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通过针刺复苏人体脑窍及其连属的组织的受抑、受损、受挫的功能,开发恢复其具有主宰传导、联络和支配作用,在手法上强调针刺手法量学,用醒神、调神的方法来恢复脏腑和肢体的功能。适用于中风病及其相关病症、各种急症、神志、精神疾患、各种脑病等疾病。 【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 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操作方法】醒脑开窍针法在手法上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以下是常见穴位操作及手法量学。内关:针刺深度 1.01.5 寸,得气后施捻转提插泻法,即左右手分别持患者左侧和右侧的针柄,左手拇食指呈顺时针捻转,右手拇食
2、指呈逆时针方向捻转,并配合提插泻法。捻转角度大于 180 度,频率 5060 转分。手法持续操作 13 分钟。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 0.3-0.5 寸,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 360 度,采用雀啄手法,以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针刺达到量学要求的效应指标。三阴交:针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 45 度向斜后刺入,深 11.5 寸,行重提轻插之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 3 次为度。极泉:原穴沿经下移 1 寸,避开腋毛,直刺 1.01.5 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 3 次为度。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 0 .51.0 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 3 次为度。尺泽:屈肘成 120 度,直刺 1 寸,用
3、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 3 次为度。风池、完骨、翳风:针向喉结,进针 22.5 寸,采用小幅度(小于 90 度) 、高频率(大于 1 20 转分)的捻转补法 13 分钟。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 1.01.5 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食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上廉泉:针向舌根 1.52.0 寸,用提插泻法。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 12m1 。丘墟:向照海透刺 1.52.0 寸,局部酸胀为度。【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
4、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5. 根据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进针。主方一:(“ 大醒脑”)主穴:双侧内关、人中、患侧三阴交。 副穴:患侧极泉、尺泽及委中。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拘挛,加合谷;语言不利或失语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操作:先刺双侧内关,直刺 0.51.0 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 1 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 0.30.5 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 45 度斜刺,进针 11.5 寸,用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 次为度。
5、主方二:(“小醒脑”)主穴:双侧内关、上星、百会、印堂,患侧三阴交。副穴、配穴:同主方一。操作:先刺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 ,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继之,选 3 寸毫针由上星刺入,沿皮刺入百会穴后,针柄旋转 90 度,转速 20160次分,行手法 1 分钟。其他主穴、副穴、配穴手法同主方一。处方加减:便秘加丰隆、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外归来;尿潴留加中极、秩边、水道;共济失调加风府、哑门、颈椎夹脊穴;癫痫加人中、大陵、鸠尾、内关、风池;肩关节痛或肩周炎加肩鹃、肩贞、肩中俞、肩外俞、阿是穴;血管性痴呆加内关、人中、百会、四神聪、风池、四白、合谷、三阴交、太冲;睡眠
6、倒错:针上星、百会、四神聪、三阴交、神门。6. 针刺操作实施手法后,非立即留针,而是要求患者先活动患肢。各穴手法实施后除三阴交留针外,其余各穴均不留针。针刺三阴交使患肢抽动后将针提至皮下,不出针,让患者活动,留针时再将针刺至得气深度。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身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肤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治遗漏。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整理床铺。10清理用物,合理放置医用垃圾,治疗盘归还原处。【注意事项】1应用醒脑开窍法前务必
7、要了解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及目前血压情况,对高血压患者慎用或禁用刺法,或在用此法时配合其他方法或酌情配用其他穴位。2用醒脑开窍法治疗脑出血患者应慎重,尤其是强刺激人中穴和内关穴,有时会明显加病人之烦躁不安,甚至出现肢体抽搐现象,急性脑出血证属脱证应禁止此法。3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远非一两个疗程即可。为避免患者出现疲劳或穴位疲劳的现象,务必慎用本法。4临床上对一些畏惧针刺法或对针刺特别敏感的患者在使用本法时必须掌握好刺激量。对这类患者应用针刺人中穴时手法则更应慎重。5 “大醒脑”与“ 小醒脑”的临床应用:“小醒脑”适用于病情稳定,神志清醒的中风患者,治疗时首选“大醒脑” ,而后与 “小
8、醒脑”交替使用。在中风急性期,一般要求严格按照“ 大醒脑”针刺法操作。对于后遗症状,可按照并发症取穴操作。6刺激量应视病情灵活掌握:针刺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时,使患肢抽动次数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灵活掌握,肢体肌力在 03 级者可使之抽动 3 次;肢体肌力在 3 级以上时,可适当减少抽动次数。浮针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采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以疏通经络止痛,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四肢部的软组织伤痛、躯干部非内脏病变引起的疼痛、内脏痛、头面部疼痛和非疼痛性疾病【用物准备】治疗盘,一次性的浮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
9、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操作方法】1.运针1.1 进针:进针时局部皮肤要松紧适度。 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挟持针柄,状如斜持毛笔。初学者可以用左手拇指、食指挟持辅助针身,采用类似毫针刺法申的挟持迸针法。熟练者可以直接斜刺入皮。进针发力时针尖搁置于皮肤上,不要离开皮肤。迸针时针体与皮肤呈 15-25角刺入,用力耍适中,透皮速度要快,不要刺入太深,略达肌层即可,然后松开左手,右手轻轻提拉,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再放倒针身,做好运针准备。 2.2 运针:是指针入皮下后到针刺完毕之间的一段操作过程。运针时,单用右手,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稍稍提起,使针尖勿深入。运针时可
10、见皮肤呈线状隆起。在整个运针过程申,右手感觉松软易进,病人没有酸胀麻等感觉,不然就是针刺太深或太浅。运针深度一般掌握在 25mm-35mm 之间。对范围大,病程长的病痛,运针深度可长,反之,则短。2.2.1 扫散动作 扫散动作: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座,便针尖作扇形运动。扫散动作是浮针疗法区别于以往所有疗法的重要特色。对临床疗效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操作时以右手中指抵住患者皮肤,使针座 微微脱离皮肤,医者稍稍平抬浮针,使埋藏于皮下的针体微微隆起皮肤。操作时耍柔和,有节律,操作时间和次数视病痛的情况而定。也就是说,如果疼痛已经消失或不再减轻,则停止作此动作。扫散是浮针疗法的核心,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用
11、心去完成; 另外一手一定要密切配合,使进针点和病痛处之间的范围内完全放松;扫散时间一般为 2 分钟,次数为 200 次左右。如果扫散后,疼痛依旧存在,可再选更靠近病痛点的迸针点,重新进针。进针完毕,抽出针芯弃之安全处,务必放于人不易触摸的地方,防止刺伤。然后把胶布贴附于针座,以固定留于皮下的软套管。在进针点处,用一个小干棉球盖住针孔,再用胶布贴附,以防感染。 2.2.2 针刺的方向:浮针疗法对针刺的方向要求较为严格。针尖必须由远而近地直对病痛部位。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3. 明确病痛点,并确定进针点。4. 消毒
12、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确定针具是否完好,术者消毒手指。5. 根据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进针。6刺入时针尖直对病灶,针体在水平运动,均匀柔和进行反复的扫散动作。7运针后疼痛即减或消失时留针,留针时间的长短还要根据天气情况、病人的反应和病情的性质决定。 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身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肤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整理床铺。10清理用物,合理放置医用垃圾,治疗盘归还原处。【注意事项】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针刺。 2常
13、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 3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4浮针疗法留针时间长,相对传统针刺疗法而言,较易感染。浮针器具只能一次性使用,同时要注意消毒。特别是对容易感染的病人,如糖尿病病人,当加倍小心,慎防感染。5留针期间,应注意针口密封和针体固定,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和洗澡,以免汗液和水进入机体引起感染。 6当肢体浮肿时,效果不佳,改用它法治疗。例如,系统性红班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大量的激素导致水肿,在这种情况下,浮针疗法镇痛效果差。 7对软组织伤痛,如果浮针疗法治疗后只有近期效果,病情反复发作,要考虑免疫系统疾病所致。 8没有明确痛点的位置性疼痛 (
14、只有关节处于某一位置时,疼痛才显现出来 )效果往往不佳。 9浮针五不治 一不治 全身浮肿 二不治局部红热肿大 三不治 近期使用外治法 如重力推拿拔火罐按摩乳红花油膏药 四不治局部封闭没多久 五不治时有时无摸不清 。芒针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芒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用物准备】治疗盘,5.0 寸、6.0 寸、8.0 寸长和 26 号、28 号粗细的一次性使用的芒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操作方法】芒针的各种刺法及补泻手法,主要可分为五种。1进针:进针时要避免疼痛
15、,尽量达到无痛进针。临床施术时,一方面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消除对针刺治疗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要注意针具是否合格,指力是否有力和运用的适当。进针时先取好穴位,局部皮肤消毒后,刺手执针,使针尖抵触穴位,然后押手配合,利用指力和腕力,压捻结合,迅速刺过表皮。穿皮时手法动作要敏捷,以减轻病人痛感。捻转宜轻巧,幅度不宜过大。最好在 180 度-360 度之间为宜。2捻转:当进针达到一定深度后,可以施行捻转手法。在针体进出过程中,始终使针处于捻转之下的转动状态。在捻转时务必轻捻缓进,左右交替;以拇指对食、中两指的前后捻转为主,不能只向单一方向捻转。如果不是这样,针身易缠绕肌肉纤维,增加患者疼痛。捻转
16、还有另一种含意,就是在刺入一定深度后,捻转的动作按一定的规律结合轻重、快慢的不同要求,可以起到一定的补泻作用。3辅助手法:所谓芒针的辅助手法,是在针刺到一定深度时,为达到应有针感而采用的辅助手法。这主要靠押手的动作,以及刺手的灵巧配合。方法时押手食指轻轻向下循按针身,如雀啄之状;同时,刺手略呈放射状变换针刺方向,以扩大针感。4变换针刺方向刺法:比如刺太阳穴,直刺仅能刺入一寸许,为了深刺以治疗疾病,则在刺入 0.5-0.6 寸深时变为斜刺,这时就要靠押手的准确动作来改变针刺的角度与方向,以达到针刺目的。这种刺法要根据穴位的不同解剖特点,响应地改变押手所掌握的针刺角度,以使针尖沿着变换的方向,顺利
17、深入。5出针:在针刺施术完毕后,应把针退出。方法是缓缓退向皮肤表面,再轻轻抽出,以免出血或疼痛。如出针后发生血液从针孔迅速溢出或喷射者,为针尖刺破小动脉所致,不论补法或泻法,均应以干棉球立即按压出血处,静止片刻,直到血液停止溢出为止。【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5. 根据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进针。6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惑觅或向
18、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 1020 分钟。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身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肤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治遗漏。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整理床铺。10清理用物,合理放置医用垃圾,治疗盘归还原处。【注意事项】 1患者如初次接受芒针治疗,要耐心地对他作一般情况介绍,劝其不要惊惧,不可随便移动体位。并注意取穴宜少、手法宜轻。2对肌肉过于紧张坚韧不易进针,刺下每感疼痛,或皮肤十分松弛者,进针时必须格外
19、小心,可以用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辅助之。3诊断未明的急性疾病,切勿滥用芒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4过饥、过饱、酒醉、过度疲劳和某些不能合作的患者,应改在较宜的情况下再施行芒针治疗。口唇针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唇部以治疗疾病。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用物准备】治疗盘,选直径 0.200.30mm,长度 1550mm 的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操作方法】1口针1.1 进针:先令患者正坐,半张口。常规消毒后,术者用纱布垫在患者上、下唇部,用手指将两唇上下拉开,尽量暴露穴区。选准穴区后,针尖与口腔粘膜呈 1530 度角,斜
20、刺或平刺刺入口针穴区。针刺深度在 0.31.5 寸之间。针刺角度与深浅须据穴区部位及症情而定。进针手法要求准、轻、快。1.2 留针:针刺得气后,一般留针 30 分钟。留针期间,如为中风偏瘫、急性腰扭伤等病症,宜令其活动肢体。去针时,应一手用消毒纱布裹捏唇部,另一手拔针,以防出血。1.出针:医者施术完毕,持针柄将针退出。施术处若出血,宜用消毒干棉签或无菌纱球按压针孔至血止,然后嘱患者用 0.9%生理盐水漱口。2唇针2.1 进针:医者一手将施术部位两侧皮肤提捏固定,另一手持针柄将针刺入。上唇部穴位沿人中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入 6mm15mm,以雀啄法为宜;下唇部穴位平刺入10mm30mm,可不施手法
21、。2.2 留针:针刺得气后,一般留针 2030 分钟。2.3 出针:医者固定施术部位皮肤两侧,另一手持针柄将针退出。【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5. 根据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进针。6患者有酸、麻、胀、痛或流泪、打喷嚏等针感时,留针 10min30min。 7起针:右手持针将针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治遗漏。8操作完毕,协
22、助患者整理衣着,整理床铺。9清理用物,合理放置医用垃圾,治疗盘归还原处。【注意事项】1不配合治疗的儿童,精神病患者,中、重度糖尿病患者,体质过度虚弱者,孕妇及传染病患者禁用本法。2消毒须彻底,防止口腔感染。口针治疗后,应嘱病人过 2 小时方能进食3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应首先消除其紧张情绪。4如患者出现晕针,按照晕针常规处理法给予处理。鼻针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通过在鼻部范围的特定穴位上施以针刺,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用物准备】治疗盘,选用直径 0.22mm0.28mm、长 15mm25mm 的一次性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操作方法
23、】1进针根据穴位所在部位,采用斜刺或平刺,快速刺入所选定的穴位,针刺深度视具体部位而定,以 2mm5mm 为宜。2行针与留针捻转要轻,待患者有酸、麻、胀、痛或流泪、打喷嚏等针感时,留针 10min30min。3出针出针时快速将针拔出。【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5. 根据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进针。6患者有酸、麻、胀、痛或流泪、打喷嚏等针感时,留针 10min30min
24、。 7起针:右手持针将针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治遗漏。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整理床铺。9清理用物,合理放置医用垃圾,治疗盘归还原处。【注意事项】1鼻针刺激强,事先做好思想工作。2一概采用卧位,以防晕针。3刺入后有强烈的酸麻痛复合感觉,尤其是在行针时间,病人难以忍受,流泪,打喷嚏,则效果更佳。4针后无任何感觉的叫做不得气,效果不明显,应该将针拔出 1/2,改方向探索穴位。5留针时间,由 5 分钟到 1 小时,以症状消失为度。留针时间,每隔 5 分钟,轻轻的用平补平泻手法一次,针的旋转角度,不得超过 15 度。6也有调整后仍不得气的,这是因为经络感觉迟钝,或者是顽固的慢性病。不宜连续反复调整,因刺激力强,病人有痛苦,要适可而止。针刺后,不一定每次都能得气。