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简介一、简介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位于灞河西岸,占地面积 400.66 亩,其中一期用地 230 亩,总投资 4.5亿元人民币;主要接纳和处理西安市东南郊、东郊、东北郊浐河以西太华路、北二环至北三环区域,以及东二环至经九路、南二环至华清路区域范围内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总服务面积约 4568 公顷。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规模 40 万 m3/d,深度处理工程 10 万 m3/d;其中一期污水处理规模 20 万 m3/d。污水处理采用厌氧/缺氧 /好氧(A2/O)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出水经紫外线消毒后排入灞河,然后进入渭河,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
2、89182002)中的一级 B 类标准;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中温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脱水后泥饼外运填埋。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运行后,可大大的减少灞河、浐河的污染物排放量,可有效保护灞河、浐河流域范围内的水环境及生态环境。二、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A/A/O 二级生化处理消毒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中温一级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除臭处理工艺采用:离子除臭及生物除臭两种处理工艺。设计进水水质:COD 480mg/L BOD 240 mg/LSS 300 mg/L NH4+-N 45 mg/LTP 6 mg/L TN 65 mg/LPH =
3、8 水温14出水水质标准(GB18918-2002 一级标准 B 标准):COD 60 mg/L BOD 20 mg/LSS 20 mg/L TN 20mg/LNH4+-N 8 mg/L TP 1.0mg/LPH = 6-9.0 粪大肠菌群10000 个/L三、污水处理工艺描述1 污水处理系统综述厂外污水经 D2600mm 污水干管进入粗格栅间,粗格栅间内设置 6 条进水渠道(含远期工程3 条进水渠道) ,每条进水渠道内设一台高度 H4.00m,间隙 b25mm 的格栅栅条,用于拦截进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悬浮物。粗格栅间上部设置一台抓爪式格栅除污机,用于清捞粗格栅截留的污染物。经过粗格栅的污水由
4、进水渠道进入提升泵房集水池,一期工程提升泵房集水池内设置 4 台潜水污水泵,3 用 1 备,1 台变频,单台流量 Q=3650m3/h,扬程 H=21m,功率 P=275KW;将进厂污水提升至泵房出水井后,经一根 DN1800 管道送至后续处理单元。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内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溢流管闸门、超越管闸门、近远期工程连通闸门、电动葫芦等。污水提升至泵房出水井出水进入细格栅间,在此设计 4 条细格栅渠道,每条渠道内设置一台回转式格栅除污机,格栅间隙 b5mm,宽度 W=2.1m,功率 P=3.0KW;用以截留污水中较细小的漂浮物和悬浮物。栅渣由无轴螺旋输送机送至栅渣压榨机进行压榨后外运。
5、经过细格栅的污水进入曝气沉砂池去除水中的沙砾,本期工程设计 2 系列曝气沉砂池(2 格/系列) ,单格工艺尺寸 LWH=244.55.5m,有效水深 H=5.0m;平均流量停留时间T10.9min。曝气沉砂池设置 3 台罗茨鼓风机供气,2 用 1 备,单台流量 Q=22.5m3/min,风压 H=400mbar,功率 P=22KW;每系列曝气沉砂池设置一台桥式除砂桁车,采用气提除砂方式;配四台潜水吸砂泵,单台流量 Q=42m3/h,扬程 H=7m,功率 P=3.0KW。砂水混合物经排砂槽送至曝气沉砂池西侧的砂水分离间,经 2 台砂水分离器分离后,沉砂外运处置,砂水分离器单台处理量 Q=20-2
6、7L/S,功率 P=0.75KW。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自撑式不锈钢闸门、出水铸铁闸门、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叠梁闸等。曝气沉砂池出水经一根 DN1800 管道送至初沉池总进水井,再由初沉池进水渠道均匀分配至10 座初沉池,单池工艺尺寸 LWH=508.44.9m,有效水深 H=4.0m;。初沉池进水渠道内设有 4 台潜水搅拌器,电机功率 P=1.1 KW,以防止污水中的悬浮物在渠道内沉淀淤积。设计平均流量时初沉池停留时间 T1.51h,表面负荷 q1.98m3/m2?h。每座初沉池内设置一台非金属链条式刮泥机,电机功率 0.25KW。在初沉池管廊内设有 5 台凸轮转子泵,单台流量 Q=62.
7、5m3/h,扬程 H=15m,功率 P=7.5KW,可将初沉池污泥定期抽排至污泥处理区的贮泥池内。初沉池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手动撇渣装置、出水铸铁闸门、叠梁闸等。初沉池出水经两根 DN1300 管道分别进入两系列 A/A/O 生物池(2 座/系列)进水井,并均匀配送至每座生物池,所有生物池为并联运行方式;每座池分为两组,每组 3 个廊道,单个廊道工艺尺寸 LWH=96159m,有效水深 H=8.0m,每座生物池池容 V=69120m3。每座A/A/O 生物池按进水方向,依次由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组成,各区之间设置隔墙分隔,以形成独立的运行环境。污水在流经生物池各区域时完成不同的生化反应,以
8、实现对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设计生物池系统污泥龄 15.64d,好氧污泥龄 8.53d;系统总停留时间 T16.59h,其中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2.02h,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5.53h,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8.89h;设计系统污泥负荷 NT0.08kgBOD/kgSS?d,污泥浓度MLSS3500mg/L;实际需氧量 AOR70.15t-O2/d,标准供气量 Gs60203.0m3/h;设计污泥回流比 R50100,混合液内回流比 r100300。在生物池厌氧区和缺氧区设有潜水搅拌器 28 台,单台功率 P=13KW,以防止污泥沉降。好氧区设置 21500 个刚玉曝气器,单盘直径
9、300mm,服务面积 0.5m2/个;并在好氧区出口设置内回流泵 8 台,4 台变频,单台流量 Q=3200m3/h,扬程 H=0.8m,功率 P=18.5KW。生物池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进水闸门、空气管路阀门等。每系列 A/A/O 生物池出水经一根 DN1800 管道分别进入两系列二沉池配水井,并由配水井均匀分配至 8 座二沉池(4 座/系列) 。污水在二沉池内完成泥水分离,上清液排至后续处理建构筑物,沉降污泥排至配水井污泥渠道后,送至每系列生物池北侧的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内。本工程设计二沉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幅流式沉淀池,单池内径 D40.0m,有效水深H14.0m,池边总高度 H4.5
10、m。平均流量时二沉池停留时间 T3.62h,表面负荷q0.83m3/m2?h,固体负荷 q139.26kg/m2?d。每座二沉池内设置一台半桥式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电机功率 0.55KW,每座配水井内设二沉池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及排泥套筒阀,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二沉池排渣手动可调堰门等。每系列二沉池配水井出水各通过一根 DN1300 管道汇合至一根 DN1800 紫外线消毒系统进水管道,送至紫外线消毒车间。紫外线消毒车间内设有两条消毒渠道,每条渠道内设置一套紫外线消毒装置,对二级生化处理后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污水经巴氏计量槽(一套)计量后,由一根 D1800 钢筋混泥土管道送至总出水井。在
11、巴氏计量槽后设有热泵机房供水泵集水井,内设 2 台离心式潜水污水泵,将部分处理后达标污水泵送至厂区热泵机房,供厂前区建筑物采暖(供冷)使用。在巴氏计量槽出水井北侧预留一根 DN1200 管道,以备远期深度处理及回用水工程实施时使用。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紫外线消毒车间电动葫芦、预留回用水管道蝶阀、热泵机房供水泵管路阀门、叠梁闸及出水管叠梁闸槽等。巴氏计量槽出水由总出水井经一根 D2600 钢筋混泥土管道排至厂区东侧灞河水体。设计在总出水井北侧预留一根 DN1800 远期工程出水管,管端设置一台手动铸铁闸门,供远期工程出水使用。二沉池沉降污泥进入每系列配水井污泥渠道后,经一根 DN1200 管道
12、送至各系列生物池北侧中部的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内。全厂共设 2 座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每座污泥泵房内设有 3台潜水轴流回流污泥泵,2 用 1 备, 单台流量 Q=2100m3/h,扬程 H=5.5m,功率 P=53KW;3台离心式潜水污水剩余污泥泵,2 用 1 备, 单台流量 Q=54m3/h,扬程 H=16m,功率P=4.2KW。回流污泥泵将回流污泥提升后,经回流污泥渠道送至每座生物池厌氧区前端,以保证生物池内污泥浓度及生物量,设计污泥回流比 R50100。剩余污泥泵将剩余污泥提升送至污泥浓缩池,浓缩后进入污泥处理区贮泥池,剩余污泥干重 Q30.93t/d,含水率 P99.3,剩余污泥量 V4
13、417.2m3/d。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回流污泥渠道出水手电动铸铁闸门、电动葫芦、剩余污泥管路阀门等。在 A 系列 A/A/O 生物池西北角设有一座水区化学除磷加药间,在必要时可启动水区辅助化学除磷装置,以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水区化学除磷加药间由储药池和加药设备间组成,为半地下式钢筋混泥土构筑物。主要工艺设备包括:除磷加药泵及其附属设备、管路阀门等。鼓风机房位于初沉池北侧、生物池南侧,主要作用是向生物池充氧供气。鼓风机房上层为鼓风机设备间,下层为管道间。鼓风机设备间由电动鼓风机房和沼气驱动鼓风机房组成,中间设有隔墙分隔。电动鼓风机房内 3 台鼓风机,电动多级离心式鼓风机,单台流量Q=355m3
14、/min,风压 9.2mH2O,功率 P=710KW,在厂区污泥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前,电动鼓风机全部运行,保证生物池充氧供气量。沼气驱动鼓风机房内设有 2 台(套)沼气驱动多级离心式鼓风机,单台流量 Q=355m3/min,风压 9.2mH2O,功率 P=710KW;在厂区污泥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后,可停运 2 台电动鼓风机(设为备用鼓风机) ,启动全部沼气驱动鼓风机,向生物池充氧曝气。此运行方式可充分利用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用于驱动内燃机鼓风机系统的能量;同时也可充分回收、利用沼气内燃机产生的热量,加热进入消化池的污泥,使污泥厌氧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可大量节省污水处理厂电能消耗,降低运行费用。鼓
15、风机房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沼气驱动鼓风机附属设备(沼气调节系统、热回收装置、冷却系统、冷却水循环泵、润滑油自动补充系统、尾气消音器及排放装置等) 、进风口电动调节蝶阀、出风口放空阀及消音器、自动卷绕式空气过滤器、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出风管及供气干管管路阀门等。沼气增压机房设置于鼓风机房东侧,为厂区防爆建筑物。增压机房内设置 2 台(套)沼气增压机。沼气由污泥处理区经管路接至沼气增压机内,经加压后送至沼气内燃机,做为内燃机燃料驱动鼓风机向生物池充氧供气。其它主要设备及装置包括:全系统安全装置、阀门、管路及附件等。2 污泥处理系统综述污泥处理工艺采用剩余污泥重力浓缩,设置污泥浓缩池 2 座,单池
16、直径 D=21m,有效水深4.3m,停留时间 15.05h,对剩余污泥进行重力机械浓缩,设置 1 台中心传动式栅条式污泥浓缩机,电机功率 P=1.5KW。然后与初沉污泥在贮泥池中混合后,进行一级中温厌氧消化,消化后排入贮泥池,最后采用离心脱水机进行污泥脱水的工艺流程。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用于沼气发动机(拖动鼓风机) 、厂区冬季采暖锅炉及热水锅炉(污泥加热) 。沼气发动机的余热用于加热中温消化的污泥,沼气热水锅炉也为污泥提供补充热能。浓缩、脱水过程中排出的滤液含有大量的磷,进入泥区除磷间进行化学除磷。消化池为卵形消化池,每池池容约 12000m3,共设 3 座;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消化时间
17、20d。消化池采用机械搅拌,采用连续投泥方式进行投配污泥。消化池进泥(浓缩污泥)和加热的污泥(消化池循环污泥)一同从消化池顶部进入池内,消化池投泥的同时向外排泥。用循环污泥泵连续将消化池污泥从池底部抽出,与投配的浓缩污泥进行混合后送入泥水热交换器,最终送回消化池。每池对应 2 台循环污泥泵,1 用 1 备。消化池污泥通过泥水热交换器进行污泥加热。冷却后的循环水首先利用沼气发动机的余热,不足部分的热能由沼气锅炉补充。最后送至污泥消化系统,与污泥进行热交换。沼气需进行湿式和干式脱硫。脱水机房设离心脱水机 4 台,单台处理量 Q=45m3/h,功率 P=25KW,对消化后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滤液进入泥区除磷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