张某此举侵犯了他人的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生命健康权 D、姓名权24、下列行为不会侵害公民隐私权的是 ( ) A、
10、公开他人身体缺陷 B、公开他人的日记C、依法搜查公民住宅 D、刺探他人私人信息25、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是 ( )A、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B、不道德行为C、合法行为 D、应受到法律制止的行为二材料分析题(共 50 分)1、卢勇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卢勇背起书包上学。到了学校,卢勇把吃剩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扔,走进了教室。午饭后,卢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敲诈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卢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报警。放学后,卢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一块她喜欢吃的蛋糕。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赌
11、博泛滥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卢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至少共写出四项) (4 分)(2)请你当一回小法官,说说在卢勇的一天活动中,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2 分)并就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对卢勇说几句话。 (3 分)2、初中毕业后的小虎来到南方某城市打工。工厂老板要小虎在写有“工伤概不负责”的合同中签字,迫于找不到工作,小虎只好签字。工作一个月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小虎被机器截去了右手。工厂老板以有言在先为由不承担各种责任。躺在病床上的小虎差点崩溃了由于贫穷才来打工,现在又落得病残,贫病和无助几乎使小虎失去了生存的勇气。(
12、1)老板的行为合法吗?(1)为什么?(2 分)(2)请你为小虎设计一项合法、有效的维权措施,小虎会感谢你的帮助的。 (2 分)(3)对于贫病和无助的小虎,你想对他说什么?(2 分)3、材料一:据报载,77 岁的陕北老汉常某因乡镇论坛杂志社未经同意擅自刊登他的照片,在北京提起诉讼,结果获得了部分赔偿。 材料二:李某和冯某是门对门的邻居,平时两人关系不太和睦。李某为了报复,捏造事实并张贴大字报,致使冯某名誉受损。据此,冯某把李某告上法院,法院一审判决李某向冯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1)上述材料一、材料二中公民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 (4 分) (2)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 分)4、刘大
13、军,某校九年级学生,对起绰号侮辱他的丁小明一直耿耿于怀。2006 年 2 月 27 日,第 8 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刘大军想去游戏厅玩,但没有钱,便向丁小明索要,遭到拒绝。于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殴打了丁小明,致其重伤。 (本案例中的人物均为化名。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刘大军侵犯了丁小明的什么权利? (2 分) (2)张同学对丁小明的看法正确吗?为什么?(2 分) (3)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这一权利给予了特殊的保护,原因是什么?(4 分) 5.材料一:某校今年 14 岁的中学生小英在寒假里看到很多人外出打工,也想出去闯世界,就跟几个年龄稍大的同村姐姐去南方打工了。学校知道后
14、,责令家长马上把她找回上学,完成义务教育学业。材料二:江某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退伍后,他尽心照料父母。同时,自筹资金,经验餐饮业。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分子,他还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1)材料二中的江某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各列两项) (4 分)(2)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应该注意什么?(4 分)(3)公民应如何做到忠实履行义务?(3 分)(4)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还要履行义务?(3 分)6、一天,王老师将李伟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封已经撕开的信问:“李伟,告诉老师,张萍是谁?她为什么总写信给你?”看到已经撕开的信,李伟十分吃惊:“老师,你怎么拆我的信?”王老师回答:“我还不是为你好!现在学习这么紧张,你可不能分心呀!” (1) 请对王老师的言行给予评价。 (2 分)(2)请你为李伟想想办法,他该怎么办?(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